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针灸技术
第四章刺灸法总论
刺灸法(method ofneedling and moxibustion)包括刺法和灸法两种,主要论述刺法灸法的理论及其具体操作技术,为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本章主要就刺灸法的概念、源流和发展等内容作一阐述。
刺法,古称“砭刺”,是由砭石刺病发展而来,后来又称“针法”,目前其含义已非常广泛,即指使用不同的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以达到激发经络气血、调节整体功能的方法。
灸法,古称“灸○”,又称“艾灸”,是指用艾火治病的方法。广义的灸法既是指采用艾绒等为主烧灼、熏熨体表的方法,又可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疗法。
无论刺法和灸法均是通过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协调脏腑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一节刺法的起源和发展
一、针具的起源与发展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曾利用一些简单的、不加磨制的石块做为生活和日常用具,这就是旧石器时代。后来,勤劳的祖先们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又逐渐能够加工制造各种不同形状的石斧、石刀和石针等工具,演进到新石器时代。
砭石是古代的一种石器,《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是经过磨制而成的原始工具,可以看作是最初的“针具”。有关砭石的记载很多,如:《山海经》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晋·郭璞注:“可以为砥(砭)针,治痈肿者”,《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唐·王冰注:“砭石,谓以石为针也。”这些记载都说明,“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初是用来刺痈肿、排脓、放血的工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针灸治疗的工具。
砭石的实物,近年来在考古工作中有了新的发现,如196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根磨制的石针,长4.5厘米,一端有锋,呈四棱锥形,经考古与医史专家鉴定,这枚石针出于距今1万年至4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认为它是针刺的原始工具——砭石。又如,山东省微山县两城山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有4块刻有半人半鸟的神物,手握一针形器物,刺向患者肢体。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献的记载证实,“砭石者,亦从东方来”(《素问·异法方宜论》),砭石发明于我国东部的山东一带,后来逐渐推广到各地。
针具的形成与生产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古代的针具除砭石之外,还有骨针、竹针的应用。据考,大约在山顶洞人文化时期,已能制造比较精细的骨针,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不少各种各样的骨针,这些骨针,也很可能被用来作为医疗工具。此外,古代“箴”字的字形,也可以推求在古代某一时期,有竹制针具存在。到了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发展了彩陶文化,随之出现了陶针,直到目前广西侗族还保存有这种工具。
夏、商、周时代,随着冶金术的发明,进入了青铜器时代。由于青铜器的广泛应用,为针具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了物质条件,于是就有了金属针具如青铜针的出现。《内经》中记述的“九针”就是萌芽于这个时期。《帝王世纪》中就有关于“伏羲制九针”的记载,“九针者,亦从南方来”(《素问·异法方宜论》),是指我国南方地区多从事金属针具的制造,这是证明当时有各种针具存在的史实。春秋时代出现了铁器,冶炼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自战国到秦汉,砭石才逐渐被九针取代。针具由砭石到九针,标志着针具的形成。ꗬ
从砭石到九针,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证实。197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公社,从一批古铜器中发现了一根青铜针。据考证是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器物。其形状与头道洼砭石非常相似,后被命名为“青铜砭针”。1968年河北满城县西汉刘胜墓中发掘出4根金针和5根银针,即为九针的一部分食物。金针与银针的发现,证明早在2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应用金、银制造医疗工具。金属针具的广泛应用,为针刺法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现代科技高度发达,冶金技术日益提高,出现了由不锈钢制成的针具,这种毫针既有一定的韧性,又不易生锈,且挺直滑利,经久耐用,现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20世纪后50年,针具的品种亦趋多样,如电针、光针、磁针等亦相继问世,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许多科研成果。
二、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随着针具的不断变革,针刺的方法也不断提高。早期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总结了上古以来的针刺方法,其论述颇为精辟和全面。在刺法方面,提到了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
在补泻手法方面,提到了徐疾补泻、呼吸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提插补泻和开阖补泻等,为后世针刺方法奠定了基础。继而《难经》又有所阐发,强调了针刺时双手协作的重要性,对后世影响颇大。
唐宋时期,在针刺手法方面一直继承《黄帝内经》和《难经》之说。到了金元时期又提出了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的时间针刺学说。窦汉卿的《针经指南》创立了“针刺十四法”,目前大部分具有实用价值。明初陈会的《神应经》提出了“催气手法”,现仍适用于临床。徐凤的《金针赋》又提出了一整套的复式补泻手法,对“烧山火”和“透天凉”也做了系统的论述。其后,高武的《针灸聚英》、汪机的《针灸问对》记载的针刺手法,都是在《金针赋》的基础上发挥撰成。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又采集了明代以前有关针刺手法的精华,提出“刺有大小”,有“大补、大泻”、“平补、平泻”、“下针十二法”和针刺“八法”,临床多为适用。清代中叶以后,针灸医学渐趋衰落,针具针法亦无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灸学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针刺手法的研究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文献考证到临床观察,从实验研究到规律性的探索,均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传统针刺手法越来越受到重视,从针刺手法的临床研究到实验研究,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这对于阐明经络理论和针刺治病原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灸法的起源
灸法属于温热疗法,与火的关系密切,火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或80万年前的“兰田人”时代,乃至更远。据考古学的研究,在北京周口店发掘的含骨化石地层中,就发现有遗留的灰烬和烧过的动物骨骼或土石。早在大约5万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用火来取暖、熟食,尤其是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由于火的发现和使用,对人类的生活和繁衍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灸法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由此可见,灸法是随着火的应用而萌芽,并在其应用实践中不断发展。
古人在煨火取暖时,由于偶然被火灼伤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从而得到了烧灼可以治病的启示,这就是灸法的起源。
“灸”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灼”,是灼体疗病之意。最早可能采用树枝、柴草取火熏、熨、灼、烫以消除病痛,以后才逐渐选用“艾”为主要灸料。艾,自古以来就以一种野生植物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到处生长,因其气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于是便取代一般的树枝燃料,而成为灸法的最好材料。据《左传》记载,鲁成公10年(公元前581年),晋景公病,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晋朝杜预注解,“攻”指艾灸,“达”指针刺。汉代张仲景的著述,有“可火”与“不可火”的记载,其所言之火,亦指艾灸。
二、灸法的发展
“灸”字在现存文献记载中,以《庄子·盗跖》最早提及,如孔子劝说柳下跖:“丘所谓无病自灸也”。《孟子·离娄》也曾记载:“今人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显然也是指的艾灸。从中可以推断在春秋战国时代,灸法是颇为盛行的。
1973年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了三号汉墓。在出土的帛书中,记载了经脉灸法的就有3篇,是目前《内经》以前的珍贵文献。
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故灸○ 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产生与我国北方人民的生活习惯、条件和发病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深化,以后历代出现了许多针灸方面的著作。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www.lindalemus.com/pharm/方》都大力提倡针灸并用。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则弃针而言灸,可见当时对灸的重视。以后从宋代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到清代廖润鸿的《针灸集成》无不注重灸法。
历代有关灸法的专著还有很多,如公元3世纪就有《曹氏灸方》,唐代有《骨蒸病灸方》,宋代《黄帝明堂灸经》、《灸膏肓俞穴法》、《备急灸法》,元代有《痈疽神秘灸经》,清代有《太乙神针》、《神灸经纶》等。
灸法治病,最初古人多采用直接灸,且艾炷较大,壮数(艾炷的计数单位)较多,如《太平圣惠方》指出:“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也说:“凡灸诸病,火必足气到,始能求愈”。同时古人非常推崇应用化脓灸进行身体保健和预防疾病。
现代灸法则有了长足发展,为了减轻患者接受灸疗的痛苦,多采用小艾炷少壮灸,并衍化出多种灸法,如艾条灸、药条灸(包括太乙神针、雷火针等)、温灸器灸、温针灸、天灸、灯火灸等。根据病情不同,还常采用间接灸法,所隔物品多为姜片、蒜片、食盐、豉饼、附子饼等。灸法已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第三节 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针刺和艾灸都是通过刺激体表的经络腧穴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针刺www.med126.com和艾灸本身就包含着刺激量等有关量学方面的问题。实践证明,刺法、灸法的相关量学要素是关系疗效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刺法的量学要素
目前刺法的含义已很广泛,但最主要的是毫针刺法,因此,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毫针刺法。从广义上讲毫针刺法的量学要素应包括进针方向、进针深度、具体手法的操作、留针时间的长短等环节,这其中的许多环节将在针刺手法中论述,这里我们主要从手法操作中的四大要素方面来论述,即毫针刺法量学的四大要素。
1.作用力的方向:在毫针补泻手法中作用力的方向常常是决定针刺补泻作用性质的因素之一,如捻转补泻手法就以捻转作用力的方向而分补泻。
2.作用力的大小:作用力的大小是决定毫针刺激量强弱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捻转、摇动或提插毫针的幅度大,刺激量就大。在施行捻转手法时,当术者手、腕、臂同时用力时,刺激量大;若仅用手指力量捻动针柄,刺激量小。
3.作用力持续的时间:在施行针刺手法时,作用力持续的时间直接关系着疗效,因为,这关系到一次针刺是否达到了有效的刺激治疗量。古人在论述针刺时以“得气”为标志,但临床实践证明,仅仅以“得气”作为一次有效的治疗量是不够的,必须注意得气持续的时间。如现代研究表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在风池穴用捻转手法持续1~3分钟常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如果仅仅使局部“得气”后,不再持续行针,治疗作用较差。因此,根据患者的具体病证和情况,确定作用力持续的最佳时间参数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4.作用持续的时间:在《内经》中早有“刺婴儿者,速刺而疾发针,日可再。”的记载,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正确掌握针刺作用持续的时间,及时进行下一次治疗。每一次针刺治疗后,其作用会持续一定的时间,这又因病种而异。如现代研究表明,中风患者常常在针刺治疗后约20分钟,脑血流改善最明显,持续6小时左右即明显衰减,这就表明在6小时后应进行第二次治疗。
二、灸法的量学要素
在施行灸法时也要注意灸法的量学要素,包括艾柱的大小和壮数,艾条的大小和施灸的距离,施灸时间的长短,灸疗作用持续的时间等,这些量学要素都与病种和患者具体情况密切相关,在临床中注意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出灸法的量学方案可明显提高疗效。
古代将用于灸法的艾炷数量的计数单位定为“壮”(zhuang),即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或言治疗用了一个艾炷)就称为“一壮”(one moxa-cone)。艾炷的大小一般按枣(橄榄)、莲子、玉米粒、苍耳子、麦粒计量。一般而言,艾炷越大,刺激量就越大;艾灸壮数越多,刺激量就越大。每个穴位一般灸3~7壮。《扁鹊心书·窦材灸法》:“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大”。
艾条施灸一般约距离皮肤2~3厘米,以不引起灼痛为度;时间为5~10分钟。一般而言,距离越大,刺激量越小;时间越长,刺激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