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医学免疫学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医学免疫学授课教案:第一次课
    

医学免疫学-授课教案本科理论教案:

医学免疫学:授课教案本科理论教案 第一次课:教案首页第1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年级06级专业、层次临床医学等授课教师李成文职称副教授课型(大、小)理论大课学时3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篇 免疫学概论 第三章 抗原(一)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医学免疫学》陈慰峰主编,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Medical Immunology》 第十版 科学出版社 2002《医学免疫学》何维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08目的与要求:

教案首页

 

第1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医学免疫学

年级

06级

专业、层次

临床医学等

授课教师

李成文

职称

副教授

课型(大、小)

理论大课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篇 免疫学概论   第三章  抗原(一)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医学免疫学》陈慰峰主编,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Medical Immunology》 第十版  科学出版社 2002

《医学免疫学》何维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08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免疫的定义、免疫的生理功能及其异常表现;免疫系统的组成;中枢、外周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掌握抗原、半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抗原决定基、交叉反应的概念;掌握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2、熟悉免疫的分类;

3、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及淋巴细胞归巢和再循环。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自我介绍、简介生活中的免疫学知识引出免疫学这门课程  ( 10分钟)

1、免疫的有关概念;   ( 10分钟)

2、免疫的功能; ( 10分钟)

3、免疫的类型; ( 10分钟)

4、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 10分钟)

5、免疫学发展简史。   ( 5分钟)

6、抗原概述     ( 10分钟)

7、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 50分钟)

课后小结  ( 5分钟)

教学方法:CAI, 大量图片简图加深感性认识,布置一些内容自学,讲授法。

教学重点、难点:

以免疫、抗原、抗原决定基、交叉反应的定义,免疫的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中枢、外周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为教学重点;以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为教学难点。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一、免疫(immunity)的概念

1.传统的免疫概念:“免疫”一www.lindalemus.com/kuaiji/词源于拉丁文immunitas,原意是罗马元老院的议员们在任职期间可免除各种公民义务和法律起诉。一般引用为指机体抵抗病原体侵袭,使自身免于疫病或传染病的意思。 

此概念的局限性在于机体的免疫对象不一定是病原体,而且对机体也不一定有利(如针对抗毒素的变态反应,异体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

2.现代的免疫概念: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排除“非己”抗原,对“自身”成分形成免疫耐受,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通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而在某些情况下可损伤机体,引起免疫性疾病。免疫学被认为是辨别自我与非我的科学。

二、免疫的功能

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区分“自己”与“非己”成分。具体表现为:

1. 免疫防御:清除病原体及其毒素。临床表现为抗感染或超敏感反应病(高),免疫缺陷   (低)。

2.  免www.med126.com疫监视:清除突变细胞、病毒持续感染细  胞。临床表现为抗肿瘤、抗病毒。

3. 免疫稳定:清除衰老、损伤细胞,进行免疫调节。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稳定或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三、免疫的类型

1.概念: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活化、分化和效应的过程即免疫应答。一般分为:

*固有性免疫应答—机体出生时具有的,遇病原体后首先起防卫作用的应答反应。由于其作用对病原体无选择性,故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或先天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机体在个体发育中接触某种特异抗原而产生的应答过程。是免疫活性细胞(T、B等)对特异抗原的反应,故又称为特异性免疫应答或获得性免疫应答。

根据介导免疫应答的成分差异将特异性免疫应答又分为两类:

体液免疫—由血液中的抗体分子介导。可通过无细胞成分的血液(如血浆或血清)传递给未免疫者即未接受抗原刺激产生抗体者。

细胞介导的免疫—细胞免疫。由T淋巴细胞介导。可通过细胞传递给未免疫者。

2.比较:固有性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比较见P134 表13-2

3.关系:非特异性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后者可加强前者的作用,如巨噬细胞经特异性抗原活化后可提高其非特异性的吞噬作用。

四、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P12

(一)组成: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分子。

在解剖学上,免疫系统由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按功能不同可分为:

1.  中枢淋巴器官:

组成:哺乳动物和人的胸腺、骨髓,禽类动物的法氏囊(腔上囊)。

骨髓—干细胞和B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从胚胎发育后期开始,直至出生后所有时期,骨髓是多能造血干细胞发育为功能性B细胞的唯一器官。在幼龄禽类动物(如鸟、鸡等)发现了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B细胞在其中发育成熟。哺乳动物没有法氏囊,骨髓具有与法氏囊类似的功能,被称为类囊器官。

胸腺—T细胞在胸腺微环境中分化发育成熟。微环境中胸腺基质细胞与胸腺细胞相互作用诱导T细胞成熟。

功能:免疫细胞由不成熟发育为成熟的免疫功能细胞的场所。淋巴细胞在此首先表达抗原受体并获得表型(即特异性的表面标志)和功能的成熟。

2.外周淋巴器官:

组成:淋巴结,脾,扁体,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等。

淋巴结—皮质区浅层为B细胞区,皮质区深层为副皮质区,即T细胞区。淋巴结内T细胞约占75%,B细胞约占25%。

脾—身体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中央小动脉的淋巴鞘为T细胞区,其外周的淋巴滤泡为B细胞区。脾中T细胞约占35%,B细胞约占55%。

总结:  T细胞区:淋巴结的副皮质区,脾的中央小动脉的淋巴鞘

B细胞区:淋巴结的皮质区浅层,脾的外周淋巴滤泡

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位于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聚集的无包膜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及阑尾。主要执行固有免疫和局部特异免疫功能。

皮肤免疫系统。

功能:成熟免疫细胞执行免疫应答功能的场所。

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系、单核巨噬细胞系、粒细胞系、红细胞及肥大细胞和血小板等。

免疫活性分子:模型分子—免疫细胞膜分子;分泌型分子—免疫球蛋白分子、补体分子及细胞因子等。

第三章  抗原(antigen,Ag)

抗原的概述

1.概念:指能与TCR(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BCR(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结合,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即启动免疫应答潜能),并能与其产生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或: 既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T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特性:

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及效应性(已活化)T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与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也称为抗原的反应原性。

三个概念:

免疫原:immunogen,完全抗原,通常所称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半抗原:hapten,不完全抗原。单独作用不具有免疫原性,只有抗原性。

载体:使半抗原变成完全抗原的物质。

如:青霉素和组织蛋白的关系就是半抗原和载体的关系。

第一节  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一、异物性:是免疫原性的本质。与自身组织成分不同的物质为异物。其含义是正常情况下,只有“非己”的抗原即异物才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与机体组织结构差异越大的物质,免疫原性越强。如鸭血清蛋白对于鸡的免疫原性不如对于的免疫原性强。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叫免疫耐受,原因见免疫耐受章节。

异物包括:

1、异种物质

2、同种异型物质:如血型物质、HLA

3、胚胎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如精子、脑组织、眼晶状体蛋白等)

4、自身物质发生改变后的物质

二、抗原的特异性

1. 含义:包括免疫原性特异性和抗原性特异性。即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效应T细胞的特异性和与抗体或效应T细胞特异结合的性质。通常指后者。

2.  物质基础:抗原决定基(簇),也称表位(epitope)。

概念: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其化学组成、空间位置、立体构型决定着抗原特异性。

抗原决定基分类:

根据结合的细胞对象—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在免疫应答中分别由TCR和BCR识别的抗原表位。特性比较见P26表3-1。

根据结构—构象决定基:指一些氨基酸序列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基,见于被BCR或抗体识别结合的决定基,多位于分子表面。帮助理解为什么B细胞可以直接识别并结合天然游离抗原。

线性决定基:指一段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片段,主要是T细胞表位,多位于抗原分子内部。帮助理解为什么T细胞只能识别结合APC处理过的多肽。

根据功能—功能性决定基:指位于分子表面易被BCR或抗体结合的决定基。

隐蔽性决定基:指位于分子内部不能被BCR或抗体结合的决定基。经理化因素作用后可暴露成为功能性决定基,成为自身抗原,诱发自身免疫疾病。

3.  结合价: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功能性决定基的数目。半抗原为单价,天然抗原为多价。

4.  半抗原-载体效应:

人工合成抗原中,半抗原偶联载体成为TD-Ag。免疫应答过程中,载体把特异性T-B细胞连接起来,T细胞才能辅助B细胞的活化。(即B细胞识别半抗原, Th细胞识别载体,载体成为T、B细胞间的连接桥,)。补充图示。

天然抗原中,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分别相当于人工抗原的载体和半抗原。(当初次和再次免疫抗原的载体相同时,才能产生抗半抗原抗体,说明载体不仅起运载抗原的作用,也具有载体自身的特异性。补充图示。

三、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天然抗原带有多种抗原决定基,每一种B细胞决定基都能诱导一种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可以将天然抗原视为多种抗原的复合物。

共同抗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抗原之间可以存在有相同或相似的决定基。

交叉反应:一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与具有共同抗原的另一种抗原发生的反应。

举例:生活中与免疫有关的例子

一些传染病的图片

关于免疫功能的 表

二者比较 表

组成 表

举例

举例

讲授

图、表

图示

10分钟

先自我介绍,经例子引出免疫学这门课程,激励同学学习免疫学的兴趣。

免疫的概念 10分钟

先介绍传统概念,再由其缺点再引出现代概念

指出免疫对机体的关系。

10分钟

免疫稳定包括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

10分钟

本门课程中重点介绍适应性免疫应答和固有性免疫应答的一些成分

重点介绍的

第一节课结束

休息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阐明半抗原与完全抗原的关系

50分钟

举例阐明亲缘关系与异物性及免疫原性的关系

第二节课结束

休息10分钟

为免疫学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共同抗原是交叉反应的基础

课后小结5分钟

设问

第三节课结束

免疫的定义;

免疫的生理功能及其异常表现;

免疫系统的组成;中枢、外周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抗原、半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抗原决定基、交叉反应的概念;

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1、名词:免疫、抗原、半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抗原决定基、交叉反应

2、简述免疫的生理功能及其异常表现。

3、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中枢、外周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4、异物包括哪些?

5、列表比较T、B细胞表位。

1.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有哪些?

2.抗原的种类包括哪些?

3.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有哪些?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