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 病理学 | 年级 | 06 | 专业、层次 | 医学本科 | |||
授课教师 | 职称 | 课型(大、小) | 大课 | 学时 | 6 | |||
授课题目(章、节)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注明页数) | █ 基本教材: 《病理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128-155 █ 主要参考书: 3.《内科学》教材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目的与要求: l 1、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基本病变,冠心病的病变及后果 l 2、掌握缓进型高血压病的病变及后果 l 3、掌握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及后果 l 4、掌握慢性心瓣膜病的形成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l 5、熟悉恶性高血压病的病变及后果 6、了解心肌炎和心肌病 | ||||||||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6×40分钟) 1、 风湿病 风湿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80 min 2、心瓣膜病 3、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80 min 小结 10 min ■ 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绘图等多种教学手段。利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从病例着手提出问题,紧密结合临床,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www.med126.com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讲授重点 2、缓进型高血压病的病变及后果 3、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及后果 4、慢性心瓣膜病的形成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讲授难点 2、缓进型高血压病的病变及及发病机制 3、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及后果 4、慢性心瓣膜病的形成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 ||||||||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
基本内容 | 教学手段 |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概述: 血中脂质在弹力型A和弹力肌型A的内膜中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生及其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并使动脉壁变硬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 危险因素(risk factors) (一)基本病变 ⒈ 脂纹(fatty streak)—早期病变 2. 纤维斑块期 (fibrous plaque) ⒊ 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或粥瘤(atheroma) ⒋ 复合性病变 ⑴ 斑块内出血:斑块内新生的血管破裂 ⑵ 斑块破裂:纤维帽破裂→粥瘤性溃疡;胆固醇栓塞 ⑶ 血栓形成:斑块破裂胶原暴露,血小板凝集 ⑷ 钙化:钙盐沉积在纤维帽/粥瘤灶内 ⑸ 三大危险因素 ★基本病变
冠心病30min ★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及病变特点 高血压50min ★良性高血压的病变特点 风湿病60min ★风湿病的基本病变特点 风湿小结 赘生物特点 与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比较 |
小 结 | 肿瘤的一些基本概念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转移途径 |
复 习 思 考 题 、 作 业 题 | 一、名词: |
下 次 课 预 习 要 点 | 1、动脉粥样硬化 2、冠心病 3、高血压 4、风湿病 |
实 施 情 况 及 分 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