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及各专业方向、预防医学、医学检验等专业本科用)
前 言
本大纲根据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主要课程基本要求”的精神拟定的。
教学目的与要求:病原生物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之一,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致病的机理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的学科,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有关课程和对病原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以下要求:
1.教学中要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坚持用辨证唯物论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有目的、有重点地介绍本学科研究的动态、方向和新成就,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大纲分为总论、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微生物绪论、细菌学、真菌学和病毒学八篇,总学时为120学时,其中理论与实验之比为2:1。
3.授课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章节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讲授为主、结合案例与录像教学或以携领式指导学生自学、也可以实践带理论等形式进行教学;要以微生物研究的方法贯穿实验教学全过程,通过操作或演示,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的方向,要对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资料总结方面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课学期:秋季(寄生虫部分)、春季(微生物部分)
教学内容:
第一篇 总 论(第一至第四章)
【目的要求】
1.掌握: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的概念;寄生虫生活史、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和机会致病寄生虫的定义。消除性及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和免疫逃避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2.了解:寄生虫病对人类的危害性及其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寄生虫学在寄生虫病防治中的地位,明确学习目的,提高自觉性。寄生生活的演化—共栖、共生与寄生,寄生虫对寄生环境的适应以及寄生虫结构、功能的变化。寄生虫的分类、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寄生虫抗原、寄生虫病的特点和实验诊断方法、寄生虫病流行规律及防治原则。
【内容】
1.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寄生虫病在世界以及我国的危害性;
2.寄生现象:共栖、互利共生和寄生关系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定义;
3.寄生虫的生物学: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寄生虫的种类(专性、兼性、偶然、体内、体外、长期或暂时性、机会致病性寄生虫),宿主的种类(中间宿主、终末宿主、保虫宿主和转续宿主)。寄生虫的分类及营养代谢;
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和抗原物质的损害。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非特异和特异的免疫反应;
5.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寄生虫抗原种类及特点,寄生虫免疫逃避,带虫免疫,寄生虫免疫病理类型;
6.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特点 带虫者、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的概念,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继发性免疫缺陷;
7.寄生虫病流行与防治:流行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与传播方式、易感染者),影响因素,流行特点,防治原则。
【教学方式】
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以寄生虫、宿主、生活史的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等理论为重点进行讲授。
【复习思考题】
1.寄生虫的宿主有哪几类;各是何含义?寄生虫生活史有哪两种类型?举例说明。
2.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有哪几方面、各举例说明?
3.寄生虫病有哪些流行特点?
4.什么是幼虫移行症?试述幼虫移行症的临床类型。
5.寄生虫感染人体的方式(途径)有哪些?并举例说明之。
第二篇 医学原虫学
第五章 医学原虫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内容:原虫、医学原虫的概念,原虫形态的基本结构,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类型。
2、了解内容:原虫的运动,营养代谢,常见种类与分类
【内容】
1. 原虫、医学原虫的概念,原虫形态的基本结构,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类型。
2. 原虫的运动,营养代谢,常见种类与分类。
【教学方式】
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以原虫形态的基本结构,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类型及致病特点进行讲授。
【复习思考题】
1.医学原虫的致病有何特点?
2.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有哪些?
第六章 叶足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目的要求】
1、掌握内容: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包括与致病有关的超微结构)、生活史、致病、病理特点、各型阿米巴病(肠内、肠外)和免疫特点
2、了解内容: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常见病原检查方法、流行病学及防治原则;非致病性阿米巴如结肠内阿米巴学与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区别;致病性自由由生活阿米巴。
【内容】
1.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与生活史:滋养体,单核、双核、四核包囊的形态特征;基本生活史过程;滋养体侵入肠壁组织的机制;
2.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机制:阿米巴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类型与表现;
3.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的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组织检查,免疫学检查;
4.阿米巴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治原则;
5.简述非致病性阿米巴和致病的自由生活阿米巴。
【教学方式】
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以溶组织内阿米巴为重点进行讲授;结合阿米巴录象教学,病例讨论。
【复习思考题】
1.简述阿米巴的形态特点?
2、简述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
3、溶组织内阿米巴都有哪些致病作用?
4、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实验诊断方法有哪些?
第七章 鞭毛虫
【目的要求】
1、掌握内容: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免疫、实验诊断;阴道毛滴虫的形态、致病与诊断;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致病与诊断
2、了解内容:杜氏利什曼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我国防治利什曼病(黑热病)所取得的成绩;阴道毛滴虫和兰氏贾第鞭毛虫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内容】
1.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
2.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和病原学诊断方法;
3. 杜氏利什曼原虫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4.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致病、病原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5.兰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致病、病原诊断及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教学方式】
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以杜氏利什曼原虫为重点进行讲授,结合录象教学。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
2、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作用如何?
3、可采用哪些方法诊断黑热病?
4、滴虫性阴道炎与阴道内环境有何关系?
5、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和生活史有何特点?怎样诊断?
第八章 孢子虫
【目的要求】
1、掌握内容:疟原虫(以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为重点)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
免疫特点及实验诊断;弓形虫形态、生活史及致病。
2、了解内容:疟原虫的有关超微结构、流行与防治原则;弓形虫的免疫、实验诊断、流
行与防治;隐孢子虫和卡氏肺孢子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原则。
【内容】
1. .人体寄生的疟原虫种类及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情况;
2.间日疟原虫形态、生活史特点,人体四种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生活史鉴别;
3.疟原虫的致病机制和疟疾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发作,再燃与复发,疟疾贫血、脾肿大、肾病,凶险型疟疾;
4.疟疾免疫;实验诊断: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流行特征、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及措施。
5.弓形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6.隐孢子虫简介;自学:肺孢子虫。
【教学方式】
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以疟原虫、弓形虫为重点,对隐孢子虫仅作一般讲授。结合弓形虫录象教学。
【复习思考题】
1、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各期在形态上有何特点?
2、简述疟疾的致病作用。
3、弓形虫的形态有何特点?弓形虫病对国民生命素质有何危害?
第九章 纤毛虫(本章自学,考试不作要求)
第三篇 医学蠕虫学
第十章 吸虫
【目的要求】
1、掌握:华支睾吸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布氏姜片吸虫成虫、虫卵形态、生活史、致病、病原学诊断;卫氏并殖吸虫成虫、虫卵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及与卫氏并殖吸虫的区别;日本血吸虫成虫、虫卵、毛蚴及尾蚴的形态、生活史、免疫病理特点、致病及实验诊断(包括病原学与血清学方法)。
2、了解:蠕虫、医学蠕虫以及蠕虫病的定义,蠕虫的内容;吸虫的一般构造及机能,生活史的一般规律及重要虫种。华支睾吸虫的流行和防治;布氏姜片吸虫的流行和防治;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流行和防治;日本血吸虫的流行因素、防治原则及尾蚴性皮炎的病因与表现。
【内容】
1.吸虫在动物界的地位;吸虫的形态特点;吸虫生活史一般特征;重要虫种。
2..华支睾吸虫成虫及虫卵的形态;.华支睾吸虫生活史;致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实验诊断:病原检查,免疫诊断;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3..布氏姜片吸虫成虫及虫卵的形态特点;生活史过程;致病、诊断、流行及防治。
4.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形态:大体形态,内部结构特点,如卵巢与子宫左右并列,睾丸左右并列等;虫卵的形态;.生活史过程:寄生部位,虫卵排出途径,中间宿主,感染方式,幼虫移行过程等;致病机理: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临床分型:胸肺型,脑型,皮肤型,肝型及亚临床型;实验诊断、流行及防治。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形态特点(与卫氏并殖吸虫比较);生活史特点;致病特点:引起幼虫移行症;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流行及防治。
5.日本血吸虫成虫特点:雌雄异体(与其他吸虫比较区别),虫卵形态,尾蚴形态;生活史:寄生部位,产卵后虫卵的去路,活卵分泌物,虫卵排出宿主过程,中间宿主,感染方式等;.致病机理:虫卵肉芽肿形成机理及其致病作用;临床表现、诊断、流行及防治原则。
【教学方式】
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以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和日本血吸虫为重点,进行讲授。结合录象教学。
【复习思考题】
1.肝吸虫不寄生于肠道,为何也可用粪便检查方法诊断肝吸虫病?
2.姜片虫感染后,为何在儿童中症状较明显?
3. 比较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三者在生活史发育中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4 血吸虫形态和其它吸虫相比有何异同?
5. 血吸虫卵进入肠腔的机理是什么?
第十一章 绦虫
【目的要求】
1、掌握内容:链状带绦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及实验诊断;对比链状带绦虫,掌握肥胖带绦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和诊断;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棘球蚴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及实验诊断;曼氏迭宫绦虫成虫、裂头蚴形态、生活史、致病及实验诊断。
2、了解内容:了解绦虫成虫的一般形态特征、假叶目与圆叶目绦虫形态、生活史的主要区别。链状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的流行与防治;细粒棘球绦虫的流行病学及防治
原则;曼氏迭宫绦虫的转续宿主、流行与防治的原则。
【内容】
1..绦虫在动物界的地位;.形态特征:外形,头节,颈部,链体(幼节,成节,孕节);.生活史:圆叶目和假叶目的区别;.重要虫种。
2.链状带绦虫形态特点:成虫头节、成节及孕节结构;囊尾蚴及带绦虫卵特点;生活史:寄生部位,突出囊尾蚴可寄生于人体,孕节排出情况,人和猪的感染情况,囊虫病的感染方式;.致病:肠绦虫病,囊虫病;诊断:绦虫病,囊虫病;流行及防治。
3.肥胖带绦虫:形态,与链状带绦虫比较区别;生活史:与链状带绦虫比较,注意孕节排出情况;致病、诊断、流行及防治。亚洲牛带绦虫研究进展介绍。
3.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及棘球蚴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过程;致病机理;诊断、流行及防治原则。
4.曼氏迭宫绦虫:成虫及裂头蚴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裂头蚴致病情况;流行及防治。
【教学方式】
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以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曼氏迭宫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为重点,进行讲授。结合录象教学。
【复习思考题】
1.链状带绦虫与肥胖带绦虫相比,哪个对人的危害大?为什么?
2.为什么患猪带绦虫病的病人应及时治疗?
3.比较链状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生活史的异同点。
4.哪几种绦虫的虫卵相似?如病人粪便中发现了带绦虫卵,应考虑患有何种寄生虫病?
5.棘球蚴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第十二章 线虫
【目的要求】
1、掌握:两种钩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的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机理、实验诊断;蛔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蛲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两种丝虫(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的形态、生活史、夜现周期性、致病、实验诊断;旋毛形线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
2、了解:线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史的两大类型。鞭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消化道线虫(钩虫、蛔虫、蛲虫和鞭虫)的流行与防治;血液和组织线虫(丝虫、旋毛虫)的流行与防治。
【内容】
1.概论:线虫在动物界的地位;线虫的形态特点;线虫的生活史特点及类型:土源性线虫,生物源性线虫;.重要虫种。
2.似蚓蛔线虫:.形态,成虫有鉴别意义的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受精与未受精卵形态鉴别;生活史过程及特点;致病机制:幼虫致病,成虫致病,常见并发症;病原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3.鞭虫成虫与虫卵的形态;生活史过程及特点(与蛔虫生活史相比较学习);致病机制;.病原学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自学)
4.蠕形住肠线虫:蛲虫成虫与虫卵的形态;生活史过程及生活史特点;致病机制;病原学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5.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成虫形态鉴别要点,内部结构,钩虫卵的形态;生活史及特点;致病机制;病原学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6.旋毛形线虫:成虫及新生幼虫形态,旋毛虫幼虫囊包形态;生活史过程及特点;致病机制:侵入期、幼虫移行期、成囊期;临床表现:肠道期、急性期、恢复期;
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7.丝虫:.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成虫形态,微丝蚴的形态及两种微丝蚴形态鉴别要点;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生活史过程及异同点;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病原学诊断及免疫学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教学方式】
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本章以钩虫、似蚓蛔线虫、蠕形住肠线虫、丝虫和旋毛形线虫为重点,进行讲授。结合录象教学。
【复习思考题】
1、比较钩虫和蛔虫生活史的异同?
2、简述钩虫引起贫血的原因。钩虫贫血的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蛔虫病在我国农村流行较严重?
4、在人的新鲜粪便中可检出蛔虫卵的哪些形态,并从外形、颜色、卵壳、卵内容物等方面进行描述。
5、简述蛲虫生活史,并指出其感染期和感染途径。
第十三章猪巨吻棘头虫(本章自学,考试不作要求)
第四篇 医学节肢动物学
第十四章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目的要求】
了解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掌握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和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和防制原则
【内容】
1.医学节肢动物形态、发育与生态及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
2.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
3.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
4.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教学方式】
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以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为重点讲授。
【复习思考题】
1.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2.医学节肢动物的传病方式有哪些?
第十五章蛛形纲,第十六章 昆虫纲
【目的要求】
1、掌握:作为传播媒介的各种医学节肢动物,蚊、蝇、蚤的主要形态、生态、生活史、传病机理,主要种类及其防制原则。
2、掌握:作为病原体的各种医学节肢动物—疥螨、蠕形螨、蝇蛆的主要形态、生活史、致病机理、实验诊断及防治原则。
3.了解:蛉、虱、蜱、尘螨
【内容】
1.昆虫纲概述:昆虫纲的分类地位和主要特征。
2.蚊的形态结构;蚊的生活史:三属蚊生活史各期主要鉴别;蚊生态与生理;主要传病蚊种与疾病的关系。
3.蝇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态习性;蝇与疾病的关系;蝇的防制。
4.蚤的形态、生活史与疾病的关系。
5.疥螨形态、生活史;致病与诊断;疥疮的流行与防治。
6.蠕形螨形态、生活史;致病与诊断;流行与防治。
以下为自学内容:
1.白蛉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态习性;白蛉与疾病的关系;白蛉的防制。
2.虱的形态、生活史与疾病的关系。
3.蛛形纲形态特征;蜱螨对人体的危害,.蜱的形态特征;.蜱的生活史与生态; 蜱与疾病的关系;蜱的防制原则。恙螨自学。
【教学方式】
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以蚊、蝇、蚤为重点进行讲授,结合教学录象
【复习思考题】
1.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直接危害包括哪些方面?
2.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性传播方式有几种?
3.蚊主要能传播哪些寄生虫病?简述其机理。
4.在蝇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中,哪些与传播疾病有关?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疾病?
5.简述蚤传播鼠疫的机理。
第五篇 医学微生物学基础
绪 论(2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概念、种类特点、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与菌群失调症的概念,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研究范畴,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要点:
1.微生物的概念、种类与分布。
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人体正常菌群及生理作用、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与菌群失调症、医院内感染的概念
3.微生物发展简史
4.病原微生物的概念,医学微生物学研究的范畴及研究对象。
三.教学要求:
重点讲解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概念与种类特点
第一章 细菌的生物学性状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4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G+菌和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医学意义;细菌特殊结构及医学意义;革兰染色的方法、原理、结果及意义;质粒和中介体的概念。熟悉青霉素、溶菌酶的作用,L型细菌的概念及意义。
二.教学内容要点:
1.细菌形态、大小和排列;测量单位。
2.细菌的结构、化学组成与主要功能。
3.细菌形态检查法(实验室讲授)
三.教学要求:
1.重点讲授细菌细胞壁的功能,G+菌和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不同点;G-菌细胞壁与脂多糖化学组成、分子结构;细胞壁缺陷细菌(L型细菌、原生质体、原生质球)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讲授细胞膜、细胞浆及其内含物、中介体的概念、质粒的概念及种类。
3.讲授荚膜的定义、化学组成、形成条件、与致病性关系;鞭毛的定义、化学成分、数目和位置,与鉴定关系;菌毛的定义、性质与致病性;芽胞的定义、结构、形成条件,芽胞对环境的抵抗力与灭菌的关系,芽胞的形态、大小及位置,与细菌鉴定意义。
4.实验室讲授光学显微镜下,细菌形态观察内容;革兰染色的方法、原理、结果及意义;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第二、三、四节 细菌生长繁殖与代谢;人工培养;分类(8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细菌生长繁殖条件、繁殖方式、速度及规律,细菌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细菌人工培养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要点:
1.细菌理化性状、代谢特点,生长繁殖条件(营养条件、环境条件)。
2.细菌生长繁殖方式及速度。
3.细菌分解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意义。
4.细菌人工培养方法与用途。
三.教学要求:
1.一般讲述细菌理化性状、代谢特点,重点讲授细菌生长繁殖条件、繁殖方式及速度;根据细菌对氧需要的分类;专性厌氧菌的厌氧原理。
2. 细菌生长繁殖方式、生长曲线及其意义。
3. 细菌分解代谢产物与细菌鉴定(生化反应的概念)。
4. 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
5. 实验室讲述培养基概念、种类、制备原理和用途;细菌纯种分离培养方法、结果观察及意义。
第二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80分钟)
一. 教学目标:
掌握细菌的变异现象,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遗传物质的种类,基因突变,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转化、接合、转导、转换的概念);耐药性质粒与耐药性的关系;掌握噬菌体的概念,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与宿主关系。
二. 教学内容要点:
1.细菌遗传、变异的概念, 噬菌体、染色体和质粒在变异中的作用.。
2.细菌变异的机理:基因突变,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噬菌体溶菌过程。溶源性噬菌体与宿主关系。噬菌体的应用。原生质体融合的意义。
3.细菌变异在医学上的意义,包括与疾病的诊断、预防,疫苗制备、流行病学调查、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要求:
重点讲授细菌变异的概念;质粒在变异中的作用如细菌耐药性质粒;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及其特点。
第三章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80分钟)
一. 教学目标:
1.掌握以下基本概念:传染(感染)、细菌的致病性、毒力、侵袭力、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带菌者。
2.掌握细菌侵袭力的构成因素,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3.掌握致病的条件与致病机理;
4.熟悉机体抗菌免疫的机制,
5.了解传染的发生、发展与结局及影响传染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要点:
1.细菌传染、致病性和毒力的概念;细菌致病力的构成因素;侵袭力的概念与构成;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2.病原菌致病作用与毒力、侵入机体的数量以及侵入部位的关系。
3.宿主抗菌免疫机制。
4.感染的来源、传播途径;内源性感染的概念;感染的类型及环境对其影响。
三.教学要求:
讲授本章所提各名词的概念;细菌侵袭力的构成、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机体抗菌免疫的机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感染的临床类型;影响传染的因素。
第三章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12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病毒的概念、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主要区别,病毒形态与结构特点、增殖过程、干扰现象与变异。
二.教学内容要点:
1.病毒的概念、测量单位、与人类的关系。
2.病毒的形态、化学组成与结构。
3.病毒的增殖、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病毒的变异性及分类。
三. 教学要求:
重点讲解病毒的概念;病毒的形态、大小与测量单位、病毒体,病毒的化学组成及其功能、结构及对称性;病毒增殖的特点、过程:双链DNA病毒、单链(+)RNA病毒、单链(-)RNA病毒、含逆转录酶RNA病毒的复制过程及特点;变异性及分类。
第五章、第六章 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抗感染免疫(8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病毒传播的方式与途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的概念)、病毒感染机制(机体水平、细胞水平),病毒感染类型:急性感染、隐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感染的特点;抗病毒免疫机理。
二.教学内容要点:
1.病毒传播方式与途径。
2.病毒感染的机制、与机体或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病毒感染的类型。
3.干扰素概念、种类和抗病毒作用机理
4.机体抗病毒免疫特点。
三.教学要求:
重点讲解病毒传播方式及致病机制;病毒感染类型:急性感染、隐性感染、病毒持续性感染(潜伏感染、慢性感染、慢发感染)的特点;干扰素概念、种类和抗病毒作用机理;机体抗病毒免疫特点。
第七章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查方法(8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一般程序;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血清学诊断;病毒分离培养方法。
二.教学内容要点:
1. 细菌学诊断的一般程序和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快速诊断。
2. 病毒的分离培养(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组织培养)与血清学鉴定。
三.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掌握细菌、病毒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原则;病毒分离培养(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组织培养),病毒的鉴定及血清学诊断。
第八章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8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防腐的概念,常用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原理、方法及用途。熟悉人工免疫的概念、类型及其免疫效果的比较;干扰素的概念、种类及抗病毒机制。
二.教学内容要点:
1.消毒灭菌、无菌与无菌操作的概念。
2.物理消毒灭菌法的种类、原理、应用范围。
3.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名称、使用范围、使用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4.特异性免疫获得的方式;人工免疫的概念、类型及其免疫效果的比较。
5.干扰素的概念、种类及抗病毒机制。
三 教学要求:
讲解消毒灭菌概念的区别要点,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法的种类、应用范围,化学消毒剂作用范围及影响因素医学考研网。人工免疫制剂的种类与应用;疫苗研究的方向与前景。重点讲解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不同点。干扰素的概念、种类及抗病毒机制。
第六篇 细菌学
第九章 球菌(12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病原性球菌主要生物学性状,葡萄球菌A蛋白的作用;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病原性球菌主要鉴别要点;熟悉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比较。
二.教学内容要点:
1.球菌的概述和分类
2.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属和奈瑟氏菌属等主要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分类),肺炎链球菌和甲型链球菌生化反应的区别;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
3.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等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微生物学鉴别要点和防治原则。
三.教学要求:
1. 重点讲解葡萄球菌属主要生物学特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其在所致疾病中的作用;与生物学特性联系讲述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同时要提示SP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用途;带菌者、耐药菌株与菌群失调症;血浆凝固酶阴性菌株与临床疾病。
2. 重点讲解链球菌属抗原构造、各种分类方法和依据;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血清学结果判读,其他族链球菌所致感染。
3.讲解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的形态、培养特性、抵抗力,主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鉴别要点和防治原则。
第十章 肠道杆菌(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肠道杆菌的共同特点,形态结构、抗原构造及生化反应,主要肠道杆菌属的种类名称、分型(群),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以及致病机制,微生物学鉴别要点。
二.教学内容要点:
1.肠道杆菌的概述、共同特点,抗原构造、生化反应和抵抗力。
2.埃希氏菌属主要生化反应、抗原构造与分型;条件致病的条件和所致疾病;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种类和所致疾病,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及所致疾病,大肠菌群数在卫生学检查中的意义。
3.志贺氏菌属分型、有鉴别意义的生化反应、耐药性变异,传染源与传播途径,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微生物学鉴别要点和防治原则。
4.沙门氏菌属概述、抗原构造与分型,有鉴别意义的生化反应;传染源与传播途径,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临床疾病病程关系,防治原则,肥达氏反应的概念及结果分析。
5.其它肠道杆菌名称、致病特点和所致疾病。
三.教学要求:
重点讲解肠道杆菌的共同特点、抗原构造和生化反应与分型(群)、病原学检查的关系;引起人致病的沙门菌属、志贺氏菌属、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名称、主要抗原构造和生化反应与分型(群)的关系,传染源与传播途径,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微生物学鉴别要点和防治原则。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弧菌属;螺杆菌属;弯曲菌属(2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弧菌属的分型,生物学特性,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致病机理、传染源、传播途径,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了解副溶血性弧菌与所致疾病,幽门螺杆菌的形态染色、生化反应、所致疾病。
二.教学内容要点:
霍乱弧菌的古典型和El Tor生物型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传染源与传播途径,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微生物学鉴别要点和防治原则。
三. 教学要求:
重点讲解弧菌属的抗原构造与分型;霍乱弧菌的古典型和El Tor生物型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致病物质、致病机理,传染源、传播途径,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第十三章 分枝杆菌属(8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结核杆菌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主要菌体成分与抗酸染色、致病的关系;OT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及意义;特异性防治。了解麻风杆菌的形态染色、致病性。
二.教学内容要点:
1.分枝杆菌属概述与分类。
2.结核杆菌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变异性;致病机理、免疫特点和特异性防治;
3.OT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及意义,抗酸染色法的步骤与结果。
三 教学要求:
重点讲解结核杆菌细胞主要成分与抗酸染色、致病的关系;结核杆菌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变异性;致病机理;OT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及意义,特异性防治,抗酸染色法的步骤与结果。
第十四章 厌氧性细菌(8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厌氧性细菌的种类、感染特点;厌氧芽胞杆菌属的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其特异性防治;无芽胞厌氧菌的种类和致病特点。
二.教学内容要点:
1.厌氧菌概述、种类与分布、感染特点及培养特性。
2.厌氧芽胞杆菌属(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肉毒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与致病机理、所致疾病及其特异性防治原则。
3.无芽胞厌氧菌的种类和致病特点。
三. 教学要求:
重点讲解厌氧芽胞杆菌属(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肉毒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与致病机理、所致疾病及其特异性防治原则。无芽胞厌氧菌的种类和致病特点。
第十五章 与医学有关的其他细菌(8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白喉杆菌形态染色和培养特性与抵抗力;白喉外毒素致病机理,锡克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特异性预防和治疗。掌握动物源性细菌的主要种属、主要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和微生物学鉴别要点和防治原则。熟悉流行性感冒杆菌、百日咳杆菌、空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主要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
二.教学内容要点:
1.概述、白喉杆菌与类白喉杆菌的主要区别。
2.白喉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白喉外毒素致病机理,锡克氏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特异性预防和治疗。
3.布鲁氏杆菌、鼠疫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防治原则。
4.炭疽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诊断与防治原则。
5.嗜血杆菌属主要种类及培养特性,流行性感冒杆菌的致病性。
6.百日咳杆菌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防治原则。
7.空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致病性、诊断与防治原则。
8.军团菌主要生物学特性,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性、诊断与防治原则。
9.铜绿假单胞菌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诊断与防治原则。
三 教学要求:
重点讲解白喉杆菌形态、染色和培养特性与鉴别诊断的关系;白喉外毒素致病机理,特异性预防和治疗。讲解动物源性细菌的概念;布鲁氏杆菌的致病机理与所致疾病;鼠疫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所致疾病、特异性防治原则;炭疽杆菌的致病性、诊断与防治原则。
第十六至十九章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80分钟)
一.教学目标:
熟悉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的概念、主要生物学特性,掌握它们的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性与免疫性、诊断与防治原则。
二.教学内容要点:
1.支原体主要生物学特性,与L型细菌的主要区别,主要致病性支原体种类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2.衣原体主要生物学特性,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性、诊断方法与防治原则。
3.螺旋体概述,主要生物学特性,传染源,致病性、诊断与防治原则。
4.立克次氏体概述,主要生物学特性,传染源、传播媒介,致病性、诊断与防治原则。
三. 教学要求:
重点讲解(1)支原体的形态与培养;与L型细菌的主要区别,主要致病性支原体与人类疾病、特异性诊断与防治。(2)衣原体的种类、形态与染色、发育周期、;沙眼衣原体、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人肺炎衣原体的传播途径;所致疾病、特异性诊断与防治。(3)螺旋体概述、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的形态与染色、传播途径;致病特点、特异性诊断与防治。(4)立克次体的种类、形态与染色、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菌体抗原的交叉现象;普氏立克次体、莫氏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所致疾病、特异性诊断与防治。外斐氏反应结果与意义。
第二十章 放线菌属
一.教学目标:
了解放线菌的种类、与人类疾病的关系,硫磺样颗粒的本质及意义。
二.教学内容要点:
放线菌的种类与致病性。
三.教学要求:
简介放线菌的种类、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第七篇 病毒学
第二十一章 呼吸道病毒(8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呼吸道病毒主要种类、所致疾病;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分型、抗原性变异与流行的关系;副粘病毒的主要种类、共同特点、所致疾病;其他呼吸道病毒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要点:
1.呼吸道病毒概述、主要种类、所致疾病;
2.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分型、抗原性变异与流行的关系,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特异性防治原则。
3.副粘病毒的种类、共同特点、所致疾病、免疫性及特异性防治。
4.SARS冠状病毒的致病性,其他呼吸道病毒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三. 教学要求:
重点讲解呼吸道病毒主要种类、所致疾病;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分型、抗原性变异与流行的关系;副粘病毒的主要种类、共同特点,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腺病毒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第二十二章 肠道病毒(8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肠道病毒的种类及共性、传染源、传播途径,所致疾病;特异性防治原则。
二.教学内容要点:
1.肠道病毒科概述、主要种类、共同特点。
2.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特异性防治。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肠道病毒68-71型等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3.人类轮状病毒的形态与所致疾病。
三 教学要求:
重点讲解肠道病毒科主要种类、共同特点;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特异性防治;人类轮状病毒与所致疾病。
第二十三章 肝炎病毒(8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肝炎病毒的种类;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特异性防治。其他肝炎病毒与人类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要点:
1.甲型肝炎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特点、特异性诊断和防治。
2乙型肝炎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特点、特异性诊断和防治。
6.其他肝炎病毒与人类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三. 教学要求:
重点讲解甲型肝炎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特点、特异性诊断;乙型肝炎病毒形态与结构、抗原性、抵抗力,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机理,抗原-抗体的组成及在临床诊断的意义;其他肝炎病毒与人类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章 虫媒病毒、出血热病毒、 疱疹病毒、反转录病毒、其他病毒、朊粒(16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虫媒病毒共同特征、在我国流行的主要病毒的传播媒介、储存宿主、致病特点、特异性诊断和防治;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自然宿主、传播途径、致病特点、特异性诊断和防治www.med126.com。疱疹病毒科的种类、主要特点、致病机理、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逆转录病毒的种类,HIV主要生物学特性、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特点、特异性诊断和防治。
二.教学内容要点:
1.虫媒病毒共同特征、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储存宿主、致病特点、特异性诊断和防治原则;登革病毒的致病特点、传播媒介。
2.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自然宿主、传播途径,致病特点、特异性诊断和防治原则。
3.疱疹病毒科的种类、主要特点、致病机理、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
4.HIV主要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复制特点)、传染源、传播途径,感染过程与致病特点、特异性诊断和防治原则。人类嗜T细胞病毒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5.狂犬病毒的形态,在感染细胞中的增殖特点,致病性及防治原则。人乳头瘤病毒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三 教学要求:
重点讲解上述诸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传播媒介、储存宿主、传播途径,致病特点、特异性诊断和防治原则。
第八篇 真菌
第三十和三十一章 真菌的基本性状、病原性真菌(40分钟)
一.教学目标:
掌握真菌一般生物学特性、病原性真菌的主要种类,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二.教学内容要点:
1. 真菌定义,分类学上的地位,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2. 病原性真菌(皮肤癣真菌,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及某些致癌真菌)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三.教学要求:
讲解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多细胞真菌(霉菌)的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
常见皮肤癣真菌和深部真菌、以及某些致癌真菌的致病特点和所致疾病
参考资料
李雍龙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2004
吴观陵 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2005
陈佩惠 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第四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1998
附:本课程所用视听教育资料(包括资料名称、类别、放映时间、供片单位等)
阿米巴, 录象15’, 苏州医学院
弓形虫, 录象:10’, 上二医
肝吸虫生活史与致病, 录象: 17’, 重庆医大
肺吸虫, 录象16’, 浙江医大
血吸虫, 录象 (一)18’, 同济医大
牛带绦虫,录象20’, 贵阳医学院
:隐孢子虫,录象20’; 上二医
阴道毛滴虫, 录象16’,上二医
包虫, 录象: 20, 新疆医学院
疟原虫,录象: 12’ 中山大学
蛔虫, 录象: 15’ 浙江医大
血吸虫,录象: (二)20’同济医大
钩虫, 录象: 18’华西医大
曼氏迭宫绦虫与裂头蚴病 录象: 19’贵阳医学院
蚊录象: 19’ 三军医大
丝虫 录象: 19’ 遵义医学院
人体寄生虫学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北京医大
泸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