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方剂学
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一、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在中医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恰当的药物合理配伍并酌定剂量、剂型、用法而成。是中医用于防治疾病的方法之一。药物是方剂的基础,方剂是药物治病的进一步发展。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中医治法和方剂理论及其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中医临床各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不仅涵盖了历代医家的不同学术思想和中医防治疾病的各种治法,同时也整合了古今医家在方剂理论和运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大量成果,反映了学科知识在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经验方面的统一。
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所以它起着沟通基础课与临床课的桥梁作用。
二、方剂与治法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临证时首先是辨证,然后才能确立治法。治法是在辨清证候、辨证审因、辨明病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采取的基本治疗方法。治法与方剂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在治法的指导下选用相应的药物组成方剂,即“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方剂的功用、主治必须与治法一致,否则难以取效,甚则使病情加重。
(二)治法
治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治疗大法也叫基本治法,它概括了主要的基本的治疗共性,在临床上具有普遍的意义,我国历代医家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总结、归纳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具体治法是针对具体病证而拟定的治法,属于个性的、各具特定范围的治疗方法,如辛温解表法、温补脾肾法等。这里仅介绍属于共性的治疗大法,即“八法”。
1.汗法 汗法,也叫解表法,是运用发汗解表的方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营卫、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适用于一切外感疾病初期,病邪在表,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苔薄、脉浮等。
汗法的临床应用,根据外感表证的感寒、感热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类。
辛温发汗,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重,发热轻的表寒证;辛凉发汗,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湿燥,发热重、恶寒轻的表热证。
如果病人正气素虚,则应根据其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具体症状,在解表剂中适当配伍滋阴、助阳、益气、养血等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此即滋阴发汗、助阳发汗、益气发汗、养血发汗。此外,还有理气、清热、消食等与发汗并用的方法,亦称“表里双解法”。
汗法的应用,以汗出邪去为度,发汗太过会耗散津液,损伤正气。对于表邪已解、麻疹已透、疮疡已溃,以及自汗、盗汗、失血、吐泻、热病后期津亏者,均不宜用。
凡用发汗剂时,服药后应避风寒,忌食油腻厚味及辛辣食物。
2.吐法 吐法,也叫催吐法,是利用药物涌吐的性能,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腕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有毒物质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适用于食积停滞胃脘、顽痰留滞胸膈、痰涎阻塞于气道而病邪有上涌之势者,或误食毒物尚在胃中等病证。吐法多用于病情迫急,必须迅速吐出积滞或毒物的实证。
吐法是一种急救的方法,用之得当,收效迅速;用之不当,易伤正气,故需慎用。临床中见病势危笃、老弱气衰、失血证、喘证、幼儿、孕妇或产后气血虚弱者,均不得用吐法。此法,一般涌吐中多有不适反应,患者不易接受,现今临床以较少使用。如确需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谨慎从事。凡给予催吐剂时,吐后亦进稀粥等以自养,禁食辛辣、硬性食物,防止七情刺激、房室劳倦,谨避风寒。
3.下法 下法,也叫泻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使积聚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痰结、水饮等有形实邪从大便排除体外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具有泻下积滞,攻逐水饮,破瘀通经,逐痰催生等作用。
下法在临床运用中,由于有寒、热、水、血、痰、虫及病情的新、久、缓、急等不同,而分为多种下法。
寒下,适用于里热实证之大便不通、热结旁流以及肠垢结滞之痢疾等病证;温下,适用于寒痰结滞、胃肠冷积、寒实结胸及大便不通之病证;逐水,适用于阳水实证;润下,适用于肠道津液不足、阴亏血少的大便不通证;通瘀,适用于蓄血,瘀血内结证;攻痰,适用于痰滞胶结证;驱虫,适用于虫积在肠道较重者;攻瘀,适用于瘀热结于下焦,体质尚实者。
下法中,特别是峻下逐水剂,要根据病情和病人的体质,适当掌握剂量,以邪去为度,不可过量或久用,以防正气受损。因此,运用下法时必须注意以下情况:邪在表者不可下;邪在半表半里不可下;对于孕妇、产后、月经期、年老体弱、脾胃虚弱、失血者均应慎用或禁用。
4.和法 和法,也叫和解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药,来达到疏解邪气,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方法。和法的特点是作用缓和,照顾全面,应用广泛,适应证情比较复杂。因少阳病的发病部位在半表半里,治疗此证,既要疏散半表之邪,又要清泄半里之邪,使邪气从表里同时分消。
临床具体应用时,依病情的偏表、偏里、偏寒、偏热以及邪正虚实,可分为以下几种和法。
和而兼汗,适用于病偏表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下,适用于病偏里实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温,适用于病偏寒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清,适用于病偏热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消,适用于内有积滞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补,适用于正气偏虚而又需和解者。后世医家在和解法的基础上,发展了针对肝脾不和、肠胃不和、表里不和等病证的调和肝脾法、调和肠胃法、表里双解法等。
和法虽属治法当中较缓和的一种治法,但是如果使用不妥,亦能引起助邪或损伤正气。因此,凡病邪在表而尚未入少阳者,邪气入里、阳明热盛之实证者,均不宜使用和法。
5.温法 温法,也称祛寒法。是运用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邪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具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通经脉等作用。主要适用于中焦虚寒、亡阳厥逆、经脉寒凝等病证。
温法,用以治疗寒邪侵及脏腑,阴寒内盛的里寒证;亦用于阳气虚弱,寒从内生的虚寒证。温法在临床应用时,根据其寒邪所犯部位在中、在下、在脏、在腑,以及在经络骨节的不同,而采用温中祛寒、温经散寒、回阳救逆等方法。
温中散寒,适用于寒邪直中中焦,或阳虚中寒证;温经散寒,适用于寒邪凝滞经络、血脉不畅的寒痹证;回阳救逆,适用于亡阳虚脱,阴寒内盛的危候。另外,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温肺化饮、温化寒痰、温肾利水、温经暖肝、温胃理气等治法,亦都属于温法的范围。
温法所用的药物,性多燥热,故易耗伤阴血。因此,凡素体阴虚、血虚以及血热妄行的出血证,内热火炽、挟热下痢、神昏津液欲脱者及孕、产妇,均应慎用或禁用。
6.清法 清法,也叫清热法。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以消除里热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法治疗范围广泛主要适用于气分热盛证、热入营血证、火毒壅盛证、暑热证、脏腑热证、久病阴虚热伏于里的虚热证等。根据热病发展阶段的不同和火热所伤脏腑有异,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营凉血、清泻脏腑等不同用法。
清热泻火,适用于热在气分,属于实热的证候;清热解毒,适用于时疫瘟病、热毒疮溃等证;清热凉血,适用于热入营血的证候。按照邪热入气、营、血分之不同,临床上又可分为以下具体治法。
辛凉清热,适用于热在气分,热炽津伤之证;苦寒清热,适用于热在气分,属实热证者;透营清热,适用于热入营分证;咸寒清热,适用于热入血分证;养阴清热,适用于热灼伤阴,水不制火证;清热开窍,运用于高热不退、神志昏迷之证。
邪热入于脏腑,用本法清泻脏腑之热邪,有泻肺清热、清心降火、清肝泻火、清泻胃火等不同治法。
清热法所有的方药多具寒凉之性,常易损伤脾胃阳气,故一般不宜久用。另外,凡体质素虚、脏腑本寒者,表邪未解、阳气被郁而发热者,因气虚血虚引致虚热者,皆禁用本法。
7.消法 消法,也叫消导法或消散法。通过消食导滞、消坚散结等方法,使结聚于体内的气、血、痰、食、水、虫等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消法的运用,应根据其病因的不同 ,而分别选择使用,通常可分为五类。
消食导滞,饮食不当,脾胃不适,以致饮食停滞的病证;行气消瘀,适用于气结血瘀证;消坚化积,适用于体内痰积痰湿,气血相结,形成痞块积聚癥瘕等病证;消痰化饮,适用于痰饮蓄积的的病证;消水散肿,适用于气不化水,水气外溢的病证。此外,虫积、内外痈肿等病证,亦可采用消法治疗。积聚癥瘕病有初、中、末的不同,应根据正气的情况,采用消散、消和、消补等不同治法。
消法乃为祛邪而设,故凡正气虚而邪实者,还应在祛邪的同时兼以扶正。
8、补法 补法,也叫补益法。通过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或加强脏腑功能,以益气强筋、补精益血,消除虚弱证候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脏腑气血、阴阳虚弱,或某一脏腑虚损之证。补法一般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大类,还依其不同的病情,选用峻补、平补、缓补等治法。
补气法,适用于脾肺气虚,倦怠乏力,少气不足以息,自汗,脉虚大等证;补血法,适用于血虚与失血的患者,视其血热(宜补血行血以清之)、血寒(宜温经养血以和之)之不同,分别用药;补阴法,适用于阴精或津液不足而引起的病证;补阳法,适用于脾肾阳虚,表现为腰膝冷痛、下肢酸软、不任步履、不仁、少腹冷痛、小便频数、阳痿、早泄等症。除以上四类外,临床中使用补法时,常根据其虚在何脏,予以直补其脏;如补养心血法、补益心气法、养血柔肝法、滋阴润肺法、补气健脾法、滋阴补肾法、温补肾阳法等;另外,当某些脏腑的气、血、阴、阳同虚时,则应几法相兼治疗,如脾肾双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等。
运用补法时应注意,对“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应绝对禁补,免犯误补益疾之戒。对邪实正虚而以邪气盛为主者,亦当慎用,防止造成“闭门留寇”的不良后果。在采用补剂时,为防止因虚不受补而发生气滞证,故宜在补剂中稍佐加理气药。
上述治疗“八法”,除吐法较少使用外,都是临床常用的。由于病情的复杂性,临床常数法配合进行运用。因此,对于“八法”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理解,要彼此联系和相互配合,融会贯通,灵活对待,体现出法中有法之意。但随着临床治法的发展,“八法”已经不能概括目前的所有治法,故后世医家先后发展了开窍法、固涩法、安神法、熄风法、活血化瘀法等均从不同角度对“八法”予以补充,使具体治法的内容更为丰富。
三、方剂的组成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而药物的功效各不相同,只有通过合理的配伍,增强其原有功效,调其偏性,制其毒性,使各具特性的药物发挥综合作用。
(一)组方原则
1.君药 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中必须具有的药物。
2.臣药 一是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次于君药。
3.佐药 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毒性与烈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 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临床应用时,方剂中药味的多少,以及君、臣、佐、使的关系,应视病情与治法的需要来确定。只有适合病情,用药适宜,配伍严谨,主次分明,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组成变化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临证组方时必须根据具体病情而灵活化裁。
1.增减药味 药味增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佐使药的加减,适用于主病主证未变而次要兼证不同的病例,这种加减变化不至于引起全方功用的根本改变。如银翘散是治疗风热表证的常用方剂,若兼见口渴者,是热伤津液,可加天花粉以生津。另一种是臣药的加减,由于改变了方剂的配伍关系,则会使全方的功效发生根本变化。如麻黄汤去臣药桂枝,则解表发汗之力减弱,而变为治疗风寒犯肺咳喘的基础方;麻黄汤加白术为臣药后,则变成发汗祛风寒湿邪之方。
2.增减药量 方剂的药物组成虽然相同,但其用量各异,致使方剂的配伍关系及功用、主治亦不相同。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药物组成相同,但前方重用大黄四两为君,为攻下热结之剂,主治阳明腑实证;后方重用厚朴八两为君,为行气消满之方,主治气滞大便不通之证。
3.更换剂型 药味相同,剂型不同,作用也不同。如理中丸与人参汤,组成及用量完全相同,前者为丸剂,用于脾胃虚寒证,作用较缓和;后者为汤剂,用于虚寒重证之胸痹,取汤剂以速治。因此,运用方剂时,可根据临床需要而改变剂型。
四、方剂的剂型
将药物依据不同的药性和治疗需要,加工制成一定剂量而不同形态类型的制剂,称为剂型。传统剂型有汤、丸、散、膏、酒、丹剂和露、锭、条、线、搽等剂型,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及人们的需要又研制了许多新的剂型,如片剂、冲剂、糖浆剂、口服液、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灌肠剂、气雾剂等。现将常用的剂型介绍如下。
1.汤剂 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而成,一般供内服用,如麻黄汤等。汤剂的特点是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便于随证加减,是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种剂型。
2.丸剂 是将药物研成细末,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的圆形固定剂型。丸剂吸收缓慢,药效持久,而且服用与携带方便。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十全大补丸等。亦可用于急救,如安宫牛黄丸等。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
3.散剂 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有内服与外用两种。内服散剂有细末和粗末之分,细末可直接冲服,如七厘散;粗末可加水煮沸取汁服用,如银翘散等。外用散剂一般作为外敷,掺撒疮面或患病部位,如金黄散等。亦有作吹喉用,如冰硼散等。散剂的特点是吸收快,制作简单,便于携带,节省药材。
4.膏剂 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和硬膏两种。内服的煎膏如枇杷膏等,外用的软膏如三黄软膏等。
5.丹剂 有内服与外用两种,内服丹剂没有固定剂型,有丸剂,亦有散剂,如至宝丹等。外用丹剂,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药品,如红升丹等,主要供外科用。
6.酒剂 又称药酒,将药物置于酒中浸泡,去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酒有活血和助长药效的特性,适用于风湿疼痛、体虚补养和跌打损伤等,如风湿酒等。
7.露剂 用新鲜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用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气味的澄明水液,如金银花露等。
8.冲剂 是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用时以开水冲服。冲剂具有作用迅速,服用方便等特点,如感冒退热冲剂等。
五、方剂的用法
(一) 汤剂制备
汤剂是方剂在中医临床中最为常用的剂型。正确的煎药方法是方剂运用的一个重要环节,药物性质不同,病情不同,煎药方法亦不同。所以汤剂制备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疗效。
1.煎药用具
以砂锅、瓦罐为好,因其化学性质稳定,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且价廉。亦可用搪瓷器皿。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为有些药物与铜、铁、铝一起加热后,会产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选用的煎药器皿要有盖子,且容量要稍大一些,有利于药物沸腾时不断翻滚,促使有效成分加速浸出,并可避免药液外溢耗损,同时煎药时要加盖煎煮,不宜频频打开盖子,防止水分蒸发过快,药物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溶出。
2.煎药用水
除处方有特殊规定用水外,一般以水质洁净为原则,可供人类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如自来水、井水或蒸馏水等。根据药物的特点和疾病的性质,也有用酒或水酒合煎的。用水量视药物质地、药量及煎药时间而定,由于中药饮片均为干品,遇水则药材膨胀,将会吸收大量的水分,因此在煎煮时一定要加足够量的水。每剂药一般煎煮2次,有的煎煮3次,第一煎水量可适当多些,--般以漫过药面3~5cm为宜。第二、三煎则可略少,每次煎得药汁100~200ml左右。
3.煎药用火
煎药用火有文武之分,武火是指火势急、火候大;文火是指火势慢、火候小。一般煎煮药物宜先武后文,即用武火使其沸腾,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另外还要根据药物性味及煎煮所用时间的要求,酌定火候。一般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及其他以芳香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宜武火急煎,煎煮时间应较短,加水量亦较少,即用大火迅速煮沸,改用小火煎煮5~10分钟即可;补益剂和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贝甲类、有毒药等,宜文火久煎,煎煮时间较长,加水量亦较多。如果不慎将药物煎煮焦枯,则应弃去不用,以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4.煎药方法
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或温热水浸泡20~30分钟后再煎煮,以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一般一剂药煎煮2~3次,应将每次煎得药液混合后,再分次服用。汤剂煎后应榨渣取汁,以免有效成分的损失。
方剂中一般的药物可以同时共煎,但有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在煎煮时间和方法上有些特殊要求。因而对这些有特殊煎法的药物,应在处力中加以注明,并按规定的要求制备。
(1)先煎 介壳类、矿石类药物,因质地坚实,有效成分难于煎出,应打碎先煎,煮沸后20分钟,再入其他药物,如龟板、鳖甲、石决明、生龙骨、生石膏、磁石等。某些泥沙多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以及质轻量大的植物药如芦根、白茅根、夏枯草等,亦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其药汁代水煎煮其他药物。对川乌、草乌、附子等一些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要先煎30~60分钟,以降低毒性,保证安全用药。
(2)后下 薄荷、砂仁、沉香等气味芳香的药物,借其挥发油取效,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钩藤、大黄等,久煎有效成分破坏。所以这两类药物均宜后下。
(3)包煎 对于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粘性强、粉末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可避免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沉于锅底焦化。
(4)另炖或另煎 某些贵重药物,为了保存其有效成分,避免同时煎煮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附,可另炖或另煎,如人参、西洋参可切片,放入加盖碗内,隔水炖1~2小时。对于贵重而又难于煎出气味的羚羊角等,应切成薄片另煎2小时取汁合服,亦可磨汁或挫成细粉调服。
(5)烊化(溶化) 胶质、粘性大而且容易溶解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蜂蜜、饴糖等,用时应单独加温溶化,趁热与煎好的药液兑服。避免和其他药物同煎时容易粘附于其他药物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煮焦,影响药效。
(6)冲服 某些芳香或贵重药物不宜加热煎煮的,应研为细末,用药液或温开水冲服,如牛黄、琥珀等;散剂、药物的粉末,以及药物鲜品的自然汁液亦需冲服,如紫雪丹、肉桂末、沉香粉、三七粉、芒硝、生藕汁、竹沥、猪胆汁等。
(二)服药法
服药法包括服药时间、服用方法、服药食忌等。
1.服药时间
应根据病位上下、病情轻重、药物剂型以及病证特点来决定药物服用的时间。一般来说,宜在饭前1小时服药,以利于药物尽快吸收,但对胃肠道有刺激的方药,宜饭后服用,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急病、重病不拘时服用;慢性病应定时服用。补益剂与泻下剂宜空腹服用;安神剂宜临睡前1小时服用;治疟剂宜发作前2小时服;此外,为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物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十枣汤应平旦时服,鸡鸣散应五更时服等。
2.服用方法
服用汤剂一般一日1剂,将两次或三次煎煮之药液合并,分2~3次温服。对病情急重者,可顿服或一日数服或煎汤代茶频服,必要时一日连服2剂,以保证药力的集中、持续、有效。慢性病多用丸、散、膏、酒等剂型,一般一日服2~3次,若用汤剂时,可少量服用,一日1~2次。呕吐病人宜小量频服。发汗剂、泻下剂服药应中病即止,一般以得汗、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对于峻烈或毒性药品,宜先少量进服,而后逐渐增加,有效则止,慎勿过量,以防中毒。对于服用汤药后有恶心呕吐者,可在药液中加入少量姜汁后再服,或小量频频冷服。对昏迷吞咽困难者,可用鼻饲法给药。
汤剂一般多温服,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冷服、热服。通常是治疗热证可寒药冷服,治疗寒证可热药热服,以辅助药力。但当病重邪深时还应寒药热服,热药冷服,以防药病格拒。
3.服药食忌
服药食忌,又称“忌口”,是指服药期间要注意饮食禁忌。由于在服药期间,不适当的饮食可能会加重疾病或变生新病,或降低药效,或诱发不良反应,因此,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药效,要重视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后的饮食宜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疾病对饮食的宜忌,如水肿病宜少食盐,消渴病宜忌糖,下利慎油腻,寒证禁生冷等。另一方面是药物对饮食的宜忌,如服用含地黄的方剂应忌食萝卜,服含有土茯苓的方剂应忌饮茶等。
第二节 方剂学各论
一、解表剂
凡以辛散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邪外出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称解表剂。属“八法”中的“汗法”。解表剂主要适用于表证,或麻疹未透,以及疮疡、水肿等初起之时。解表剂常分为三类:辛温解表剂,适用于表寒证,以麻黄汤为代表方;辛凉解表剂,适用于表热证,以银翘散为代表方;扶正解表剂,适用于体质素虚又感受外邪的表证,以败毒散为代表方。
应用解表剂时,以遍身微汗出为佳,切不可发汗太过,以防损伤正气。解表剂不宜久煎,以免影响疗效。
麻 黄 汤
《伤寒论》
【用法】 水煎服,服后取微汗。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 本方证为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方中麻黄味苦辛性温,入肺与膀胱经,辛开腠理,具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为君药。桂枝辛温,解肌发表,助麻黄发汗解表,又温通经脉,使疼痛之症得解,为臣药。杏仁苦温,宣降肺气,止咳平喘,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增强宣肺平喘之力,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合用,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证治要点。因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凡体虚外感、表虚自汗以及新产妇人、失血患者等均不宜使用。由于本方中麻黄含有麻黄碱,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等病人要慎用。本方不宜久服,汗出即止。
2.加减变化 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而表证不甚者,可去桂枝,加苏子、半夏化痰止咳平喘;若有里热之烦燥、口干,可酌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方歌】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 枝 汤
《伤寒论》
【用法】 水煎服,服后饮热稀粥少许,以助药力,令取微汗。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或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方解】 本方证因风寒束表,营卫不和所致。方中桂枝辛甘而温,解肌发表,外散风寒,为君药。芍药为臣,酸甘以益阴敛营。君臣二药等量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使发汗而不伤阴,止汗而不恋邪,有“相反相成”之妙用。生姜辛温散寒,可助桂枝解肌,又可温胃散寒止呕;大枣、甘草,意在益气补中,且可滋脾生津。姜枣相配,既调和脾胃,又助桂、芍二药调和营卫,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为使药。本方药虽五味,但配伍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剂,也用于病后、产后、体弱而表现营卫不和者。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证治要点。对于表实无汗、表寒里热而无汗烦躁者以及温病初起、中焦湿热等证,本方不宜使用。
2.加减变化 若兼项背强而不舒,可加葛根增强解肌发表、生津舒筋之力;若素有喘咳,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可加厚朴、杏仁下气平喘。
3.现代运用 本方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荨麻疹、产后或病后低热等属营卫不和者。
【方歌】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银 翘 散
《温病条辨》
【组成】 金银花9g 连翘9g 桔梗6g 薄荷6g 竹叶3g 甘草5g 荆芥4g 牛蒡子6g 淡豆豉 5g 鲜芦根30g
【用法】 水煎服。亦可作丸剂、片剂。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风热表证。症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方解】 本方证为温热邪气初犯肺卫所致。方中金银花、连翘为君,既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作用,又具芳香辟秽的功效,在透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了温热病邪多挟秽浊之气的特性。薄荷、牛蒡子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虽辛而微温,但配入大队辛凉解表药中,能助君药辛散透表之力,四药共为臣药。竹叶清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桔梗宣肺止咳,三药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配桔梗以利咽,为佐使之用。诸药相合,共奏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风热表证的常用方剂,有“辛凉平剂”之称。以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证治要点。因本方中多为芳香轻宣之品,故不宜久煎。对于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本方则当禁用。
2.加减变化 若渴甚者,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若颈肿咽痛者,加马勃、玄参以清热解毒;若衄者,去荆芥、豆鼓,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以清热凉血;若咳者,加杏仁以利肺气;若胸膈闷者,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等属风热表证者。
【方歌】 辛凉透表银翘散,竹叶荆牛薄荷甘,
豆豉桔梗芦根入,风热外感服之安。
败 毒 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人参各9g 甘草5g
【用法】 共为粗末,每服6g,加生姜、薄荷煎。亦可作汤剂,加生姜3片,薄荷2g,水煎服。
【功用】 益气解表,散寒祛湿。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症见憎寒壮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脘痞满,舌淡苔白腻,脉浮而按之无力。
【方解】 本方证为正气素虚,又外感风寒湿邪,表阳被遏,肺气失宣所致。方中羌活、独活发散风寒,除湿止痛,通治周身风寒湿邪而止头身疼痛,共为君药。川芎行血祛风,善止头痛;柴胡疏散解肌,助羌、独散外邪,除疼痛,共为臣药。桔梗宣肺,枳壳降气,升降结合,宽胸利气;前胡化痰,茯苓渗湿,皆为佐药。更少佐人参,用之益气扶正,既可扶助正气,鼓邪外出,又能散中有补,不致耗伤正气。甘草调和诸药,兼以益气和中,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皆属佐使之品。诸药相合,共奏益气解表,散寒祛湿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的常用方剂,又名人参败毒散。以恶寒发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为证治要点。对于外感风热,邪已入里化热;阴虚外感及湿热痢疾者,均忌用本方。
2.加减变化 若气虚明显者,可加重人参用量,或加黄芪益气补虚;若肢体酸楚疼痛甚者,可酌加威灵仙、桑枝、防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若咳嗽痰多者,加杏仁、白前止咳化痰;若用于风毒瘾疹,可加蝉蜕、苦参以疏风止痒,清热除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气虚者。
【方歌】 人参败毒茯苓草,桔枳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二、 治风剂
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用以治疗风病的方剂,称为治风剂。风病可分为外风与内风两大类,外风是指风邪侵袭人体头面、经络、肌肉、关节、筋骨等所致的病证;内风是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风病。
治风剂分为疏散外风及平熄内风两大类。疏散外风剂可分为祛风散邪及祛风除湿两类:祛风散邪是治疗外风所致病证的方法,代表方如川芎茶调散;祛风除湿是治疗风邪夹寒、夹湿为病的一种方法,常以祛风药与散寒化湿药配伍应用,代表方如独活寄生汤。平熄内风剂又可分为三类:镇肝熄风剂,适用于肝阳上亢,风阳上扰之证,以镇肝熄风汤为代表方;凉肝熄风剂,适用于热极生风之证,以羚角钩藤汤为代表方;滋阴熄风剂,适用于阴虚生风,虚风内动之证,以三甲复脉汤为代表方。
祛风剂药性多温燥,津液不足、阴虚有热者慎用。
(一)疏散外风
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川芎9g 荆芥12g 白芷羌活 防风 炙甘草各6g 细辛3g 薄荷9g
【用法】 共为细末,每服6g,清茶调下。亦可加入适量清茶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祛风止痛。
【主治】 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目眩鼻塞,或见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方解】 本方所治头痛,系外感风邪所致。方中川芎辛香走窜,长于祛风活血而止痛,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或两侧痛),为君药。薄荷、荆芥辛散之品,轻扬上行,疏风止痛,清利头目,为臣药。羌活辛散疏风,善治太阳经头痛(后脑牵连项痛);白芷疏风解表,善治阳明经头痛(前额及眉棱骨痛);细辛散寒止痛,长于治少阴经头痛(脑痛连齿);防风辛散上行,疏散上部风邪。以上四药共助君臣以增强疏风止痛之功,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以清茶调服,取其苦凉之性,既可上清头目,又能制约辛散祛风之品过于温燥与升散。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止痛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风邪头痛的常用方剂。以头痛,鼻塞,脉浮为证治要点。对于气虚、血虚,或因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引起的头痛,均非本方所宜。
2.加减变化 若头痛属风寒者,可重用川芎,并酌加苏叶、生姜等以加强祛风散寒之功;属风热者,去羌活、细辛,加蔓荆子、菊花以散风热。若头痛久而不愈者,可配全蝎、僵蚕、桃仁、红花等以搜风活血止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等所引起的头痛属风邪为患者。
【方歌】 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正偏头痛悉能康。
大秦艽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 秦艽18g 甘草 川芎 当归 石膏 独活 白芍各12g 羌活 防风 黄芩 白芷 白术 生地 熟地 白茯苓各6g 细辛3g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祛风清热,养血活血。
【主治】 风邪初中经络证。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或兼恶寒发热,肢节疼痛,苔白或黄,脉浮紧或弦细。
【方解】 本方证为风邪初中经络所致。方中重用秦艽祛风清热,通经活络,为君药。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均为辛温行散之品,祛风散邪,搜风通络,为臣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养血活血,使血足而筋自濡,络通则风易散,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并制祛风药招生简章温燥之性;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化生气血,寓有扶正御风之意;生地、石膏、黄芩清泄郁热,以上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祛风清热,养血通络之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风邪初中经络之证的代表方剂。以口眼歪斜,舌强不语,手足不能运动,微恶风发热,苔薄微黄,脉浮数为证治要点。对于阴血亏虚者慎用本方。风邪直中脏腑,或证属内风所致者,本方不宜使用。
2.加减变化 若无内热者,可去黄芩、石膏、生地等清热之品,专以祛风养血通络为治。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颜面神经麻痹、缺血性脑卒中等属风邪初中经络者。
【方歌】 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
石膏归芍苓甘术,风中经络可煎尝。
独活寄生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独活9g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肉桂心 防风 川芎 人参 甘草 当归 芍药 干地黄各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 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解】 本方所治之证为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方中独活辛苦微温,长于祛下半身之风寒湿邪,蠲痹止痛,重用为君药。秦艽、防风祛风胜湿;桂心散寒止痛,温通血脉;细辛辛温发散,祛寒止痛,均为臣药。桑寄生、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当归、芍药、地黄、川芎养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扶助正气,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则肝肾得补,气血得充,风寒湿之痹痛得止。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风寒湿痹而兼有肝肾、气血不足的常用方剂。以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证治要点。对湿热痹证者,非本方所宜。
2.加减变化 若疼痛较剧者,可加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等搜风通络止痛;若寒邪偏盛者,可加附子、干姜温里祛寒;若湿邪偏盛者,可去地黄,加汉防己、薏苡仁、苍术祛湿消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坐骨神经痛等属风寒湿痹证而兼有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者。
【方歌】 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二) 平熄内风
《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怀牛膝 生赭石 生龙骨 生牡蛎各30g 生龟版 生杭芍 玄参 天冬各15g 川楝子 生麦芽 茵陈各6g 甘草4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 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者。
【方解】 本方所治类中风,系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所致。方中重用怀牛膝引血下行,折其亢阳,亦能补养肝肾,标本兼顾,为君药。生赭石重镇降逆,平肝潜阳;生龙骨、生牡蛎潜阳降逆;生龟板、生白芍、玄参、天冬滋养阴液,柔肝熄风,均为臣药。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过用重镇之品以强制之,势必影响肝的升发条达之性,故用川楝子、生麦芽、茵陈清泄肝热,条达肝气,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麦芽并能和胃调中,防金石之药伤胃之弊,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化风所致之类中风的代表方。以头目眩晕、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为证治要点。本方的金石介壳类药物有碍胃之弊,脾胃虚弱者慎用;对于热极生风者不宜使用本方。
2.加减变化 若兼夹痰热,胸闷有痰,加胆南星、川贝母;若肝热上冲,头痛脑热重者,加夏枯草、菊花;若兼夹胃热,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若肾水亏虚较甚,尺脉更按虚者,加熟地、山茱萸。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血管性头痛、脑卒中、眩晕综合征等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
【方歌】 镇肝熄风芍天冬,元参龟板赭茵供,
龙牡麦芽甘膝楝,肝阳上亢有奇功。
羚角钩藤汤
《通俗伤寒论》
【组成】 羚角片4.5g (先煎) 钩藤9g (后下) 桑叶9g 川贝12g 鲜生地15g 鲜竹茹15g (与羚羊角先煎代水) 菊花 白芍 茯神各9g 甘草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 热盛动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方解】 本方证是热邪传入肝经,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所致。方中羚羊角清热凉肝熄风;钩藤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共为君药。菊花、桑叶辛凉疏泄,清热平肝熄风,以助君药凉肝熄风之效,共为臣药。鲜生地、白芍药,滋阴增液,柔肝舒筋,与羚羊角、钩藤等清热凉肝熄风药并用,标本兼顾,可以加强熄风解痉之功;川贝母、竹茹清热化痰;茯神宁心安神,共为佐药。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之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经热盛,热极生风的代表方剂。以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为证治要点。本方对于热病后期,阴液大亏,虚风内动者,不宜使用。
2.加减变化 若热邪内闭,神志昏迷者,可加服紫雪丹、安宫牛黄丸;伤阴较甚,唇焦咽燥者,可酌加天冬、麦冬、玄参、石斛等;若邪热偏于气分,壮热烦渴者可加石膏、知母等;邪热偏于营血,兼见斑疹吐衄者,可加丹皮、紫草等;风动而抽搐较频者,可加全蝎、蜈蚣等;风动痰涌而见神昏痰鸣者,可加天竺黄、胆南星等。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脑炎、休克型肺炎等属肝经热极生风者;亦可用于高血压病属肝热阳亢者。
【方歌】 羚羊钩藤茯菊桑,贝草竹茹芍地黄,
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
三、祛湿剂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方剂,称祛湿剂。湿邪为病,有外湿、内湿之分,又常与风、寒、暑、热相间。故祛湿剂分为五类:芳香化湿剂,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以藿香正气散为代表方;苦温燥湿剂,适用于湿困脾胃之证,以平胃散为代表方;淡渗利湿剂,适用于水湿停留水肿等证,以五苓散为代表方;清热化湿剂,适用于湿热俱盛或湿从热化之证,以茵陈蒿汤为代表方;温阳化湿剂,适用于湿从寒化,阳不化水之证,以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为代表方。
祛湿剂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药组成,易于耗伤阴津,故对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水肿者,均应慎用。
平 胃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苍术12g 厚朴9g 陈皮6g 甘草3g
【用法】 共为细末,每次6~9g,生姜、大枣煎汤送服;或作汤剂,加姜、枣,水煎服。
【功用】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 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暖气吞酸,肢体沉重,倦怠嗜卧,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方解】 本方证为湿困脾胃,运化失常,气机阻滞,胃失和降所致。方中重用苍术燥湿健脾以助运化,为君药。厚朴行气化湿,消除胀满,助苍术燥湿健脾之功,为臣药。陈皮行气化湿,为佐药。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另外加生姜、大枣,可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湿浊得化,脾复健运,气畅胃和,诸症可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湿滞脾胃证的基础方剂。以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舌苔白厚而腻为证治要点。本方对于阴虚气滞者忌用。失血过多、孕妇不宜使用。
2.加减变化 若呕吐较重,可加半夏、藿香,名“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降逆止呕作用较优;若胀满较重,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平胃散”(《医宗金鉴》),其理气消胀作用较优;若兼食积,加麦芽、神曲,名“加味平胃散”(《医宗金鉴》),其健脾消食作用为强;若兼有寒象,加干姜温中散寒。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和胃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等属湿滞脾胃者。
【方歌】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
燥湿运脾除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各3g 半夏曲 白术 陈皮 厚朴 苦桔梗各6g 藿香9g 炙甘草7g
【用法】 共为细末,每次6~9g,生姜、大枣煎汤送服;或作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脉浮或濡缓。
【方解】 本方证为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以致卫阳郁遏,脾胃运化失常所致。方中重用藿香辛温解表,芳香化湿,和胃止呕,既能外解表邪,又能内化湿浊,为君药。紫苏、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解表化湿,为臣药。半夏曲、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厚朴、大腹皮、桔梗行气化湿,畅中消胀,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以姜、枣煎汤送服,能调和脾胃与营卫,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可使风寒外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诸症自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的常用方剂。以恶寒发热,头痛,呕吐泄泻,脘腹胀痛,舌苔白厚而腻为证治要点。因湿热霍乱、伤食之吐泻者不宜使用本方。
2.加减变化 若风寒表证较重,加荆芥、防风、香薷以辛温解表;中焦湿浊较重,加佩兰,并将白术易苍术以芳香化浊;食少纳呆明显,加神曲、麦芽以健胃消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夏秋季节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等属风寒外感,湿滞脾胃者。
【方歌】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寒湿并能驱。
《伤寒论》
【组成】 茵陈蒿18g 栀子12g 大黄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恶心呕吐,腹微满,口中渴,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本方证为湿热蕴结肝胆所致。方中重用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为君药。栀子清利三焦,使湿热从小便而出;大黄泻热通便,使湿热从大便而下,共为臣药。三药合用,清利湿热,前后分消,使湿热从二便而出,湿热除则黄疸可退。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湿热黄疸的常用方剂。以身目发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为证治要点。本方所治黄疸是湿热并重的阳黄,因寒湿而致的阴黄则禁用。
2.加减变化 若有发热,加板蓝根、黄芩、虎杖等以清热解毒;若恶心呕吐较重,加半夏、竹茹降逆止呕;若胁肋胀痛,加郁金、枳壳、川楝子、木香等以疏肝理气止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等属湿热并重而致的黄疸证。
【方歌】 茵陈蒿汤用大黄,栀子茵陈共煎汤,
身目黄如橘子色,清热利湿效非常。
五 苓 散
《伤寒论》
【用法】 共为细末,每次6~9g,温开水送服;亦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水湿内停,膀胱气化不利。小便不利,少腹胀满,水肿、腹泻。
【方解】 本方是治疗小便不利、水肿的常用方。方中重www.lindalemus.com/hushi/用泽泻,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为君药。茯苓、猪苓淡渗之品,利水渗湿以助君药利水之功,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脾健则水湿得以运化,水津得以四布;桂枝温阳化气,助膀胱之气化,共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水湿内停的代表方剂,以小便不利、水肿或泄泻、舌苔白为证治要点。由于本方为淡渗利水之剂,宜中病即止,太过则出现头晕、目眩、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对于湿热或阴虚有热者忌用本方。
2.加减变化 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加麻黄等解表药;若水湿盛者,可加生姜皮、大腹皮、桑白皮等;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肠炎、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盛者。
【方歌】 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
温阳化气添桂枝,利水渗湿治水停。
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
【组成】 茯苓12g 桂枝9g 白术6g 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温化痰饮,健脾利湿。
【主治】 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
【方解】本方证为中焦阳虚,脾失健运,湿聚成饮所致。方中茯苓重用,健脾利水,渗湿化饮,消除已聚之痰饮,为君药。桂枝温阳化气,温化痰饮,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既助茯苓健脾渗湿,以绝生痰之源。又与桂枝相配,增强中阳温运之力,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使脾阳得温,痰饮得化,诸症自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的代表方。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证治要点。对于痰饮兼有热者,本方不宜使用。
2.加减变化 若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若脾气不足,倦怠无力者,可加党参、黄芪益气健脾;若肢肿、尿少,可加猪苓、泽泻利水消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属阳虚痰饮者。
【方歌】 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
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真武汤
《伤寒论》
【组成】 茯苓9g 芍药9g 白术6g 生姜9g 制附子9g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温阳利水。
【主治】 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甚则肢体浮肿,腹痛下利,苔白不渴,脉沉。或太阳病,发汗,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方解】 附子辛热,温肾壮阳,散寒止痛,为君药。茯苓淡渗利水,生姜温胃散寒行水,茯苓、生姜协助附子温阳散寒,化气行水,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白芍敛阴缓急,舒筋止痛,并利小便,且兼制附子之温燥,为佐药。五药相合,共奏温阳利水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适用于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临床当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苔白不渴,脉沉为证治要点。湿热内停所致小便不利,浮肿者忌用。
2.加减变化 尿少水肿显著者,加猪苓、泽泻、桂枝,以化气行水;水肿胀满较甚者,加桑白皮、陈皮、大腹皮等,以增行气利水之力;脾肺气虚,加人参、黄芪以益气。
3.现代运用 常用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尿毒症、肾积水、尿毒症、肾结石、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方歌】 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
阳虚水饮停为患,悸眩瞤惕保安康。
四、清热剂
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透热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称为清热剂。属“八法”中的“清法”。清热剂主治里热证,但里热证有在气分、血分之异,实热、虚热之分,脏腑偏胜之殊,故清热剂分为六类:清气分热剂,适用于热在气分证,以白虎汤为代表方;清营凉血剂,适用于热邪深入营分、血分之证,以清营汤、犀角地黄汤为代表方;清热解毒剂,适用于温毒、热毒、丹毒、疔毒等证,以黄连解毒汤为代表方;清热解暑剂,适用于暑热证,以清暑益气汤为代表方;清脏腑热剂,适用于热邪偏盛于某一脏腑,以龙胆泻肝汤为代表方;养阴清热剂,适用于热病后期,邪热耗阴,邪不得解之证,以青蒿鳖甲汤为代表方。
白 虎 汤
《伤寒论》
【组成】 生石膏(碎)30g 知母12g 甘草3g 粳米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热生津。
【主治】 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解】 本方证是伤寒之邪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或温邪热毒传入气分而致。方中重用辛甘大寒之生石膏,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为君药;知母助石膏清泄气分之实热,又可滋阴润燥,为臣药。君臣相须为伍,倍增清热生津之力。粳米、炙甘草益胃护津,亦可防君臣药大寒伤中之弊,共为佐使。四药合用,药少功专,可使其热清烦除,津生渴止,从而由邪热伤津所致诸症自解。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基础方。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证治要点。本方清热之力较强,石膏用量较重,有苦寒伤阳之弊,故不可过剂,中病即止。对于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血虚发热或气虚发热,喜热饮,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忌用本方。
2.加减变化 若兼见阳明腑实,症见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加大黄、芒硝以攻泻热结;温热病气血两燔,引动肝风,症见高热烦渴,神昏谵语,抽搐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代)以凉肝熄风止痉;消渴以烦渴引饮为主症,病属胃热津伤者,加麦门冬、天花粉、石斛增强清热生津润燥之力;温疟而见寒热往来,热多寒少者,是兼有少阳郁滞,加柴胡以和中透解。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属气分热盛者。糖尿病初期属胃热津伤者亦可用之。
【方歌】 白虎膏知甘草粳,辛寒清热津能生,
热渴汗出脉洪大,气分大热此方清。
清 营 汤
《温病条辨》
【组成】 犀角(水牛角30 g代)2g 生地黄15g 元参 麦冬 银花各9g 连翘 丹参 竹叶心各6g 黄连3g
【用法】 水煎服(水牛角镑片先煎,后下余药)。
【功用】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 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 舌绛而干,脉细数。
【方解】 本方证乃邪热内传营分,耗伤营阴所致。方用犀角 (水牛角代)苦咸寒,清热凉血解毒,为君。麦冬清热养阴生津、生地凉血滋阴清热、玄参滋阴降火解毒,三药共为臣药。金银花、连翘、竹叶心,三药可清热解毒以透邪热,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黄连清心解毒,丹参清热凉血,且活血消瘀,以防热与血结,共为佐药。诸药相合,以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透热转气,使入营之邪热透出气分而解,诸症自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热邪初入营分证的常用方。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证治要点。对于有湿郁而舌苔白滑者,忌用本方。
2.加减变化 若气分热盛而营分热轻,则当重用金银花、连翘、竹叶心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相对减少犀角 (水牛角代)、生地、玄参用量;若神昏谵语较重者,可服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若伴见抽搐者,乃热极生风之征,可加羚羊角、钩藤并服紫雪丹以熄风止痉;若寸脉大,舌干较甚者,可去黄连以避免苦燥伤阴。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及其他热性病等属热入营分证者。
【方歌】 清营汤治热传营,舌绛脉数辨分明,
犀地丹玄麦凉血,银翘连竹气亦清。
黄连解毒汤
《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 黄连9g 黄芩6g 黄柏6g 栀子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泻火解毒。
【主治】 三焦火毒热盛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谵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痢;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 本方证乃火热毒盛,充斥三焦而致。方中大苦大寒之黄连,既清泻上焦心火,又可泄中焦火热;黄芩清上焦之火热;黄柏泄下焦之热;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导火热下行,使热从小便而出。四药相合,苦寒直折三焦火毒,通治一切实热火毒之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的代表方。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本方是大苦大寒之剂,易损伤脾胃,非壮实之体,实热之邪,不可轻投,而且不宜多服、久服。对于非火毒炽盛或津液受损较重者,不宜使用本方。
2.加减变化 若便秘者,加大黄以通腑热;若吐血、衄血、发斑者,可加生地、玄参、丹皮以凉血止血;若热毒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泄热毒退黄;若疔疮肿毒者,加蒲公英、金银花以清热解毒。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菌痢、肺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败血症、急性泌尿系感染、外科痈疡疔毒以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炎症等属于实热火毒者。
【方歌】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
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斑黄皆可为。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 白芷3g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生归尾 甘草节 皂角刺 穿山甲 天花粉 乳香 没药各6g 金银花9g 陈皮9g
【用法】 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其药渣可捣烂外敷。
【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 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方解】 本方证因热毒壅聚,气滞血瘀所致。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疗疮,故重用为君。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共为臣药。白芷、防风相配,通滞而散其结,使热毒从外透解;贝母、花粉清热化痰散结;山甲、皂刺透脓溃坚,使脓成即溃,均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诸药,煎药加酒,助药力直达病所,共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热毒痈肿的常用方,临床以局部红肿焮痛,甚则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红肿痛甚,加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便秘者,加大黄泻热通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深部脓肿等属阳证、实证者。
【方歌】 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
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医方集解》
【组成】 龙胆草9g 柴胡6g 泽泻9g 车前子6g 川木通6g 生地黄6g 当归6g 栀子9g 黄芩9g 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泻肝胆实火,清利下焦湿热。
【主治】 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方解】 本方证是肝胆之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下注所致。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入肝胆经,既可清肝胆实火,又可泻肝胆湿热,为君药。黄芩清泻火热于上;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使湿热从下而行,二药增强君药泻火除湿之功而共为臣药。车前子、川木通、泽泻渗利之品,导湿热下行,从水道而去;当归补血,生地滋阴,二药补养阴血,标本兼顾,有邪去而阴不伤之作用,以防止实热火邪必伤阴血,苦寒渗利之品易伤阴之弊;柴胡理气而疏畅肝胆,并可引诸药归肝胆之经。故当归、生地、柴胡三药合用,共同恢复肝之体阴用阳之功能,以上六味共为佐药。甘草生用,护胃安神,泻火解毒,调和各药为使。诸药相合,共奏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胆湿热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肝胆实火上炎证和肝胆湿热下注证的常用方剂。以头痛目赤,胁痛口苦,或阴痒阴肿,或淋浊,或带下黄臭,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有力为证治要点。本方为苦寒泻肝之剂,易伤脾胃,不宜多服、久服。对脾胃虚弱者慎用本方。
2.加减变化 若肝胆实火较甚者,可去川木通、车前子之渗利,加黄连以助泻火之力;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之苦寒,生地之滋腻,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利湿之功;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妇女阴肿,红肿痛热甚者,乃火毒结滞之征,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以泻火解毒消痈。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乳腺炎、带状疮疹、泌尿生殖系炎症等属肝胆实火湿热者。
【方歌】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
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白头翁汤
《伤寒论》
【组成】 白头翁15g 秦皮12g 黄柏12g 黄连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 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 本方证为热毒壅于大肠,深陷血分所致。方中白头翁苦寒,专入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治热毒血痢之要药,为君药。黄连、黄柏清热解毒,燥湿止痢。黄连泻火解毒于中,燥湿厚肠,为治痢之要药;黄柏清热燥湿于下;二药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止痢,共为臣药。秦皮苦寒性涩,归大肠经,清热解毒,涩肠止痢,为佐使药。四药相合,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毒血痢证的常用方。以下痢脓血,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证治要点。本方药物大苦大寒,直折热毒,故素体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
2.加减变化 若兼见恶寒发热,表未解而里热炽盛者,加葛根、金银花以解肌清热;若腹痛里急较甚者,加木香、槟榔、白芍以行气导滞止痛;若血分热毒甚,纯下赤痢,加地榆、丹皮以凉血活血;若发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壮热口渴,烦躁,舌绛者,属疫毒痢,可加马齿苋、金银花、升麻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鸦胆子 (桂圆肉包裹),疗效更好。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证属热毒偏盛者。
【方歌】 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
味苦性寒清肠热,坚阴止痢功效奇。
清暑益气汤
《温热经纬》
【组成】 西洋参5g 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 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方解】 本方证为外感暑热,耗伤气津所致。方中西瓜翠衣甘凉,清解暑热,生津利尿;西洋参甘微苦凉,益气生津,养阴清热,共为君药。荷梗助西瓜翠衣以解暑清热,又具清心畅气之功;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生津,共为臣药。黄连苦寒,泻火清心;知母质润,滋阴清热;竹叶甘淡,清热除烦,合而用之,清心除烦,共为佐药。甘草、粳米养胃调中,补气生津,为使药。诸药合用,清暑热而益气阴,专为暑伤气阴之证而设。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暑热耗伤气阴证的常用方。以身热汗多,口渴心烦,体倦少气,脉虚数为证治要点。本方因有滋腻养阴之品,对暑热挟湿者慎用。
2.加减变化 若暑热不甚,或津伤重者,可减去黄连;若挟湿邪者,可酌减麦冬、知母,可加佩兰、六一散清化湿热之品。
【方歌】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
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温病条辨》
【组成】 青蒿6g 鳖甲15g 细生地12g 知母6g 丹皮9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养阴透热。
【主治】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 本方证为温病后期,阴液已伤,而余邪深伏阴分所致。方中鳖甲咸寒质重,直入阴分,入络搜邪,滋阴退热;青蒿辛轻芳香,清热透络,引邪外出。二药相伍,共为君药。生地甘寒而滋阴凉血,知母苦寒质润而养阴清热,共助鳖甲滋阴退热,为臣药。丹皮清泻阴血中伏热,凉血散血,为佐药。五药相伍,滋养阴液,清透邪热。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温病后期,阴液耗伤,邪伏阴分之虚热证的常用方。以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为证治要点。本方中青蒿不耐高温,可用沸药汁泡服。对于阴虚欲作抽搐者,不宜使用本方。
2.加减变化 若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可去生地,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止渴;肺痨骨蒸,阴虚火旺者,可加北沙参、麦冬、旱莲草以养阴清肺;小儿夏季热,可加白薇、荷梗以解暑退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不明原因的发热、慢性病患者出现消耗性发热、各种传染病恢复期低热、慢性肾盂肾炎、小儿夏季热等证属阴虚内热者。
【方歌】 青蒿鳖甲地知丹,热自阴来仔细辨,
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五、和解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等作用,治疗邪在少阳或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称为和解剂。属“八法”中的“和法”。和解剂分为三类:和解少阳剂,适用于邪在少阳,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方;调和肝脾剂,适用于肝气郁结,肝脾失调,以逍遥散为代表方;调和肠胃剂,适用于肠胃气机失调,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方。
小柴胡汤
《伤寒论》
【组成】 柴胡12g 黄芩9g 半夏9g 人参9g 炙甘草9g 生姜9g 大枣4枚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和解少阳。
【主治】 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方解】 本方证为邪犯少阳所致。方中重用柴胡,散邪透表,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使半里之邪得以内彻,为臣药。柴胡、黄芩,一散一清,相互协同,而达到和解少阳之目的。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健脾,扶正祛邪,防邪内传入里,共为佐药。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和解少阳的代表方。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苔薄白,脉弦为证治要点。因柴胡升散,黄芩、半夏性燥,故对肝火偏盛及阴虚血少者禁用。
2.加减变化 若肝气乘脾而致腹中痛者,可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若气滞痰郁,邪结胁下而致痞硬者,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若热聚于胸而气不逆,胸中烦热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行气宽胸以除烦;若热伤津液而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生津止渴;若水气凌心,心下悸、小便不利,宜去黄芩,加茯苓利水以宁心定悸。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急性胰腺炎、急性乳腺炎、睾丸炎等属少阳证者。
【方歌】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 青蒿6g 淡竹茹9g 制半夏4.5g 赤茯苓9g 黄芩9g 枳壳4.5g 陈皮4.5g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胆利湿,化痰和胃。
【主治】 少阳湿热痰浊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弦数或而滑数者。
【方解】 本方证为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内阻所致。方中青蒿清透少阳邪热,化湿辟浊;黄芩善清胆热,兼能燥湿,两药相合,既能透邪外出,又可内清少阳湿热,共为君药。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赤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四药相伍,使热清湿化痰除,共为臣药。枳壳下气宽中以除痰消痞;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为佐药。碧玉散中之甘草,又可调和诸药,为使药。综合全方,清热与利湿相伍,使少阳湿热分消;清胆与和胃并用,令木达则土安。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少阳湿热痰浊的常用方。以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胁胀疼,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数为证治要点。亦用于暑湿时疫之邪所致之疟疾。对于体虚者不宜单独使用。
2.加减变化 若痰浊上逆,呕吐较重,加代赭石、苏叶清热止呕;若湿重,加藿香、薏苡仁、白寇仁以化湿浊;若黄疸则加茵陈、栀子、大黄等利湿退黄。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肠伤寒、急性胆囊炎、急性黄胆型肝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肾盂肾炎、疟疾、盆腔炎、钩端螺旋体病等属少阳湿遏热郁者。
【方歌】 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
热重寒轻夹痰湿,少阳如疟呕能除。
四 逆 散
《伤寒论》
【组成】 柴胡6g 白芍6g 枳实6g 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 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身热,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等。
【方解】 本方证为阳气内郁,不能外达所致。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君药。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为臣药。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可使邪去郁解,气血调畅,清阳得伸,四逆自愈;又能使肝脾调和,土不乘木,则腹痛泻利等症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原是治疗阳郁厥逆证的基础方,后世多作为疏肝理脾之剂。以胁肋疼痛、脘腹胀痛,或手足不温,脉弦为证治要点。对于阳微阴盛的寒厥者,忌用本方。
2.加减变化 若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以除下重;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咳者,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有热者,加栀子以清内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肝胆气郁、肝脾(或肝胃)不和者。
热邪内郁成阳厥,疏肝理脾效可彰。
逍 遥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 白芍 当归 茯苓 白术各9g 炙甘草4.5g
【用法】 共为散,每服6~9g,生姜、薄荷少许,共煎汤温服。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神疲食少,口燥咽干,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方解】 本方证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致。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养血和血,与芍药合用,共补肝体,二者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共为臣药。肝郁不仅可导致血虚,亦极易出现肝病及脾的情况,故以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解郁;煨生姜既能降逆和中,又能辛散达郁,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为调肝养血之名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既是调和肝脾的要方,又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以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脉弦而虚为证治要点。对于阴虚阳亢者,慎用本方。
2.加减变化 若肝郁气滞较重者,可加香附、郁金、青皮以疏肝解郁;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生地以清热凉血;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养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慢性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症、盆腔炎、不孕症、痛经等属肝郁血虚脾弱者。
【方歌】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薄姜,
两胁作痛饮食少,疏肝养血治脾弱。
《伤寒论》
【组成】 半夏12g 人参 黄芩 干姜各9g 黄连3g 炙甘草9g 大枣4枚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 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满,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腹泻,苔腻而微黄,脉弦数。
【方解】 本方证为寒热互结所致。方中用辛温之半夏,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为君药。干姜辛热以温中散寒,又助半夏以降逆;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泄热开痞,共为臣药。君臣相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然寒热互结,缘于中虚失运,故方中又用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为佐药。甘草既助佐药补脾和中,又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苦降辛开,寒热互用,补泻兼施,使寒去热清,升降复常,则诸症自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胃不足,寒热互结之痞满证的常用方。以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为证治要点。对于因气滞、食积、痰浊内结所致的痞满者,本方不宜应用。
2.加减变化 若中气不虚,或中焦湿热蕴结者,去人参、甘草、大枣、干姜,加木香、枳实、生姜以下气消痞止呕。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方歌】 半夏泻心黄芩连,干姜人参枣草全,
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诸证蠲。
六、消 导 剂
凡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健脾,除痞化积等作用,以治疗食积停滞的方剂,称为消导剂。属八法中的消法。消法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凡由气、血、痰、湿、食等壅滞而成的积滞痞块,均可使用。本节仅介绍饮食内停的方剂,以保和丸、枳实导滞丸为代表方。
保 和 丸
《丹溪心法》
【组成】 山楂18g 神曲6g半夏9g 茯苓9g 陈皮9g 连翘6g 莱菔子6g
【用法】 为细末,制成丸剂,每服6~9g,日2~3次。或水煎服。
【功用】 消食和胃。
【主治】 食积。脘腹痞满或胀痛,暧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方解】 本方证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方中山楂能消一切食积,尤善消肉食油腻,重用为君药;神曲善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长于消谷面之积,并为臣药。三药同用,能消各种食物积滞。半夏、陈皮、茯苓和胃止呕,健脾利湿,连翘既可散结以助消食,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共为佐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一切食积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苔厚腻,脉滑为辨证要点。本方属攻伐之剂,故不宜久服。
2.加减变化 本方药力较缓,若食积较重者,可加枳实、槟榔;苔黄脉数者,可加黄芩、黄连。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等属食积内停者。
【方歌】 保和神曲和山楂,苓夏陈翘莱菔加,
消食化滞和胃气,方中亦可用麦芽。
枳实导滞丸
《内外伤辩惑论》
【组成】 大黄 枳实 神曲各9g 茯苓 黄芩 黄连 白术 泽泻各6g
【用法】 为丸剂,每服6g,日2~3次。或水煎服。
【功用】 消食化滞,清热利湿。
【主治】 湿热食积。脘腹胀痛,嗳腐吞酸,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方解】 本方证因湿热食滞,内阻胃肠所致。方中大黄攻积泻热,使积从大便而下,为君药。枳实行气消积,为臣药。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止泻;茯苓、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燥湿,使攻积而不伤正;神曲消食和中,均为佐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热食积,内阻肠胃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大便失常,苔黄腻,脉沉有力为辨证要点。泄泻无积滞及孕妇均不宜使用。
2.加减变化 腹胀满较甚,里急后重者,可加木香、槟榔等以助理气导滞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痢疾等属湿热积滞者。
【方歌】 枳实导滞首大黄,芩连白术茯苓襄,
再入泽泻与神曲,湿热积滞力能攘。
七、泻 下 剂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称为泻下剂。属八法中的下法。泻下剂主要分为四类:寒下剂,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以大承气汤为代表方;温下剂,适用于里寒积滞实证,以温脾汤为代表方;润下剂,适用于肠燥津亏,大便秘结之证,以麻子仁丸为代表方;逐水剂,适用于水饮壅盛于里的实证,以十枣汤为代表方。
应用泻下剂,若表邪未解,而里实已成,可表里双解。对年老体弱、孕妇、产妇及病后体虚者,均应慎用或禁用。泻下剂易伤胃气,见效即止。
大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 大黄12g 厚朴12g 枳实9g 芒硝9g
【用法】 以水500毫升,先煮枳实、厚朴,取250毫升;去渣,下大黄更煮200毫升;去渣,下芒硝微火一二沸,日分服。大便已下,余药勿服。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 阳明腑实证。大便秘结,腹胀满拒按,矢气频作,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脉沉实。或下利稀水臭秽,脐腹疼痛,按之有硬块,口干舌燥,脉滑数。或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方解】 本方为寒下的常用代表方剂。证属病邪入里化热,与肠中燥屎相结的阳明腑实证。方中大黄苦寒,泻热通便,荡涤肠胃邪热积滞,为君药。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为臣药。君、臣相须为用,则峻下热结之力增强。厚朴苦温下气,枳实苦辛破结,两药消痞除满,破气散结,助大黄、芒硝推荡积滞,为佐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又是寒下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痞、满、燥、实四症,及舌红苔黄,脉沉实为辨证要点。本方为泻下峻剂,凡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者,以及年老、体弱等均应慎用;孕妇禁用;注意中病即止,以免损伤正气。
2.加减变化 治痞、满、实而不燥者,去芒硝,名小承气汤(《伤寒论》);治燥、实而不痞、满者,去枳实、厚朴,加甘草,名调胃承气汤(《伤寒论》)。若兼气虚者,宜加人参以补气,以防泻下气脱;兼阴津不足者,宜加玄参、生地等以滋阴润燥。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幽门梗阻,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惊厥、发狂而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
【方歌】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
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宜此方。
大黄牡丹汤
《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12g 牡丹皮9g 桃仁12g 冬瓜子30g 芒硝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 肠痈初起。右下腹疼痛拒按,甚则局部肿块,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或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本方所治之肠痈初起,多由肠中湿热郁蒸,气血凝聚所致。方中大黄苦寒攻下,泻热逐瘀,荡涤肠中湿热瘀结;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两药泻热破瘀,共为君药。芒硝泻热导滞,软坚散结;桃仁活血化瘀,共为臣药。冬瓜仁清肠利湿,引湿热从小便而去,并能排脓消痈,为佐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热血瘀肠痈初起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右下腹疼痛拒按,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凡肠痈溃后以及老人、孕妇、产后或体质过于虚弱者均应慎用或忌用。
2.加减变化 若热毒较重,加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败酱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血瘀较重者,加赤芍、乳香、没药以活血祛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胆道蛔虫、胰腺炎、急性盆腔炎、输卵管结扎后感染等属湿热瘀滞者。
【方歌】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
泻热破瘀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
温 脾 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大黄12g 干姜 当归各9g 熟附子 人参 芒硝 甘草各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 脾阳不足,寒积便秘。大便秘结,腹部冷痛,手足不温,口不渴,苔白,脉沉弦而迟。
【方解】 本方治证系因脾阳不足而寒实冷积阻于肠间所致。方中附子温脾阳以散寒凝,大黄泻下而除积滞,二者相配,具有温下之功,共为君药;芒硝、当归润肠软坚,干姜温中助阳,共为臣药;人参、甘草益气健脾,是助阳须先益气之意,为佐药;甘草又能调和药性,故又兼使药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寒积中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腹中胀痛者,加厚朴、木香以行气止痛;腹中冷痛,加肉桂、吴茱萸以增强温中祛寒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属于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
【方歌】 温脾附子与干姜,人参甘草及大黄,
寒热并行兼补泻,温通寒积效相当。
麻子仁丸(脾约丸)
《伤寒论》
【组成】 麻子仁15g 杏仁9g 芍药9g 枳实6g 厚朴6g 大黄9g
【用法】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9g,日1~2次。
【功用】 润肠通便。
【主治】 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秘结,或脘腹胀满,小便频数,苔少脉细或弦。
【方解】 本方为缓下剂。方中麻子仁质润多脂,润肠通便为君药。大黄苦寒泻热,攻积通便;杏仁降气润肠;白芍养阴敛津,柔肝理脾,共为臣药。枳实、厚朴破结除满,以加强降泄通便之力;蜂蜜润燥滑肠,同为佐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胃肠燥热,脾津不足之“脾约”证的常用方,又是润下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少津为辨证要点。本方虽为润肠缓下之剂,但含有攻下破滞之品,故年老体虚,津亏血少者不宜常服,孕妇慎用。
2.加减变化 痔疮便秘者,可加桃仁、当归以养血和血,润肠通便;痔疮出血属胃肠燥热者,可酌加槐花、地榆以凉血止血;燥热伤津较甚者,可加生地、玄参、石斛以增液通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属胃肠燥热者。
【方歌】 麻子仁丸治便难,大黄枳朴杏芍添,
胃肠燥热津不足,润肠泻热通大便。
十 枣 汤
《伤寒论》
【用法】 大枣煎汤,后三味研末,以枣汤调服药粉1g~2g,每日1次,或隔日1次,清晨空腹服。从小剂量开始0.5g~1g。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功用】 攻逐水饮。
【主治】 悬饮。胸廓饱满,胸部胀闷或痛,咳唾胸胁引痛,短气,苔白滑,脉沉弦。亦可用于水肿腹胀属于实证者。
【方解】 方中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为君药。甘遂善行经隧络脉之水湿,大戟善泻脏腑之水邪,共为臣药。三药峻烈,合用则攻逐水饮之功甚著。佐以大枣益脾缓中,缓和诸药毒性,使邪去而不伤正。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泻下逐水的代表方,又是治疗悬饮及水肿实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所致的胸水、腹水及全身水肿,以及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腹水等属水饮内停里实证者。
3.使用注意 本方作用峻猛,只可暂用,不宜久服。若精神胃纳俱好,而水饮未尽去者,可再投本方;若泻后精神疲乏,食欲减退,则宜暂停攻逐;若患者体虚邪实,又非攻不可者,可用本方与健脾补益剂交替使用。年老体弱者慎用,孕妇忌用。
【方歌】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
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八、化痰剂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祛痰、消痰等作用,治疗痰证的方剂,称为化痰剂。化痰剂常分为四类:燥湿化痰剂,适用于湿痰为病,以二陈汤为代表方;清化热痰剂,适用于热痰为病,以清气化痰丸为代表方;润燥化痰剂,适用于燥痰为病,以贝母瓜萎散为代表方;温化寒痰剂,适用于寒痰为病,以小青龙汤为代表方。
应用祛痰剂时,首先应辨别痰病的性质,分清寒热燥湿的不同;同时应注意病情,辨清标本缓急。有咳血倾向者,不宜使用燥热之剂,以免引起大量出血;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以防壅滞留邪,病久不愈。
二 陈 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制半夏12g 橘红12g 茯苓9g 灸甘草6g
【用法】 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
【功用】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胀满,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方解】 本方所治之湿痰证,多由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而成。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为君;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为臣;茯苓健脾利湿为佐;煎加生姜,既可制半夏之毒,又能协助半夏化痰降逆、和胃止呕,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橘红相伍而散中有收,均为佐药;甘草和中补脾,调和诸药为使。方中半夏、橘红二药以陈久者良,故方名“二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2.加减变化 本方加减化裁,可用于多种痰证。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方歌】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均,
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病此方珍。
清气化痰丸
《医方考》
【组成】 瓜蒌仁 黄芩 陈皮 杏仁 枳实 茯苓各10g 胆南星 制半夏各15g
【用法】 为丸剂,每服6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 痰热咳嗽。咳嗽气喘,咯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本方证因痰阻气滞,气郁化火,痰热互结所致。方中胆南星苦凉,瓜蒌仁甘寒,二药清热化痰,共为君药;制半夏化痰散结,黄芩清热泻火,共为臣药;枳实下气消痞,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渗湿,杏仁宣利肺气,共为佐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痰热咳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咯痰黄稠,胸膈痞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痰多气急者,可加鱼腥草、桑白皮;痰稠粘难咯者,可减半夏用量,加青黛、蛤粉;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竹茹;烦躁不眠者,可去黄芩,加黄连、山栀以清热除烦,并酌加琥珀粉、远志等以宁心安神。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属痰热内结者。
【方歌】 清气化痰杏瓜蒌,黄芩胆星枳苓投,
陈夏姜汁糊为丸,肺热痰稠此方优。
贝母瓜蒌散
《医学心悟》
【组成】 贝母9g 瓜蒌15g 花粉9g 橘红6g 茯苓9g 桔梗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润肺化痰。
【主治】 燥痰咳嗽。干咳,痰粘难咯,或胸痛胸闷,咽喉干燥,苔黄而干,脉弦。
【方解】 本方所治之燥痰咳嗽证,多由燥热伤肺,灼津为痰而成。方中贝母润肺清热,化痰止咳为君;瓜萎清热润燥,理气涤痰,可通胸膈之闭塞为臣;天花粉润燥化痰,茯苓健脾利湿,橘红理气化痰,桔梗宣利肺气,共为佐使。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燥痰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干咳,咯痰难出,咽喉干燥,苔干少津为辨证要点。本方对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之咳嗽,则非所宜。
2.加减变化 如兼风邪,咽痒而咳,微恶风者,可加桑叶、杏仁、蝉蜕、牛蒡子等宣肺散邪;燥热较甚,咽喉干涩哽痛明显者,可加麦冬、玄参、生石膏等清燥润肺。
3.现代运用 本方可用于肺结核、肺炎等属燥痰证者。
【方歌】 贝母瓜萎花粉填,橘红桔梗茯苓研,
呛咳咽干痰难咯,润燥化痰病自安。
《伤寒论》
【组成】 麻黄9g 芍药9g 细辛3g 干姜3g 炙甘草6g 桂枝9g 半夏9g 五味子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解表蠲饮,止咳平喘。
【主治】 风寒客表,水饮内停之喘咳证。咳嗽气喘,或哮鸣有声,重者不能平卧,咯痰清稀,色白量多,苔白滑,脉弦。
【方解】 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君药。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君药以解表为臣药。五味子酸收敛气,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半夏燥湿化痰降浊,同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是兼佐使之用。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寒饮内停喘咳,兼有外感风寒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喘咳,痰多而稀,兼有恶寒发热无汗,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2.加减变化 若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方歌】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医学心悟》
【组成】 半夏9g 天麻 茯苓 橘红各9g 白术18g 甘草3g
【用法】 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 燥湿化痰,平肝息风。
【主治】 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
【方解】 本方是由二陈汤去乌梅,加天麻、白术、大枣而成。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为治痰要药;天麻平肝潜阳,以息肝风,为治风要药。二味共为君药。脾为生痰之源,故用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湿,湿去痰消;橘红理气化痰,于半夏为伍,又可降逆和胃,使痰消浊降。三味共为臣药。生姜、大枣和胃益脾,调和营卫;甘草健脾和药,并为佐使。诸药合用,共成燥湿化痰,平肝息风之剂。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风痰眩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为使用依据。故阴虚阳亢及气血不足之眩晕,忌用本方。
2.加减变化 风痰较甚,眩晕较重者,加僵蚕、胆南星;风邪上扰,头痛较甚者,加蔓荆子、菊花;肝经有热,目赤口苦者,加菊花、夏枯草。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耳源性眩晕、神经性眩晕、高血压病等证属风痰上扰者。
【方歌】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化痰息风是效方。
九、温里剂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作用,治疗脾胃虚寒、阴盛阳衰、亡阳欲脱等里寒证的方剂,称为温里剂。属八法中的温法。温里剂分为两类:温中祛寒剂,适用于脾胃虚寒证,以理中丸为代表方;回阳救逆剂,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的急证,以四逆汤为代表方;温经散寒剂,适用于寒凝经脉证,以当归四逆汤为代表方。
本类药物多辛温燥热,对阴虚、血虚、血热者均忌用。并应辨明寒热真假,如真热假寒,不可误用。
理 中 丸
《伤寒论》
【组成】 人参9g 干姜9g 白术9g 炙甘草9g
【用法】 上四味研末,炼蜜为丸,重9g,每次1丸,日2~3次。或作汤剂煎服。
【功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呕吐食少,大便稀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方解】 本方所治诸证皆由脾胃虚寒所致。方中干姜辛热,温中祛寒,扶阳抑阴,为君药;人参补中益气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为佐药;炙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中焦脾胃虚寒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脘腹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虚寒甚者,加肉桂、附子;呕吐甚者,可加生姜、半夏;下利甚者,可加茯苓、白扁豆。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方歌】 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白术草干姜,
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小建中汤
《伤寒论》
【组成】 桂枝9g 芍药18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枣6枚 饴糖30g
【用法】 水煎去渣取汁,入饴糖烊化服。
【功用】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弦;或虚劳而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
【方解】 本方病证因中焦虚寒,肝脾失和,气血化源不足所致。方中饴糖甘温质润入脾,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为君药;桂枝温阳而祛寒,芍药养阴而缓急,为臣药;生姜、大枣、炙甘草温中散寒,健脾胃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既是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又为调和阴阳,柔肝理脾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舌淡,脉细弦为辨证要点。呕吐或中满者不宜使用;阴虚火旺之胃脘疼痛忌用。
2.加减变化 若中焦寒重者,可加干姜以增强温中散寒之力;兼气滞者,可加木香行气止痛;便溏者,可加白术健脾燥湿止泻;面色萎黄、短气神疲者,可加人参、黄芪、当归以补养气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于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方歌】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
四 逆 汤
《伤寒论》
【组成】 生附子15g 干姜9g 炙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回阳救逆。
【主治】 阴盛阳衰。四肢厥逆,畏寒蜷卧,神疲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舌苔白滑,脉微细。
【方解】 本方证乃因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为君,生用尤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干姜温中散寒为臣。附子与干姜同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一温后天以养先天,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温里回阳之力大增。炙甘草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又可缓姜、附燥烈之性为佐使。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回阳救逆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脉微细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大汗而见休克属阳衰阴盛者。
3.使用注意 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本方纯用辛热之品,中病手足温和即止,不可久服。真热假寒者忌用。
【方歌】 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
腹痛吐泻脉微细,回阳救 逆赖此方。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 当归12g 桂枝9g 芍药9g 细辛3g 炙甘草6g 通草6g 大枣8枚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 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口不渴,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方解】 本方证为血虚受寒所致,素体血虚,复感风寒,内侵经脉,以致气血运行受阻,阳气不能外达,四肢末端失其温养。方中当归补血和血;桂枝温经通脉,以祛经脉中客留之寒邪而畅通血行,两味共用为君。白芍养血和营;细辛辛温,外温经脉,内温脏腑,通达表里,以散寒邪,两药共为臣药。通草以通经脉,为佐药。甘草、大枣,益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合,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素体血虚,寒凝经脉所致之证而设。以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舌淡苔白为证治要点。运用本方的基本指征:畏寒,四肢冷,手足麻木甚至青紫,或有肩、腰、腿、足及其他部位疼痛,口淡,脉细,舌质淡苔白滑等。
2.加减变化 治疗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者,可酌加川断、牛膝、鸡血藤、木瓜等活血祛瘀之品;本方证内有久寒,兼有水饮呕逆者,加吴茱萸、生姜;用于治疗妇女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及男子寒疝,睾丸掣痛,牵引少腹冷痛,肢冷脉弦者,可酌加乌药、茴香、良姜、香附等理气止痛;治手足冻疮,不论初期未溃或已溃者,均可加减运用。
3.现代运用 现代临床常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
【方歌】 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
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
《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 熟地30g 麻黄2g 鹿角胶9g 白芥子6g 肉桂3g 生甘草3g 炮姜炭2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 阴疽。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方解】 阴疽一证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关节而成。方中熟地温补营血,填精补髓;鹿角胶温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借血肉有情之品助熟地以养血,二药合用,温阳补血,共为君药。肉桂、姜炭温阳散寒,温通血脉,共为臣药。白芥子祛除皮里膜外之痰;麻黄开腠理,通毛窍,散寒凝,共为佐药。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阴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为辨证要点。阳证疮疡红肿热痛,或阴虚有热,或阴疽已溃破者,均不宜使用本方。
2.加减变化 兼气虚者,加党参、黄芪;阴寒重者,加附子,肉桂可改桂枝。
3.现代运用 本方现代临床用于骨结核、腹膜结核、淋巴结核、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深部脓肿以及椎间盘突出、腰椎肥大等属于虚寒阴证者。
【方歌】 阳和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芥草,
温阳补血散寒滞,阳虚寒凝阴疽疗。
十、理气剂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称为理气剂。理气剂可分为行气与降气两大类:行气剂,适用于气机郁滞之证,以越鞠丸为代表方;降气剂,适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喘和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嗳气等,以定喘汤、旋覆代赭汤为代表方。
理气剂大多辛香而燥,易伤津耗气,故对气虚、阴虚火旺者及孕妇等,均当慎用。
越 鞠 丸
《丹溪心法》
【组成】 香附 川芎 苍术 神曲 栀子各9g
【用法】 研末,水泛为丸,每服6g,日2次。或水煎服。
【功用】 行气解郁
【主治】 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饮食不消,脉弦或滑。
【方解】 本方所治郁证乃因喜怒无常、忧思过度,或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所致气、血、痰、火、食、湿六郁证,六郁之中以气郁为主,故本方立意重在行气解郁,气行则血行,气畅则诸郁自解。方中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为君药;川芎活血行气,以治血郁;苍术燥湿运脾,以治湿郁;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共为臣佐药。因痰郁乃气滞湿聚而成,若气行湿化,则痰郁随之而解,故方中不另用治痰之品,此亦治病求本之意。本方的配伍特点:以五药治六郁,贵在治病求本;诸法并举,重在调理气机。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主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胸膈痞闷,脘腹胀痛,饮食不消等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气郁偏重者,可重用香附,酌加行气之品;血郁偏重者,重用川芎,酌加活血之品;湿郁偏重者,重用苍术,酌加利湿之品;食郁偏重者,重用神曲,酌加消食之品;火郁偏重者,重用山栀,酌加清热泻火之品;痰郁偏重者,酌加祛痰之品。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胆石症、胆囊炎、肝炎、肋间神经痛、痛经、月经不调等辨证属“六郁”者。
【方歌】 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食湿因,
香附芎苍栀子曲,气机畅达诸郁伸。
《景岳全书》
【组成】 陈皮 柴胡各6g 川芎 香附 枳壳 白芍各5g 甘草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 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方解】 本方证因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疏泄而致肝气郁结。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理气疏肝,川芎行气活血而止痛,共为臣药。陈皮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使药之用。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疏肝解郁常用方剂。以胁肋胀痛,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痛甚者,酌加当归、郁金、乌药等增强行气活血之力;肝郁化火者,可酌加山栀、川楝子以清热泻火。
3.现代运用 肝炎、慢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可加减使用。
【方歌】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金匮要略》
【组成】 瓜蒌实24g 薤白12g 白酒30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 胸痹。胸中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方解】 本方所治胸痹系由胸阳不振,痰阻气滞所致。方中瓜蒌涤痰散结,理气宽胸为君;薤白通阳散结,行气止痛为臣;白酒辛散温通,调畅气血,助药上行为佐使。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胸阳不振,气滞痰阻之胸痹证的基础方剂。临床应用以胸痛,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痰浊重者,可加半夏化痰;若寒邪较重者,可酌加干姜、桂枝、附子等以通阳散寒;气滞甚者,可酌加厚朴、枳实以理气行滞;兼血瘀者,可酌加丹参、赤芍等以活血祛瘀。
3.现代运用 冠心病心绞痛、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胸阳不振,痰浊内阻者,可加减用之。
【方歌】 瓜篓薤白白酒汤,胸闷气短痛难当,
半夏桂枝可加入,通阳豁痰此方良。
定 喘 汤
《摄生众妙方》
【组成】 白果9g 灸麻黄9g 苏子6g 甘草3g 款冬花9g 杏仁4.5g 桑白皮9g 黄芩6g 半夏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主治】 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哮喘。咳喘痰多气急,痰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本方证因素体多痰,又感风寒,肺气壅闭,不得宣降,郁而化热所致。方中白果敛肺定喘,麻黄宣肺平喘,两药合用,一散一收,既能增强平喘之功, 又可防麻黄辛散太过,共为君药;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祛痰止咳,助君药平喘化痰,同为臣药;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止咳平喘,为佐药;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临床应用以哮喘咳嗽,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若新感风寒,虽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但内无痰热者;或哮喘日久,肺肾阴虚者,皆不宜使用。
2.加减变化 若无表证者,以宣肺定喘为主,麻黄可减量;痰多难咯者,可酌加瓜蒌、胆南星等以助清热化痰;肺热偏重,酌加石膏、鱼腥草以清泄肺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属于痰热壅肺者。
【方歌】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杏黄芩兼甘草,风寒痰热喘哮尝。
苏子降气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苏子9g 半夏9g 厚朴6g 前胡9g 炙甘草6g 肉桂3g 当归6g 陈皮6g 生姜片3片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 上实下虚喘咳证。咳喘痰多,胸膈满闷,喘咳短气,呼多吸少,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方解】 本方所治喘咳属上实下虚之证,而以上实为主。上实是指痰涎壅肺,下虚是指肾阳不足。方中苏子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为君药。半夏降逆祛痰;厚朴降气除满;前胡宣肺下气,祛痰止咳;陈皮理气祛痰,共为臣药。肉桂温肾散寒,纳气平喘;当归既可养血润燥,又可治咳逆上气;生姜散寒降逆,同为佐药。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上下并治,而以治上为主,使气降痰消,则喘咳自平。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临床应用以胸膈满闷,痰多稀白,苔白滑或白腻为辨证要点。本方药性偏温,以降气祛痰为主,对于肺肾阴虚的喘咳以及肺热痰喘之证,均不宜使用。
2.加减变化 若痰涎壅盛,喘咳气逆难卧者,可酌加沉香;兼表证者,可酌加麻黄、杏仁;兼气虚者,可酌加人参。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属上实下虚者。
【方歌】 苏子降气半夏归,橘前桂朴草姜随,
上实下虚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
旋覆代赭汤
《伤寒论》
【组成】 旋覆花(包)9g 代赭石6g 人参6g 生姜15g 炙甘草6g 半夏9g 大枣4枚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 胃虚痰阻气逆证。胃脘痞闷或胀满,按之不痛,嗳气频作,或呕吐呃逆,舌淡苔白腻,脉缓或滑。
【方解】 本方证因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失和降所致。方中旋覆花下气化痰,降逆止嗳为君。代赭石质重降逆为臣。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生姜降逆止呕祛痰,兼制代赭石寒凉之性,两药合用,助君、臣药降逆止呕之功;人参、大枣、炙甘草益气补中以治胃气虚弱,共为佐药。炙甘草又能调和诸药而兼使药之用。诸药配合,共成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剂,使痰涎消,逆气平,中虚得复,则心下痞硬除而嗳气、呕呃可止。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胃虚痰阻气逆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下痞硬,嗳气频作,或呕吐,呃逆,苔白腻,脉缓或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胃气不虚者,可去人参、大枣,加重代赭石用量;痰多者,可加茯苓、陈皮。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胃神经官能症、胃扩张、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不完全性梗阻、神经性呃逆、膈肌痉挛等属胃虚痰阻气逆者。
【方歌】 仲景旋覆代赭汤,人参半夏草枣姜,
噫气不除心下痞,降逆补中此方尝。
十一、理 血 剂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或止血作用,主治瘀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统称为理血剂。血分病变可出现瘀血、出血、血虚等证,血病治法概括起来主要有活血祛瘀、止血、补血三个方面。补血将在补益剂中论述,故本章主要论述活血祛瘀和止血两法:活血祛瘀剂,适用于瘀血阻滞病证,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止血剂,适用于各种出血病证,以小蓟饮子为代表方。
活血祛瘀剂性多破泄,对于月经过多及孕妇当慎用或禁用。止血剂属于治标,病情缓解后,宜审因论治。
《伤寒论》
【组成】 桃仁12g 大黄12g 桂枝6g 甘草6g 芒硝6g
【用法】 作汤剂,水煎前4味,芒硝冲服。
【功用】 泻热逐瘀
【主治】 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躁,其人如狂,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等。
【方解】 本方证为瘀热互结所致。方中桃仁与大黄并用为君,桃仁活血破瘀,大黄破瘀泻热,两者配伍,瘀热并治。桂枝通行血脉,助桃仁活血行瘀,配于寒凉破泄方中,亦可防止寒凉凝血之弊;芒硝泻热软坚,助大黄下瘀泄热,共为臣药。炙甘草护胃安中,缓诸药峻烈之性,以为佐使。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下焦蓄血证的主方。临床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跌打损伤者加赤药、当归尾、红花、苏木;火旺而血瘀于上者加生地、丹皮、栀子、牛膝;经闭实证者加当归、红花;气滞者加香附、乌药、青皮、木香。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肠梗阻等属瘀热互结下焦者。
【方歌】 桃核承气五般施,甘草硝黄并桂枝;
瘀热互结小腹胀,如狂蓄血功最奇。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组成】 桃仁12g 红花9g 当归9g 生地黄9g 川芎4.5g 赤芍6g 牛膝9g 桔梗4.5g 柴胡3g 枳壳6g 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方解】 本方主治诸症皆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共为臣药。生地、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与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共为佐药。桔梗载药上行,兼有使药之用;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用于胸中瘀血而引起的多种病证。临床以胸痛,头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为辨证要点。本方活血祛瘀较多,故孕妇忌用。
2、加减变化 瘀痛入络,可加全蝎、穿山甲、地龙、三棱、莪术;气机郁滞,加川楝子、香附、青皮等行气药。
3、现代应用 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头晕、头痛等属瘀阻气滞者。
【方歌】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医林改错》
【组成】 黄芪120g 当归尾3g 赤芍5g 地龙3g 川芎3g 红花3g 桃仁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 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方解】 本方证由中风之后,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方中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用为臣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协同当归尾以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周行全身,亦为佐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既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临床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加桑枝、桂枝以引药上行,温经通络;下肢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药下行,补益肝肾。
3、现代运用 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等属气虚血瘀者。
【方歌】 补阳还五赤芍药,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温 经 汤
《金匮要略》
【组成】 吴茱萸9g 当归6g 芍药6g 川芎6g 人参6g 桂枝6g 阿胶6g 牡丹皮6g 生姜6g 半夏6g 麦冬9g 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阿胶烊冲。
【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停经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
【方解】 本方证因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共为君药。当归、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经;丹皮活血散瘀兼清血分虚热,共为臣药。阿胶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麦冬养阴清热。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资化源;半夏、生姜通降胃气,以助祛瘀调经;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妇科调经方,临床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暗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瘀血内阻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之品。
2、加减变化 寒凝气滞者,加香附、乌药;气虚甚者,加黄芪、白术;傍晚发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症等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者。
【方歌】 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生 化 汤
《傅青主女科》
【组成】 全当归24g 川芎9g 桃仁6g 干姜2g 甘草2g
【用法】 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
【功用】 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 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方解】 本方证由产后血虚寒凝,瘀血内阻所致。方中重用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行滞止痛,为君药。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均为臣药。炮姜入血散寒,温经止痛;黄酒温通血脉以助药力,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用以为使。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妇女产后常用方,临床以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恶露已行而腹微痛者,可去桃仁;瘀滞较甚,腹痛较剧者,加蒲黄、五灵脂、延胡索、益母草;小腹冷痛甚者,加肉桂。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宫缩疼痛、胎盘残留等属产后血虚寒凝,瘀血内阻者。
【方歌】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
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金匮要略》
【组成】 桂枝9g 茯苓9g 丹皮9g 桃仁9g 芍药9g
【用法】 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日服3-5g
【功用】 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 瘀阻胞宫证。妇人素有癥块,妊娠漏下不止,或胎动不安,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或经闭腹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而拒按者,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
【方解】 本方证由瘀阻胞宫所致。方中桂枝温通血脉,以行瘀滞,为君药。桃仁活血祛瘀,为臣药。丹皮、芍药渗湿祛痰,健脾益胃均为佐药。丸以白蜜,甘缓以润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瘀血留滞胞宫,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的常用方。临床以少腹有癥块,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为辨证要点。对妇女妊娠而有瘀血癥块者,只能渐消缓散,不可峻猛攻破。原方对其用量、用法规定甚严,临床使用切当注意。
2、加减变化 若瘀血阻滞甚者,加丹参、川芎;疼痛剧烈者,加玄胡、没药、乳香;出血多者,加茜草、蒲黄。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附件炎、慢性盆腔炎。
【方歌】 《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与牡丹
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癥块胎可安。
《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
【组成】 生地黄9g 小蓟9g 滑石9g 川木通9g 蒲黄9g 藕节9g 淡竹叶9g 当归9g 山栀子9g 甘草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 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方解】 本方证因下焦瘀热,损伤膀胱血络,气化失司所致。方中小蓟清热凉血止血,又可利尿通淋,是为君药。生地黄凉血止血,养阴清热;蒲黄、藕节助君药凉血止血,并能消瘀,共为臣药。滑石、竹叶、川木通清热利水通淋;栀子清泄三焦之火,导热从下而出;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合而为佐。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治血淋、尿血实热证的常用方。临床以尿中带血,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尿道刺痛者,加琥珀末1.5g吞服;若血淋、尿血日久者,可减木通、滑石等寒滑渗利之品,加太子参、黄芪、阿胶等。
3、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等属下焦瘀热,蓄聚膀胱者。
【方歌】 小蓟生地藕蒲黄,滑竹通栀归草襄;
凉血止血利通淋,下焦瘀热血淋康。
咳 血 方
《丹溪心法》
【组成】 青黛6g 瓜蒌仁9g 海蛤粉9g 山栀子9g 诃子6g
【用法】 水煎服或研末为丸,每服9g。
【功用】 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 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 本方证系肝火犯肺,灼伤肺络所致。方中青黛咸寒,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山栀子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共为君药。瓜蒌仁甘寒入肺,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海蛤粉清肺降火,软坚化痰,共为臣药。诃子清降敛肺,化痰止咳,用以为佐。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肝火犯肺之咳血证的常用方。临床以咳痰带血,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火热伤阴者,加沙参、麦冬等;咳甚痰多者加川贝、天竺黄、枇杷叶等。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咳血属肝火犯肺者。
【方歌】 咳血方中诃子收,瓜蒌海粉山栀投;
青黛蜜丸口含化,咳嗽痰血服之瘳。
十二、补 益 剂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益剂。属于“八法”中的“补法”。人体虚损成因较多,不外乎气、血、阴、阳,故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区别。补益剂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补气剂,适用于气虚病证,以四君子汤为代表方;补血剂,适用于血虚病证,以四物汤为代表方;补阴剂,适用于阴虚病证,以六味地黄丸为代表方;补阳剂,适用于阳虚病证,以金匮肾气丸为代表方。
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虽各有重点,但气血相依,阴阳互根,因此补气时可配伍补血药,补血时可加补气药,补阴时可佐以补阳药,补阳时可佐以补阴药。
真实假虚证及正气未虚而邪气亢盛者,均不能使用补益剂。对虚不受补者,宜先调理脾胃。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9g 白术9g 茯苓9g 炙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解】 本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方中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为君。白术健脾燥湿为臣。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临床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气虚兼气滞者,四君子汤加陈皮方名异功散;兼痰湿者,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方名六君子汤;兼寒凝气滞,腹胀肠鸣者,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方名香砂六君子汤。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方歌】 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苓术甘草比;
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
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莲子肉500g 薏苡仁500g 缩砂仁500g 桔梗500g 白扁豆750g 白茯苓1000g 人参1000g 甘草1000g 白术1000g 山药1000g
【用法】 研细末,每服6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 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方解】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湿,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载药上行;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常用方。临床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以温中祛寒止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盛者。
【方歌】 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 黄芪18g 甘草9g 人参6g 当归3g 橘皮6g 升麻6g 柴胡6g 白术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方解】 本方证系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理气和胃,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共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补气升阳的代表方。临床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头痛者,加蔓荆子、川芎;头顶痛,加藁本、细辛;咳嗽者,加五味子,麦冬;气滞者,加木香、枳壳。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等;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方歌】 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
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生 脉 散
《医学启源》
【组成】 人参9g 麦门冬9g 五味子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方解】 本方所治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阴,或久咳伤肺,气阴两虚之证。方中人参,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为臣药。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以体倦,气短,咽干,舌红,脉虚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方中人参性味甘温,若阴虚有热者,用西洋参代替;病情重者加大剂量。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的咳嗽失眠,以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生脉散经剂型改革后制成的生脉注射液,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冠心病、内分泌失调等病属气阴两虚者。
【方歌】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yin;
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四 物 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 当归9g 川芎6g 白芍9g 熟干地黄12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补血调血。
【主治】 营血虚滞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而细涩。
【方解】 本方是补血调经的主方,由营血亏虚,血行不畅,冲任虚损所致。方中熟地滋养阴血,补肾填精,为君药。当归养血调经为臣药。佐以白芍养血益阴;川芎活血行气。四药配伍,共奏补血调血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补血调经的基础方。临床以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血滞为主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萸;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及过敏性紫癜等属营血虚滞者。
【方歌】 四物熟地归芍芎,补血调血此方宗;
营血虚滞诸多证,加减运用贵变通。
归 脾 汤
《正体类要》
【组成】 白术3g 当归3g 茯神3g 黄芪3g 远志3g 龙眼肉3g 酸枣仁3g 人参6g 木香1.5g 炙甘草1g
【用法】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方解】 本方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方中以参、芪、术、补脾益气为君药。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共为臣药。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为佐药。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方歌】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炙甘草汤(复脉汤)
《伤寒论》
【组成】 炙甘草12g 生姜9g 桂枝9g 人参6g 生地黄50g 阿胶6g 麦门冬10g 麻仁10g 大枣10枚
【用法】 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功用】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 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赢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2、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方解】 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其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化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桂枝、生姜温心阳,通血脉为佐药。加清酒煎服,可温通血脉,是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临床以脉结代,心动悸,虚赢少气,舌光色淡少苔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方歌】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襄;
心动悸合脉结代,虚劳肺痿俱可尝。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熟地黄24g 山萸肉12g 干山药12g 泽泻9g 牡丹皮9g 茯苓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滋补肝肾。
【主治】 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方解】 本方证为肝肾阴血不足所致。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是为“三补”。泽泻利湿而泄肾浊,茯苓淡渗脾湿,丹皮清泄虚热,均为佐药,三药称为“三泻”。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这是其配伍特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肾阴虚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虚火明显者,加知母、玄参、黄柏;兼脾虚气滞者,加白术、砂仁、陈皮等。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者。
【方歌】 六味地黄益肾肝,萸山茯苓泽泻丹;
腰酸头晕又耳鸣,遗精盗汗潮热安。
肾 气 丸
《金匮要略》
【组成】 干地黄240g 山药120g 山茱萸120g 泽泻90g 茯苓90g 牡丹皮90g 桂枝30g 附子30g
【用法】 研细末,炼蜜成丸。
【功用】 补肾助阳。
【主治】 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半身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萎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
【方解】 本方证由肾阳不足所致。方中干地黄滋阴补肾;配伍山茱萸、山药滋肾补肝健脾;泽泻利肾泄浊,茯苓渗利脾湿,丹皮清泻肝火,有补有泻,补而不腻;以少量的附子、桂枝温补肾阳,意在以微微之火,鼓舞肾气,即所谓“少火生气”、“阴中求阳”。本方配伍严谨,而成补肾助阳之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临床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方中干地黄现多用熟地,桂枝改用肉桂。夜尿多者,宜加五味子;小便数多,色白体赢加补骨脂、鹿茸等;阳萎加yin羊藿、补骨脂、巴戟天。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阳不足者。
【方歌】 金匮肾气治肾虚,地黄淮药及山萸;
丹皮苓泽加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十三、固 涩 剂
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治疗气、血、精、津滑脱散失之证的方剂,统称固涩剂。固涩剂根据所治病证不同,分为固表止汗、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四类:固表止汗剂,适用于体虚卫外不固,阴液不能内守而致的自汗、盗汗,以牡蛎散为代表方;涩肠固脱剂,适用于脾肾虚寒所致的泻痢日久、滑脱不禁的病证,以真人养脏汤为代表方;涩精止遗剂,适用于肾虚失藏,精关不固的遗精滑泄,以金锁固精丸为代表方;固崩止带剂,适用于妇女血崩暴注或漏下不止,以及带下淋漓等症,以固冲汤为代表方。
由实邪所致的热病多汗、火扰精室、热痢初起、伤食泄泻、实热崩带等,均非本类方剂所宜。
牡 蛎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黄芪30g 麻黄根30g 牡蛎30g
【用法】 加小麦30g,水煎服。
【功用】 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 体虚自汗,盗汗证。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方解】 本方证多由气虚卫外不固,阴虚心阳不潜,日久心气亦耗所致。方中煅牡蛎敛阴潜阳,固涩止汗,为君药。生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为臣药。麻黄根甘平,功专收敛止汗,为佐药。小麦甘凉,养气阴,退虚热,为佐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体虚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所致自汗、盗汗的常用方。临床以汗出,心悸,短气,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气虚明显者,可加人参、白术;偏于阴虚者,加生地、白芍;自汗重用黄芪,盗汗加、糯稻根。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病后、手术后或产后身体虚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肺结核等所致的自汗、盗汗属体虚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者。
【方歌】 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麦齐;
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
真人养脏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18g 当归18g 白术18g 肉豆蔻15g 肉桂24g
甘草24g 白芍药48g 木香42g 诃子36g 罂粟壳108g
【用法】 上锉为粗末,每服6g冲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主治】 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
【方解】 本方证为脾肾虚寒,肠失固摄所致。方中重用罂粟壳涩肠止泻,为君药。肉豆蔻温中涩肠,诃子涩肠止泻共为臣药。肉桂温肾暖脾,人参、白术补气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木香调气醒脾,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泻痢日久,脾肾虚寒的常用方。临床以大便滑脱不禁,腹痛喜按喜温,食少神疲,舌淡苔白,脉迟细为辨证要点。若泻痢虽久,但湿热积滞未去者,忌用本方。
2、加减变化 脾肾虚寒,手足不温者,加附子以温肾暖脾;脱肛坠下者,加升麻、黄芪。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结核、慢性痢疾等日久不愈属脾肾虚寒者。
【方歌】 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蔻与粟壳;
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
金锁固精丸
《医方集解》
【组成】 沙苑蒺藜60g 芡实60g 莲须60g 龙骨30g 牡蛎30g
【用法】 共为细末,以莲子粉糊丸,每服9g。
【功用】 涩精补肾。
【主治】 肾虚不固之遗精。遗精滑泄,神疲乏力,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解】 本方证为肾虚精关不固所致。方中沙苑蒺藜,补肾固精,为君药。芡实益肾固精,且补脾气,为臣药。龙骨、牡蛎、莲须涩精止遗,用莲子粉糊丸,既能助诸药补肾固精,又能养心清心,共为佐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肾虚精关不固的常用方。临床以遗精滑泄,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大便干结者,加熟地、肉苁蓉;大便溏泄者,加补骨脂、菟丝子、五味子以补肾固涩;腰膝酸痛者,加杜仲、续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性神经功能紊乱、乳糜尿、慢性前列腺炎以及带下、崩漏属肾虚精气不足,下元不固者。
【方歌】 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牡蛎与蒺藜;
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
固 冲 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白术30g 生黄芪18g 龙骨24g 牡蛎24g 山萸肉24g 生杭芍12g 海螵蛸12g 茜草9g 棕榈炭6g 五倍子1.5g(轧细,药汁送服)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固冲摄血,益气健脾。
【主治】 脾肾亏虚,冲脉不固证。猝然血崩或月经过多,或漏下不止,色淡质稀,头晕肢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
【方解】 本方为治肾虚不固,脾虚不摄,冲脉滑脱所致崩漏而设。方中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重用为君药。龙骨、牡蛎收敛元气,固涩滑脱;白术补气健脾,黄芪补气升举,共为臣药。生白芍补益肝肾,养血敛阴;棕榈炭、五味子收敛止血;海螵蛸、茜草固摄下焦,止血化瘀共为佐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脾肾亏虚,冲脉不固之血崩、月经过多的常用方。临床以出血量多,色淡质稀,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肢冷汗出,脉微欲绝者,加重黄芪用量,并合参附汤益气回阳。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过多等属脾气虚弱,冲脉不固者。
【方歌】 固冲芪术山萸芍,龙牡倍榈茜海蛸;
益气健脾固摄血,脾虚冲脉不固疗。
十四、安神剂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病证的方剂,统称安神剂。神志不安病证分虚实,表现为惊狂易怒、烦燥不安者,多为实证,常由肝郁化火,扰乱心神所致,治宜重镇安神,以朱砂安神丸为代表方;表现为心悸健忘、虚烦失眠者,多属虚证,常因思虑过度,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或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治宜滋养安神,以酸枣仁汤为代表方。
重镇安神剂多由金石类药物组成,不宜久服,应中病即止。某些安神药如朱砂具有一定毒性,久服能引起慢性中毒,亦应注意。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朱砂15g 黄连18g 炙甘草16g 生地黄9g 当归9g
【用法】 研细末,炼蜜成丸,每次服用3g,临睡前温开水送服。
【功用】 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主治】 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或胸中懊憹,舌尖红,脉细数。
【方解】 本方证乃因心火亢盛,灼伤阴血所致。方中朱砂重镇安神,又可清心火,为君药。黄连苦寒,入心经,清心泻火为臣药。生地黄滋阴清热,当归补阴血,养心神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佐使。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而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临床以失眠,惊悸,舌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方中朱砂含硫化汞,不宜多服、久服,以防汞中毒。
2、加减变化 胸中烦热较甚,加山栀仁、莲心;兼惊恐,加生龙骨、生牡蛎;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柏子仁。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神经衰弱所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精神忧郁引起的神志恍惚,以及心脏早搏的心悸,怔忡等属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者。
【方歌】 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
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 人参15g 茯苓15g 玄参15g 丹参15g 桔梗15g 远志15g 当归30g 五味30g 麦门冬30g 天门冬30g 柏子仁30g 酸枣仁30g 生地黄120g
【用法】 研细末,炼蜜为小丸,朱砂9g为衣,每服9g。
【功用】 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主治】 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 本方证由心肾两亏,阴虚血少,虚火内扰所致。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壮水制虚火,为君药。天冬、麦冬滋阴清热,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当归补血润燥,养心安神共为臣药。玄参滋阴降火;茯苓、远志养心安神;人参补气以生血,五味子酸以敛心气,安心神;丹参清心活血,朱砂镇心安神,共为佐药。桔梗载药上行,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心肾阴血亏虚所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临床以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失眠重者,加龙骨、磁石;心悸怔忡者,加龙眼肉、夜交藤;遗精者,加金樱子、煅牡蛎。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神经衰弱、冠心病、精神分裂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所致的失眠、心悸,以及复发性口疮等属心肾阴虚血少者。
【方歌】 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味砂桔三参;
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
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
【组成】 酸枣仁15g 甘草3g 知母6g 茯苓6g 川芎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 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方解】 本方证皆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而致。方中重用酸枣仁为君,养血补肝,宁心安神。茯苓宁心安神;知母苦寒,滋阴润燥,清热除烦,共为臣药。川芎调肝血而疏肝气为佐药。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心肝血虚而致虚烦失眠之常用方。临床以虚烦失眠,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血虚甚而头目眩晕重者,加当归、白芍、枸杞子;虚火重而咽干口燥甚者,加麦冬、生地黄;寐而易惊,加龙齿、珍珠母镇惊安神;兼见盗汗,加五味子、牡蛎。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神经衰弱、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属心肝血虚,虚热内扰者。
【方歌】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
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十五、开窍剂
凡以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窍闭神昏证的方剂,统称为开窍剂。窍闭神昏证多由邪气壅盛,蒙蔽心窍所致,可分为热闭和寒闭两种。开窍剂分两类:凉开剂,适用于邪热内闭证,以安宫牛黄丸为代表方;温开剂,适用于寒邪痰浊闭塞气机证,以苏合香丸为代表方。
开窍剂多芳香辛散,久服则耗气伤阴,故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临床多用于急救。孕妇慎用。
安宫牛黄丸
《温病条辨》
【组成】 牛黄30g 郁金30g 犀角30g(水牛角代) 黄连30g 朱砂30g 冰片7.5g 麝香7.5g 珍珠15g 山栀30g 雄黄30g 黄芩30g
【用法】 极细末,炼蜜成丸,每丸3g,金箔为衣。
【功用】 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主治】 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燥,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舌红或绛,脉数有力。亦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方解】 本方证因温热邪毒内闭心包所致。方中牛黄清心解毒,辟秽开窍;水牛角清心凉血解毒;麝香芳香开窍醒神,三药共为君药。黄连、黄芩、山栀清热泻火解毒;冰片、郁金芳香辟秽,化浊通窍,共为臣药。雄黄助牛黄辟秽解毒;朱砂、珍珠镇心安神,共为佐药。用炼蜜为丸,和胃调中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陷心包证的常用方,也是凉开法的代表方。临床以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红或绛,苔黄燥,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温病初起,逆传心包者,加银花、薄荷或银翘散煎汤送服本方;若邪陷心包,兼有腑实,本方加大黄;热闭证内闭外脱者,人参煎汤送服本方。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肝昏迷、急性脑血管病、肺性脑病、颅脑外伤、小儿高热惊厥以及感染或中毒引起的高热神昏属热闭心包者。
【方歌】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
犀角珍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用良。
至 宝 丹
《苏沈良方》
【组成】 生乌犀30g(水牛角代) 生玳瑁30g 琥珀30g 朱砂30g 雄黄30g 牛黄0.3g 龙脑0.3g 麝香0.3g 安息香45g 金银箔各50片
【用法】 研细末,炼蜜成大丸,每丸重3g。
【功用】 化浊开窍,清热解毒。
【主治】 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绛苔黄垢腻,脉滑数。
【方解】 本方证因痰热内闭,瘀阻心窍所致。方中麝香开窍醒神;牛黄豁痰开窍,合水牛角清心凉血解毒,共为君药。安息香、冰片(龙脑)辟秽化浊,芳香开窍;玳瑁清热解毒,镇惊安神,共为臣药。雄黄助牛黄豁痰解毒;琥珀助麝香通心窍之瘀阻,并合朱砂镇心安神共为佐使药。用金银二箔,意在加强重镇安神之力。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痰热内闭心包证的常用方。临床以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绛苔黄垢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者,菖蒲郁金汤送服本方。若营分受热,瘀阻血络,用犀地清络饮送服本方;若内闭外脱之势,宜人参汤送服本方。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脑血管病、脑震荡、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肝昏迷、冠心病心绞痛、尿毒症、中暑、癫痫等证属痰热内闭者。
【方歌】 至宝朱珀麝息香,雄玳犀角与牛黄;
金银两箔兼龙脑,开窍清热解毒良。
《外方秘要》
【组成】 白术30g 朱砂30g 麝香30g 诃子30g 香附子30g
沉香30g 青木香30g 丁香30g 安息香30g 白檀香30g 荜茇30g 犀角30g 乳香15g 苏合香15g 冰片15g
【用法】 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用】 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主治】 寒闭证。突然晕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亦治心腹卒痛,甚则昏厥,属寒凝气滞者。
【方解】 本方证因寒邪秽浊,闭阻机窍所致。方中苏合香、麝香、冰片、安息香芳香开窍,辟秽化浊,共为君药。木香、香附、丁香、沉香、白檀香、乳香行气解郁,散寒止痛,理气活血,共为臣药。荜茇温中散寒,犀角清心解毒,朱砂重镇安神;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化浊,诃子收涩敛气共为佐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温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寒闭证以及心腹疼痛的常用方。临床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牙关紧闭,苔白,脉迟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脑血管病、癔病性昏厥、癫痫、有毒气体中毒、老年痴呆症、流行性乙型脑炎、肝昏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证属寒闭或寒凝气滞者。
【方歌】 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乳香荜檀襄;
犀冰术沉诃香附,再加冰片温开方。
十六、驱虫剂
凡以驱虫药为主组成,具有驱虫或杀虫等作用,治疗人体寄生虫的方剂,称为驱虫剂。本类方剂主要用于蛔虫、蛲虫、钩虫等消化道寄生虫病,以乌梅丸为代表方。
驱虫剂具有攻伐之力,驱虫后要注意调理脾胃。
乌梅丸
《伤寒论》
【组成】 乌梅5枚 细辛3g 干姜6g 当归6g 制附子6g 蜀椒4.5g 桂枝6g 黄柏6g 黄连6g 人参6g
【用法】 为末,乌梅用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入余药,拌匀,烘干或晒干,加蜜为丸,每服6g,空腹服,亦可作汤剂煎服。
【功用】 温脏安蛔。
【主治】 蛔厥证。腹痛时作,心烦呕吐,时发时止,常自吐蛔,手足厥冷,脉弦。
【方解】 方中乌梅味酸安蛔,使蛔静而痛止,为君药。蜀椒、细辛辛温,辛可伏蛔,温能祛寒;黄连、黄柏苦寒,苦能下蛔,寒可清热;附子、干姜温脏祛寒;人参、当归补养气血,共为臣佐药。蜜甘缓和中,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蛔虫内扰,寒热错杂之蛔厥证,以腹痛时止,烦闷呕吐,手足厥冷为辨证要点。蛔虫腹痛证属湿热为患者,不可使用本方。
2、加减变化 腹痛著时,加木香、大腹子;呕吐著时,加半夏、生姜;寒邪不著时,减少附子、干姜的用量;郁热不著时,减少黄连、黄柏的用量;欲加强杀虫之力时,加使君子、苦楝根皮。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肠蛔虫病、胆道蛔虫症、痢疾、肠炎等属脾肾虚寒,寒热错杂者。
【方歌】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椒姜及附子,清上温下又安蛔。
十七、外用剂
凡以外用为主,通过体表起作用的方剂,称为外用剂。此类方剂具有收敛止血,化腐生肌,消肿解毒等作用。适用于皮肤疾患、疮疡肿毒,以及烫伤、跌打损伤等证。以金黄散为代表方。
金 黄 散
《外科正宗》
【组成】 大黄2500g 黄柏2500g 姜黄2500g 白芷2500g 南星1000g 陈皮1000g 苍术1000g 厚朴1000g 甘草1000g 天花粉5000g
【用法】 共研细末,任用醋、酒、蜜或植物油调敷患处。
【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 阳证疮疡初起。局部红肿,灼热疼痛,脓未形成,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 方中以大黄、黄柏、天花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为君药。苍术、白芷、厚朴、陈皮、南星理气化湿,消肿止痛,为臣药。姜黄活血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证为治疗疮疡肿痛的主方。临床以局部红肿,疼痛烧灼,脓未形成,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脓疱疮、疖肿、痈肿未溃等证属阳证疮疡初起者。
【方歌】 金黄大黄柏姜黄,白芷南星陈皮苍;
厚朴甘草天花粉,阳证疮疡外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