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教案
第 3次课
课程名称 | 医学心理学 | 年级 | 04、05 | 专业、层次 | 本科 | |||
授课教师 | 宋杨 | 职称 | 助教 | 课型(大医学检验网、小) | 大 | 学时 | 4 | |
授课题目(章、节) | 第三章 人的心理 | |||||||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注明页数) | 医学心理学实用教程、唐平、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9月版。 | |||||||
目的与要求: 1、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心理现象、心理实质和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2、 掌握人类的认知过程,了解心理的运行机制 3、 掌握情绪、意志的概念 | ||||||||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三章 人的心理(四个课时,共160分钟) 第一节 概述:人的心理(30分钟) 一、人的心理的总体构架 二、心理的发生发展及其实质 第二节 认知过程(80分钟) 一、感觉 二、知觉 三、注意 四、记忆 五、思维 六、想象 第三节 情绪与情感(20分钟) 第五节 意志过程(20分钟) 小 结 (10分钟) | ||||||||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重点:1.人的心理的总体框架;2.认知过程 难点:1、心理的发生发展;2、思维与想象 | ||||||||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
基本内容 | 教学手段 |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概述:人的心理 一、心理现象(图示) 1、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情绪过程:喜、怒、忧、思、悲、恐、惊等; 意志过程:有意识地确定目标、克服困难、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为。 2、人格(个性)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观点、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2、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功能——脑的进化与心理功能 (1)动物的行为特征主要取决于神经系统的进化水平。随着动物的进化,脑的重量也有极大的差异。 (2)个体成熟与心理功能 (3)大脑皮层的三级功能区与心理功能 第二节 认知过程 一、感觉 1、概念:感觉是指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信息一经感觉器官传入脑,个体的已有知识经验就掺入进来,知觉也就随之产生。 2、意义 (1)提供内外环境的刺激,是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2)对维持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有重要意义。 感觉剥夺实验 3、感觉测量 4、感觉的特性及变化规律 二、知觉 1、概念:知觉(perception),是当前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 2、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知觉的基本特征(图片及视频)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三、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分类: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3、注意的基本品质 四、记忆 1、概述 记忆(memory)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 2、记忆的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的过程 识记(memorization) 保持(retention) 再认与再现(recognition and reproduction) 3.记忆的分类 4.传统记忆三级加工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5、遗忘 6、记忆的生理学基础 7、改善记忆的方法 五、思维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2、思维的过程; 3、思维的形式 4、思维的种类; 5、问题解决的思维: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六、表象与想象 1、表象(representation):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感知觉是表象的基础,表象为思维提供了感性基础)。 2、想象(imagination):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也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以形象的方式进行。) 3、创造性活动 第三节 情感过程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涵义:1.情绪情感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包括: •(1)外部刺激 •a. 自然情境:如小桥流水、花香鸟语 •枯藤老树…… •感时花溅泪…… •b.社会情境:如节日的庆典、他人或自己的不幸遭遇…… •(2)内部刺激 •a.生理性刺激:如腺体的分泌、身体的不适…… b.心理性的刺激:有时既无外部刺激,也无生理刺激,也会产生情绪体验。 •由记忆、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引起的情绪反应。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回首往事…… •但仅仅用刺激www.med126.com解释情绪是不够的,同样的刺激会引起绝然不同的情绪。 二、情绪理论与生理机制 詹姆斯-兰格理论 坎农-巴德理论 情绪认知理论 三、情绪的意义和健康 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情绪可以调节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情绪的适应作用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第四节 意志过程 一、意志概述 意志(will)是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的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对人的行为和内部心理过程)具有发动、坚持和制止、改变等调节控制作用。 意志与认识、情感活动是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 二、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的特点主要有: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意志对行动的支配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一是发动,即推动人从事有预定目的的行动 2、另一是制止,即制止与预定目的相违背的行动。这两方面是统一的,都是为了实现预定的目的。那些由情绪冲动支配的行动,或目的不明确的行动都是缺乏意志的表现,都不能算作意志行动。 三、意志行动的过程 整个意志行动的过程可以分为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 这个阶段包含:1.确定行动目的或目标、2.制定行动计划、3.作出行动决定等环节。 ①确定行动目的 从而也越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意志力量来。一个没有明确目的而行动的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往往不能坚持下去,因而很难取得成功。所以确定目的在意志行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确定行动目的的过程往往经历激烈的动机冲突(动机斗争)。动机间的矛盾越大、斗争越激烈,确定目的时所需要的意志努力也越大。 我们在情绪一章已经讨论过三类动机冲突的形式。 ②制定行动计划 ③作出行动决定 2、执行决定阶段 ①执行决定时遇到的困难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但与个体已形成的消极的个性品质(如懒惰、骄傲、保守、坏习惯等)或兴趣爱好产生矛盾,从而使决心和信心发生动摇。 ②作出决定时,虽然选择了一种目的,其它目的仅暂时受到压抑,仍然很有吸引力。执行决定过程中,暂时受到压抑的目的又重新抬头,产生了新的心理冲突。 最后,小结回顾全章内容。 |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课堂实验 视频呈现 测试 课堂练习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 20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
小 结 | 1.按照本章内容和次序,结合重点和难点,进行全章的回顾与总结 2.介绍一些参考资料 3.布置复习思考题 4.下次上课提问本章重点和难点内容 |
复 习 思 考 题 、 作 业 题 | 一、名词解释 ①.心理学 ②感觉 ③记忆 ④前摄抑制⑤思维⑥表象 ⑦原型启发 ⑧注意⑨行为 ⑩动机 二、问答题 1. 人的心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2.记忆的机制是什么?什么是遗忘?人为什么会遗忘? |
下 次 课 预 习 要 点 | |
实 施 情 况 及 分 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