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泸州医学院自1951年建校以来,外科手术学(原外科学总论)在一批著名老教授的长期带领下,形成了一套治学严谨的教风和学风,带出了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过硬的老中青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在临床、教学及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开设本学科起至今,外科手术学教学条件、教学模式及教学质量在一代又一代的教学工作者们不懈的努力下得以快速地发展,其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建校初,开始开设外科手术学教学。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式主要靠教师在科堂上讲,很少有教学辅助设施,每次上课人数在50-60人左右,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边记,见习实习基本上是在病房,无实验教学,教学条件差,教学效果不理想。 七十年代初,修建了外科总论实验大楼并初具规模,开始使用自编外科总论实验教材以及开展一些外科手术基本操作训练,外科总论课实验课得以发展。但由于基础设施差、师资队伍不稳定、缺泛统一的实验教材等因素使外科总论课实验教学很不规范、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障。理论课仍然以教师在课堂版书讲解为主,挂图、幻灯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开始出现。 八十年代开始,“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得以发展,教学辅助手段得以在课堂利用,例如挂图、幻灯,使教学方法更多样化。学生不仅可以听到教师讲解的理论还可看到一些图片,对加深理论的理解很有帮助。改革开放使医学界与国外先进技术的交流大大增加,教师学生对外文的需要更加迫切,课堂外文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稳定的师资队伍以文件的形式得以保障(固定师资并且每年在外科各专科科室按职称比例轮流选派教师)。学院先后投入巨资按临床手术室的标准彻底改建外科手术学实验室。实验教材得以进一步发展,实验教学内容大大丰富,除开展洗手、穿衣、戴手套、消毒铺巾、外科各种常用器械的认识、打结、各种缝合法等外科基本操作外,还开展了(兔)清创术、(狗)盲肠切除术(仿阑尾切除)、脾切除术、胃修补术、肠切肠吻合等外科基本手术,并且制作了实验教学录像片。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论与实践得以很好的结合,从而教学质量得以较大的提高。特别是90年代随着电教教学逐渐普及,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得以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深化,教学研讨及教师教学评估及奖惩已形成制度化。在1998年教育部对我院本科教学评估对外科手术学教学有很大促进与提高,使外科手术学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得到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的认可和好评。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高校扩招使外科总论教学面临新机遇。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使多媒体教学在外科手术学理论教学中得以普遍应用。教研室从教学软件和硬件方面都得到了快速提高,一方面鼓励教学提高运用计算机的水平,自制了一批优秀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CAI)及教学视频材料。另外、还从兄弟院校引进一些优秀的电教片充实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新添置了计算机、投影仪、现场手术转播传输设备等多媒体教学设施,新建了电教化教室(学生可坐在教室里直接观摩手术全过程)。多媒体教学通过标准、准确的文字表述,多样的图片展示,各种影视片的播放,使理论、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更规范,更直观,更容易理解、掌握,从而使教学条件、教学模式得到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缓解教师少学生多的矛盾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可以说外科手术学教学已经进入多媒体教学的新时代。外科手术学实验大楼近一步扩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实验室无菌技术管理接www.lindalemus.com/shouyi/近临床手术室的水平,自编《外科总论实习指导》于2002年2月正式出版并向全国发行,使外科总论实验教学更规范、更科学,为学生们对外科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于2004年成功申报为泸州医学及四川省精品课程,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受到评估专家们的高度称赞。 本课程自2007年开始进行留学生教学,自编《外科手术学.基础篇》(英汉双语版),已在三届留学生中使用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极大的推动外科手术学课程英语教学水平并向国际化教学迈进了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