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皮肤肿瘤及癌前期皮肤病
第一节 皮肤良性肿瘤
一、 痣细胞痣
痣细胞痣(naevus cell nevi)又称黑素细胞痣(melanocytic naevus)、色素痣(naevus pigmentous),为人类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在出生时即存在,但常在二岁后发生,进展缓慢,无自觉症状。痣细胞的生活周期,通常要经过发展、成熟和衰老等不同阶段,并随年龄的增长,逐渐由表皮移入真皮。患者常有家族史,多终生不愈,有时不同的痣可同时发生。本病属于中医的"黑子"范畴。
【临床表现】
(一)幼年出现,损害初起为黄褐色或暗褐色小斑点,逐渐增大而成扁平隆起,表面平滑或增生作乳头状,颜色渐变成暗黑,边缘清晰。
(二)色素痣的形态较多,大小不一,故有各种名称,如斑痣、雀斑状痣、毛痣、疣状色痣、脂肪瘤样痣、兽皮样痣、软痣等。
(三)发病部位不定,常无自觉症状。
【组织病理】
主要由痣细胞构成,其特点为细胞排列成巢状。根据痣细胞在皮肤中位置,病理上将其分为三型:
(一)交界痣:痣细胞处于活跃状态,位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基底细住院医师胞内和真皮顶部,其形态类似于上皮样细胞,常含有大量黑色素。临床上损害多为平滑无毛,易发生恶变。
(二)皮内痣:痣细胞相对地处于静止状态,多成团块状,位于真皮浅层,其形态类似于淋巴样细胞,含黑色素少。临床上损害多表现为半球状隆起,常伴有疣状、乳头状、蒂状,往往表面有毛。一般不发生恶变。
(三)混合痣:同时具有交界痣与皮内痣的特点。痣细胞位于表皮内与真皮内,在真皮上部者其形态类似于上皮样细胞,有的痣细胞巢的痣细胞呈梭形,类似纤维母细胞,不含或含有很少的色素。临床表现大多为轻度隆起,少数呈乳头状。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组织病理诊断不难。痣恶变的诊断,要靠色素痣的彻底切除后的病理检查来确定。
【治疗】
一般不必治疗。先天性痣细胞痣,由于有10%发生黑色素瘤的可能性,一般以切除为好。对发生在身体易受摩擦部位的黑色素痣,若突然增大,颜色加深发亮,周围发红,表面有结痂形成,或变成溃疡,或附近淋巴结增大,或周围有卫星痣出现等恶变体征时,应立即进行切除。有些后天性痣细胞痣发生于面部,有碍美容,患者要求治疗时,亦可采用切削法、冷冻、激光或贯穿结扎术等。
二、 血管瘤
皮肤血管瘤(hemangioma)为起源于中胚叶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儿或儿童,常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以后随身体生长而缓慢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大,有的可自然消退。中医称之为"血瘤",认为本病多因先天不足,气滞血瘀、脉络壅滞而成。
【临床表现及病理】
临床一般分为三型,鲜红斑痣,单纯性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常可混合存在。
(一)鲜红斑痣:又名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表现为一个或数个暗红色或青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表面光滑,压之退色。常在出生时出现,头颈部多见,发生于枕部及额部或鼻梁部者可自行消退,组织病理示真皮内毛细血管增多与管壁扩张。
(二)单纯性血管瘤:又呈草莓状血管瘤,为紫红或鲜红色柔软扁平隆起﹑质软,压之退色,也可呈桑椹状或草莓状分叶小肿瘤,多发于面部,创伤后易出血,组织病理示毛细血管增生,婴儿期以血管内皮增生为主。
(三)海绵状血管瘤:损害为一个或数个豌豆大到草莓大或豆大的结节,紫红色,位于深部者为皮色或青紫色,质柔软,状如海绵,压之体积可缩小。可恶变,继发为血管肉瘤,组织病理见广泛扩张的薄壁,大而不规则的血管腔,甚似静脉窦。
【诊断及鉴别诊断】
绝大部分血管瘤生长在体表,依靠其鲜明特征,仔细地询问病史和物理检查,一般即可诊断。但如血管瘤生长于皮下及肌肉等深部组织的混合性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则需用特殊的方法,以获得精确诊断,常用的方法有皮肤温度测定、血氧测定、血流量测定及血管的X线检查、多普勒超声检查、CT、DSA等。
【治疗】
大多数血管瘤都有自行消退的倾向,一般不留痕迹,而过早治疗会遗留斑痕和萎缩。对经过数年观察仍不消退的血管瘤可采用一些治疗。铜蒸汽激光及氩离子激光对鲜红斑痣效果较好。肿瘤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硬化剂及冷冻治疗也有一定效果。必要时可采用手术切除、植皮等方法进行治疗。
三、 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keloid)为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所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患者往往具有瘢痕体质,有色人种较易发病。有时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隐形或显性遗传。伤口张力大、烧伤、异物和某些炎症性皮肤病如痤疮、穿掘性毛囊炎等均易促发本病。
【临床表现】
(一)皮损特点:皮疹为大小不一的圆形、卵圆形或奇特形状的隆起斑块,表面光滑,紫红色或淡红色,以前胸、后背及腹部好发,胸骨前区发生蟹足状肿块为典型的皮疹。少数病例上臂、臀部及大腿外侧发生局限或成片的紫红色结节,部分结节融合成条状斑块,又无外伤和炎症病史,形成所谓的特发性瘢痕疙瘩。
(二)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但也可有刺痛感,可能是纤维组织压迫神经末梢的缘故。
【组织病理】
胶原纤维增生,成透明化;浅层胶原纤维束与表皮平行排列,而深层胶原束则交织排列成漩涡状。真皮乳头因受压而变平,弹力纤维染色示弹力纤维缺如,临近附属器萎缩,被推向一侧。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诊断容易,但应与肥厚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相鉴别,后者无蟹足状伸展,皮损经一或数年后变平,而瘢痕疙瘩则持续存在,甚至超过原损伤部位扩展。组织病理上,瘢痕疙瘩胶原纤维束透明化,呈不规则漩涡状排列,可见大量粘多糖沉积、纤维母细胞少及异物反应等可以与肥厚性瘢痕鉴别。
【治疗】
(一)中医治疗
可选用养血、活血、化瘀的方剂内服,中药黑布膏(黑醋、五倍子、蜈蚣及蜂蜜配制)外用也有一定的疗效。
(二)西医治疗
⑴ 六个月内损害,X线2Gy(200rad)照射,2~3周一次,总量8~10Gy(800~1000rad)。
⑵ 曲安西龙混悬液(1~40mg/ml)或泼尼龙悬液皮损内注射,一般2~3个月一次。
⑶ 手术切除,并配合X线5Gy(500rag)局部照射,每5天一次,共4次。
⑷ 小面积皮损可用液氮冷冻治疗,每2~3周1次。
⑸ 0.05%维A酸每日2次外用,连续3个月。
四、 老年疣
老年疣(senile wart)又称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系因角脘细胞成熟迟缓所致的一种良性表皮内肿瘤。常见于老年人,病因不明,可能与日晒、慢性炎症刺激有关,皮损大量发生者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倾向。
【临床表现】
(一)皮损特点:初期损害为一个或多数浅黄色界限清楚的扁平损害,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呈天鹅绒样到轻度疣状。直径在1cm以内,以后缓慢增大变厚,数目增多,颜色变深,呈褐色,甚至黑色疣状丘疹或斑块,至今不超过3cm,表面常附有油腻鳞屑,故称脂溢性角化病,不少损害表面可见角拴。
(二)好发部位:好发于颜面、手臂、胸、背等处;除掌跖外,亦见于四肢等其它部位。
(三)本病无自限性,呈良性经过,恶变者极少。
【组织病理】
瘤下界平坦并与两侧正常表皮位于一条直线上,增生的瘤组织由鳞状细胞和基底样细胞组成。一般分为棘层肥厚型、角化过度型、网状型三型。
【诊断及鉴别诊断】
发生于暴露部位者需与老年性角化病相鉴别。病程长、色素沉着明显者常与痣细胞痣或蓝痣相混淆。通过组织病理则较容易鉴别。因此,该病的诊断最好临床与组织病理相结合。
【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可根据部位病变多少,选用液氮冷冻、外涂三氯醋酸、激光、微波或手术治疗。
(杨保华)
第二节 癌前期皮肤病
一、日光角化病
日光角化病(solar keratosis)又称光线性角化病或老年性角化病,是常发生于中老年皮肤暴露部位的皮肤癌前病变,可发展成鳞癌。
【病因病机】
由日光、电离辐射、热辐射以及沥青和煤焦油产物均可诱发本病,引起皮肤暴露部位的癌前病变。
【临床表现】
(一)皮损特点:皮损由红斑或1mm~2mm大小的毛细血管扩张逐渐隆起增大,表面干燥,上覆粘着紧密的鳞屑,角化显著呈疣状,由皮色或黄色逐渐加深呈黄褐色或黑褐色。也可为表面光滑呈皮角样损害,数目较多。
(二)好发部位:暴露部位,如面部、手背、耳或其他部位。
(三)皮疹发展缓慢,常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向鳞癌转变,但生长缓慢且不易发生转移。脱离诱因后部位损害可自行消退。
【组织病理】
表皮广泛性角化过度伴境界明显的角化不全区,该区表皮细胞形态不规则、外观不典型、排列紊乱、大而深染,其下方颗粒层常缺乏。非典型细胞常呈带状增生伸向真皮上部。正常表皮与病变表皮境界清楚、交替存在,具有特征性。真皮呈明显光化变性和重度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暴晒或受到辐射影响后暴露部位的皮损,结合病理改变易于诊断。但应注意与脂溢性角化病、Boweris病以及盘状红斑狼疮鉴别。
【治疗】
(一)避光遭受暴晒或辐射,防光剂有一定作用。
(二)表浅较少皮损可采用冷冻、微波、激光或电凝等方法治疗,也可手术切除质地坚硬皮损。
(三)对广泛的皮损可选用细胞毒性药物,如20%足叶草脂、5-氟脲嘧啶的5%霜剂或1%洗剂外用,每天2次,共3周~4周。
【预防与调摄】
避免强光照射,涂搽防光剂以及尽量减少各种辐射影响,可减少本病发生。
二、粘膜白斑病
粘膜白斑病(leukoplakia)是发生于口腔或女性外阴的角化异常性疾病。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由于局部原有组织状态异常或受到外界刺激后发生非特异性增生反应,如吸烟、不良修复体、残冠、残根、辛辣刺激饮食、局部卫生不良或感染白色念珠菌、女阴萎缩、萎缩硬化性苔藓等疾患。
【临床表现】
(一)口腔粘膜白斑
多见于40岁~70岁男性,好发于口腔颊、唇、舌粘膜,也可见于硬腭、齿龈等处。在粘膜上可见境界清楚、轻度浸润的白色斑片,或间有色素沉着而呈网状,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或逐渐变粗糙,可出现糜烂或溃疡。常无自觉症状,对局部刺激敏感,部分患者皮损在诱因去除后可自行消退。
(二)女阴粘膜白斑
常见于中年以上女性的阴蒂、小阴唇、大阴唇内侧,可发生于原发性萎缩、硬化性萎缩苔藓变基础上,一个或数个,自觉瘙痒。
【组织病变】
典型损害呈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可出现角化不良;颗粒层增厚,在角化不全处则变薄或消失;棘层不规则肥厚,表皮突轻度伸长与变宽。真皮上部有较密集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并有较多浆细胞。
部分粘膜白斑可出现不同程度间变,细胞不典型增生,细胞核大而不规则,染色深,失去极性,排列紊乱。少数可发展成鳞状细胞癌。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发生于中老年口腔、女性外阴的皮损,结合病理改变,易于诊断。但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一)粘膜扁平苔藓 发生于口腔粘膜时呈乳白色丘疹,融合成网状,表面有光泽无角化粗糙,常有其他部位皮肤扁平苔藓,结合病理易于鉴别。
(二)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为发生于女性大小阴唇或向肛周沿伸的淡白色损害,逐渐导致阴唇、阴蒂萎缩、阴道口狭窄。部分患者伴有其他部位皮肤萎缩硬化性苔藓。组www.lindalemus.com/wsj/织病理有特异性。
(三)其他疾病如神经性皮炎、念珠菌感染、白癜风、银屑病、慢性唇炎等。
【治疗】
(一)去除诱因刺激,尽早治疗口腔、外阴原有病变。
(二)可采用液氮冷冻、微波、激光、电凝等物理治疗或手术切除治疗。
【预防与调摄】
尽量避免烟、酒及其他辛辣刺激之品等诱因,发现口腔、外阴有其他病变时,尽早治疗,可减少本病发生。
(徐云升)
第三节 恶性皮肤肿瘤
一、Bowen病
Bowen病(Bowen disease)亦称原位鳞癌,为发生于皮肤或粘膜的表皮内鳞状细胞癌。
【病因病机】
日光曝晒、长期接触无机砷可能与本病有关,病毒感染、遗传、外伤等因素也可能与发病有一定联系。
【临床表现】
(一)皮损特点
呈发展缓慢的红色非浸润性斑片或斑块,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表面可见角化过度性鳞屑和结痂,去除痂皮呈暗红色颗粒状湿润面,不易出血。常为单个,偶有多个发生,散在分布或密集融合。有时呈不规则隆起或结节状,若形成溃疡,则为侵袭性生长,可发展成鳞癌。
(二)好发部位
多见于颜面、耳、颈、小腹、背下部、臀、大小腿伸侧及手与指指伸侧,可累及口腔、鼻、咽、女阴、肛门等粘膜。
(三)病程缓慢,可合并其他内脏或皮肤恶性肿瘤,约5%可发展成鳞癌。无自觉症状或偶有疼痛、瘙痒。
【组织病理】
表皮角化亢进,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增宽;真皮乳头被压缩成带状,真皮上部呈中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表皮细胞呈高度不典型性,大小形态不一,核大而深染,有异常核发裂,排列不规则;表皮单个核角化不良,细胞大而圆,胞浆呈均质强嗜酸性,核染色质深;表皮基底膜完整。有时可见瘤巨细胞。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皮损结合组织病理不难诊断。但应与浅表性基底细胞上皮瘤、光线性角化病、Paget病、砷角化病、萎缩性扁平苔藓等鉴别。
【治疗】
首选手术切除,其他方法如冷冻、微波、激光、电灼、浅X线或60钴照射也可选用。
二、Paget病
Paget病(Paget disease)又称为湿疹样癌,是一种起源于乳腺导管或顶泌汗腺异常开口部特殊类型的癌。多发生于女性乳房,也可见于男性乳房,发生于乳房外,如大汗腺区域的湿疹样癌又称乳房外Paget病。
【病因病机】
病因不明,可能是起源于乳腺导管及顶泌汗腺导管开口部的原位癌向内侵入乳腺形成乳癌,向外侵入表皮,形成表皮损害。
【临床表现】
(一)皮损特点:呈湿疹样外观,为边界清楚的暗红色斑片,表面常糜烂,有渗出及浆液性结痂或角化性脱屑。向周围缓慢发展扩大形成大片浸润红斑或发生溃疡,触之有坚实感的无痛性,乳房处Paget病则可有痛痒感。
(二)好发部位:多见于40~60岁的女性单侧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偶可见于男性乳房。乳房处损害多,发生于女阴,也可发生于阴囊、会阴、肛周、腋窝、盯聍腺及睫腺区。
(三)病程慢性,容易复发,后期可转移,一般预后较好。
【组织病理】
特点是表皮内有单个或呈巢状排列的Paget细胞,其体积大,圆形或椭圆形,无细胞间桥,胞核大,胞浆丰富淡染或呈空泡状,该细胞PAS反应阳性。大量Paget细胞可将周围表皮细胞挤成网状,表皮基底细胞可被挤成细带状。真皮内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好发部位的典型皮损,结合病理考虑不难诊断。但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一)湿疹 发生于乳房时多为对称性损害,痒瘙明显,边界不清,反复发生,按湿疹治疗有效。
(二)Bowen病 可发生于任何皮肤与粘膜部位,累及乳头乳晕时,其组织病理多见角化不良及多核巨表皮细胞,无Paget细胞。
(三)乳头糜烂性腺瘤症 皮损相似,但组织病理可见从表皮向下伸展的不规则扩张性管状结,无Paget细胞。
【治疗】
手术切除乳房或行乳房根治术,乳房外损害也应进行广泛深切除,以免复发。
三、基底细胞上皮瘤
基底细胞上皮瘤(basal cell epithelioma)又名基底细胞癌,是源于表皮附属器特别是毛囊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病因病机】
发病与光照、放射线、砷盐等因素有关,也可发生于外伤或种痘的瘢痕基础上,白种人或白化病患者中发病率更高。
【临床表现】
多见于老年人的曝光部位,如面部。常为单发,偶有多发者。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结节溃疡型 较常见,由针头或黄豆大小,质硬的蜡样或半透明小结节缓慢增大,中央凹陷形成溃疡,周围有珍珠样隆起的小结节样损害,向内卷曲,称为浸蚀性溃疡。有时中央愈合结疤,边缘继续扩大。严重时可破坏周围组织形如鼠啮,即“啮样溃疡”。
(二)色素型 损害基本同结节溃疡型,但皮损处有褐色色素沉着,边缘较深。
(三)局限性硬皮病样或硬化型 多发生于青年或儿童的局部皮肤硬化斑块,灰白色或淡黄色,边缘不清,不规则形,类似局限性硬皮病,一般不易破溃。
(四)浅表型 为一片或数片淡红色斑,边界清楚,边缘可呈线状,表面有少量脱屑,轻度浸润,缓慢生长,部分破溃形成表浅溃疡,愈后结疤。
(五)纤维上皮瘤型 为一个或数个高出皮面的结节,中等硬度,可有短蒂,表面光滑,呈淡红色,似纤维瘤,好发于背部,偶有破溃。
【组织病理】
瘤细胞核大,内有黑色素,胞质少,呈卵圆形或长梭形,大小形态及染色极其一致,无不典型性,无细胞间桥,常无异常核分裂象。瘤细胞间边界不清,瘤细胞排列成团或在周边呈栅栏状排列,与间质之间的裂隙为处理后的人工现象,但有特征性。
瘤细胞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成纤维细胞较多,有幼稚纤维母细胞。间质内含大量酸性粘多糖而呈粘液样,有异染性。并有淋巴细胞浸润。
基底细胞上皮瘤起源于多能性基底样细胞,可向不同方向分化。病理上可有未分化型和分化型两类。前者分为实性、色素性、浅表性、硬化性四种,后者分为角化性、囊性、腺样三种。向毛发分化时称为角化性基癌,向皮脂腺分化者为囊性,向大、小汗腺分化则称腺样。临床上结节溃疡型可分为分化或未分化型,后四种类型常示极低分化或未分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损特点,需结合病理改变以明确诊断,并和其他皮肤病的类似皮损进行鉴别,如鳞状细胞癌、Bowen病、Paget病、日光角化病、脂溢性角化病等。
【治疗】
应根据患者年龄、皮损情况综合考虑,最好能切除或同时植皮。其他方法有X线放疗、电灼、冷冻、激光、刮术及5-Fu软膏外用等。
四、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简称鳞癌,是起源于皮肤、皮肤附属器或粘膜角朊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常继发于某些皮肤病。
【病因病机】
鳞癌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①日光照射、放射线或热损伤的暴露部位易发病,②许多化学物质作用,如砷剂、沥青、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煤焦油、木馏油、石腊等,③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其他慢性皮肤病,癌前病变可导致发病,如慢性皮肤溃疡、寻常狼疮、萎缩硬化性苔藓等。
【临床表现】
(一)皮损特点:起初常为浸润性小斑块或坚硬小结节,淡红色或褐红色,以后逐渐增大形成大的斑块、结节、疣状或茶花样损害,质硬,可破溃形成溃疡,边缘高起呈堤状,溃疡基底多高低不平,有污秽坏死组织形成的污灰色痂,有脓性渗出物,恶臭,易于出血。
(二)好发部位:好发于老年人头、面、颈、手背等暴露部位,多继发于自有皮肤病皮损基础上。
(三)病程慢性,很少发生血源性转移,以淋巴结转移为主,局部淋巴结常为最早发生转移的部位。
【组织病理】
鳞癌具有侵袭性,镜下可见瘤组织向下突破基底膜生长,癌细胞可分为已分化的鳞状细胞和低分化或未分化的鳞状细胞。不规则的表皮细胞团块形成肿瘤,有正常鳞状细胞和非典型(间变)鳞状细胞,后者大小形状不一,核增生,染色深,有非典型性核丝分裂,无细胞间桥,个别细胞角化不良,角珠形成(由瘤细胞作同心圆排列,自周围逐渐向中心处不完全角化或完全角化)。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细胞分化程度越低,角珠和细胞间桥越少,真皮内炎症反应越轻。根据瘤细胞未分化的比率不断减少,可将鳞癌分成四级。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好发部位的皮损及原发皮肤病史,结合病程可以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慢性溃疡、尖锐湿疣、基底细胞癌、肉瘤或恶性黑色素瘤等鉴别。
【治疗】
可选用手术切除、X线或镭γ线放疗、药物化疗或物理治疗,如冷冻、激光、电灼、微波等。
五、恶性黑素瘤
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起源于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
【病因病机】
本病有种族差异,白种人发病率较高。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背景。光照、病毒、损伤与刺激、免疫因素和先天性痣或发育不良痣与发病相关。
【临床表现】
恶黑早期,瘤细胞在表皮内水平生长,称原位恶黑,以后向下侵入真皮垂直生长,为侵袭性恶黑。后者临床上可分为四型,最常见为浅表扩展性黑素瘤,其次为结节性黑素瘤,肢端雀斑样痣黑素瘤和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所占比例较少。
(一)浅表扩展性黑素瘤由原位浅表黑素瘤发展而来,原位病变好发于背上部和小腿,呈规则斑片或弓形,直径常不超过2.5cm,颜色呈棕黄色、褐色、黑色、淡红色、蓝色或灰色。出现丘疹、结节或弥漫性硬化时则发展成浅表扩展性黑素瘤,溃疡发生较晚。
(二)结节性黑素瘤:好发于头颈和躯干,由隆起、色素均匀的结节向水平和垂直迅速扩展,呈蓝黑色、暗褐色或少见的无色素型黑素瘤,可发展成乳头瘤状、蕈样或形成溃疡。
(三)肢端雀斑样痣黑素瘤 由原位肢端雀斑样痣黑素瘤发展而来,原位病变好发于掌跖、甲和甲周区,呈色素不均匀,边界不规则的斑片,位于甲母质时甲和甲床可呈纵行带,病变发展快,可在短期内迅速肿大、发生溃疡与转移,预后差。
(四)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 由原位恶性雀斑样痣发展而来。好发于老年女性颜部等暴露部位,原位病变呈色素不均匀,边缘不规则的斑片,不高出皮面,淡褐色或褐色,其中有小斑点,逐渐向周围扩大或消退呈游走性,消退区色素减退。皮损变硬或出现一到数个淡蓝色皮内结节则示发展成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由于生长慢,转移晚,此型预后较好。
【组织病理】
瘤细胞起源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呈明显而不规则的交界活性,有间变核的瘤细胞向下侵入真皮,与之交界的表皮突亦向下不规则增生;向上入侵表皮则使之破坏并形成溃疡。结节性恶黑常侵入真皮肿瘤上方表皮,而其他三型可向两侧表皮内扩展。
真皮内瘤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有核分裂象,可见奇异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由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两型组成,表浅扩展性恶黑和结节性黑素瘤以上皮样细胞为主,另两型以棱形细胞占优,色素量多少不一,有不同程度炎症反应。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皮损表现,主要结合病理进行诊断。应注意与日光性雀斑样痣、交界痣、混合痣鉴别,尤其后者可发展恶黑。其他如色素性基底细胞上皮瘤、脂溢性角化病、化脓性肉芽肿、Kaposi肉瘤、甲下外伤性血肿与黑踵等均应与之鉴别。
【治疗】
早期诊断与及时手术切除是防止转移,提高疗效的最佳处理方法。已转移的晚期患者可进行化疗,但疗效较差。免疫疗法,如选用重组IL-2、干扰素等进行治疗,也可采用。也可考虑物理治疗,如冷冻、激光、微波治疗等。
六、蕈样肉芽肿
蕈样肉芽肿(granuloma fungoides)过去称蕈样霉菌病,属T细胞尤其是T辅助细胞亚群起源的一种原发于皮肤的T细胞胞淋巴瘤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环境因素(各种化学制剂的污染与接触)、药物(如止痛药、安眠药、噻嗪类)、职业因素(如石油化工、纺织工业、金属与机器制造业等)等相关。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上可分为三期,但每期皮损可部分重叠或同时见到三期皮损。
(一)红斑期 皮损多为被覆部位的单个或多个扁平非萎缩斑片,大小不一,境界清楚,上覆鳞屑,橘红色或暗红色,偶可自行消退。自觉瘙痒或无自觉症状。
有些患者皮损呈扁平萎缩性斑片,表面光亮,易出现皱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或加深,类似于斑片状副银屑病的大斑片或斑驳状副银屑病的大斑片。
一些患者表现为全身弥漫性潮红,毛发稀疏,甲营养不良,掌跖角化,有时可见泛发性色素沉着,为红皮病性蕈样肉芽肿。
(二)斑块期 在正常皮肤上或由红斑期进展发生不规则形、界限清楚,略高出皮面的暗紫红色斑块,硬度不等,自行消退或融合成大的斑块,其边缘呈环状、弓形或匐行性,颜面皮损使之形成“狮面”。
(三)肿瘤期 在正常皮肤上或原有斑块上发生形态不一、大小不等、高出皮面的暗红色结节,容易破溃形成深在性卵圆形溃疡,基底为坏死性淡灰色物质。边缘卷曲,躯干多见。若起病即为肿瘤,而无前两期,则称暴发型蕈样肉芽肿,预后差。
本病出皮肤外,可累及淋巴结、脾、肝、骨髓、内脏、肾、舌或会厌、心脏、胰脏、甲状腺等多个内脏系统。病程呈慢性经过,预后差,多数因恶病质或并发严重感染、化疗反应死亡。
【组织病理】
(一)红斑期
扁平不萎缩斑片早期,可见真皮乳头及乳头下层有淋巴细胞、多少不等的组织细胞形成的单纯性炎症浸润,可出现有助于诊断的亲表皮现象:表皮内出现散在单个的单一核细胞,与周围角朊细胞之间有一透明间隔或晕将其分开。偶可见由几个单一核细胞聚集一起周围有晕样间隔形成的Pautrier微脓肿。
萎缩性斑片组织象类似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表皮扁平,基底细胞空泡化,表皮下有单一核细胞浸润或侵入表皮,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外浸,色素失禁。
(二)斑块期
可出现亲表皮现象和Pautrier微脓肿,有诊断价值;真皮有带状或斑片状浸润;有MF细胞,为染色深、形态与大小不规则,具有异型性的单一核细胞。
(三)肿瘤期
有些表皮者皮损为多形性浸润,但大多数皮损浸润以蕈样肉芽肿细胞(MF细胞)为主,浸润可伸展到皮下脂肪层。表皮可呈典型亲表皮性或不受累,有的真皮上层已无浸润带。一些患者浸润呈单形性,几乎全由肿瘤细胞构成。同一患者身上可见到由亲表皮性进展到非亲表皮性的两种组织学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由于红斑期临床与组织学表现无特异性,故难以作出诊断,对那些瘙痒重、病程慢性、疗效不显著的可疑皮损应及时作活检,出现亲表皮现象而无海绵水肿的特征性组织病理表现时可以作出诊断。斑块期与肿瘤期结合病理改变,易于诊断。
【治疗】
早期治疗可选用免疫增强剂如干扰素、IL-2、胸腺因子D、左旋咪唑、转移因子。中药雷公藤制剂亦有一定疗效。局部外用氮芥、X线或电子束照射和光化学疗法,红皮病型可用体外光化学治疗。
晚期损害可选用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甲氨蝶呤等细胞毒剂进行单独或联合化疗,局部治疗同前。此外,可内服维胺酯及阿昔洛韦。
结合具体病人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亦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