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第 1 次课 授课时间:2006 年 9月4日
课程名称 | 年级 | 2003级本 | 专业、层次 | 临床医学 |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
授课教师 | 陈书琴 | 职称 | 副教授 | 课型(大、小) | 大 | 学时 | 3学时 | |
授课题目(章、节) |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生长发育 | |||||||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注明页数) | 儿科学第六版,实用儿科学 | |||||||
目的与要求: n 了解儿科学的定义、范围和任务 n 了解儿科学的特点 n 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的特点 n 掌握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和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 ||||||||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内容 n 儿科学的定义、范围和任务(10分钟) n 了解儿科学的特点(10分钟) n 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的特点(30分钟) n 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15分钟) n 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和生长评价(30分钟) n 骨骼、牙齿和生殖系统的发育(25分钟) 方法 CAI, 图片加深感性认识,简表对比加深理解, | ||||||||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重点: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的特点 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和生长评价 骨骼、牙齿的发育 难点: 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 ||||||||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
教案首页
第 2 次课 授课时间:2006 年 9月11 日
课程名称 | 儿科学 | 年级 | 2003级本 | 专业、层次 | 临床医学 | |||
授课教师 | 陈书琴 | 职称 | 副教授 | 课型(大、小) | 大 | 学时 | 3学时 | |
授课题目(章、节) | 第二章第五节 神经心理发育 第三章 儿童保健 | |||||||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注明页数) | 儿科学第六版,实用儿科学 | |||||||
目的与要求 掌握小儿神经系统、感知、运动的发育 了解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掌握各年龄期儿童保健的重点 了解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掌握计划免疫 | ||||||||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内容 n 小儿神经系统、感知、运动的发育(40分钟) n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5分钟) n 儿童保健的任务和范围(10分钟) n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的重点(30分钟) n 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20分钟) n 计划免疫(15分钟) 方法 CAI, 图片加深感性认识,简表对比加深理解,
| ||||||||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重点:小儿神经系统、感知、运动的发育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的重点 计划免疫 难点:小儿神经系统、感知、运动的发育
| ||||||||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
基本内容 | 教学手段 |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 |
绪论 定义:儿科学是一门研究自胎儿至青春期,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及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 近期任务:防治结合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 远期任务:必须以“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出发点,为改善下一代的体质倾注全力。 儿科学的特点
基本特点 1、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都非常大, 2、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 3、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疾病的发生。 基础医学方面:解剖、生理、营养代谢、免疫、病理。 (三)临床医学方面:疾病种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预防。 小儿年龄分期 胎儿期:由受精卵起至胎儿出生(40周) 胚卵期:受孕后最初2周 形成内外胚层 胚胎期:受孕后2-8周 形成器官 胎儿期:受孕后第9周至分娩 组织与器官长大及功能渐趋成熟 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刚满28天 围生期(perinatal period):胎龄28周至生后7天 婴儿期(infancy):自出生至一周岁前 幼儿期:1周岁后至满3岁 学龄前期:3岁至入小学前(6、7岁) 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前 青春期:女孩9-11岁至17-18岁 男孩10-12岁至18-20岁 第二章 小儿生长发育 生长: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 发育: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一.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二)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速度不平衡 (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二.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1. 遗传 2.环境因素 (1) 营养 (2) 疾病 (3) 母妊期 (4) 生活环境 三.体格生长 1.体重:(Weight of age) 是反映生长和营养状况的指标,也是儿科用药的指标。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3%-9%),3-4日达最低点,7-10日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小儿体重增长不是等速的,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3kg
3月龄儿体重约为出生时二倍 6kg 12月龄儿体重约为出生时三倍 9kg 2岁体重约为出生时4倍12kg 2岁-青春前期每年体重增加约2kg。 青春期前儿童体重增长公式 3-12月小儿体重(Kg)=[年龄(月)+9]/2 1-6岁 =年龄(岁)×2(Kg)+8(Kg) 7-12岁= [年龄(岁)×7-5 ] /2 青春期体格生长加快,体重猛增,每年增加4-5公斤,持续2-3年,是第二个增长高峰。 2.身高(长)(Height for age) (指头部、脊柱、下肢的总长。) 正常新生儿出生身长平均为50cm 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约为25cm,其中头3月后9月各增长1/2,1岁时身长为75cm,2岁时身长约为85cm。 2岁后平均身长增加约每年5-7cm。 1-12岁身高(长)推算公式 身高(长)(cm)=年龄(岁)×6+77 身高进入青春期出现第二个增长高峰,其增长速度达儿童期2倍,持续2-3年 3.坐高 由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高度,代表头颅与脊柱的发育 下肢增长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加快,坐高与身长的百分比随年龄而下降。 4.身体比例与均匀性 头的生长在宫内与婴幼儿期领先生长,头长占身长的比例婴幼儿为1/4,成人为1/8。 坐高占身高的比例出生时为0.67,14岁时下降到0.53。 上部量是指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 下部量是指从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的长度。 5.头围 (2岁内测量最有价值) 正常新生儿出生头围平均为32-34cm 1岁时增加12cm 前3月约增长6cm 后9月约增长6cm. 1岁时头围为46cm, 2岁时为48cm, 5岁时为 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cm
6.胸围 ( 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 出生时 胸围<头围1-2www.lindalemus.com/rencai/cm,为32-33cm 1岁时 胸围=头围 46cm 1岁后 胸围>头围 其差数等于小儿年龄-1. 7.上臂围 代表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皮肤的发育水平,反应小儿的营养状况. 小于5岁小儿上臂围>13.5cm 营养良好 12.5-13. 5cm 营养中等 <12.5cm 营养不良
测量方法:沿肩峰与尺骨嘴连线中点绕上臂一周的长度为上臂围 青春期的体格增长规律 青春期受性激素的影响,体格增长出现第二个增长高峰,男孩增长高峰晚于女孩2年,但增长值大于女孩。 (三) 体格生长的评价 衡量体格生长的常用方法 1.均值离差法X+SD 平均值±1标准差 包括68.3%受检总体 平均值±2标准差 包括95.4%受检总体 平均值±3标准差 包括99.7%受检总体 X+1-2SD 为生长良好 X–1-2SD为生长差 X±2SD为正常范围 2.百分位、中位数法 P3-P97(相当于平均值±2标准差)包括94%受检总体,为正常范围。 第50百分位数为中位数(P50),当样本变量分布不是完全正态时,用中位数表示变量的平均水平。 3.生长曲线图评价法 用同性别、各年龄组小儿的某一项体格发育指标(体重、身高)的各主要百分位值(或均值和标准差值)画成曲线,即生长发育曲线,作为评价小儿生长的依据。 4.指数法 根据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制定出特定的指数来评价生长发育。 四.骨骼的生长发育 (一)颅骨发育 前囟 出生时1-2cm,1-1.5岁关闭 测量方法:对边中点的连线 骨缝 3-4月闭合 后囟 6-8周闭合 (二)脊柱发育 3月抬头 出现凸向前的颈曲 6月会坐 出现凸向后的胸曲 1岁走路 出现凸向前的腰曲 6-7岁自然生理弯曲为韧带固定。 (三)长骨的发育 1. 长骨生长 由长骨干骺端的软骨骨化和骨膜下成骨,当干骺端骨质融合,长骨停止生长。 2. 骨化中心 按一定的顺序部位有规律的出现,可反应长骨的成熟度。 3. 骨龄(bone age) 通过X线检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数目、形态变化极其融合时间,并将其标准化,以判断骨骼发育情况。 10岁内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等于小儿年龄+1 (四)牙齿(Teeth) 乳牙 4-10月萌出,2-2.5岁乳牙出齐20个. 乳牙数=月龄-(4-6) 恒牙 7-8岁乳牙按萌出的先后次序依次脱落代之以恒牙 6岁左右开始出第一恒磨牙 12岁左右开始出第二磨牙 18-30岁左右开始出第三磨牙。 恒牙出齐32个 五.生殖系统发育 生殖系统的发育通过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轴调节,青春期前性腺分泌类固醇抑制黄体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分泌,使生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六.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一)神经系统发育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最早,是神经心理发育的物质基础。 1.脑的发育 新生儿脑表面沟回已形成,形态上与成人无显著差异,但皮层薄,沟裂较浅,神经细胞数目与成人相同,但其树状突与轴突少而短. 出生后脑重量的增加主要由于神经细胞体积增大和树突的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4岁时细胞分化基本完成,8岁时与成人近似. 2.神经髓鞘形成 感觉神经系统生后2-3月形成 运动神经系统5月至4岁形成,而锥体束则生后2岁左右才形成 婴幼儿由于髓鞘形成不全,故各种刺激引起冲动传导缓慢,易泛化,不易形成兴奋灶,易使其疲劳而进入睡眠状态。 3.脊髓 脊髓的发育出生时已基本成熟,,小儿脊髓发育相对较长,新生儿脊髓下端位于第二腰椎下缘,4岁时平第一腰椎,故婴幼儿腰穿部位应偏低。 4.神经反射发育 出生后即具有一些生理反射如:角膜反射、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终身存在。 吸吮反射1岁后消失。握持反射、拥抱反射2-4月消失。新生儿、婴儿腱反射较弱,腹璧反射、提睾反射不易引出,1岁时才稳定。 3-4月婴儿四肢肌张力高,克氏征可呈阳性。2岁内小儿巴氏征阳性无意义。 (二)感知发育 1.视觉 新生儿已有视觉,能看15-20cm,3-4月出现头眼协调运动,随物水平转动,看自己的手,7-8月随物垂直转动,8-9月有视深度感觉。 2.听觉 新生儿有听觉,3-4个月将头转向声7-9个月能确定声源,区别语言意义。 3.味觉 出生时味觉发育完善,4-5月对食物微小变化已很敏感,此期适时添加食物。 4.皮肤感觉 新生儿痛觉较迟钝,触觉、温觉很灵敏 (三)运动发育 小儿运动发育的规律:①从上到下②从近到远③从不协调到协调④由粗大到精细⑤先取后舍 平衡与大运动: 抬头3月抬头较稳 坐稳7-8月 爬8-9月 独走12-15个月 2.细动作3-4月握持反射消失,6-7月出现换手,9-10月拇、食指拾物,12-15月乱涂画。 (四)语言发育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是表达思维、观念的心理过程,是儿童全面发育的标志。语言的发育要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 (五)心理活动的发育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感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意志、情绪、情感、性格等多方面. (六)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1.智力测验 ①筛查测验 丹fo发育筛查法 DDST 绘人实验 图片词汇测试PPVT ②诊断测验 Gesell发育量表 Bayley婴儿发育量表 Standford-Binet智能量表. 结果以智商(IQ)表示 Wechsler学前及初小儿童智能量表(WPPST) Wechsler儿童智能量表修订版 (WISC-R) 智力低下分度 IQ 轻度 55-69 中度 40-54 重度 25-39 边缘 70-84 极重 24以下 2.适应性行为测试 独立生活能力 运动能力 作业 交往 参加集体活动 自我管理 第三章 儿童保健 一.儿童保健学的范围和任务 (一)儿童保健学的范围 是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期的生长发育,社会心理发育,营养保健,疾病防治,健康促进和儿科疾病的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实质上属于预防医学范畴 (二)儿童保健学的任务 1.研究儿童各年龄期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促进小儿身心健康成长。 2.防治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减少发病率 3.降低小儿死亡率 二.各年龄期儿童保健重点 (一)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 1.预防遗传性疾病及先天畸形 2.保证充足营养,给予孕母良好的生活环境,重视孕妇生理卫生 3.尽可能避免妊娠期合并症 4.注重产前检查及产前诊断,预防产时感染、 缺氧、窒息、低体重、颅内出血等疾病,对发生疾病者予以特殊监护和积极处理。 (二)新生儿期保健 1.出生时保健,包括室温、呼吸道清理、消毒、生命体征监测等; 2.日常新生儿护理、保暖、喂养、预防感染; 3.预防接种 (三)婴儿期保健 1.合理喂养,提倡纯母乳喂养4-6月,防止消化营养失调 2.定期健康检查,加强体格锻炼 3.促进感知运动发育 4.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保健 1.合理膳食 2.加强早期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定期检查,预防疾病 4.预防事故 (五)学龄前期保健 1.合理喂养 2.学前教育 3.定期健康检查 4.预防疾病,防止意外 (六)学龄期、青春期保健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2.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进行法制教育 3.正确处理心理性问题 4.进行性教育 5.增强体质、锻炼、营养 6.预防疾病及意外事故 三.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一)护理 (二)营养 (三)儿童心理卫生: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及社会适应性. (四)定期检查健康 (五)体格锻炼 (六)意外事故预防 (一)护理 1、居室 2、衣着 (二)营养 4-6月提倡纯母乳喂养; 按时添加辅食; 营养平衡摄入,不偏食 (三)儿童心理卫生 1、习惯培养 (1)睡眠习惯 (2)进食习惯 (3)排便习惯 2、社会适应性培养 (1)独立能力 (2)控制能力 (3)意志 (4)社交能力 (5)创造能力 (四)定期检查健康 1、新生儿访视; 2、儿童保健门诊 (五)体格锻炼 1、户外活动; 2、皮肤锻炼; 3、体育锻炼。 (六)意外事故预防 1、窒息与异物吸入; 2、中毒; 3、外伤; 4、溺水与交通事故。 (七)计划免疫(planned immunization) 1、定义: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2、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 1岁内婴幼儿必须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等5种疫苗的接种。 3、基础免疫接种时间 (1)卡介苗:出生24小时内 (2)乙型肝炎:出生时、出生1月、出生6月 (3) 脊髓灰质炎疫苗:出生2月、3月、4月 (4) 白百破混合疫苗:出生3月、4月、5月 (5) 麻疹疫苗:出生8月 4、计划免疫不良反应 (1)、卡介苗接种后2周局部红肿,6-8周局部溃疡,OT试验阳性,8-12周结痂; (2)、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少数发生腹泻; (3)、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疫苗局部出现红肿、疼痛、低热; (4)、麻疹疫苗少数人在6-10天内出现轻微的麻疹;
| |||
小 结 | 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的特点 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 ||
复 习 思 考 题 、 作 业 题 | 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及测定的意义 | ||
下 次 课 预 习 要 点 | 小儿神经精神的发育 计划免疫 | ||
实 施 情 况 及 分 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