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第 1 次课 授课时间: 2010年 7月2日
课程名称 | 康复医学 | 年级 | 4 | 专业、层次 | 医学本科 | ||||||
授课教师 | 刘曦 | 职称 | 讲师 | 课型(大、小) | 大课 | 学时 | 20分钟 | ||||
授课题目(章、节) | 低 频 电 疗 法 | ||||||||||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 1. 南登昆,主编.全国统编教材《康复医学》第三版 2. 戴红,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康复医学》第二版 3. 燕铁斌,主编.物理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 ||||||||||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1、掌握低频电疗的概念、电流特点及治疗作用。 2、掌握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症。 3、掌握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症。 4、掌握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的治疗原理和临床应用。 5、了解感应电疗法的治疗作用及适应症。 要求:1、掌握低频电流的特点和临床常用的低频电疗的种类。 2、掌握TENS、NMES和FES的治疗作用和适应症。
| |||||||||||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1、低频电疗法的基本概念和低频电流的特点。 (2分钟) 2、感应电疗法的概念、治疗作用。 (2分钟) 2、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的概念、治疗作用和适应症 (6分钟) 3、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概念、治疗作用和适应症 (2分钟) 4、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的治疗原理和临床应用 (6分钟) | |||||||||||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1、TENS的治疗作用和适应症 2、NMES的治疗作用和适应症 3、FES的临床应用 教学难点:TENS、FES的治疗原理 方式:示意图、图片。 | |||||||||||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
| 低频电疗法 (Low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1、概述 一、概念:应用频率1-10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低频脉冲电疗法。 二、电流特点:①无明显的电解作用。②对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有强的刺激作用。③无明显的热作用。 三、低频电流的作用:①兴奋神经肌肉组织。②镇痛。③促进血液循环。 2、感应电疗法 一、电流的物理特性:双相、不对称、三角波 二、治疗作用:①防治肌萎缩。②防止粘连、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③止痛。 三、适应症:废用性肌萎缩、软组织粘连等。 3、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一、概念: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刺激神经达到镇痛、治疗疾病的方法。 二、治疗作用:①镇痛:是TENS的主要治疗作用。②增加外周血液循www.med126.com环,增加组织供血,改善缺血心肌的血供,缓解心绞痛。③加速骨折愈合。三、适应症:TENS对急、慢性和神经性疼痛均有效果,短期治疗的疗效较长期治疗的高些。 四、禁忌症:①心脏起搏器②刺激颈动脉窦。③ 孕妇的腰和下腹部。④局部感觉缺失和对电过敏。 3、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一、 定义:以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以促进功能恢复的方法(NMES),又称为电体操疗法。 二、物理特性:三角波或中国卫生人才网方波 三、适应症: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废用性肌萎缩 4、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一、定义:是利用一定强度的低频脉冲电流,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来刺激一组或多组肌肉,诱发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的自主运动,以代替或纠正器官或肢体功能。 二、治疗原理:利用神经细胞的电兴奋性传递外加的人工信号,使其支配的肌肉收缩。 三、治疗作用:①代替或矫正肢体和器官已丧失的功能。②功能重建 四、临床应用:①电子步行器 ②电子手 ③心脏起搏器④膈肌起搏器 ⑤人工耳蜗 ⑥电子矫形器 5、目前研究的热点:①TENS ②FES | 幻灯 幻灯 图片 示意图 幻灯 图片 示意图 幻灯 图片 示意图 幻灯 图片 幻灯 | (★-重点,☆-难点,) 2分钟 ★低频电流的特点 ★低频电流的作用 2分钟 6分钟 ☆TENS的治疗原理 ★TENS的治疗作用 ★TENS的适应症手法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 2分钟 ★NMES的适应症 6分钟 ★FES的治疗原理 ★FES的治疗作用 ★FES的临床应用 2分钟 | ||||||||
小 结 | 1、掌握低频电流的特点 2、掌握TENS、NMES、FES的概念、治疗作用适应症 3、了解感应电疗法的概念、治疗作用和适应症。 4、了解低频电疗目前的研究热点 |
复 习 思 考 题 、 作 业 题 | 1、低频电流有哪些特点?有哪些治疗作用? 2、TENS和NMES主要的治疗特点分别是什么? 3、举例说说你所知道的FES。 |
下 次 课 预 习 要 点 | |
参 考 书 目 | 1、理疗学,乔志恒主编,华夏出版社,2007年 2、物理治疗学,燕铁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3、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缪鸿石主编,华夏出版社,2001年 4、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5、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