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是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开设《中药药理学》目的: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操做
①通过教与学使学生了解中药药理研究的的内容和目前概貌。
②初步掌握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操作,为进一步研究、整理和发展祖国医药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③使医药工作者进一步认识中药防病治病的道理(中药作用原理)以及药物产生疗效的物质基础。
学时安排:总学时54学时,理论课38学时,实验课16学时。
理论课分为:
总论(12学时)
中药药理学研究进展3学时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2学时
中药药理实验设计 7学时
各论(26学时):按中药学传统分类法分别介绍各类药的现代研究成果。
总 论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2、熟悉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本课程任务;
3、了解其发展及成就。
【教学方法与时数】讲座式、启发式、计论式教学;3学时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一、《中药药理学》的定义
1.何谓《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TCM)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解释:中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材。
机体:指人体、动物体及病原体。
2.分析定义:
1)与基础药理学进行比较
导入语 提问:1、《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2、《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根本区别点?
启发:《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作用原理;从表面上可以看出其与《中药药理学》明显不同是研究对象:化学合成药(药理学)与中药单味药、复方、有效成分(中药药理学),这是两者区别点之一;但《中药药理学》最大的特点应该还在于它的指导思想来源于中医理论,这是两者区别的根本点。
二者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
相似点:均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研究内容一样)
不同点:
①研究对象不同:
中药药理学→中药(中药单味药、复方、有效成分(中药药理学))
基础药理学→ 西药(化学合成药)
②研究指导方针不同:
中药药理学→在中医传统理论体系下--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阴阳、脏腑、归经、病因等)
基础药理学→在现代医学理论体系下--以生理、生化、免疫学、病理学为基础。
2)与中药学进行比较
相同点:中药学及中药药理学都必须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指导方针相同)
不同点:研究方法不一样
中药药理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讲述的是现代研究成果。
传统中药学→古代的方法
3)从以上与药理学、中药学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定义有两个关键点:
①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是研究中药药理作用的捷径,否则走弯路。
例:麻黄素的研究(上世纪20年代)
麻黄素药理作用的发现是一个引起国际反响的重大发现,从这开始了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是一个起点,而且在国际上掀起了研究中药的热潮。
麻黄碱(素)是中药麻黄中所含生物碱的一种,是麻黄产生平喘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研究中药药理作用的原则 “根据主治,参考功能”,不同于天然药物研究(西方),有几千年的临床经验。
②现代科学的方法
中药药理学用的是现代科学的方法,讲述的是现代研究成果。
古人对中药的认识是中药学: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传统中药学的特点:
*是科学,有价值的遗产,中医药是一个伟大宝库。
*方法: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古籍整理。
均不是有目的的科学实验。
*来自民间,一脉相传。中药体系几千年来没有破坏。
*历史条件限制,有错误,疏漏、封建糟粕。
中药药理学的方法是采用现代技术研究中药,实际是实验(动物实验)的方法。证明前人结论的唯一方法就是观察和实验。故中药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中药缺乏动物实验。过去:临床,现在: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的优点:
*客观性:人易受暗示(宣传媒介),有些疾病可自愈、有些是人的自我感觉。
*准确性:可控制剂量。
*可重复性:控制动物种系,药物来源、产地等。
*数据化:如镇痛作用,试验可观察动物扭体次数,来判断疼痛程度。
*限制少:损伤性实验侵犯人权,对动物可有破坏性(高压、窒息等),还可处死便于探讨机制。
但应注意,大多数动物实验结果与人相似,但有www.lindalemus.com/jianyan/时动物与人不相符合。①动物实验有结果,人无作用,如葛根中的黄酮成分对小鼠有很好的避孕效果,对人无效。
②对人有效,做动物实验无结果,如巴豆对人强烈泻下,对小鼠无泻下作用。故中药研究成果最终由临床检验。
小结:
其定义掌握两个关键点:
①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②运用的是现代科学方法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研究中药功效为目的,用现代药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单味药和方剂。
二、《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同现代药理学)
研究中药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内容包括两大方面:
1)中药药效学(中药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of TCM):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 是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通过研究中药药效学,来阐明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理。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绝大多数研究都是这一方面的。
提问:对中药药效学的研究实际上已有几千年的临床资料总结,如历代本草有论述:大黄泻下、桂枝解表、人参补气等,为何还要对其进行再研究?
启发学生:现代中药药效学研究,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对中药作用及作用原理的再认识,以阐明中药作用的实质和防病治病的现代科学机理,对中药的功效、主治给予现代科学水平的阐明和发现中药新的作用和用途。
2)中药药动学(中药代谢动力学,pharmaacokineticsof TCM);研究机体对中药的生理处置; 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及其特点。即中药的体内过程。这方面研究比较少,也比较困难,可以说中药在这方面的研究是比较落后的。
对(中药药动学)研究机体对中药的处置,可以认为是中药研究的新发展,阐明中药在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本研究基础上可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发挥中药疗效,防治不良反应目的。
注意:这里所说的中药包括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中药的有效部位、有效单体。
三、学习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从现代科学的高度,认识和理解中药理论的内涵。研究中既要重视单味药的研究,也要注意总结提炼某一类药的共性,形成理论。
即揭示中药(尤其是单味药)治病的奥秘,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中医本身对中药作用(功效)的解释不多,也不太科学,多从性状上解释(取类比象)。
例1:
附子:回阳救逆、补阳助火
因含生物碱,(去甲乌药碱),产生强心、抗心律失常、抗休克、扩张血管等作用。
例2: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因含小檗碱,产生抗病原体,抗内毒素、抗炎、解热、镇静、抗肿瘤等作用。
2.中药药理学研究要与中药临床应用研究密切结合,为提高中药疗效,促进中医药应用科学的发展做贡献。
提高临床疗效:学习和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即中药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使医务人员能更自觉处方遣药,提高临床疗效。
目前中医临床已逐渐趋向于中、西双重诊断,中医治疗。中药的药理作用已成为临床处方遣药的重要参考,而且愈来愈表现出其重要地位。即在严格按照传统理论处方的同时,结合选用针对疾病病理机制的有效药物,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以提高疗效。中药药理学在其中产生了重要作用,故其是中西医学结合的典型代表,最活跃的一点。通过实验研究,将中药理论与现代药理学成果相结合,促进中药学的发展。
如柴胡的保肝作用可用于各型肝炎;黄连为一清热解毒药,现研究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益母草为一产后调理药,研究证实有收缩子宫作用,可用于产后子宫复位不全,中医用、西医也用。
注:大部分对中药的药理作用的研究确实对临床有一定指导作用,但有例外,实验室结果与临床关系不大。如给妊娠小鼠、兔、犬、猴皮下或肌肉注射天花粉蛋白,使大部分胎仔死亡,其他一些实验也证明天花粉蛋白有致流产作用。但临床以天花粉入煎剂,并无此种效果,必须提取天花粉蛋白注射给药才具有抗早孕作用。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
几十年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的积累,对现代中医药理论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对中药药性理论,以及中药清热解毒、攻里通下、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作用,已初步建立了与之相关的现代科学概念。对中药药性、功能、主治给予现代科学的表述,有助于阐明中医药理论。
(“以药探理”)通过典型方、药的药理研究,探讨中医药理论,已成为阐明中医药理论实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举例1:
临床启示:肾阳虚病人临床常用右归丸、肾气丸进行治疗,有肯定的疗效。
进一步对药物进行药理研究发现:药物作用于垂体,使促激素分泌增加,引起各腺体分泌激素增加,其结果是影响了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新陈代谢(脂肪、糖)等。实验结果反证了一个中医理论,探讨了肾阳虚的实质。即肾阳虚是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紊乱,具体说是内分泌功能衰退(女性更年期、男性更年期),免疫功能低下如年老体衰、肾功不全、不孕症等。
举例2
阴虚证和阳虚证实质?滋阴药和助阳药使用的科学原理?
启发:阴虚证患者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功能偏亢;
阳虚证患者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功能偏亢。
附子、肉桂等可兴奋β-R,使阴虚证进一步恶化,对阳虚模型的M受体增多及CGMP系统功能偏亢可抑制作用并使之趋于正常,这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阴虚证、阴虚证实质及温里药助阳原理。
4.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中药新药的开发是以中药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可控制性为基本条件,中药药理学承担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任务,这不仅为临床提供了许多高效低毒的中药新药制剂,也推动了中药药理学自身的发展。所有新药的开发都必须进行药理实验,为保证新药安全、有效、要求提供必要的药效学、毒理学资料。
建国以来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本世纪初:麻黄→麻黄碱(平喘)
50—60年代:从元胡中提取出颅痛定(延胡索乙素)→元胡止痛
1)野生变家养的药材,也是新药。
如用猪蹄甲代替穿山甲。一方面古书有类似记载,另一方面,现代研究其化学结构、性质类似,有可能相似,可否代替,做药理实验。类似研究不少,如水牛角代替犀角,狗骨代替虎骨。
2)发现有价值有疗效的新药
安徽对断血流的应用基础研究取得显著成果,曾获安徽省科学进步二等奖、国家科学进步三等奖,该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为何我们的研究能得到有关专家和社会的肯定。__断血流(荫风轮)是由安徽省霍山县老药农文化大革命期间献出的祖传秘方草药,对内外伤出血,尤其对妇科出血症疗效显著。但药物来源有限,为扩大药源,我们对同科属其它种植物(风轮菜、光风轮、瘦风轮)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风轮菜止血作用较荫风轮更强,光风轮止血作用与荫风轮相近,瘦风轮止血作用较弱,该研究在肯定荫风轮止血作用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验证了风轮菜、光风轮的止血作用,为扩大药源提供药理学依据。
3)老药新用
如本草只记载青皮理气,现代研究发现其提取液静脉注射升压、抗休克;五味子可降低转氨酶用于保肝等实例均为抗休克、保肝治疗领域增加新的用药。
中药药理研究是新药研制过程中不可缺少内容
近年来我国中药新品种不断涌现,新药申报制度已逐渐完善。为保证新药安全、有效,要求提供必要的药效学、毒理学资料,才能进一步临床验证。
4) 为中医药国际化服务:中医药对某些疾病有独特疗效,但其中医理论不易为国外所理解,揭示中药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使中医能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中药,合西医同行信服中药的有效性、科学性,使祖国医药学这一瑰宝能为全世界医药界所理解和掌握,这样中医药将真正的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
四、中药药理学的学科性质
*中药药理学是一门与多种学科密切联系的新兴的桥梁性学科。
*医与药之间的桥,
*中医与西医之间的桥。
是中药学与现代药理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是连接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纽带;是沟通基础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桥梁。
第二节 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一、中药药理学发展历程
1.药物的起源
中药的产生和发展是劳动人民随着生产实践和医疗实践逐渐积累起来的,古人为了寻觅食物,难免遇到一些具有泻下、致吐、镇痛、止血等特殊作用的物质,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进而利用来治疗疾病。经反复实践,逐步掌握某些物质的特性和效用,利用来治疗疾病,使这些物质成为药物。可知最早的药理实验是在人的身上进行的。随着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药物使用也在不断进展。
2.中药药理学的开创与发展
始于近代,分为3个时期,用三句话概括:20年代起步,50年代发展,90年代高潮。
1)20世纪20—40年代
中药在我们已有悠久的历史,但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中药是20世纪20年代初才开始。
20世纪20年代初,美籍华人陈克恢第一个系统研究麻黄,对其中有效成分麻黄碱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发现其特异性药理作用(麻黄碱为α、β-R兴奋剂,具拟肾上腺素作用),该成果不仅震动国内,在世界上也引起巨大反响,这成为一个起点,开始中药药理研究的新篇章。
特点:
*起开创性作用。(麻黄的研究)
*形成一条研究思路:从天然药材中提取化学成分,筛选研究,确定药效和有效成分。
*很少结合中医药理论和临床。
*由于战乱,成效甚少。
*科学性差。(忽视药材的鉴别)
2)20世纪50—80年代
特点:政治稳定加之政策鼓励,研究更广泛更深入。
*50—60年代:大量单味药研究及其药效筛选研究。其中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抗感染、抗肿瘤取得显著成就。
*10年动乱:受到严重干扰,但进行了大量民间草药的发掘。
*70—80年代:开始注意中医药理论指导。复方、治法、配伍、药性理论等。
3)90年代
特点:跨上一个新的台阶。1985年国家颁发《新药审批办法》,开始从纯理论研究向研制新药为之。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化学、药理、临床等多学科合作。
*继续沿植物药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中药,向更深更高层发展。向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以至基因水平。有效部位、有效单体正成为单味中药药理研究的主要对象。
*突出了中药复方的整体。进一步明确中药复方药理作用于多层次、多靶点的概念。强调中药复方作用于的多效性。成果显著。
补:中药药理学课程的形成
开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药药理研究,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至70年代初,在单味中药的药理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对于说明这些中药的功能主治,指导临床实践十分有用。70年代初,上海、江西等地编出初级形式的教学参考资料,向学生开出讲座,深受学生和临床医生的欢迎。
70年代后期,全国各地出现的研究中医药理论的热潮,中药药性理论和治法治则的研究,对于零散的单味中药的系统化产生了重要作用。按传统中医理论在同一功能类别之间确实存在许多共性的药理作用,且与以复方为主的治法治则研究的结果一致。而不同功能类别的中药,如清热、补虚、活血等则确各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这种知识的系统化为后来的教材建设打下了基础。
1978年,中山医学院负责主编粉碎四人邦后的首版药理学统编教材,其中列入“中草药药理研究概况”一章,首次按中医传统理论分类进行了药理作用的阐述,在定稿会上,受到与会的药理学前辈周金黄教授的高度重视。
会后即在他亲自主持指导下,开始了大型专著《中药药理学》的编写,该书首次以中医传统功能分类对中药的药理作用进行概括和论述,不仅对每味中药的药理作用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而且对每种功能类别也都进行了药理作用的概括,对于传统的中药基本药性理论也尽可能地在当时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有所阐述。其例为80年代中期出版的第一本中药药理学教材所沿用。
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全国已有多所高等中医院校向学生开设了中药药理课程或讲座。80年代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新编的中药专业教学计划中,正式列入了中药药理学课程,并于80年代中期出版了第一本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由王筠默主编的《中药药理学》教科书,标志着中药药理学科正式形成。
二、中药药理学的主要成就
1.麻黄药理及化学研究
2.50年代起:我国从事中草药研究者日渐增多,药理学家朱恒壁、刘绍光、张昌绍、周金黄等对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的研究思路和国际上研究植物药的思路是基本一致的,即脱离中医药的传统理论,去提取单味药的单一化学成分,研究其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在这一时期中,他们主要集中在对防治传染病的中草药进行了研究,推出了鸭胆子治痢疾、常山治疟疾、白果治肺结核等。此外,也对30~40种中药进行了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为以后的中药药理研究打下了基础。
中药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对数百种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些有良好作用的化合物,并应用于临床。其中较突出的有抗肿瘤药:长春碱、三尖杉碱、靛玉医.学全在线红、喜树碱等;抗菌药:黄连素、穿心莲内酯、黄芩苷、大蒜素等;心血管病用药:川芎嗪、葛根素、丹参酮等;抗疟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等;男用避孕药:棉酚等,特别是对许多单味药和方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同一类型的单味药,如: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补益药、泻下药等的研究、大大有助于阐明和理解有关中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和泻下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对方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说明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和中药配伍组方原理,也有助于改进方剂、发现和明确方剂的临床效用。此期间还对几十种经典方剂的药理作用和配伍进行了研究;对古方、时方的药理作用也有很多报道。对一些古方加以改变使之更适用于临床的某些病症,也有不少例子:如从安宫牛黄丸研制成清开灵,从苏合香丸研制成冠心苏合丸等。
3.进入80年代,现代中药药理学也有很大发展,1985年10月在重庆成立了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并于同年创刊了《中药药理与临床》杂志,国家正式把中药药理学列入有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目前,中药药理学研究院方兴未艾,研究领域日益扩大,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掘起,使中药的药理研究深入到一个更加微观的世界,中药对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更带有根本性的影响不断被揭示,中药治病的科学原理和几千年来中医治病的丰富经验在不断地为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更由于同新药研制有关的药政法的颁发,结合中药新药研制的药理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化学、药理、临床的协作研究广泛采用,中药药理学作为一门年轻的、朝气蓬勃的学科正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着。
在研究内容上:
1)单味药:不仅对传统中药如黄连,甘草、防已、钩藤等进行了较多实验和临床研究,还结合一些疑难病和常见病如细菌感染、高血压、肿瘤、血吸虫,心血管疾病等进行大量的药物筛选,并进行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改变了以往中西药相应排斥的状态。
2)复方:先全方后拆方研究,既要研究全方的临床效价及药理作用,又要研究各单味药在方中所起的作用及相互配合后所引起的质和量的变化。
3)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对中医药性理论,如性味、归经等研究已提到日程上来,对中医治则的研究如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固本、通里攻下等。如应用活血化瘀药物,使“气滞血瘀”转化为“气血流通”,以达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目的,并根据这一原则制成了“冠心Ⅱ号方”、“复方丹参滴丸”等。
在研究方法上:
除采用传统的一般药理为指标对离体器官,整体器官,病理模型进行研究外,随生命科学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观察指标由系统、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基因水平。
在研究人员上:
由少数人发展到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队伍。最早一批是西学中人员,自79年全国药理学会成立以来,对中药药理研究的日益重视。《中药新药审批办法》的颁布更加推动了中药药理研究。
开设中药药理课程从1985年始,教材随着学科发展几易其稿;设立中药药理学专业及硕士点、博士点;各研究机构相继成立中药药理研究室。本教研室自1985年白手起家,已发展到目前的水平。
小结:中药药理学经历了播种耕耘(20~40年代),破士出苗(50~80年代)和抽枝生叶(90年代~)时期,虽然发展可观,但仍处于幼稚时期,还待茁壮成长。
参考书目
1、《中药药理学》(第一版),侯家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第一版),陈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
3、《中药药理学》(第一版),沈映君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4、《现代中药药理学》(第一版),王本祥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5、《中药药物动力学方法与应用》(第一版),郭立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6、《中药新药研制开发技术与方法》(第一版),王北婴、李仪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7、《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版),陈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