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概论 | ◎上肢的关节 | ◎下肢的关节 | ||
◎中轴骨的连接 | ||||
教学内容: 第四章 关 节 第一节 概 述 一.关节连结的分类 二.关节的结构 三.关节的运动 四.关节的分类 五.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解剖学因素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的教学法,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关节连结和关节的结构及分类。 教学步骤: ※一.关节连结的分类 骨与骨之间借缔组织相连结称为关节或骨连结。 (一)纤维连结:两骨之间以少量结缔组织直接相连,相连结的骨之间无腔隙、不具有活动性或仅有微小活 动性(图4一1),叫无腔隙连结或不动关节。 1.韧带连结:两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相连形成韧带连结。如前臂骨、椎弓之间的连结、颅骨之间。 2.软骨连结:两骨之间借少量软骨组织相连形成软骨连结。如椎体间的连结、耻骨联合、髋骨连结。 3.骨性结合:两骨之间借骨组织相连形成骨性结合。如颅缝连结、成人骶椎连结。 (二)滑膜关节:是两骨之间以间接方式相连,这种连结叫有腔隙的骨连结,简称为关节。 特点:骨与骨这间借关节囊相连结,连结处有腔隙,具有较大有活动性。 ※二.关节的结构 (一)关节的基本结构(又叫主要结构) 关节的基本结构是构成关节必须具备的结构:关节面与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又称关节三要素。 1.关节与关节软骨:相连结的两关节一般多为一凸一凹,凸的为关节头,凹的为关节窝。关节上覆盖着一 层关节面软骨,多为透明软骨,表面光滑。 作用: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关节软骨具有压缩性和弹性,具有缓冲和润滑能力。 特点:关节软骨内无血管和神经分布,营养由滑液供给。 2.关节囊:是膜性结缔组织囊,附着于相连结骨的关节面周围,封闭关节腔,分内外两层。 内层:滑膜层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覆盖其表面的特殊滑膜细胞构成 ,薄而光滑,紧贴在纤维层的内面。 作用:分泌滑液,滑液透明蛋白样粘液,具有润滑和营养关节软骨。 外层:纤维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负重小,灵活性较好,较薄、松弛。如肩关节。 作用:具有连结,加固保持关节完整性的功能。 3.关节腔:关节囊滑膜层与关节软骨之间所围成的密闭的腔隙称之。 作用:关节腔内为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性具有一定作用,正常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具有润滑作用, 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二)关节的辅助结构 关节的辅助结构是指为增大关节的灵活性或稳固性而分化的结构,包括韧带、关节内软骨、关节唇、滑 膜囊和滑膜襞等。 1.韧带: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分布:关节囊外称外韧带,如胫腓侧副韧带;位于关节腔内称内韧带,如前后交叉韧带;部分韧带由肌腱形 成,如髌韧带。 作用:限制关节运动幅度和可为增加关节的稳固性。 2.关节内软骨:位于关节腔内纤维软骨构成。 作用:两关节面更为适应,缓冲震动和增大关节运动度功能。 3.关节唇:位于关节窝周围的纤维软骨环。如肩关节的盂唇、髋关节的盂唇。 作用:有增大关节面,加深关节窝的功能。 4.滑膜囊:关节囊的滑膜层从纤维层的薄弱部位,呈囊卫生资格考试网状向外突出形成的结构。 位于:肌腱与骨面之间,如膝关节的髌上囊。 作用:有减少运动时肌腱与骨面之间摩擦的功能。 5.滑膜襞:关节囊的滑膜层向关节腔内凸入形成的结构。如膝关节腔内的翼状皱襞。 作用:可填充过大的关节腔,增加关节的稳固性;扩大滑膜面积,有利于滑液的分泌和吸收。 $三.关节的运动 运动环节:是指人体中能以关节为支点进行运动的部分,如头、脊柱和手等。 关节的运动:是指运动环节绕某一关节运动轴产生的各种运动。从解剖学角度,人体的各种运动,绕三 个基本面,绕三个基本轴的运动。关节的运动有屈、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和环转等基本运动形式(图 4—3)。 (一)屈伸:是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冠状轴的运动。 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但膝关节和足关节的屈伸运动方向相反;骨盆的“屈伸”运动又称为前、 后倾。 (二)外展内收:是运动环节在冠状面内绕矢状轴的运动。 运动环节未端远离身体正中面运动为外展;靠近正中面运动称为内收,但头和脊柱则为向左、右侧屈; 骨盆为左、右侧倾。 (三) 旋转:是运动环节在水平面内绕垂直轴的运动,又称 回旋。 运动环节由前向内的旋转为(内旋),由前向外的旋转为(外旋);头、脊柱和骨盆则为向左、向右旋转。 (四) 环转:是运动环节以近侧端的关节为支点,肢体绕冠状轴、矢状轴和垂直轴以及其它轴的连续运动。 运动肢体的一端在原位活动,另一端作圆周运动,如肩关节、髋关节、手腕关节等。此外,运动环节还可在 水平面内绕垂直轴完成水平(向前)、水平伸(向后)的运功。例如上臂外展90°后,以肩关节为支点,可 完成水平屈、水平伸运动。 $四.关节的分类 (一)根据关节运动轴数目和关节面的形状分类(图4—4) 1.单轴关节:运动环节只能绕一个运动轴运动,包括 屈戍关节和车轴关节。 (1)屈戍关节:呈滑车状又叫滑车关节 关节头呈滑车状,关节窝为相应的凹面,仅能绕冠状轴作屈、伸运动如指关节。 (2)车轴关节又叫圆柱关节 关节头呈圆柱状,关节窝为相应的弧形凹面,仅能绕垂直轴作旋转运动,如桡尺近、远侧关节。 2.双轴关节:运动环节可绕两个运动态轴运动,分为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 (1)椭圆关节:关节头呈椭圆形,关节窝为相应的弧形凹面, 如桡腕关节 (2)鞍状关节:相对应的关节面均呈马鞍形,彼此成十字形交叉。如第一腕掌关节。 3.多轴关节:运动环节可绕3个运动轴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 (1)球窝关节:关节头呈球形,关节窝为相应的凹面。 可绕冠状轴作屈伸运动;绕矢状轴作内收、外展运动;绕垂直轴作旋转运动;还可作环转运动,如肩 关节。 (2)平面关节:关节面为曲度很小的平面,可视为直径很大的球体的一部分。关节面积差小,关节囊牢 固,虽拥有多轴运动,但运动幅度很小,称为微动关节,如腕骨间关节。 (二)根据关节的结构: 由两块骨构成的单关节,如肩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能单独运动构成的复合关 节,如肘关节。 (三)根据关节的运动特点: 1.单动关节:能单独进行活动的关节如肩关节 2.联合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独立的关节同时进行运动,共同完一个动作,如前臂桡侧近侧和远 侧关节。 五.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解剖学因素 (一)关节运动幅度的概念 指运动环节绕某一关节运动轴,从动作开始至结束进行转动的最大活动范围,通常用角度来表示。 作用:是评定柔韧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和决定体育动作的完成质量,如体操、跨栏、武术、跳水等 项目。 (二)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解剖学因素 1.关节头与关节窝之间的面积差 面积差越大,关节运动幅度越大;反之则较小。 2.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 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运动幅度较大;反之则较小。 3.韧带的多少与强弱 韧带少而弱,关节运动幅度较大;反之则较小。 4.关节周围的骨结构 关节周围的骨突起小,关节运动幅度较大;骨突起大则运动幅度较小,如股骨大转子。 5.关节周围肌肉的体积与伸展性 关节周围肌肉的体积小,伸展性好,关节运动幅度较大;反之则较小。 6.原动肌的力量与对抗肌的协调放松能力 原动肌的力量大,对抗肌的协调放松能力强,关节运动幅度大,反之则较小。此外,年龄、性别、训 练项目、运动技术水平等,也是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教学内容:第二节 上肢的关节 一.上肢带关节 二.自由上肢关节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上肢关节的结构和辅助结构。 教学重点:肩关节和肘关节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 教学步骤: 一.上肢带关节 (一)胸锁关节:是上肢躯干之间唯一的关节。 1.主要结构:由锁骨的胸骨端关节面与胸骨柄的锁骨切迹构成(图4一5)。 2.辅助结构:两关节面不相适应,关节囊坚韧,关节四周分别有韧带。 (1)韧带:有锁骨前韧带,锁骨后韧带,锁骨间韧带,助锁韧带等加固。 (2)关节盘:在关节腔内,使两关节面相适应,防止锁骨向上脱位。 (3)运动:绕矢状轴作上下运动(提肩上下运动),提杠铃; 绕垂直轴作前后运动(扩胸运动); 绕冠状轴作回旋运动(振臂运动)。 (二)肩锁关节: 1.主要结构:由锁骨的肩峰关节面与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构成,活动很小的平面关节。 2.辅助结构:关节囊的上、下方分别有肩锁韧带,喙锁韧带,斜方韧带和维状韧带加固。 (1)肩锁韧带:起于锁骨肩峰端,止于肩胛骨的肩峰。 作用:加固关节,增厚关节囊,防止韧带断裂时,发生半脱位。 (2)喙锁韧带:起于锁骨的喙突粗隆,止于肩胛骨喙突。 作用:限止锁骨向上运动,防止韧带断裂时,发生全脱位。 (三)上肢带关节的特点及其运动 1.特点: (1)是肩胛骨与锁骨在肩锁关节处连结紧密,可将肩胛骨与锁骨视为一个整体,共同以胸锁关节为支点运 动,形成上 肢带关节的整体运动; (2)因为肩胛骨的运动较明显,通常以肩胛骨的运动来描述上肢带关节的运动; (3)肩胛骨的运动可以增大肩关节的运动幅度,肩胛骨的运动使关节盂与肱骨头始终保持方向上的一致, 有利于控制肱骨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 (4)肩胛骨的运动使用特殊的运动术语描述。 ※2.运动 (1)上提下降:肩胛骨在冠状面内向上、下平行移动,移动距离20~10厘米,如提拉杠铃耸肩; (2)前伸后缩:在水平面内绕垂直轴向前、后运动称前伸后缩,前伸移动距离15厘米,如扩胸运动,摆 臂运动。 (3)上回旋、下回旋:在冠状面内绕矢状轴(垂直轴),肩胛骨下角向外上方转动称上回旋,下角向下方 转动称下回旋,如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引体向上动作。 二.自由上肢关节 自由上肢关节包括肩关节、肘关节、桡尺关节和手关节。 ※(一)肩关节的结构 1.主要结构: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球窝关节(图4—9)。肱骨头呈球形,面积大,关节孟 为椭圆形浅凹,面积小,仅能容纳关节头的1/4~1/3。 2.辅助结构: (1)关节盂唇:由纤维软骨环构成的关节盂缘,附在关节盂的周围,加深关节窝,两关节面转动合适。 (2)韧带: 喙肱韧带:位于关节囊上方, 起于:喙突根部; 止于:肱骨大结节和关节囊上部。 作用: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 盂肱韧带:位于关节囊前壁的深层, 起于:关节盂前缘, 止于:肱骨小结节。 作用:加强关节囊前壁。 喙肩韧带:横架于喙突与肩峰之间,形成“喙肩弓”。 作用: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起于盂上结节, 止于:结节间沟,从关节囊结节间沟穿出,包囊着一层滑膜。 作用:加固肩关节稳固性。 3.关节的运动 (1)绕冠状轴作屈伸:跑步前后摆臂动作; (2)绕矢状轴作内收外展:直立飞鸟动作; (3)绕垂直轴作旋内旋外:铁饼预摆动作; (4)绕多个轴作环转:武术抡臂动作; (5)水平屈伸:扩胸运动。 4.关节的运动特点: (1)是上肢最大的关节,也是人体中最灵活,稳固性较差的关节; (2)面积差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韧带少而弱; (3)肩关节前下方没有肌肉覆盖和韧带加强,成为关节的最薄弱部位,肱骨头易从此处滑出,运动时 应注意。 ※(二)肘关节 1.关节的主要结构: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构成复关节。 (1)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的滑车切迹构成屈戍关节。 (2)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的关节凹构成球窝关节。 (3)桡尺关节:由桡骨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车轴,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紧张 形成侧副韧带。 2.关节的辅助结构 (1)尺侧副韧带:位于肘关节的内侧 起于:肱骨内上髁, 止于:尺骨滑车切迹的内侧缘。 作用:从内侧加固关节。 (2)桡侧副韧带:位于肘关节的外侧, 起于:肱骨外上髁, 止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 作用:从外侧加固关节。 (3)桡骨环韧带:两端附着于尺骨的桡切迹前后缘,与桡切迹共同组成一个骨纤维环包绕桡骨头。 作用:能在环内沿纵轴旋转而不易脱位。 3.关节的基本运动: 绕冠状轴作屈伸,运动幅135°~140°,负重弯举; 绕垂直轴作旋前旋后,140°~180°,乒乓球正反手扣球。 4.关节的运动特点: (1)由于尺骨的滑车切迹为较深的骨性凹窝,与肱骨滑车形成咬合连结,使肘关节的稳定性增大; (2)关节囊的前后方较薄而松弛,使屈伸运动幅度较大; (3)所有的韧带均不附着于桡骨,有利于桡骨绕垂直轴完成旋转运动。 (4)肘关节运动时,屈伸运动为肱桡关节和肱尺关节所共有,旋转运动为肱桡关节和桡尺关节所共有; (5)由于尺骨的存在,限制了肱桡关节的外展、内收运动。所以,从肘关节的整体运动看,只有绕冠状 轴的屈伸运动和绕直轴的旋前旋后运动。 (三)桡尺关节(图4一13)(前臂骨的连结) 桡尺近侧关节(前述):参加肘关节的组成。 桡尺远侧关节:由桡骨的尺切迹与尺骨的环状关节面构成。 骨体的连结:借前臂骨间膜相连,形成韧带联合。 运动:桡尺近侧关节和桡尺远侧关节是联合关节,是属车轴关节,绕垂直轴作旋内旋外,尤其桡尺关 节的旋转运动为人类所特有,是进行劳动不可缺少的。 (四)手关节 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含腕中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 腕间关节在结构上独立,但在功能上与桡腕关节联合运动,可增大手的运动幅度。 1.桡腕关节: (1)关节的基本结构:桡腕关节由桡骨的腕关节面与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组成关节窝,腕骨近侧列的舟骨、 月骨和三角骨组成关节头,构成椭圆关节。关节囊松弛,关节腔较大。 (2)关节的辅助结构(图4一15) 桡腕掌侧韧带一一前面、桡腕背侧韧带一一背面,从关节的前、后方加固关节。 功能:有限制手过度屈和伸。 腕尺侧副韧带一一内侧、腕桡侧副韧带一一外侧,从内、外两侧加固关节, 功能:有限制手过度外展或内收。 (3)关节的基本运动 (4)关节的运动特点:桡腕关节的关节囊松弛,关节腔较大使关节运动幅度增大;通常桡骨下端掌侧倾 斜10°~15°,桡腕掌侧韧带较强,背侧韧带较弱,故关节屈的幅度大于伸;由于桡骨下端向尺侧倾 斜,桡骨茎突的位置低于尺骨茎突,故手的内收幅度大于外展幅度。 2.腕掌关节: 由远侧列腕骨与5块掌骨底构成。第1腕掌关节由大多角骨与第1掌骨底构成典型的鞍状关节;第2 至第5腕掌关节属于平面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只能作微小的滑动。 (1)腕骨间关节 (2)掌骨间关节 3.掌指关节 4.指骨间关节 作业:1、试述肩带关节运动,并举例说明运动关系。 2、试述肩关节的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 3、试述肘关节的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 教学内容:第三节 下肢的关节 1. 下肢带关节 2. 自由下肢关节 教学自的:通过该课的教学,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下肢各关节的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 教学重点:髋关节的结构和膝关节的结构。 教学步骤: 一.下肢带关节 包括耻骨联合和骶髂关节,此二关节是构成骨盆的主要关节。下肢带关节的运动是骨盆的整体运动。 (一)骨盆的连结 由两块髋骨,一块骶骨和一块尾骨以及连结它们的关节韧带和软骨构成。 1.耻骨联合:由两侧耻骨的联合面借耻骨间盘连结构成(图4一17) (1)韧带加固有:耻骨上韧带、耻骨弓状韧带,耻骨前韧带,三条韧带是从上、下、前方加固关节。 (2)耻骨骨气间盘:中有纵行裂隙,此处具有一定缓冲作用。 2.骶髂关节:由骶骨和髂骨相对应耳状面构成平面关节。加固关节的韧带有: (1)骶髂骨间韧带:位于骶骨粗隆和髂骨粗隆之间。 作用:防止骶骨因受压力的作用向前方滑动; (2)骶髂前韧带和骶髂后韧带(又叫腹侧、背侧韧带) 作用:从关节的前后方加固关节; (3)骶结节韧带:连结于髂骨骶骨与坐骨结节之间。 (4)骶棘韧带:连结于骶骨、尾骨与坐骨棘之间。 (5)骶髂关节:仅有轻微运动,在走、跑、跳跃时具有缓冲震动的功能。 3.骶尾连结:骶骨与尾骨之间借软骨构成骶尾连结。 (二)骨盆的运动 骨盆上通过腰骶关节和腰椎相连,下通过髋关节和自由下肢相连。故骨盆在这两个关节处均可绕三 个运动轴进行各种运动。以骶髂关节为支点时,骨盆带动下肢相对躯干运动,以髋关节为支点时,骨盆 带动躯干相对下肢运动。 骨盆在髋关节处可作: 1.绕冠状轴作前、后倾:如腹背运动。 2.绕矢状轴作侧倾:如体侧屈运动。 3.绕垂直轴作向左、右旋转:如体转运动,环转运动。 (三)骨盆的整体观 1.分界:大骨盆——位于界线的前上方,由两侧髂骨翼、骶骨岬弓状线和耻骨联合上缘构成。 小骨盆——位于界线的后下方,由尾骨、坐骨结节,耻骨联合下缘及周围韧带构成。 2.性别特征: 男性与女性骨盆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图4一21)。 (1)男性:骨盆高而窄,耻骨下支形成的耻骨角较小,呈杏形,横径较小。 (2)女性:骨盆低而宽,较大,呈椭圆形,横径较大,女性骨盆的特点有利于胎儿的娩出。 3.倾斜角: 是指小骨盆上口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角度(图4一22),可因身体姿势和性别而异。 人体直立时:男性骨盆前倾为50°~55°、女性骨盆前倾约为60° 注意:骨盆倾斜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脊柱的畸形。 4.骨盆的结构特点: 在力的传递过程中,骨盆在后面形成两个负重的骨弓(图4一23),具有拱形结构特点。重力经第五腰 椎传至骶骨,经骶髂关节分至两侧的髋骨;站立时,经髋向传至股骨形成“立弓”;坐位时,经髂骨传至坐骨 结节形成“坐弓”。在走、跑、跳跃时,骨盆也可产生由下肢向上传递的支撑反作用力。 骨盆作用:具有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器官和缓冲震动等。 二.自由下肢关节 ※(一)髋关节 1.关节的主要结构: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球窝关节。股骨头几乎全被纳入髋臼内,关节囊紧张而坚韧。 2.关节的辅助结构: (1)髋臼唇;附着于髋臼周缘的纤维软骨环。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稳固性的功能。 (2)韧带: ①骼股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前面,呈倒置“V”字形。 起于:髂前下棘;止于:股骨转子间线。 作用:有限制髋关节过度伸和维持人体立姿势,是人体中最强大的韧带之一。 ②耻股韧带:位于髋关节囊前内侧。 起于:耻骨上支,斜向外下方与髋关节囊融合; 止于:转子间线下部。 作用:限制大腿在髋关节处过度外展和旋外。 ③坐骨韧带:位于髋关节后面。 起于:坐骨体;止于:大转子根部。 作用:限制大腿在髋关节处过度内收、旋内。 ④股骨头韧带:位于关节腔内,一端附着髋臼,另一端附着股骨头凹。 作用:有滋着股骨头的血管通过,起着关节垫的作用。 3.关节的基本运动(表4一4) 4.关节的运动特点 髋关节为支持体重和适应走、跑、跳等下肢动作的需要,以精确对合的球窝结构,具有很大的内在 稳固性,加上厚而紧的关节囊和强有力的韧带,关节周围发达的肌肉,成为人体中稳固性很强的关节。通 过专门的训练和合理利用骨盆的运动,可增大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幅度。 ※(二)膝关节 1.关节的主要结构 由股胫关节和股髌关节构成的椭圆屈成关节。 (1)股胫关节:由股骨和胫骨相应的内、外侧髁关节面构成椭圆关节。 (2)股髌关节:由股骨的髌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屈戍关节。股胫关节头大,关节窝浅使两关节面不相适应, 关节囊薄而松弛(图4一26)。 2.关节的辅助结构 (1)半月板:由2个纤维软骨板构成,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 内侧半月板:呈“C”字形,前端窄后部宽,外缘中部与关节囊纤维层和胫侧副韧带相连。 外侧半月板:呈“O”字形,外缘的后部与腘绳肌腱相连。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2)翼状襞:在关节腔内,位于髌骨下方的两侧,含有脂肪的邹襞,填充关节腔。 作用:增大关节稳固性,有缓冲震动的功能。 (3)髌上囊和髌下深囊:位于股四头肌腱与骨面之间。 作用:具有减少腱与骨面之间相互摩擦。 (4)加固关节的韧带 ① 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分别附着于股骨内,侧髁与胫骨髁间隆起。 作用: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移位。 ② 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 起于:股骨外侧髁; 止于:腓骨小头。 作用: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③ 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偏后方。 起于:股骨内侧髁; 止于:胫骨内侧髁。 作用:从内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④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部分。 起于: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 3.关节的基本运动(表4一5) 4.关节的运动特点: (1)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骨髁间隆起与股骨髁间窝嵌锁,侧副韧带紧张,除屈伸运动外,股胫关 节不能完成其他运动。 (2)当膝关节屈时,股骨两侧髁后部进入关节窝,嵌锁因素解除,侧副韧带松弛,股胫关节才能绕垂 直轴作轻度的旋转运动。 (3)膝关节运动时,半月板可发生位移,屈膝时向后移,伸膝时向前移;小腿旋转时半月板随股髁位 移,一侧滑向前,另一侧滑向后。 当膝关节屈曲半月板后移时,股髁曲度较大的后部与半月板肥厚的外缘接触。若此时急剧伸膝,如踢 球动作,半月板退让来不及,可发生挤压伤或破裂。 (4)膝关节位于人体两个最长的杠杆臂之间,在承受负荷和参与运动中易于损伤,股骨和胫骨以宽大 的内、外侧髁关节面增大关节的接触面积,可提高关节的稳固性和减少压强。 (三)足关节 组成:由踝关节(距小腿关节)、跗骨间关节(距下关节)、距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图 4一28)。 ★1.踝关节 (1)基本结构:由胫骨下关节面和胫、腓的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屈戍关节(图4一29)。关节 囊的前后壁薄而松弛,关节头前宽后窄。 (2)辅助结构: ① 内侧韧带:位于踝关节内侧的强大韧带。 起于:胫骨内踝,呈扇形向下; 止于:舟骨、距骨、 跟骨的内侧。 作用:限制足过度外踝。 ② 外侧韧带有三条: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 起于:腓骨外踝尖, 止于:距骨、距后、跟骨 特点:此韧带比较分散,较薄弱,过度内翻易损伤此韧带。例如球类、体操、田经等最多见外侧韧带 损伤。 (3)关节的结构与运动特点: 踝关节仅具有冠状轴作屈(跖屈)、伸(背屈)运动,属单轴关节(表4一6) 当足跖屈时:较窄的后部进入较宽大的关节窝中,可作轻度的外展内收运动; 当踝关节与距下关节联合运动时:内翻-— 足的内侧缘提起、外侧缘下降。 外翻----足的外侧缘提起、内侧缘下降。 2.跗骨间关节(图4一28) 组成:由距跟关节,距跟舟关节(又叫距下关节),跟骰关节和楔骰舟关节组成。 特点:关节囊较紧,有许多韧带加固,可作屈伸运动(如提踵动作)外,还可作很小运动。 (四)足弓 由7块跗骨和5块跖骨,以及连结它们的关节、韧带和肌腱构成。 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足舟骨、楔骨和第1-3跖骨构成。曲度大,弹性好,缓冲力强。 外侧纵弓:由跟骨、骰骨和第4一5跖骨构成,弹性小。 横弓:由楔骨、骰骨和跖骨底构成最高点。
教学内容: 第四节 中轴骨的连结 一.脊柱 二.胸廓 三.颅 第五节体育运动时对关节的影响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法,要求学生掌握脊柱的连结、椎间盘的结构和作用,胸廓的结构和作用。 教学步骤: 一.脊柱 是躯干的中轴和支柱,并参与构成胸、腹、盆腔的后壁。 作用:具有支持体重、传递重力,缓冲震动,保护器官和进行运动等多种功能。 脊柱构成: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以及连结它们椎间盘、关节和韧带装置组成。(成人) (一)脊柱的连结 ※www.lindalemus.com/jianyan/1.椎骨间的连结 (1)椎体间的连结:相邻的两椎体之间借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连结(图4—33)。 ① 椎间盘的构造:由外周的纤维环和中间的髓核构成。共有23个,约占骶骨以上脊柱长度1/4。 ② 椎间盘的作用:相邻的椎体间有承受压力,缓冲震动,保护脑和脊髓,增大脊柱运动幅度的功能。 ③ 椎间盘的特点:人体经过一天的劳动或站立、训练,椎间盘受压而变薄,整个脊柱长度相应缩短,经 卧床休息可恢复,早晚变动范围1—3厘米。 脱出的特点: 胶原纤维变性增粗变脆,特别突然用力过猛,发生纤维环破裂,使髓核向外膨出,形成 椎间盘突出,如向侧突出可造成压迫脊髓或脊神经的症状。 ④ 韧带 前纵韧带 位于:紧贴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全身最长韧带,很坚固。 起于:枕骨大孔前缘。 止于:第1或第2骶椎体。 作用:是全身最长的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度后伸和防止椎间盘向前脱出的功能。 后纵韧带 位于:椎体和椎间盘后面。 起于:枢椎 止于:骶椎管 作用: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和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 (2)椎弓间的连结:相邻的椎弓板之间借弓间韧带或黄韧带相连结。由弹性纤维构成。限制脊柱过度屈。 (3)横突间的连结:相邻的横突之间借横突间韧带相连结。 作用:有限制脊柱过度侧屈。 (4)棘突间的连结:相邻的棘突之间借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相连结。颈部叫颈韧带。 作用:两韧带均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5)关节突关节:相邻椎骨间的上下关节突借关节襄连结成活动性很小的平面关节。 (6)寰枢关节:由3个在结构上独立、功能上联合的关节构成。 寰枢正中关节:由寰枢的齿突凹与枢椎的齿突构成车轴关节。 寰枢外侧关节:由寰椎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两个平面关节。 运动:绕寰枢关节的垂直轴作旋转运动。 (7)腰骶连结 (8)骶尾连结 2.脊柱与颅的连结 寰枕关节:由寰椎的上关节凹和枕骨髁构成椭圆关节。为脊柱与颅之间的连结,左右寰枕关节在 功能上属于联合关节。 运动:可作屈伸,侧屈和环转运动。 (二)脊柱做运动及其影响因素。 1.影响脊柱运动幅度的因素。 2.脊柱各段的运动幅度不同。 (二) 脊柱的整体观 二.胸廓 组成:由12个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以及连结它们的关节、韧带和软骨组成。 (一)胸廓的连结 1.胸肋关节 ① 由胸骨的肋切迹与第2~7肋软骨连结构成平面关节; ② 第1肋软骨与胸骨第1肋切迹连结成软骨结合(终生不骨化)(图4—38)。 ③ 第8~10肋骨软骨前端与上下相连,叫肋骨间关节,形成肋弓;第11和12肋软骨前端游离, 不与胸骨连结,叫浮肋。 2.肋椎关节 ①肋头关节:由肋头的关节面与相应的胸椎肋凹构成。 ②肋横突关节:肋结节关节面与相应横突肋凹组成两关节。功能:属于联合关节,吸气时,肋骨可上提 外翻,使胸廓扩大;呼气时,肋骨下降、内翻,使胸廓缩小。 (二)胸廓的整体观 1.形状:圆锥形,正常成人的胸廓呈前后稍扁,上窄下宽,上下有两个口。 胸廓上口:有食管、气管和重要的血管、神经通过。 胸廓下口:被隔肌所封闭。 胸廓三个径:横径、矢状径、垂直径。横径大于矢状径。胸廓的形态与年龄、性别、健康状态及体育 运动等因素有关。 ① 新生儿的胸廓呈圆柱形。由肺的发育较迟,横径与矢状径几乎相等;6岁以后,胸廓横径逐渐增大; 13岁时与成人的胸廓相近。 ②13~15岁后出现性别差异,男性胸廓的各径均大于女性。 ③ 老年人的胸廓呈长扁形。因弹性降低,肌力减弱,运动减少而呈长扁形。形态学专家认为:成人胸 廓横径与矢状径的最佳比值为4:3。 胸廓分为:圆锥形、扁平形 圆柱形 (三)胸廓的功能 1.起保护作用:保护胸腔内的重要器官,参与呼吸运动。 2.富有弹性,胸廓形如拱笼,保证了胸廓在足球等运动中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 1.克服人体重心:胸廓固定为肌肉收缩提供了稳固支撑,保证了肌肉强有力收缩。 三.颅 (一)颅的连结 颅的连结除颞下颌关节外,大部分以纤维连结的形式连结。 1.颅缝 缝是颅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紧密相连构成的,是成人颅骨连结的主要方式。如冠状缝、矢状缝。 2.颅结合 颅底诸骨借软骨连结,形成蝶枕结合、蝶岩结合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结合骨化成为骨性结合。 3.颞下颌关节 由颞骨的下颌和下颌骨的下颌头构成(图4—41)。 特点:关节腔内有关节盘;关节囊松弛,外侧有韧带加固,灵活性大,易于脱位。 运动:两侧的颞下颌关节在功能上属于联合关节,可作上下、前后和侧向运动。 (二)颅的整体观 1.颅的前面观:一对眼眶、一个骨性鼻腔和一个骨性口腔。 2.颅的侧面观:外耳门,下方有颞骨乳突,有下颌窝。 3.颅的底面观:一个枕骨大孔,两侧骨突为枕骨髁,后上方为枕外隆凸,两侧有上项线。 颅内容纳着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脑。在运动中常领先于身体的其他部分,是观察、判断提高动 作质量重要器官。连结成具有拱形构筑特点的整体,坚固,具有保护脑的作用,能承受很大的冲击力,例如 头顶足球,头倒立等。 第五节 体育运动时对关节的影响 一.增大关节的稳固性 二.提高关节的灵活 作用:1、试述椎骨间的连结 作业: 1、试述膝关节主结构和辅助结构 2、试述踝关节主结构和辅助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