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动物性皮肤病
伤害人体皮肤的动物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节肢动物,如蚊、虱、蚤、臭虫、疥虫、螨等;其次是蠕虫和原虫类,如血吸虫、钩虫及利什曼原虫等。它们引起皮肤病的方式一般有:①机械性损伤 。如蚊、蠓、臭虫叮咬等。②毒性刺激。如隐翅虫及甲虫、桑毛虫等的分泌物、排泄物、刺毛等刺激皮肤,蜈蚣、蝎等刺(蜇)人时排出毒液均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③变态反应。有些昆虫的毒腺浸出液和唾液内含抗原性物质,可引起即刻型变态反应;某些寄生虫如禽类血吸虫尾蚴钻入皮肤后死于皮内可引起变态反应。④异物反应。昆虫的口器留在组织内可引起持久的肉芽肿性结节性反应。
第一节 疥疮
疥疮(scabies)是由疥螨寄生于人体表皮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可通过握手、同卧等密切接触传播,易在集体和家庭中流行。中医文献对本病早有记载,《医学金鉴》称“虫疥”,其继发感染者称“脓窝疥”;《外科正宗》称本病为“疥疮”。
【病因病机】
本病由于直接或间接接触疥疮患者而传染疥虫,也可由不同的动物疥螨引起。人的疥疮主要由人疥螨引起,因人与人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如与疥疮患者盖被及共用衣物等间接传染。性关系时,身体接触疥疮患者,较易引起疥疮,故可属于性传播疾病。动物的疥疮由不同的动物疥螨引起,如兔疥螨、羊疥螨、狗疥螨等,也可传染至人,但不能长久寄生于人体,故其症状较轻。疥螨俗称疥虫,是一种皮内寄生虫。人体疥螨小,肉眼刚可看到,在显微镜下呈卵圆形,腹侧前后各有足两对,体面有很多棘。雄虫较小,与雌虫交尾后即死亡。雌虫受精后钻入皮肤角质下层,形成隧道,在内产卵,约经1~2月排卵述40~50个后死于隧道内。受精卵经3~4日孵化为幼虫.幼虫小于成虫,有足3对,经3次蜕化,约14~17天发育成成虫,在皮肤表面交尾后,雌虫侵入表皮,使感染延续。一般疥螨离开人体后可生存2~3天。
【临床表现】
(一) 皮损分布
疥虫常侵犯皮肤薄嫩部位,故皮损好发于指缝、腕部屈侧、肘窝、腋窝、妇女乳房、脐周、腰部、下腹部、股内侧、外生殖器等部位,多对称发生。成人头、面、掌跖等处不易受累,但婴幼儿例外,皮损可遍及全身。卫生条件较好者,症状可较轻微。
(二) 皮损特点
皮疹主要为丘疹,可形成小水疱和少数隧道及结节。丘疹约小米粒大小,淡红色或正常肤色,可有炎性红晕。根据传染轻重及卫生条件,皮疹可疏散分布或密集成群。水疱一般约小米粒大,多见于指缝、腕部等处。隧道为灰白色或浅黑色线纹,长约3~15mm,弯曲微隆起,末端可有丘疹和小水疱,为雌虫停留处。典型隧道不易见到,可能因清洗、搔抓或继发性病变如感染、湿疹化及苔藓样变而不典型。儿童中的隧道还可见于掌跖等处。结节样损害多发生于阴囊、阴茎、大阴唇等皮肤浅层,有浸润及瘙痒,约豌豆大小,呈半球形,淡红色,消退缓慢。有的患者可以伴发风团。由于搔抓可出现抓痕、结痂及湿疹样变或引起继发感染而发生脓疱疮、毛囊炎、疖、淋巴结炎甚至发展为肾炎等。
(三) 自觉症状
自觉剧痒,尤以遇热及夜间为甚,常常影响睡眠。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接触传染史,常一家或在集体生活环境中数人同时或先后患病。根据皮肤柔嫩之处有丘疹、水疱及隧道,夜间瘙痒加剧等,不难诊断。若能找出疥螨,则可确诊。检查疥螨方法可用针尖刺入隧道,特别在其盲端,较易挑出疥螨。一般须刮取丘疹、水疱或隧道表皮及渗液置载玻片上,在低倍镜下观察,可发现疥螨或椭圆形黄褐色虫卵。
本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一)痒疹
多自幼童开始发病。慢性病程,丘疹较大,好发于四肢伸侧。
(二)湿疹
为多形性皮损,常融合成片,倾向湿润渗出。无一定好发部位。
(三)虱病
损害以抓痕为主。指缝间无皮疹,在衣缝处可找到虱及虫卵。
【治疗】
(一)中医治疗
疥疮重在外治,祖国医学采用硫磺治疗疥疮的方法一直沿用至至今。目前临床上常用5%~20%的硫磺软膏,小儿用5%~10%,成人用10%~20%。一般用温水肥皂洗涤全身后,开始搽药。先搽好发部位,再搽全身。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3天,第四天洗澡换衣、换席被,此为1疗程。停药观察1周无新发皮损,即为痊愈。本病一般不需内服,若继发感染,宜疏风清热利湿,用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二)西医治疗
一般外用10%硫黄软膏(婴幼儿5%硫黄软膏)。治疗前先用热水和肥皂洗澡, 然后搽药,自颈以下,遍搽全身,每日1~2次,连续3~4日为1疗程。搽药期间,不洗澡,不更衣,以保持药效。疗程结束后,洗澡及换用清洁衣被,彻底消灭皮肤和衣服上的疥螨。治后发现新发皮疹,应重复第二疗程。另一方法是热水肥皂洗澡后,用40%硫代硫酸钠溶液遍搽颈以下全身皮肤,随后立即用2%盐酸溶液涂布全身;如是每日1~2次,连续治疗3~4天。25%苯甲酸卡酯乳剂的杀虫力强,刺激性低,一般用温水洗涤,将皮肤擦干,勿搓破皮肤,可每日搽药 l~2次,共2~3天,效果较好。1%γ-666(gammabezene hexachloride)霜剂有较强抗疥螨作用,全身搽药,搽药前不应洗澡,以免过度吸收。一般只搽1次,成人用量不超过30g,12~24小时后用温水洗澡,勿用热水以减少药物吸收。此药大量吸收后可较长地在脂肪组织中积蓄,排出较慢。为预防对肝、肾功能损害,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如头痛、呕吐、昏迷等),在较大面积抓破皮损处,最好不搽。一次治疗未愈者,一般需间隔1~2周后方可重复使用。治后应更换清洁衣被。化脓感染者同时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对结节性疥疮可外用强的松软膏及焦油制剂,或局部注射强的松龙混液,必要时可冷冻或切除。
【预防与调摄】
1.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发现患者应立即隔离治疗。
2.患者穿过 的衣服、被褥等须消毒或在阳光下曝晒。未治愈前应避免和别人身体密切接触,包括握手等。
3.家中及集体组织中的患者应同时治疗,以免反复相互传染。
第二节 螨皮炎
螨皮炎(mite dermatitis)又名谷痒症(grain itch)或杂货痒 (grocer"s itch),是由螨叮咬引起的一种急性皮炎。
【病因病机】
螨为肉眼刚能见到的微小昆虫,种类较多,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可栖居在动物及植物体上,我国报道引起皮炎的主要是袋形虱螨或称蒲团虫(Pediculoidventricosus)和革螨(gamasid mite)。袋形虱螨寄生在谷物、稻草或草席等上面,革螨多奇生在鼠和家畜身上,叮咬人后可引起皮炎。
【临床表现】
(一)皮损分布
皮损一般较局限,重者可遍及全身,其分布因接触螨的方式而有不同,如扛草制货品后发生者,多在项部、躯干及上肢;因卧草席后发生的多在胸、背、腹部;因睡枕头而发生的则以颈部为多;自病鼠和家畜传染者可发于躯干及下肢。本病常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夏、秋季节。
(二)皮损特点
皮损主要为圆形或卵圆形红色斑疹、丘疹或丘疱疹,自米粒至黄豆大小,丘疹中心可见到针头大小的瘀点,少数可为大小不等的风团,顶端可有小疱。常伴有抓痕、血痂,有的因继发感染而出现脓疱。
(三)自觉症状
除自觉剧痒外,一般无全身症状,个别可有全身不适、轻度发热等。病程约1周左右可自行消退。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丘疹性荨麻疹鉴别。丘疹性荨麻疹多发生于儿童,损害多在下半身。螨皮炎除在儿童亦可见到外,大多数发生于成年人,且多见于潮湿温暖季节,损害分布因接触螨的方式而有不同,在接触物上可检出螨。
【 治疗】
治疗以对症为主,可内服抗组胺药物及外搽炉甘石洗剂。有继发感染时可用抗生素药物。
【预防与调摄】
1.应消灭病原虫。粮仓、货栈应经常通风,保持干燥。有患鼠处应进行灭鼠。家用草席和谷草等如发现螨虫需采取日晒或喷洒杀虫剂。
2.加强职业防护。搬运稻谷、草席等物品可穿戴防护用品,工作完毕后定时淋浴、更衣等。
第三节 蜂螫
蜂螫(bee sting)是由蜂毒腺中的毒素经毒刺注入皮肤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反应。蜇人的蜂常见的有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等,它们均有毒刺与毒腺相连。蜇人后,毒腺中的毒素通过毒刺注入人的皮肤;蜜蜂毒刺上有倒刺,蜇人后,毒刺常留于皮肤内,通过毒素与毒刺而致病。
【 临床表现】
(一) 皮损部位
蜂蜇伤的好发部位为身体的暴露部位,如头面部、颈部及四肢裸露部等。
(二) 皮损特点
蜂刺蜇局部立即有明显的灼痛和瘙痒,很快红肿、风团,皮损中央有小出血点,瘀点甚至水疱形成。对蜂毒无特殊敏感者,红肿在数小时后可消退。被少数蜂蜇,一般无全身症状,若被多数蜂蜇,可产生大面积肿胀,偶可引起组织坏死,重者可出现恶心、无力、发热等全身症状。大黄蜂蜇伤,可导致休克、昏迷、抽搐、心脏和呼吸麻痹等,可致死亡。
【诊断及鉴别诊断】
蜂蜇伤诊断依据为:有蜂蜇伤史;刺蜇局部立即有明显的灼痛和瘙痒;很快红肿、风团,皮损中央有小出血点、瘀点甚至水疱形成。
【治疗】
治疗应首先检查和拔除皮内的毒刺。如为黄蜂(马蜂)蜇伤,其毒液为碱性,可涂搽淡醋酸;若为蜜蜂蜇伤,其毒汁多为酸性,可局部用5%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或10%氨水外搽,或肥皂水洗,均可减轻疼痛。也可用中药马齿苋、夏枯草、野菊花叶任何一种,捣烂敷患处。如刺蜇处红肿疼痛显著,可在损害周围注射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或在蜇伤处皮下注射盐酸吐根碱溶液(含30mg)1次,可迅速止痛。另外,局部用1:20复方醋酸铝液冷敷或用冰袋敷可止痛消肿。
内服抗组胺药物和止痛药。全身症状较重者可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南通蛇药片,有休克反应及中毒症状严重者,应对症治疗,迅速抢www.med126.com救。
【预防与调摄】
1.养蜂工作区、林区和野外工作常接触蜂群时,应穿长袖衣裤,并扎紧袖口和裤脚,戴防风罩。
2.预防小孩好奇上树掏马蜂窝。
第四节 毛虫皮炎
毛虫皮炎(caterpillar detmatitis)是毛虫的毒毛或刺毛刺伤皮肤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可由桑毛虫、刺毛虫(俗称洋辣子或八角毛)和松毛虫等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桑毛虫和松毛虫皮炎。
【病因病机】
桑毛虫是桑毒蛾的幼虫,食性广,嗜食桑叶及各种果树、柳、榆等树的绿叶,其高发期为6~10月份。腹部生有毒毛,成熟的桑毛虫毒毛可达270万~350万根。毒毛极细,很轻,中空、呈管道状,内含毒液。毒毛常随风到处飘散,若落在皮肤上,毛尖端刺入皮肤,于数分钟至数小时之内即可引起皮炎及剧痒。
【临床表现】
(一) 发病季节
本病多见于夏、秋季节6~10月,特别是天气炎热、干旱及起风,有利于毒毛的散播,人们接触毒毛的机会更多,常成批发生。
(二) 皮损分布
多发于颈、肩、上胸、上背、上肢屈侧等暴露部位,而腰及腹部则少见。
(三) 皮损特点
皮疹损害为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水肿性丘疹或风团,色淡红或鲜红,有的皮疹中可见一小黑点或小水疱,此即毒毛刺入之处。每个部位皮疹约数个至十几个,疏散分布。如发生于采桑、剪枝、采摘桑椹者,则皮疹数目较多,且在毒毛群集处,可是大片红斑风团。由于搔抓,可使水疱破溃,形成糜烂。若毒毛附着于眼睑,因揉搓进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炎及角膜炎,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失明。
(四)自觉症状
自觉剧烈瘙痒。一般毒毛接触皮肤后,数小时内出现皮肤瘙痒。病程有自限性,一般约1周左右。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依据在流行地区、发病季节、好发部位、皮损特点及自觉症状等,诊断不难。在皮疹处检出桑毛虫毒毛有助于确定诊断。其方法可用放大镜检查皮疹寻找毒毛,或用透明胶带在皮疹处粘贴,揭起,反复数次,然后贴在载玻片上,加1滴二甲苯后,盖上盖玻片镜检。
【治疗】
治疗应尽可能及早地用透明胶粘去皮疹上的毒毛;可内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止痒、收敛、保护性药物如炉甘石洗剂。
【预防与调摄】
1. 毛虫皮炎的关键主要是消灭毛虫。应采取多种方法消灭越冬及早春幼虫,保护毛虫的天敌如寄生峰、寄生蝇等。
2. 发病季节注意预防皮肤接触毒毛。不要在有桑毛虫的树下纳凉、晒衣,在桑林区工作必须穿戴防护衣帽、风镜和口罩 。
第五节 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Paederus dermatitis)是由接触毒隐翅虫体液而引起的毒性皮炎。
【病因病机 】
隐翅虫属昆虫纲,鞘翅目,有很多种,其中毒隐翅虫属可引起皮炎。虫体长0.6~0.8cm,头黑色,胸桔黄色,有一对膜翅,附尾刺2个。全身披有小毛,有足3对。此虫栖居于草木间或石下,昼伏夜出,有向光性,夜间常围绕日光灯飞翔。若停于人体皮肤上被打破或压碎后,虫体生殖器内含有一种强碱性(pH1~2)毒素流出,触及皮肤,可于数小时到 1~2日引起皮炎。
【临床表现】
(一) 发病季节
本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尤以气候闷热时多见。
(二)皮损分布
以面都多见,其 次为颈部、四肢及躯干等暴露部位。
(三) 皮损特点
皮损为条状、片状水肿性红斑,长约2~5cm至10cm不等。其上有密集丘疹、水疱及小脓疱,附近淋巴结常肿大。损害若发于眼睑及阴囊部位则明显肿胀。愈后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四)自觉症状
主要为局部瘙痒或灼痛,重者可出现剧痛。反应剧烈或范围较大者可伴发热等全身症状。病程约1周。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身体暴露部位出现的条状、片状水肿性红斑, 自觉局部瘙痒或灼痛等特点,一般可作出诊断。但需与接触性皮炎、脓疱疮和湿疹鉴别。
【治疗】
本病主要是对症处理,已发生皮炎者应尽快用肥皂水清洗皮肤,外搽炉甘石洗剂,内服抗组胺药物等,有继发感染者用抗感染药物。
【预防与调摄】
关键在于避免接触,如遇虫落在皮肤上,轻轻拨去即可,不要在皮肤上拍打虫体。 隐翅虫有向光性,夜间常围绕日光灯飞翔,故夜间应关好纱窗,睡眠时放下蚊帐 。
第六节 刺胞皮炎
刺胞皮炎,旧称海蜇皮炎(jellyfish dermatitis),是由海蜇、海葵及珊瑚等的刺蜇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甚至全身反应。
【临床表现】
(一)病史
患者有下海捕捞或游泳等与海蜇接触的 病史。
(二) 皮损特点
人的皮肤被刺伤以后继即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瘀点和瘀斑,有的丘疹变成水疱或大疱。由于触手呈长条形,故皮疹亦多呈条状或点线状,如同鞭打所引起的痕迹,常有剧痒。若同时接触几个触手,则可呈特殊的地图形损害。皮疹经1~2周方消退,一般不影响工作。
(三)自觉症状
人的皮肤被刺伤以后数分钟,局部即有痒痛、麻痛或烧灼感。如果被蜇处广泛或者被毒性较强的海蜇严重蜇伤,则可引起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肌肉疼痛,甚至血压下降,发生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溺水及死亡。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与海蜇接触的病史 ,皮疹呈条状或点线状,自觉痒痛、麻木或烧灼感,一般容易诊断。
【治疗】
接触海蜇后, 须立即用海水冲洗,对露出皮肤表面的刺胞最好用柔软干布搽干,内服抗组胺药物。有严重全身症状及血压下降者,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预防与调摄 】
下海时,切勿用手直接接触海蜇。
第七节 皮下蝇蛆病
皮下蝇蛆病(subcutaneous myiasis)是由某些蝇类的幼虫(蛆)进入皮肤,并在体内移行而引起的炎症反应。在我国的致病蝇主要是牛皮蝇、纹皮蝇等,在牧区有少数发病。
【 病因】
本病通常由寄生于牛、马等身上的寄生虫病。如纹皮蝇、牛皮蝇和鹿皮蝇等引起。正常条件下雄蝇卵产于牛腿毛上,孵化成幼虫后,自毛孔钻入皮肤,在牛体内移行约10~11月,先后经食管、胸腹腔、脊髓腔,并经几次蜕变过程,最后到背部皮肤形成肿块,逐渐穿孔,排出牛体后,坠落地上成蛹,最后变成蝇,全部生活史约1年。人可偶然感染,可能系接触牛、马,由牲畜毛上的纹皮蝇卵孵化成的幼虫钻入人的皮肤而致病。成蝇直接产卵于人的皮肤者较少。
【 临床表现 】
发病前可有全身不适、低热、头痛、倦怠等,继之皮肤出现1个或多个游走性风团样肿块及带状匍行性浮肿,时起时消,伴有瘙痒和烧灼感。这是幼虫转移到皮下以后,移动时所引起的症状。数周后幼虫向皮肤表面穿掘,出口处先有疖样红肿,局部疼痛,破溃后可流出粘液包裹的蝇蛆和脓液。穿出部位以皮肤疏松处多见,如眼睑、唇、腹、腰、臀部。一旦幼虫排出,局部炎症迅速消失。由于感染幼虫的数目不同,损害可陆续发生,间断排虫,由数条至十多条不等。由于幼虫移行途径及损害器官不同,可引起胸痛、腹痛及神经根刺激症状。血中嗜酸性白细胞常增高,可达0.20~0.40。
【 诊断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来自牧区或农村,有接触牛、马史,皮肤出现游走性疼痛性肿块,血中嗜酸性白细胞明显增高,应考虑本病。若发现蝇蛆排出,诊断可完全确定。本病应与血管性水肿、肺吸虫病、裂头蚴病等具有皮下组织肿块的寄生虫病鉴别。
【治疗】
本病无特殊疗法,一般对症处理,幼虫将穿出皮肤时,可用镊子取出。蝇蛆排尽后可自愈。
【 预防与调摄 】
牧区应大力灭蝇,搞好牲畜环境卫生。牧民和饲养员应勤洗澡,勤换衣,使蝇卵不能在体表停留、孵化。
第八节 虱病
虱病(Pediculosis)是虱子叮咬吸血引起的瘙痒性皮肤病。虱子因寄生部位不同和形态上的差异,可分头虱、衣虱和阴虱三种,分别寄生于人的头皮、衣服和阴毛上。人虱一般不能在它种动物体上寄生,只由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褥、衣、帽等间接接触而传播。虱子吮血的机械性刺激和唾液内的毒性分泌物可引起瘙痒和皮疹。衣虱还可传播麻疹、伤寒、回归热等疾病。
【临床表现】
(一)头虱病
头虱寄生于头部,多见于卫生不良的妇女和儿重,尤其是头后部。头发上可见虱卵呈椭圆形白点,粘附于发干一侧,俗称虮子。若细心观察,可见头虱在头上爬行。虱咬伤处有红斑、丘疹,瘙痒剧烈,常被抓破而有血痂、湿疹样变。重者有浆液渗出,可使头发粘连成束,并散发出臭味。
(二)衣虱病
衣虱和虱卵隐藏在内衣衣缝或被褥的皱折里,常在肩胛部、背部及腰部等处吮吸人血,产生出血性红点、丘疹或风团,甚痒。久后抓痕遍及全身,杂以血痂和渗液,可有继发感染。
(三)阴虱病
阴虱主要寄生于阴毛,常由性生活传染,属于性传播疾病之一。阴虱以其足紧 抱于毛干下段,其头深入于毛囊口,不易使人注意,但附于毛干上的虫卵呈铁锈色小粒易被发现。阴虱叮咬处发生丘疹、血痂,伴有强烈刺痒感。
【诊断】
根据局限性瘙痒,皮肤上有丘疹、血痂、抓痕,同时在内衣和毛发上发现虱和虱卵,即可确诊。本病需与疥疮、湿疹和皮肤瘙痒症鉴别。
【治疗】
消灭头虱最好剃头,不愿剃者可用50 %百部酊、25%苯甲酸苄酯乳剂等搽遍头皮及头发,每日2次,第3日用大量热水肥皂洗头,用密篦子将虱及卵篦尽,然后将用过的梳子、篦子和帽子、头巾、枕套等同时进行消毒。亦可用煤油与植物油等量混合,取20ml涂头皮上并用手揉搓,再以毛巾包扎,每晚1次,连用3日,第4日用温水肥皂洗头,第www.med126.com5、6日用稀醋酸搽头皮和头发,治疗中应远离明火。有衣虱时衣被等物应煮沸消毒,不能煮沸的可日晒、清洗等。有阴虱者应剃去阴毛,搽上5%白降汞软膏等。
【预防和调摄】
虱病患者治愈后,其接触用品,如帽、头巾枕套、内衣、浴巾、被褥、梳子等均应用热水洗烫,以消灭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