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实验指导》
<可供五年制医学本科学生使用>
前言
局部解剖学将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和上、下肢五个局部,每一个局部又分为若干区,该学科是研究人体每一个区域的层次结构、器官的毗邻及血供、神经支配、淋巴回流。除此以外,通过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常用解剖器械的使用方法及实验室操作规则。通过具体解剖尸体和标本观察使同学们掌握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展现该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为今后的手术学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 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便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
2、 使用教材:《解剖学操作指导》由解剖教研室自编,本院印刷厂印制。
3、 教学方法:教师提示、学生分组操作、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归纳总结。课后学生写操作记录,归纳总结理论。
4、 考核方法:依据每个学生的课堂操作技能和纪律打操作分,课后记录打出记录分,期末考试成绩三相结合作出该学科的总成绩。
5、 教学时数分配:总教学时数为40学时,每周一次,每次4学时。具体见时数分配表。
实验一 股前内侧区和小腿前外侧区的解剖
一、教学目的:严格按操作指导解剖该区的内容,每小组必须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完成本次的实验要求。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股前内侧区和小腿前外侧区的层次结构。掌握浅筋膜内走行的大隐静脉及其五大属支、汇入处。掌握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位置,隐神经的走行分布范围。了解下肢前面的皮神经分布。
(二)掌握阔筋膜形成的结构:髂胫束、隐静脉裂孔。了解肌间隔,了解股前、内侧骨筋膜鞘内的肌肉,掌握血管和神经。
(三)掌握股前内侧区的肌间结构(肌腔隙、血管腔隙、股鞘和股管、股三角、收肌管)的位置、境界、内容,了解它们的交通
(四)掌握小腿前、外侧骨筋膜鞘内的血管神经的组成、走行和分布范围,了解该区肌肉的配部与功能。
三、教学内容:
(一)股前内侧区和小腿前外侧区浅层结构的解剖
1、切皮和剥皮
2、寻找浅层结构:大隐静脉及其五大属支、隐神经、腓浅神经、腹股沟浅淋巴结、。
(二)深层结构:
1、股前内侧区
(1)探查阔筋膜及其形成物
(2)解剖股前内侧骨筋膜鞘的内容:辨认股前群肌和股内侧群肌,辨认股血管神经束和闭孔血管神经束。
(3)股三角的解剖与观察。
1)肌腔隙与血管腔隙、股鞘和股管的解剖。
2)股三角的境界、内容的解剖与观察。
(4)收肌管的境界、内容的解剖与观察。
(5)闭孔血管神经束的解剖。
2、小腿前外侧区:
(1)小腿前骨筋膜鞘的解剖:小腿前群肌,胫前血管腓深神经。
(2)小腿外侧骨筋膜鞘的解剖:小腿外侧群肌,腓浅神经。
3、示教足背动脉与腓深神经。
实验二 臀部和股后区的解剖
一、教学目的:通过解剖操作明确两区的层次结构,印证肌肉与肌间走行的血管神经。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臀部穿梨状肌上、下孔、坐骨小孔经过的血管神经束的组成及位置关系。
(二)掌握股后骨筋膜鞘内走行的坐骨神经及分支分布的范围。
(三)了解臀部和股后区的皮神经的分布,了解臀肌和股后群肌的配布。
三、教学内容:
(一)臀部
1、切皮和剥皮,处理浅层结构
2、解剖深层结构:
(1)探查臀筋膜的特点。
(2)探查臀肌的配布。
(3)解剖穿经梨状肌上、下孔、坐骨小孔经过的血管神经
(二)股后骨筋膜鞘
1、探查股后群肌的配布。
2、解剖坐骨神经的走行、分支和分布范围。
实验三 膝后区、小腿后区及踝后区
一、教学目的: 严格按操作指导的要求显示腘窝、比目鱼肌腱弓,胫后血管和胫神经及经过踝管的内容。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腘窝的位置、构成、通过的内容及交通。
(二)掌握小隐静脉起始、走行和汇入,了解小腿后面皮神经的分布。
(三)掌握小腿后骨筋膜鞘内走行的胫后血管和胫神经的分支分布范围,了解小腿后群肌的配布。
(四)掌握踝管的构成、通过的内容和交通
三、教学内容:
(一)膝后区和小腿后区的浅层结构
1、切皮和剥皮
2、寻找浅层结构:小隐静脉和伴行的皮神经
(二)深层结构:
1、解剖腘窝:境界、内容、交通
2、解剖腓总神经:追踪该神经在腓骨颈外侧和在腓骨长肌起始处深方的分支情况
3、切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暴露胫后血管和胫神经的分支和分布。
4、切开屈肌支持带:显示经过踝管的内容。
实验四 胸前外侧壁和腋窝的解剖
一、教学目的:严格按操作指导的要求显露腋窝的境界、内容及它们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腋窝的构成、锁胸筋膜的位置和穿经结构
(二)掌握腋动脉各段的主要分支、动脉各段与臂丛三束及分支的位置关系。掌握臂丛三束的主要分支。
(三)掌握腋窝淋巴结各群的位置,了解其收纳范围。
三、教学内容:
(一)胸前外侧壁浅、深层结构的解剖,着重观察锁胸筋膜位置和穿经结构。
(二)腋窝内容的解剖与观察
1、解剖腋动脉:清理主干及主要分支,清理腋窝淋巴结并观察其位置
2、解剖臂丛:清理三束和五大分支以及胸长和胸背神经
3、观察臂丛与腋动脉的位置关系
(三)腋窝外侧壁和内侧壁的清理
(四)腋窝后壁的清理,观察穿经三边孔和四边孔的结构
实验五 臂前区、肘前区和前臂前区的解剖
一、教学目的:严格按操作指导的要求解剖出各区的层次关系、血管神经的组成、走行。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浅筋膜内走行的浅静脉,了解该区皮神经的分布。
(二)掌握臂前骨筋膜鞘内血管神经及其主要分支和分布范围,了解臂前群肌的配布。
(三)掌握肘窝的境界和内容。
(四)掌握前臂前区四个血管神经束的组成、走行和分支分布,了解前臂前群肌的配布。
三、教学内容:
(一)浅层结构的解剖:
1、切皮和剥皮
2、寻找浅层结构:寻找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追踪伴行的皮神经,观察滑车上淋巴结
(二)深层结构的解剖
1、解剖臂前骨筋膜鞘:清理臂前群肌、清理肱血管及其分支,清理在该区内走行的神经及分支
2、解剖肘窝:清理肘窝的境界和内容,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3、解剖前臂前区:清理前臂前群肌,清理桡侧血管神经束、尺侧血管神经束、正中神经血管束、骨间前血管神经束的组成、主要分支及分布范围
实验六 臂后区、肘后区和前臂后区的解剖、手的示教
一、教学目的:严格按操作指导的要求解剖出各区的层次关系、血管神经的组成、走行。观察手掌血管神经的分布。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手的皮神经分布,了解上肢后面的皮神经配布。
(二)掌握臂后骨筋膜鞘内血管神经束及其主要分支和分布范围,了解臂后群肌的配布。
(三)掌握肘后尺神经的走行。
(四)掌握前臂后区血管神经束的组成、走行和分支分布,了解前臂后群肌的配布。
(五)掌握手掌的层次结构,掌握掌浅弓、掌深弓的位置、组成、分支分布概况以及正中神经尺神经的分支分布概况。
(六)掌握腕管的位置、内容和交通。了解手掌筋膜间隙境界、分部和交通。了解手肌的配布。
三、教学内容:
(一)浅层结构的解剖:
(二)深层结构的解剖
1、解剖臂后骨筋膜鞘:清理臂后群肌、切开肱三头肌外侧头暴露肱骨肌管内走行的肱深血管和桡神经。
2、解剖肘后区:追踪尺神经在尺神经沟内的走行。
3、解剖前臂后区:清理前臂后群肌,暴露骨间后血管神经束及主要分支、分布范围
(三)示教手掌的结构
实验七 腹前外侧壁与腹股沟区的解剖
一、教学目的:通过解剖,掌握该区不同部位做手术切口的层次变化及术中涉及到的血管神经、腹股沟区与腹股沟疝的解剖学基础,为外科手术执业药师提供理论依据。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腹前外侧壁浅筋膜内皮神经的分布规律,了解浅血管的分布。
(二)掌握腹前外侧壁的基本层次、该区肌肉配布特点及其腱膜的形成结构。
(三)掌握腹直肌鞘和腹白线,掌握肌肉之间走行的神经血管。
(四)掌握腹股沟区的基本层次及血管神经的分支和分布范围,掌握腹横筋膜的形成结构,了解浅筋膜内走行的浅血管和皮神经。
(五)掌握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和通过内容,掌握腹股沟三角的位置、构成及临床意义。
三、教学内容:
(一)浅层结构的解剖:切皮剥皮、探查浅筋膜的特点、解剖浅血管和皮神经。
(二)腹前外侧壁深层结构的解剖
1、解剖腹前外侧壁的肌:腹直肌的特点,三层扁肌的肌束方向、特点和形成结构。
2、解剖该区内走行的血管神经,观察腹直肌鞘与腹白线的构成和结构特点。
3、解剖腹横筋膜及形成结构。
4、解剖腹膜外筋膜。
5、解剖壁腹膜。
(三)腹股沟区深层结构的解剖
1、探查腹股沟管皮下环、精索外筋膜和腹股沟韧带。
2、解剖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3、解剖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在该区形成的结构(弓状下缘、联合腱和提睾肌)。
4、探查腹股沟管深环和精索内筋膜。
5、解剖腹壁下血管。
6、观察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和通过内容,观察腹股沟三角的位置、构成。
实验八 腹膜、腹腔脏器和结肠上区的解剖
一、教学目的:通过解剖与探查全面了解腹膜的形成结构,腹膜与腹腔脏器的关系,腹腔内各器官的位置、毗邻、韧带和血供,为手术入路和腹腔脏器的切除提供解剖依据。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腹膜和腹膜腔,了解腹膜与腹腔脏器的关系。
(二)掌握腹膜形成的韧带、网膜(网膜囊、网膜孔)、系膜和陷凹,掌握腹膜间隙。
(三)掌握结肠上区器官的配布:
1、肝的位置、韧带、肝门、肝蒂和肝周间隙。
2、肝外胆道的组成。
3、胃的位置、毗邻、韧带、血供,了解其神经和林巴引流。
4、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分部、各部的主要毗邻和特点
5、胰的位置、形态分部和各部的主要毗邻。
6、脾的位置、毗邻、韧带和血供,脾蒂。
(四)掌握腹腔干的主要分支和分布范围,了解迷走神经前、后干的分支分布概况。
三、教学内容:
(一)观察腹腔脏器的位置。
(二)探查腹膜及腹膜与腹腔脏器的关系。
(三)探查腹膜形成的韧带、系膜、网膜和陷凹。
(四)探查腹膜间隙及交通(肝周间隙、网膜囊、网膜孔和左右结肠旁沟、左右肠系膜窦)。
(五)解剖腹腔干及其分支,解剖迷走神经的分支。
(六)解剖肝外胆道及十二指肠大乳头。
(七)观察结肠上区脏器的位置、毗邻、血供
实验九 结肠下区和腹膜后隙的解剖
一、教学目的:通过解剖与探查了解结肠下区器官的位置、与腹膜的关系及其血供,为下腹部手术打下解剖学基础。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肠系膜上、下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和分布范围。
(二)掌握空回肠的位置、特点及血供。
(三)掌握盲肠、阑尾的位置、血供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四)掌握结肠的分部和血供,边缘动脉。
(五)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属支、特点。
(六)掌握腹膜后隙的境界和交通。掌握肾的位置、后方的毗邻,了解其前方和内侧的毗邻。了解输尿管腹段的毗邻。
(七)掌握腰交感干的位置、了解组成,了解腹主动脉的其余分支和下腔静脉的属支。
(八)了解腹后群肌,了解腰丛及其分支和分布范围。
三、教学内容:
(一)解剖肠系膜上、下动脉的起始、分支和分布范围。
(二)观察空回肠的位置、特点及血供。
(三)观察盲肠、阑尾和结肠的位置、血供和特点。
(四)解剖肝门静脉的主干、走行和汇入处,追踪其属支。
(五)探查腹膜后隙的脏器,探查肾的被膜及毗邻 。
(六)解剖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和腰交感干。
(七)探查腰大肌和腰方肌。
(八)解剖腰丛及其分支。
实验十 盆部和会阴部的示教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示教了解盆腔内脏器的配布、毗邻,血管和神经的分布规律,为盆腔脏器手术及临床肛门指检打下基础。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骨盆骨骼,大、小骨盆的分界,盆壁肌、盆底肌及盆筋膜和筋膜间隙。
(二)掌握盆腔脏器和盆部的动脉来源和神经分布,了解盆部静脉和淋巴回流。
(三)掌握膀胱、前列腺、子宫、阴道、和直肠的位置、毗邻和血供,了解淋巴回流。
(四)了解会阴的概念,熟悉盆膈、尿生殖膈的构成,会阴的层次,掌握会阴浅隙和深隙的构成、特点及临床意义。
(五)掌握阴道后穹及临床意义。
三、教学内容:
(一)对照骨盆标本复习骨盆的构成、分部和骨盆界线。
(二)示教盆壁肌、盆底肌及盆膈、尿生殖膈,示教盆筋膜和筋膜间隙。
(三)示教盆内脏器的位置、毗邻、血供。
(四)参照模型和挂图示教会阴浅、深隙的构成和特点。
实验十一 头颈部的示教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示教熟悉头部(颅顶)软组织及颈部甲状腺区的层次结构,熟悉甲状腺血管与喉的神经的位置关系,为颅脑外伤和甲状腺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颅顶软组织的层次结构,浅筋膜内走行的血管神经束。掌握头皮的概念和颅顶危险区的位置、特点。
(二)掌握面部危险三角区的位置。
(三)了解颈部浅筋膜内走行的血管、颈丛的皮支,了解颈部的深筋膜和筋膜间隙。
(四)掌握颈部的分区,掌握肌三角的境界,三角内甲状腺的位置、毗邻、血管及血管与喉的神经的关系,了解甲状腺的被膜。
(五)掌握锁骨上大窝的境界、内容。
(六)掌握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内容。
(七)了解颈部其余三角的构成和内容,了解气管颈段的毗邻。
三、教学内容:
(一)示教颅顶软组织:
1、额、顶、枕区的层次及浅筋膜内走行的血管和神经。
2、颞区的层次及浅筋膜内走行的血管和神经
(二)示教面部的浅层结构(表情肌、面神经、面动脉、静脉)。
(三)示教颈部:
1、浅层结构:浅筋膜内走行的血管和颈丛的皮支。
2、深层结构:
1) 颈深筋膜和筋膜间隙的示教,颈部分区的示教。
2) 颈动脉三角的示教(境界,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颈内静脉及其属支,迷走神经、舌下神经的分支,颈外侧深淋巴结)。
3) 肌三角的示教(境界,内容: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食管颈段的位置、毗邻,甲状腺的血管及动脉与喉的神经的位置关系,甲状腺的被膜及甲状腺悬韧带)。
4) 锁骨上大窝的示教(境界,内容)
5) 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枕三角和胸锁乳突肌区的示教。
教学时数分配表
| 实验内容 | 教学时数 | 实验类型 |
实验一 | 下肢股前内侧区和小腿前外侧区的解剖 | 4 | 验证型 |
实验二 | 臀部和股后区的解剖 | 4 | 验证型 |
实验三 | 膝后区、小腿后区及踝后区 | 4 | 验证型 |
实验四 | 胸前外侧壁和腋窝的解剖 | 4 | 验证型 |
实验五 | 臂前区、肘前区和前臂前区的解剖 | 4 | 验证型 |
实验六 | 臂后区、肘后区和前臂后区的解剖、手的示教 | 4 | 验证型 |
实验七 | 腹前外侧壁与腹股沟区的解剖 | 4 | 验证型 |
实验八 | 腹膜、腹腔脏器和结肠上区的解剖 | 4 | 验证型 |
实验九 | 结肠下区和腹膜后隙的解剖 | 4 | 验证型 |
实验十 | 盆部和会阴部的示教 | www.lindalemus.com 2 | 验证型 |
| 头颈部的示教 | 2 | 验证型 |
合计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