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 生物化学 | 年级 | | 专业、层次 | 本科临床医学类 | |||||||
授课教师 | | 职称 | | 课型(大、小) | 大 | 学时 | 4 | |||||
授课题目(章、节) | 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 | |||||||||||
教材名称 | 《生物化学》第七版 | |||||||||||
作者 | 查锡良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主要参考书 (注明页数) | 赵宝昌 主编. 生物化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 第十二章 DNA的生物合成. | |||||||||||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及其扩充。DNA半保留复制的概念。DNA复制的特点。DNA复制的条件。复制保真性的酶学依据。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基本过程。逆转录酶和逆转录的概念。基因突变的概念与意义。基因突变的类型。DNA损伤修复的机制。 2. 熟悉: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复制中的解链和DNA分子拓扑学变化。真核生物DNA的生物合成过程。 3. 了解:逆转录合成的过程。滚环复制、D环复制过程。诱变因素及基因突变的后果。 | ||||||||||||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及其扩充,DNA复制的特点 1.0学时 DNA复制的条件,复制保真性的酶学依据 1.0学时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1.0学时 逆转录,基因突变,DNA损伤修复的机制 1.0学时 2.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启发+讨论。 | ||||||||||||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1. 重点:DNA复制的特点和条件。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基本过程。基因突变的概念与类型。DNA损伤修复的机制。 2. 难点:DNA复制的酶学。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3. 课件色彩及语言强调突出重点;采用图片及动画演示理解难点。 | ||||||||||||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同意。 教研室主任签名:李洪 2009 年2 月 28 日 | ||||||||||||
基 本 内 容 |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 |||||||||||
第三篇 基因信息的传递 ☆DNA是由四种脱氧核糖核酸所组成的长链大分子,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就贮存在DNA的四种脱氧核糖核酸的排列顺序中。 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通过转录和翻译,将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分子,从而决定生物的表现型。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就构成了遗传学的中心法则。 在RNA病毒中,其遗传信息贮存在RNA分子中。因此,在这些生物体中,遗传信息的流向是R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通过反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DNA,再由DNA通过转录和翻译传递给蛋白质,这种遗传信息的流向就称为反中心法则。 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流向。
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第一节 复制的基本规律 一、半保留复制是DNA复制的基本特征 ☆DNA半保留复制的概念。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股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 DNA半保留复制示意图。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明:DNA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是在1958年由M. Meselson 和 F. Stahl 所完成的实验所证明。该实验首先将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约十五代,使其DNA中的碱基氮均转变为15N。然后将大肠杆菌移至只含14N的培养基中同步培养一代、二代、三代。分别提取DNA,作密度梯度离心,将具有不同密度的DNA分离开。 DNA半保留复制研究实验结果示意图。 半保留复制的意义:按半保留复制方式,子代DNA与亲代DNA的碱基序列一致,即子代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传信息,体现了遗传的保守性。遗传的保守性是物种稳定性的分子基础,但不是绝对的。 二、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形成双向复制 DNA在复制时,需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些具有特定核苷酸排列顺序的片段,即复制起始点(origin) 。在原核生物中,复制起始点通常为一个,而在真核生物中则为多个。 细菌和酵母菌中DNA复制起始点的碱基序列。 ☆习惯上把两个相邻DNA复制起始点之间的距离(或DNA片段)定为一个复制子(replicon) 。复制子是独立完成复制的功能单位。 ☆DNA复制时,局部双螺旋解开形成两条单链,这种叉状结构称为复制叉。 复制起始点与复制子示意图。 复制起始点、复制子与复制叉。 ☆DNA复制时,以复制起始点(origin)为中心,向两个方向进行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制叉,称为双向复制(bidirectional replication)。但在低等生物中,也可进行单向复制(如滚环复制)。 DNA的双向复制示意图。 三、DNA子代链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导致不连续复制 参与DNA复制的DNA聚合酶,必须以一段具有3"端自由羟基(3"-OH)的RNA作为引物(primer) ,才能开始聚合子代DNA链。RNA引物的大小,在原核生物中通常为50~ 100个核苷酸,而在真核生物中约为10个核苷酸。RNA引物的碱基顺序,与其模板DNA的碱基顺序相配对。 DNA聚合酶只能以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即模板DNA链的方向必须是3"→5"。由于DNA分子中两条链的走向相反,因此当分别以两条亲代DNA链作为模板聚合子代DNA链时,子代链的聚合方向也是不同的。 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领头链和随从链的概念。以3"→5"方向的亲代DNA链作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基本上是连续进行的,其子代链的聚合方向为5"→3",这一条链被称为领头链(leading strand)。以5"→3"方向的亲代DNA链为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则是不连续的,其链的聚合方向也是5"→3",这条链被称为随从链(lagging strand)。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冈崎片段的概念。由于亲代DNA双链在复制时是逐步解开的,因此,随从链的合成也是一段一段的。DNA在复制时,由随从链所形成的一些子代DNA短链称为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冈崎片段的大小,在原核生物中约为1000~2000个核苷酸,而在真核生物中约为100个核苷酸。
★第二节 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 一、复制的基本化学反应是核苷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磷酸二酯键 DNA复制时,在聚合酶的催化下,以四种脱氧核糖核酸为底物,即dATP,dGTP,dCTP,dTTP,脱水缩合生成3",5"-磷酸二酯键而连接成多核苷酸链。 DNA复制过程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聚合反应。 DNA的复制还是模板依赖性的,必须要以亲代DNA链作为模板。亲代DNA的两股链解开后,可分别作为模板进行复制。 二、DNA聚合酶催化核苷酸之间的缩合反应 ☆全称: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 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 DDDP )。简称:DNA-pol。活性:① 5"→3"的聚合酶活性;② 5"→3"或3"→5"核酸外切酶活性。 DNA聚合酶的核酸外切酶活性。 (一)原核生物DNA聚合酶 在原核生物中,目前发现的DNA聚合酶有三种,分别命名为DNA聚合酶Ⅰ(pol Ⅰ),DNA聚合酶Ⅱ(pol Ⅱ),DNA聚合酶Ⅲ(pol Ⅲ),这三种酶都属于具有多种酶活性的多功能酶。参与DNA复制的主要是pol Ⅲ和pol Ⅰ。 ☆pol Ⅰ为具有三种酶活性的单一肽链的大分子蛋白质,可被特异的蛋白酶水解为两个片段,其中的大片段保留了两种酶活性,即5"→3"聚合酶和3"→5"外切酶活性,通常被称为Klenow fragment。 Klenow 片段的分子结构。 ☆pol Ⅲ由十种亚基组成不对称异源二聚体结构,其中α亚基具有5"→3"聚合DNA的酶活性,具有复制DNA的功能;而ε亚基具有3"→5"外切酶的活性,与DNA复制的校正功能有关。 ☆原核生物中的三种DNA聚合酶。 (二)真核生物DNA聚合酶 ☆在真核生物中,目前发现的DNA聚合酶有五种:① DNA-pol α——起始引发,有引物酶活性。② DNA-pol β——参与低保真度的复制。③ DNA-pol γ——在线粒体DNA复制中起催化作用。④ DNA-pol δ——延长子链的主要酶,有解螺旋酶活性。⑤ DNA-pol ε——在复制过程中起校读、修复和填补缺口的作用。 ☆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三、核酸外切酶的校读作用和碱基选择功能是DNA复制的保真性的酶学基础 ☆为了保证遗传的稳定,DNA的复制必须具有高保真性。DNA复制时的保真性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 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② DNA聚合酶在复制时对碱基的正确选择;③ 对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校正。 (一)核酸外切酶活性在复制中辨认并切除错配碱基。 (二)复制的保真性依赖于正确的碱基选择 DNA聚合酶靠其大分子结构协调非共价(氢键)与共价(磷酸二酯键)键的有序形成,即只有当碱基之间完成正确的氢键形成后,才会催化磷酸二酯键的连接。嘌呤的化学结构能形成顺式和反式构型,与相应的嘧啶形成氢键配对,嘌呤应处于反式构型。 嘌呤化学结构的顺式和反式构型。 四、复制时双螺旋的解链伴有DNA分子拓扑学的变化 (一)解螺旋酶、引物酶和引发体 解螺旋酶(helicase) ,又称解链酶、DnaB蛋白或rep蛋白,是用于解开DNA双链的酶蛋白。每解开一对碱基,需消耗2分子ATP。 引物酶(primerase)本质上是一种依赖DNA的RNA聚合酶(DDRP),该酶以DNA为模板,聚合一段RNA短链引物(primer),以提供自由的3"-OH,使子代DNA链能够开始聚合。引物酶需组装成引发体才能催化RNA引物的合成。 在E. coli中,含有解螺旋酶(DnaB蛋白) 、DnaC蛋白、引物酶(DnaG蛋白)和DNA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被称为引发体(primosome) 。DNA复制起始时的解链则是DnaA(辨认复制起始点)、DnaB和DnaC三种蛋白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发体的组装形成。 引物酶催化合成短链RNA引物分子。 (二)单链DNA结合蛋白 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 strand DNA binding protein, SSB),又称螺旋反稳蛋白(HDP),是一些能够与单链DNA结合的蛋白质因子。 ☆SSB的生理作用:使解开双螺旋后的DNA单链能够稳定存在,即稳定单链DNA,便于其作为模板复制子代DNA;保护单链DNA,避免核酸酶的降解。 (三)DNA拓扑异构酶 能够松解DNA超螺旋结构的酶。 人类拓扑异构酶Ⅰ的分子结构。 DNA复制过程中正超螺旋的形成。解链过程中正超螺旋的形成。 拓扑异构酶的作用特点:既能水解 、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 分类:拓扑异构酶Ⅰ和Ⅱ。 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机制:拓扑异构酶Ⅰ——切断DNA双链中一股链,使DNA解链旋转不致打结;适当时候封闭切口,DNA变为松弛状态。反应不需ATP。 拓扑异构酶Ⅱ——切断DNA分子两股链,断端通过切口旋转使超螺旋松弛。利用ATP供能,连接断端,DNA分子进入负超螺旋状态。 双链DNA解开形成复制叉。 五、DNA连接酶连接DNA双链中的单链缺口 DNA连接酶(DNA ligase)执业药师可催化两段DNA片段之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从而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接成一条完整的链。 DNA连接酶的连接作用。 ☆DNA连接酶催化的条件是:① 需一段DNA片段具有3"-OH,而另一段DNA片段具有5"-Pi基;② 未封闭的缺口位于双链DNA中,即其中有一条链是完整的;③ 需要消耗能量,由ATP供能。 DNA连接酶的作用:DNA连接酶在复制中起最后接合缺口的作用。在DNA修复、重组及剪接中也起缝合缺口作用。是基因工程的重要工具酶之一。
★第三节 DNA生物合成的过程 ☆一、原核生物DNA的生物合成 (一)复制的起始:DNA解链形成引发体 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始阶段包括: 1. 解旋解链,形成复制叉:① 由拓扑异构酶和解链酶作用,使DNA的超螺旋及双螺旋结构解开,碱基间氢键断裂,形成两条单链DNA(需DnaA、B、C蛋白的协同作用)。② 单链DNA结合蛋白(SSB)四聚体结合在两条单链DNA上,形成复制叉。 2. 引发体组装和引物合成:① 由解螺旋酶(DnaB蛋白) 、DnaC蛋白、引物酶(DnaG蛋白)和DNA复制起始区域形成引发体;② 在引物酶的催化下,以DNA为模板,合成一段短的RNA片段,从而获得3"端自由羟基(3"-OH)。 (二)复制的延长: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 复制的延长指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3"→5"方向的亲代DNA链为模板,从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其化学本质是dNTP以dNMP的方式逐个加入引物或延长中的子链上,磷酸二酯键不断生成。在原核生物中,参与DNA复制延长的是DNA聚合酶Ⅲ。 DNA复制的延长过程。领头链的合成过程。随从链的合成过程。 DNA聚合酶Ⅲ催化领头链和随从链同时合成。 复制的延长过程。 (三)复制的终止:切除引物、填补空缺并连接断口 1. 去除引物,填补空缺:在复制过程中形成的RNA引物,需由RNA酶来水解去除;RNA引物水解后遗留的空缺,由DNA聚合酶Ⅰ催化延长空缺处的DNA,直到剩下最后一个磷酸酯键的断口。 2. 封闭断口,连接冈崎片段: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生成断口最后一个磷酸酯键,将冈崎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DNA长链。 随从链上不连续性片段的连接。 复制的终止。 二、真核生物DNA的生物合成 (一)复制的起始:与原核生物类似 基本过程包括:解旋解链,形成复制叉;组装引发体,合成RNA-DNA引物。 ☆主要区别:①复制起始点更多,序列更短;②复制有时序性,分组激活;③参与的酶和蛋白因子更多;④复制的起始与细胞周期的调控相关联。 ☆真核生物DNA复制起始需要:① DNA聚合酶α —— 具有引物酶兼DNA聚合酶活性,催化RNA-DNA引物合成;② DNA聚合酶δ —— 具有解螺旋酶和DNA聚合酶活性,参与复制起始,并且是子代链延长时主要的复制酶;③ DNA拓扑异构酶和复制因子(RFA、RFC等);④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可滑动的DNA链钳夹。 (二)复制的延长:三种DNA聚合酶的频繁转换催化领头链和随从链的合成 在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延长阶段,在聚合酶α催化合成的RNA-DNA-OH 3"引物的基础上,由聚合酶ε取代聚合酶α催化领头链的连续合成,或由聚合酶δ取代聚合酶α催化随从链的不连续合成。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延长阶段。 由于真核生物DNA存在较多的复制子,故领头链和随从链都比较短。领头链通常为半个复制子的长度(双向复制),而随从链则大致与一个核小体单位的长度相当。因此,延长阶段存在频繁的聚合酶之间的转换。 (三)复制的终止:去除引物,连接冈崎片段,重建端粒 真核生物DNA复制终止时,由RNase H和内切核酸酶FEN1水解去除RNA-DNA引物,并由DNA聚合酶δ催化填补空缺,最后由DNA连接酶连接冈崎片段。同时,线状DNA复制完成后,3"-末端由于RNA引物被水解而形成空缺,需进行填补,即完成端粒的重建。 端粒(telomere)是指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部分,通常膨大成粒状。 端粒的结构特点:由末端单链DNA序列和蛋白质构成。末端DNA序列是多次重复的富含G、T碱基的短序列。 端粒的功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保证DNA复制的完整性。 线性DNA在复制完成后,其末端由于引物RNA的水解而可能出现缩短。故需要在端粒酶(telomerase)的催化下,进行延长反应。 ☆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RNA-蛋白质复合体,它可以其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过程对末端DNA链进行延长。 端粒酶的组成:端粒酶RNA (human telomerase RNA, hTR);端粒酶协同蛋白(human telomerase associated protein 1, hTP1);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RT)。 端粒酶的作用机制——爬行模型。
第四节 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 一、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是RNA 逆转录病毒细胞内的逆转录现象。 二、逆转录的发现扩充了中心法则 ☆逆转录酶和逆转录现象,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大发现,扩充了中心法则的内容。逆转录现象说明:至少在某些生物,RNA同样兼有遗传信息传代与表达功能。对逆转录病毒的研究,拓宽了20世纪初已注意到的病毒致癌理论。 三、滚环复制和D 环复制 滚环复制(rolling circle replication):是某些低等生物的复制形式,如X174和M13噬菌体等。 滚环复制的过程。 D环复制(D-loop replication) :是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复制形式。 第五节 DNA损伤(突变)和修复 ☆DNA损伤的概念。由自发的或环境的因素引起DNA一级结构的任何异常的改变称为DNA的损伤,也称为突变(mutation)。 常见的DNA的损伤包括碱基脱落、碱基修饰、交联,链的断裂,重组等。 一、突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意义 (一)突变是进化、分化的分子基础 (二)突变导致基因型改变 (三)突变导致死亡 (四)突变是某些疾病的发病基础 二、多种内外因素可诱发突变 (一)自发因素 1. 自发脱碱基:由于N-糖苷键的自发断裂,引起嘌呤或嘧啶碱基的脱落。每日可达近万个核苷酸残基。 2. 自发脱氨基:胞嘧啶自发脱氨基可生成尿嘧啶,腺嘌呤自发脱氨基可生成次黄嘌呤。每日可达几十到几百个核苷酸残基。 3. 复制错配:由于复制时碱基配对错误引起的损伤,发生频率较低。 (二)物理因素 由紫外线、电离辐射、X射线等引起的DNA损伤。其中,X射线和电离辐射常常引起DNA链的断裂,而紫外线常常引起嘧啶二聚体的形成,如TT,TC,CC等二聚体。这些嘧啶二聚体由于形成了共价键连接的环丁烷结构,因而会引起复制障碍。 嘧啶二聚体的形成。 (三)化学因素 1. 脱氨剂:如亚硝酸与亚硝酸盐,可加速C脱氨基生成U,A脱氨基生成H。 2. 烷基化剂:这是一类带有活性烷基的化合物,可提供甲基或其他烷基,引起碱基或磷酸基的烷基化,甚至可引起邻近碱基的交联。 3. DNA加合剂:如苯并芘,在体内代谢后生成四羟苯并芘,与嘌呤共价结合引起损伤。 4. 碱基类似物:如5-FU,6-MP等,可掺入到DNA分子中引起损伤或突变。 5. 断链剂:如过氧化物,含巯基化合物等,可引起DNA链的断裂。 常见的化学诱变剂。 ☆三、突变的分子改变类型 点突变和复突变。 ☆DNA分子上单一碱基的改变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 1. 转换:发生在同型碱基之间,即嘌呤代替另一嘌呤,或嘧啶代替另一嘧啶。 2. 颠换:发生在异型碱基之间,即嘌呤变嘧啶或嘧啶变嘌呤。 血红蛋白β-亚基的点突变。 3. 缺失: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从DNA大分子上消失。 4. 插入:原来没有的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插入到DNA大分子中间。 缺失或插入都可导致框移突变。框移突变是指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方式改变,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缺失引起的框移突变。 5. 重排:DNA分子内较大片段的交换,称为重组或重排。 四、DNA损伤的修复有多种类型 ☆DNA损伤修复(repair) :是对已发生分子改变的补偿措施,使其尽可能回复为原有的天然状态。 修复的主要类型:光修复(light repair)、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SOS修复。 ☆(一)直接修复系统(光修复) 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修复作用,能够修复任何嘧啶二聚体的损伤。 修复过程由光修复酶(photolyase)催化完成,该酶以FAD和MTHF(次甲基四氢叶酸)为辅助因子,在一定波长(300~600nm)可见光照射下被激活。 光修复酶的分子结构。 其修复过程为:①光修复酶识别嘧啶二聚体并与之结合形成复合物。②在300~600nm可见光照射下,酶获得能量,将嘧啶二聚体的丁酰环打开。③光修复酶从DNA上解离。 ☆(二)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 这也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修复机制,可适用于多种DNA损伤的修复。切除修复机制的基本过程是将受损的DNA片段切除,然后再以对侧链为模板,重新合成新链进行修复。 在原核生物中,与DNA切除修复有关的蛋白质包括UvrA、UvrB、UvrC,以及DNA pol Ⅰ和DNA连接酶。UvrA和UvrB主要起辨认和结合受损部位的作用;而UvrC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与受损片段的切除有关。 原核生物DNA切除修复的机制。 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s,XP)是一种人类遗传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DNA修复系统缺陷相关。因此,人类DNA切除修复系统相关基因被命名为XP基因,包括XPA、XPB、XPC、XPD、XPF、XPG等。其中,XPF和XPG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XPF切割5"侧,XPG切割3"侧。 真核生物XP切除修复系统。 (三)重组修复系统 这是DNA的复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有差错的修复方式。修复时,利用重组蛋白RecA的核酸酶活性,将另一股健康亲链与损伤缺口相互交换。 RecA重组蛋白修复DNA示意图。 (四)SOS修复系统 当DNA损伤广泛难以继续复制时,由此而诱发出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在E. coli中,各种与修复有关的基因,组成一个称为调节子(regulon)的网络式调控系统。这种修复特异性低,对碱基的识别、选择能力差。通过SOS修复,复制如能继续,细胞是可存活的。然而DNA保留的错误较多,导致较广泛和长期的突变。 | ☆——重点 ★——难点 1.0学时
动画演示
重点强调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动画演示
图片展示
动画演示 重点强调
重点强调
----------------- 1.0学时
图片展示
重点强调
图片展示
重点强调
图片展示 重点强调
列表对比
重点强调
列表对比
重点强调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动画演示
重点强调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动画演示
图片展示 重点强调
----------------- 1.0学时 重点强调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动画演示
图片展示 动画演示
重点强调
重点强调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重点强调
动画演示 ----------------- 1.0学时
重点强调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重点强调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列表总结
总结提示 重点强调
图片展示+举例
图片展示+举例
重点强调
重点强调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重点强调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 |||||||||||
小 结 | 1. 遗传学的中心法则和反中心法则。 2. DNA复制的特点。 3. DNA复制的条件。 4. 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5. 逆转录的概念和意义。 6. DNA损伤及修复的分子机制。
| |||||||||||
复 习 思 考 题 、作 业 题 | 一、名词解释 1. DNA半保留复制;2. DNA半不连续复制;3. 复制子;4. 复制叉;5. 领头链和随从链;6. 冈崎片段;7. 基因突变;8. 逆转录;9. 点突变。 二、问答题 1. 简述DNA复制的特点。 2. 简述DNA复制的条件。 3. 简述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 |||||||||||
下 次 课 预 习 要 点 | 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 1. 转录的概念。 2. 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3. 转录的特点和条件。
| |||||||||||
实 施 情 况 及 分 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