消化系统疾病
1、请写出ORS的组成。
答:ORS液的组成:NaCl 3.5g,碳酸氢钠2.5g,枸橼酸钾1.5g,葡萄糖20.0g,加水至1000ml配成。
2、简述病毒性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腹泻的临床特点。
答:主要指轮状病毒肠炎:
①多见于秋、冬季;
②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
③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
④大便呈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
⑥大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或见0~1个/HP的WBC
3、小儿腹泻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答:小儿腹泻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有:
(1)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
(2)进食少,肠吸收不良,热卡不足使机体得不到正常能量供应导致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
(3)脱水时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使血流缓慢,组织缺氧致酵解增多而使乳酸堆积
(4)脱水使肾血流量亦不足,其排酸、保钠功能低下使酸性代谢产物滞留体内。
4、小儿腹泻肠道内感染的病原有那些?主要细菌是什么?分几型?
答:小儿腹泻肠道内感染的病原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
病毒。
主要细菌有:①致腹泻大肠杆菌,分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
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粘附一集聚性大肠杆菌。②空肠弯曲菌;⑨耶尔森菌④其他: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等。
5、试述腹泻的诊断依据。
答:临床诊断中常包括病程、轻重及估计可能的病原。
临床分期:连续病程在2周以内的腹泻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程为2个月以上。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形状可以作出临床诊断。必须判断有无脱水(程度和性质)、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注意寻找病因,从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考虑,可先根据大便常规有无白细胞将腹泻分为两组。
(1)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者
为侵袭性细菌以外的病因(如病毒、非侵袭性细菌、寄生虫等肠道内外感染
或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泻,有时伴脱水症状。
(2)大便有较多的白细胞者
表明结肠和回肠末端有侵袭性炎症病变,常由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所致,仅凭临床表现难以区别,必要时应进行大便培养、细菌血清型和毒性检测。
6、简述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因。
答:(一)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
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①病毒感染: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病原为轮
状病毒,其次有星状和杯状病毒等。
②细菌感染:致腹泻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其它如沙门菌等。
③真菌:念珠菌、毛霉菌,小儿以白色念珠菌多见。
④寄生虫:常见为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
肠道外感染有时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滥用抗生素也可引起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二)非感染因素
①饮食因素:喂养不当可引起腹泻;过敏www.lindalemus.com/wsj/性腹泻;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
要为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腹泻。
②气候因素:气候突然改变,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熟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
7、试述小儿腹泻补钾的注意事项
答:(1)有尿或来院前6小时内有尿即应及时补钾:
(2)浓度不应超过0.3%;
(3)每日静脉补钾时间不应少于8小时;滴注速度<0.3mmol/kg/h
(4)切忌将钾盐静脉推入,否则导致高钾血症,危及生命。
(5)一般静脉补钾要持续4~6天,能口服时可改为口服补充
8、试述口服补液的适应症。
答:口服补液盐(ORS)适用于轻度或中度脱水无严重呕吐者,在用于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时需适当稀释。
9、简述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答:一般当血清钾低于3mmol/L是即可出现症状。包括:(1)神经肌肉: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为骨骼肌、平滑肌及心肌功能的改变,如肌肉软弱无力,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或麻痹性肠梗阻、胃扩张;膝反射、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2)心血管: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降低、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心电图表现为T波低宽、出现u波、QT间期延长、T波倒置以及ST段下降等;(3)肾损害:低钾使肾脏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多尿,重者有碱中毒症状。
10、小儿体液疗法的“三补、三定’’是什么?
答:三补:1、生理需要量;2、补充累积损失量;3、补充继续丢失量。
三定:1、定性;2、定量;3、定速。
11、简述小儿腹泻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答:中度脱水患儿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唇粘膜干燥,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减少。
12、致病性、产毒性、侵袭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
答: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于肠粘膜上皮引起炎症,致微绒毛充血、水肿。
产毒性大肠杆菌粘附于肠粘膜上皮刷状缘,产生耐热与不耐热肠毒素;
侵袭性大肠杆菌直接侵入肠粘膜上皮引起炎症。
13、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1)合理饮食。
(2)控制感染。
(3)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微生态疗法。
(4)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脱水程度、中毒症状严重又缺乏相应检查及治疗手段者需送上级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