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2005 ~ 2006 学年第 二 学期
课 程 名 称 外科学
开 课 临床 第一临床学院
开 课 教研室 外科教研室
授 课 教 师 董伟强
职 称 副主任医师
授 课 班 级 2003级临床本科
学 生 人 数 171人
广州医学院教务处制
广州医科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 外科学 |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 |||||||
授课教师 | 董伟强 | 所属二级学院 | 临床一系 | 所属教研室 | 外科教研室 | 职称 | 副主任医师 | |||
授课时间 | 2006 年 6 月 15 日第17 周星期 第1-2 节第1 次课 | 授课时数 | 2学时 | |||||||
授课班级 | 2003级临床医学本科 专业(本科√ 专科□)2003 级 Ⅰ 班 | |||||||||
教学课型 |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 | |||||||||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 外科学(第6版),主编:吴在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8月 | |||||||||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通过对各种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的理论讲解,阅片及临床典型病人的示范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化脓性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教学要求:1、掌握骨和关节急性化脓感染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2、熟悉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成因,诊断及治疗原则。 | ||||||||||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1、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诊断依据; 2、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 3、 慢性化脓性骨髓火的治疗原则; 4、化脓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 ||||||||||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案例法□ 其他□ | ||||||||||
教学媒体(请打√选择): 教材√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投影□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 ||||||||||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 第一节课 讲授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多媒体教学) 第二节课 讲授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约15分钟,多媒体教学);讲授化脓性关节炎(约25分钟,多媒体教学) | ||||||||||
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 向学生提问引发学生思考问题:1、炎症的临床表现及局部表现(引导学生理解化脓性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2、举例病例(吸引学生兴趣);3、每节课留约3分钟,给予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难;4、让学生阅读X光片。 | ||||||||||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诊断依据; 2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 3慢性化脓性骨髓火的治疗原则; 4.化脓性关节炎治疗原则。 | ||||||||||
教学中的创新点(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外语运用、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介绍学科新进展等方面):本内容实行课堂授课为主。在课堂中提问来了解学生的即时掌握知识程度和授课的效果,同时启发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授课中结合实际生活和临床,使抽象问题具体化,课堂和课后充分进行师生的互动,力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后给予一定量的思考题,有利于学生对内容加深认识以及掌握重点。 | ||||||||||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1、 实用外科学(石美鑫主编) 2、 黄家驷外科学(吴阶平主编) 3、 骨与关节感染的外科学(赵炬才主编) | ||||||||||
教研室 意 见 | 教研室主任签章: 年 月 日 | |||||||||
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 ||||||||||
(此页空白)
抄送:学院领导、院办、人事处
(共印4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