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针刺得气和相关技法
第一节 治神法和针刺得气
一、治神法
治神法又称守神法,是通过病人精神调摄和医生意念集中等,使针下得气甚而气至病所,提高临床疗效的方法。《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官能》篇说:“用针之要,勿忘其神。”治神要始终贯穿于针刺操作的全过程。治神法的应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同样也是衡量针灸医生水平高下的标准。故《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粗守形”,“上守神。”
(一)针刺前必须定神
定神,即医生与患者在针刺前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均匀自己的呼吸节律,稳定自己情绪变化的过程。如此,患者精神安宁才能显现其真正的脉证之象,术者情绪稳定则可精心分析病情,审察患者形神变化,亦即“静意观义,观适之变”(《素问·宝命全形论》)的意思。
(二) 治神要重视心理安慰
治神法要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变化而施,掌握其情绪心态之根结加以调摄,进行言语劝导。《灵枢·师传》篇说:“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患者与医生之间如此感情交流,心心相印,配合默契,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
(三)进针要注意守神
进针时,术者要全神贯注,目无外观,属意病者,审视血脉,令志在针,意守针尖,迅速穿皮刺入。同时,要随时注意病人的任何神情变化,并嘱患者仔细体察针下感觉,配合术者进行操作。在进针后,术者守神则静候气至,正确体察针下指感以辨气,合理调整针刺深浅和方向;患者守神则可促使针下得气,令气易行。
(四)行针宜移神制神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术者宜采用各种催气手法,促使针下得气。同时,又必须双目观察病人神态和目光,通过医患之间的目光暇接,使病人神情安定。《素问·针解篇》说:“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就是这个意思。在行针过程中,还须通过移神之法,使患者意守针感,促使得气。故《灵枢·终始》篇说:“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方休。”
(五)治神可守气行气
治神法应用得当,可维持和加强针感。在得气后,术者用手紧持针柄,用意念守气勿失,亦即“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宝命全形论》)意念集中于针尖,以意引气,不仅可维持针感,还可促使经气运行,循经感传,甚而气至病所。现代临床证明,术者在应用“气至病所”手法时,合理配合“入静诱导”、“心理暗示”等各种方法,可提高气至病所的发生率。
(六) 治神可诱导针下凉热
不少有经验的针灸医师,在采用烧山火或透天凉手法时,经常结合静功,发气于指,同时令患者意守病所或针穴,调摄自己的神气,以诱导针下温热或凉爽感。
(七)针后要注意养神
针刺以后,宜嘱患者稍事休息,安定神态。并嘱其稳定自己的心态,勿大怒、大喜、大悲、大忧,以免神气耗散。如能配合静功、自我按摩、太极拳等养生方法,则可巩固疗效。
综上所述,治神法是一切针刺手法的基础,应当始终贯穿于针刺过程之中。
二、针刺得气的指征和意义
《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所谓得气,主要是指针刺过程中毫针与经气相得。具体的说,就是毫针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腧穴部位产生针刺的感应,这种针刺的感应就是得气。得气又可称为气至,现代又称针感或针刺感应。
(一)针刺得气的指征
得气的指征,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另一是医者刺手指下的感觉。
1、自觉指征 是指接受针刺者的主观感觉和反应。主要有酸、麻、胀、重、凉、热、触电感、跳跃感、蚁走感、气流感、水波感和不自主的肢体活动,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疼痛感等。感觉的性质与机体反应性、疾病的性质和针刺部位密切有关。一般是敏感强壮者反应强,迟钝虚弱者反应弱。指趾末端多痛;四肢肌肉丰厚处多酸、麻、胀、重,易出现触电感、向上下传导,远端放散等;腹部多为沉压感;腰背多酸胀感。寒证虚证为阴,得气后多为酸麻痒;热证实证为阳,得气后多为胀、触电样。总之,因人、因时、因病而异,无固定的形式和统一的指征。
2、他觉指征 是施针者感觉和观察到的现象。针刺得气后,针下可由原来的轻松虚滑,慢慢地变为沉紧,出现如鱼吞钩铒等手感;用手触摸腧穴周围,可感到肌肉由原来的松弛变为紧张,有的还会感到肌肉跳跃或蠕动,某些原来因病而痉挛的肌肉可由紧张变为松弛等。得气后病人常会感到舒适,由蹙眉、咧嘴、呼喊等痛苦表情转为平静,有的人所针局部或经脉循行部位还会出现出汗、红晕、汗毛竖立、起鸡皮疙瘩等现象。
(二)针刺得气的意义
得气,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是判断患者经气盛衰、取穴准确及病证预后、针治效应的依据,也是针刺过程中进一步实施手法的基础。因此,在针灸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毫针的治疗必须建立在得气的基础上。调整经气是毫针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毫针取效的基础。因此不得气就无效,不得气就不利于用毫针治疗。《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针刺腧穴,激发经气,调整阴阳,补虚泻实,达到治病的目的。针刺气至,说明经气通畅,气血调和,神气游行出入自如,这样相应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功能就能达到平衡协调,消除病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针刺得气与否决定着针刺治疗的效果。
针刺得气,是人体腧穴在针刺时的应有反应。针下气至的速迟,虽然表现于腧穴局部或所属经脉范围,但对正气盛衰和病情轻重的变化以及针刺取效的快慢等,是重要的判断依据。《针灸大成》说:“针若得气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若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一般而论,针后得气迅速,多为正气充沛、经气旺盛的表现,机体反应敏捷,取效相应也快,疾病易愈。若针后经气迟迟不至者,多因正气虚损、经气衰弱的表现,机体反应迟缓,收效则相对缓慢,疾病缠绵难愈。若经反复施用各种行针候气、催气手法后,经气仍不至者,多属正气衰竭,预后每多不良。临床常可见到,初诊时针刺得气较迟或不得气,经过针灸等方法治疗后,逐渐出现得气较速或有气至病所现象,说明机体正气渐复,疾病向愈。
针刺得气,是施行行气法和补泻手法的基础和前提。不得气,热补、凉泻或气至病所,都很难实现。
临床上追求得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疗效。大量临床经验说明得气与不得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标幽赋》),就是对这种差异的生动描述。
三、针刺得气的方法
在临床上有时进针后针下自然得气,有时则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方法才能实现。常用的方法有:
(一) 候气法
就是针刺入穴后,留针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又称留针候气法。进针后气不至,留针片刻,有候气、待气而至的作用。《素问·离合真邪论》说:“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候气时,可以安静等待较长时间,也可以间歇地运针,施以各种催气手法,直到气至而方休。
(二) 催气法
就是针刺入穴后,通过一些手法,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如《神应经》说:“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临床常用的催气方法有:
1、搜气法 如针入所需深度后,尚不得气或气至不明显,可将针退至浅层,改变针刺方向,再行针刺。如仍不得气,再向前后或左右有目的地反复进退搜索,以催其气至。
2、循摄法 针后气至不畅,或得气后瞬即消失,可用手指于所针腧穴附近向上下或左右循按、爪摄或叩击,以催引其气至。
3、弹震法 弹是用手指弹动针柄,促其气至,使针下沉紧;震是用右手半握拳状将中指突出,敲震穴位周围,或用手指弹震,以激发经气促使气至。
另外,在临床上使用摇、搓、捻、飞、刮等方法,常常也能达到催气的目的。
(三) 守气法
就是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本法可使已经出现的得气感应保持一定的强度和时间。《灵枢·小针解》篇有:“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针家有“得气容易守气难”之说,得气后若随意改变针尖部位,或盲目提插,很容易使已出现的得气感应消失,故必须细心体察,密意守之。此时宜手不离针,或用拇食两指持针不动,保持着针尖不要偏离已得气的部位,或在原位施以轻巧的手法。常用的守气方法有:
1、推弩法 即将针尖顶住有感应的部位,推弩针柄,或用拇指向前或向后捻住针柄,不使针尖脱离经气感应处,稍待一会儿,以保持感应时间延长。
2、搬垫法 即在针下得气后,患者有舒适感觉时,医者刺手将针柄搬向一方,用手指垫在针体与被针穴位之间,顶住有感觉的部位。如用拇指搬针,即用食指垫针。反之,用食指搬针,即用拇指垫针,以加大经气感应。如配合补泻者,用于补法时,针尖要往里按着,搬垫的角度要小;用于泻法时,针尖要往外提着,搬垫角度要大。
另外,临床还常用飞、弹、摇、刮、颤等方法守气。
(四) 调气法
从广义上讲针刺的目的就是通过调整人体经络之气,使失去平衡的阴阳之气得到调理归于平秘。故《灵枢·刺节真邪论》说:“用针之类,在于调气”。《难经·七十二难》说:“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临床上得气后可以使阻滞的经气流通,因而使“痛则不通”变为“通则不痛”,致疼痛减轻或消失。得气之后可以补虚、泻实,使过盛之气复平,不足之气得助,所以有“得气即为调气”之说。
从狭义上讲,调气法是指应用捻转、循摄、搓弹、按压以及龙虎龟凤通经接气等以调整经气方向的具体方法。正如《金针赋》所说的“及夫调气之法,下针至地之后,复人之分,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即属此法。
四、影响得气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毫针刺中腧穴后,运用一定的行针手法即能得气,如不得气或气至不够理想时,就要分析原因,针对有关影响得气的因素,采取相应方法,促使得气。影响针刺得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1、取穴失准 针刺得气实际上是毫针与经穴之气相得,所以要求取穴准确。只有这样,医生才能通过毫针很好地调整经气。取穴不准常会影响得气以及针刺疗效。
2、浅深失宜 经气在经穴之中运行有其特定的规律,并且因人、因时、因病、因穴各不相同,针刺各个穴位的深浅都要因此而定,或深或浅均不能取得满意的针感,只有深浅适中才能迅速得气。
3、手法失熟 针刺手法需要认真的练习,才能熟练地运用于临床。若手法不熟练时,操作即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有时也不能得气,或者得气不明显。
4、用心失专 医生在针刺过程中要专心体察针下是否得气,注意患者精神变化和反应;同时要求患者心定神凝,体会针刺感应,专心注意于病所,促使气至。如果医生在治病过程中不专心,就不能体察气机的变化,难以得气,即使得气也不容易守住。
5、反应失灵 有些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或者体质虚弱,出现反应迟钝、术者针下感觉和患者自觉针感均不明显的情况。这时需要候气或者催气,有些患者可以得气,有些患者仍不得气。一般来说后者疗效较差,但随着临床治疗和病情的好转,大多针感会逐渐加强。
6、辨证失当 针刺得气与患者的体质强弱、机体阴阳盛衰等情况密切相关,对此必须认真辨证。如辨证不当,在手法运用上就会产生偏差,从而导致针下感应迟钝或过于敏感,不得气或者得气即失等。均需医者正确辨证,才能避免上述问题。
另外,针刺得气与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环境对于机体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影响,就气候而言,在晴天、气候较温暖时,针刺容易得气;而阴天、气候较寒冷时,针刺得气较慢或不易得气。环境的因素很多,除气候的阴晴、冷热外,还有空气、光线、湿度、海拔高度、电磁、音响、气味、卫生等,都会对针刺得气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五、气至病所和行气法
(一)气至病所与循经感传
这里所谓的气指经气而言,即针下的得气感应。气至病所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使这种针刺感应向着病所方向扩延和传布,最终达到病变部位。它是行气的主要目的,是得气的最高表现,可以使针下之气到达病变部位,从而调整阴阳之平衡,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循经感传,是指针刺得气后,针感沿着经脉走行传导的现象。气至病所是循经感传的最佳表现。循经感传而使气至病所,需用综合方法来达到目的,方法要因人因病而异,视机体反应状态来灵活应用,同时也应根据术者的习惯和经验来选择。促使气至病所的主要方法为行气法。若遇关节而经气阻涩者,可用青龙摆尾和白虎摇头等法,并施以循摄法,使经气通关过节。
(二)行气法
是针刺得气后,进一步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又称运气法、气至病所法等。操作时可采用按、努、针向行气、飞经走气、通经接气等法,促使和引导经气上下游走,沿经脉循行路线向患病之处传导。《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的“有病远道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即是言此。临床实践显示,针刺感应通过一定方向和距离,达到患病之处后,常会收到良好效果。反之,针刺感应不能达到病所者,疗效则差。临床常用的行气方法有:
1、循摄法 常用于经气不足,气行缓慢的病例。施术时,用左手食、中、无名指平按在所针穴位的经脉通路上,顺着经脉循行的方向,上下往来轻柔循摄,以使气行加速,气至病所。《金针赋》云:“循而摄之,行气之法”。
2、逼针法 得气后如气不行或气行不远,可将针尖于得气之处,压住不动,欲使经气向上行时,针尖略朝向上方。欲气向下行时,针尖略朝向下方。医者施术时,要集中精神,意守于针,停留片刻以逼使经气运行。《席弘赋》指出:“逼针泻气便须吸,若补随呼气自调”,说明施用行气手法时要配合呼吸补泻进行。
3、推气法 得气后,若气行不远时,可用拇食指将针由得气处轻轻提起,使针尖朝向意欲行气的方向,拇指向前均匀而有力地推捻针柄,当拇指推至指腹后横纹时,即轻轻退后,然后再用力向前推第二次。如此反复施术,直至针下之气至病所。《金针赋》中“动而进之,催针之法”,《针经指南》中“推之则行”,均与此法相近。
4、按截法 针刺得气后,右手握住针柄,左手按压针穴的上方,然后施以捻转、提插等手法,可使经气下行;反之,按压针穴下方,可使经气上行。《金针赋》说:“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即是此法。
此外,飞经走气四法即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也可用于行气。
。
习 题
二、填空题
1、
循经感传,是指针刺得气后,针感沿着经脉走行传导的现象。
候气法是针刺入穴后,留针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又称留针候气法。
催气法是针刺入穴后,通过一些手法,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治神法?它有那些临床意义?
2、什么是得气?
3、什么是调气法?它有那些临床意义?
4、什么是气至病所?它有那些临床意义?
5、什么是行气法?它有那些临床意义?
四、问答题
1、详述治神法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2、详述针刺得气的临床指征
3、详述针刺得气的临床意义
4、详述催气法的具体应用方法。
5、详述守气法的具体应用方法。
6、详述影响得气的各种因素
7、临床应如何进行行气法?
答案
三、简答题
1、治神法又称守神法,是通过病人精神调摄和医生意念集中等,使针下得气甚而气至病所,提高临床疗效的方法。治神法是一切针刺手法的基础,应当始终贯穿于针刺过程之中。
2、所谓得气,主要是指针刺过程中毫针与经气相得。具体的说,就是毫针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腧穴部位产生针刺的感应,这种针刺的感应就是得气。得气又可称为气至,现代又称针感或针刺感应。
3、从广义上讲针刺的目的就是通过调整人体经络之气,使失去平衡的阴阳之气得到调理归于平秘。故《灵枢·刺节真邪论》说:“用针之类,在于调气”。临床上得气后可以使阻滞的经气流通,得气之后可以补虚、泻实,使过盛之气复平,不足之气得助,所以有“得气即为调气”之说。从狭义上讲,调气法是指应用捻转、循摄、搓弹、按压以及龙虎龟凤通经接气等以调整经气方向的具体方法。
4、气至病所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使这种针刺感应向着病所方向扩延和传布,最终达到病变部位。它是行气的主要目的,是得气的最高表现,可以使针下之气到达病变部位,从而调整阴阳之平衡,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5、行气法是针刺得气后,进一步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又称运气法、气至病所法等。操作时可采用按、努、针向行气、飞经走气、通经接气等法,促使和引导经气上下游走,沿经脉循行路线向患病之处传导。
四、问答题
1、针刺前必须定神。定神,即医生与患者在针刺前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均匀自己的呼吸节律,稳定自己情绪变化的过程。如此,患者精神安宁才能显现其真正的脉证之象,术者情绪稳定则可精心分析病情,审察患者形神变化。
治神要重视心理安慰。治神法要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变化而施,掌握其情绪心态之根结加以调摄,进行言语劝导。患者与医生之间如此感情交流,心心相印,配合默契,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
进针时,术者要全神贯注,目无外观,属意病者,审视血脉,令志在针,意守针尖,迅速穿皮刺入。同时,要随时注意病人的任何神情变化,并嘱患者仔细体察针下感觉,配合术者进行操作。在进针后,术者守神则静候气至,正确体察针下指感以辨气,合理调整针刺深浅和方向;患者守神则可促使针下得气,令气易行。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术者宜采用各种催气手法,促使针下得气。同时,又必须双目观察病人神态和目光,通过医患之间的目光暇接,使病人神情安定,令经气易行。在行针过程中,还须通过移神之法,使患者意守针感,促使得气。
治神可守气行气。治神法应用得当,可维持和加强针感。在得气后,术者用手紧持针柄,用意念守气勿失,亦即“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宝命全形论》)意念集中于针尖,以意引气,不仅可维持针感,还可促使经气运行,循经感传,甚而气至病所。
治神可诱导针下凉热。不少有经验的针灸医师,在采用烧山火或透天凉手法时,经常结合静功,发气于指,同时令患者意守病所或针穴,调摄自己的神气,以诱导针下温热或凉爽感。针刺以后,宜嘱患者稍事休息,安定神态。并嘱其稳定自己的心态,勿大怒、大喜、大悲、大忧,以免神气耗散。如能配合静功、自我按摩、太极拳等养生方法,则可巩固疗效。
2、针刺得气的指征
得气的指征,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另一是医者刺手指下的感觉。
(1)自觉指征指接受针刺者的主观感觉和反应。主要有酸、麻、胀、重、凉、热、触电感、跳跃感、蚁走感、气流感、水波感和不自主的肢体活动,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疼痛感等。感觉的性质与机体反应性、疾病的性质和针刺部位密切有关。一般是敏感强壮者反应强,迟钝虚弱者反应弱。指趾末端多痛;四肢肌肉丰厚处多酸、麻、胀、重,易出现触电感、向上下传导,远端放散等;腹部多为沉压感;腰背多酸胀感。寒证虚证为阴,得气后多为酸麻痒;热证实证为阳,得气后多为胀、触电样。总之,因人、因时、因病而异,无固定的形式和统一的指征。
(2)他觉指征是施针者感觉和观察到的现象。针刺得气后,针下可由原来的轻松虚滑,慢慢地变为沉紧,出现如鱼吞钩铒等手感;用手触摸腧穴周围,可感到肌肉由原来的松弛变为紧张,有的还会感到肌肉跳跃或蠕动,某些原来因病而痉挛的肌肉可由紧张变为松弛等。得气后病人常会感到舒适,由蹙眉、咧嘴、呼喊等痛苦表情转为平静,有的人所针局部或经脉循行部位还会出现出汗、红晕、汗毛竖立、起鸡皮疙瘩等现象。
3、针刺得气的意义
得气,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是判断患者经气盛衰、取穴准确及病证预后、针治效应的依据,也是针刺过程中进一步实施手法的基础。因此,在针灸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毫针的治疗必须建立在得气的基础上。调整经气是毫针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毫针取效的基础。因此不得气就无效,不得气就不利于用毫针治疗。《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针刺腧穴,激发经气,调整阴阳,补虚泻实,达到治病的目的。针刺气至,说明经气通畅,气血调和,神气游行出入自如,这样相应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功能就能达到平衡协调,消除病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针刺得气与否决定着针刺治疗的效果。
针刺得气,是人体腧穴在针刺时的应有反应。针下气至的速迟,虽然表现于腧穴局部或所属经脉范围,但对正气盛衰和病情轻重的变化以及针刺取效的快慢等,是重要的判断依据。《针灸大成》说:“针若得气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若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一般而论,针后得气迅速,多为正气充沛、经气旺盛的表现,机体反应敏捷,取效相应也快,疾病易愈。若针后经气迟迟不至者,多因正气虚损、经气衰弱的表现,机体反应迟缓,收效则相对缓慢,疾病缠绵难愈。若经反复施用各种行针候气、催气手法后,经气仍不至者,多属正气衰竭,预后每多不良。临床常可见到,初诊时针刺得气较迟或不得气,经过针灸等方法治疗后,逐渐出现得气较速或有气至病所现象,说明机体正气渐复,疾病向愈。
针刺得气,是施行行气法和补泻手法的基础和前提。不得气,热补、凉泻或气至病所,都很难实现。
临床上追求得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疗效。大量临床经验说明得气与不得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标幽赋》),就是对这种差异的生动描述。
4、催气法 就是针刺入穴后,通过一些手法,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如《神应经》说:“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临床常用的催气方法有:
(1)搜气法 如针入所需深度后,尚不得气或气至不明显,可将针退至浅层,改变针刺方向,再行针刺。如仍不得气,再向前后或左右有目的地反复进退搜索,以催其气至。
(2)循摄法 针后气至不畅,或得气后瞬即消失,可用手指于所针腧穴附近向上下或左右循按、爪摄或叩击,以催引其气至。
(3)弹震法 弹是用手指弹动针柄,促其气至,使针下沉紧;震是用右手半握拳状将中指突出,敲震穴位周围,或用手指弹震,以激发经气促使气至。
另外,在临床上使用摇、搓、捻、飞、刮等方法,常常也能达到催气的目的。
5、守气法是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本法可使已经出现的得气感保持一定的强度和时间。《灵枢·小针解》篇有:“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针家有“得气容易守气难”之说,得气后若随意改变针尖部位,或盲目提插,很容易使已出现的得气感应消失,故必须细心体察,密意守之。此时宜手不离针,或用拇食两指持针不动,保持着针尖不要偏离已得气的部位,或在原位施以轻巧的手法。常用的守气方法有:
(1)推弩法 即将针尖顶住有感应的部位,推弩针柄,或用拇指向前或向后捻住针柄,不使针尖脱离经气感应处,稍待一会儿,以保持感应时间延长。
(2)搬垫法 即在针下得气后,患者有舒适感觉时,医者刺手将针柄搬向一方,用手指垫在针体与被针穴位之间,顶住有感觉的部位。如用拇指搬针,即用食指垫针。反之,用食指搬针,即用拇指垫针,以加大经气感应。如配合补泻者,用于补法时,针尖要往里按着,搬垫的角度要小;用于泻法时,针尖要往外提着,搬垫角度要大。
另外,临床还常用飞、弹、摇、刮、颤等方法守气。
6、影响针刺得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1)取穴失准 针刺得气实际上是毫针与经穴之气相得,所以要求取穴准确。只有这样,医生才能通过毫针很好地调整经气。取穴不准常会影响得气以及针刺疗效。
(2)浅深失宜 经气在经穴之中运行有其特定的规律,并且因人、因时、因病、因穴各不相同,针刺各个穴位的深浅都要因此而定,或深或浅均不能取得满意的针感,只有深浅适中才能迅速得气。
(3)手法失熟 针刺手法需要认真的练习,才能熟练地运用于临床。若手法不熟练时,操作即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有时也不能得气,或者得气不明显。
(4)用心失专 医生在针刺过程中要专心体察针下是否得气,注意患者精神变化和反应;同时要求患者心定神凝,体会针刺感应,专心注意于病所,促使气至。如果医生在治病过程中不专心,就不能体察气机的变化,难以得气,即使得气也不容易守住。
(5)反应失灵 有些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或者体质虚弱,出现反应迟钝、术者针下感觉和患者自觉针感均不明显的情况。这时需要候气或者催气,有些患者可以得气,有些患者仍不得气。一般来说后者疗效较差,但随着临床治疗和病情的好转,大多针感会逐渐加强。
(6)辨证失当 针刺得气与患者的体质强弱、机体阴阳盛衰等情况密切相关,对此必须认真辨证。如辨证不当,在手法运用上就会产生偏差,从而导致针下感应迟钝或过于敏感,不得气或者得气即失等。均需医者正确辨证,才能避免上述问题。
另外,针刺得气与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环境对于机体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影响,就气候而言,在晴天、气候较温暖时,针刺容易得气;而阴天、气候较寒冷时,针刺得气较慢或不易得气。环境的因素很多,除气候的阴晴、冷热外,还有空气、光线、湿度、海拔高度、电磁、音响、气味、卫生等,都会对针刺得气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7、临床常用的行气方法有:
1、循摄法 常用于经气不足,气行缓慢的病例。施术时,用左手食、中、无名指平按在所针穴位的经脉通路上,顺着经脉循行的方向,上下往来轻柔循摄,以使气行加速,气至病所。《金针赋》云:“循而摄之,行气之法”。
2、逼针法 得气后如气不行或气行不远,可将针尖于得气之处,压住不动,欲使经气向上行时,针尖略朝向上方。欲气向下行时,针尖略朝向下方。医者施术时,要集中精神,意守于针,停留片刻以逼使经气运行。《席弘赋》指出:“逼针泻气便须吸,若补随呼气自调”,说明施用行气手法时要配合呼吸补泻进行。
3、推气法 得气后,若气行不远时,可用拇食指将针由得气处轻轻提起,使针尖朝向意欲行气的方向,拇指向前均匀而有力地推捻针柄,当拇指推至指腹后横纹时,即轻轻退后,然后再用力向前推第二次。如此反复施术,直至针下之医学考研网气至病所。《金针赋》中“动而进之,催针之法”,《针经指南》中“推之则行”,均与此法相近。
4、按截法 针刺得气后,右手握住针柄,左手按压针穴的上方,然后施以捻转、提插等手法,可使经气下行;反之,按压针穴下方,可使经气上行。《金针赋》说:“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即是此法。
此外,飞经走气四法即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也可用于行气。
。
第二节 辅助针刺手法
辅助针刺手法又称辅助手法,是辅助基本手法和补泻手法,促使针下得气,行气而气至病所,诱导凉热针感的针刺手法。《灵枢·邪客》:“辅针导气,邪得yin佚,真气得居。”辅针即指此法。如《素问·离合真邪论》:“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 属辅助手法范畴。 以后历代医家均有论述,窦汉卿《针经指南》中载有手指十四法,泉石心《金针赋》中十四法和窦汉卿的相类,杨继洲《针灸大成》中总结归纳为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这些手法大多属于辅助针刺手法,因其动作单一,故又称单式手法。根据其作用部位,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作用于经脉腧穴的辅助针刺手法
(一)爪
爪是标记穴位及宣散气血以使进针无痛的方法,可在揣穴后施术,是爪切进针的组成部分。《针经指南》:“爪者,凡下针用手指作力置穴,方有准也。”即是此法。
1、操作方法
以拇、食指头揣到敏感点后,立即以指甲掐穴。通常在穴位上掐成“十”字痕,而后在十字交叉处进针。爪时宜用力柔和,靠指甲切按压力,使穴下气血宣散,进针不痛,不伤正气。
2、临床应用
(1)切穴定位:用指甲固定穴位,以利进针。
(2)减轻针刺疼痛:爪切穴位可使经络中气血通达,减轻病人对针刺的恐惧心理,减少肌肉紧张度,再配合右手快速刺入,就能减轻针刺引起的疼痛。
3、注意事项
爪时不宜用力过猛,以免伤及皮肤。爪前应清洁爪甲。
(二) 循
循是循按经脉,以激发经气使气血往来的方法,临床应用颇为广泛。《针经指南》:“循者,凡下针于穴部经络之处,用于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已。”《金针赋》:“循而摄之,行气之法。”即是此法。
1、操作方法
进针前后,用拇指或使二、三、四三指平直(屈曲第一指关节),以指腹沿针刺穴位所属经脉循行路线,或穴位上下左右,轻轻地循按或叩打(图4-1)。
|
|
图4-1循法 图4-2摄法
2、临床应用
(1)催气:进针前循按可宣散气血,使经气通畅,进针后循按可使气不至者速至。
(2)行气:循法可促使已至之气,沿经脉循行路线扩散传导。如针合谷穴后,行针时配合沿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拍、叩、循、按,常可使针感向下至食指端,向上至肘、臂、面。现代研究显示循摄等手法有激发经气循经感传的作用,可使隐性感传转化为显性感传,而出现术者针下徐和沉紧,患者感到针下酸、麻、胀,甚至周围肌肉抽动、跳动等现象。
(3)解除滞针:滞针后在针穴的周围循按,可使经气通畅,针体涩滞得以消除。
(4)减轻病人紧张:进针前在经络上循按,可消除病人恐惧、紧张情绪,使肌肉松弛,利于进针,从而使针剌时疼痛减轻。
3、注意事项
(1)循时用力要适度,用力过重则阻碍经气运行,使肌肉紧张度增加,产生疼痛。用力过轻又达不到目的。
(2)循法一般沿经而循。
(三)摄
摄是用爪甲切掐经脉,在经气涩滞时使用的方法,用以行气。《针经指南》:“摄者,下针如气涩滞,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甲上下切,其气血自得通也。”《针灸大成》:“摄者,凡下针,如针下邪气滞涩不行者,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爪甲切之,其气自通行也。”即是此法。
1、操作方法
以拇、食、中指指甲在针刺穴位所在经脉上下,按经脉循行路线分段切压片刻。在四肢末端,一般在腕踝关节上向心切掐(图4-2)。
2、临床应用
(1)行气:针刺后针下涩滞、沉重或疼痛,以指甲沿针穴所属经脉上下切按,可使经络气血流行。
(2)解除滞针:滞针后在针刺穴位上下切循经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松弛,从而解除滞针。摄法与循法此时常结合应用。
3、注意事项
摄切时,用力宜均柔和,顺经脉路线由针刺穴位向上或向下切按。爪切以腧穴为准,摄以经脉为路。
(四)按
此法可用于按穴闭气,即目前称为按压行气的方法。
1、操作方法
针刺得气后,想要使针感向下传送,可用左手指按压所刺腧穴的上方,右手捻针则可控制针感向下;反之,想使针感上行,则按压所刺腧穴下方。
2、临床应用
按压行气法可控制针感传导方向。《针灸问对》认为:“行针之时,开www.lindalemus.com/hushi/其上气,闭其下气,气必上行;开其下气,闭其上气,气必下行。如刺手足,欲使气上行,以指下抑之;使气下行,以指上抑之。用针头按住少时,其气自然行也。”临床不必拘泥于按住针头不变动,仍可结合其它手法,促使针感直达病所。
3、注意事项
按腧穴时不要紧靠针身,以免影响行针和引起滞针。也不要用力太大,反致气血郁滞。
(五)扪
此法乃《内经》开阖补泻的“阖”,“阖”为补法,使气血勿泻而针穴关闭。可用揉按,亦可 “推其皮,盖其外门”。《针经指南》:“凡补时用手扪其穴也”。《金针赋》:“扪为穴闭。”即是此法。
1、操作方法
出针后用手指按揉针穴,使针孔闭合。现多用干棉球着针穴上,用手指加压按揉。
2、临床应用
(1)闭气补虚:根据开阖补泻理论,出针疾而摇大针孔,有泻实作用;出针缓而用手指按揉针孔,令气不外泄,有补虚作用。所以扪法是开阖补泻中的补虚手法。
(2)止血:出针后针孔出血,或出现血肿,常用扪法以止血,或压迫血肿,促进消退。
(3)消除疼痛:出针后为消除患者疼痛、沉重、胀麻等不适感,通常都用扪法按揉针孔片刻。
3、注意事项
(1)扪时手指要注意消毒,以免引起局部感染。最好用干棉球或酒精棉球加压按揉。
(2)扪时宜用力合适,不宜过重。
(3)扪为闭气补虚,如属实热证候,有时为了泻实清热,出针时可摇大针孔,使血少量溢出,此时禁用扪法。
二、作用于毫针的辅助针刺手法
(一)搓
搓,如搓线状将针柄朝一个方向捻转,以使肌纤维适度地缠绕针体,利用其牵拉作用,激发经气,加强补泻作用,促使出现热、凉针感的针刺手法。《针经指南》:“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卧针,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依前转法,以为搓也”。《针灸问对》:“搓,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故曰搓以使气”。即是此法。
1、操作方法
将针刺入后,向一个方向搓捻,如搓线之状,故名搓法。由食指末节横纹开始,用拇指如搓棉线样向前搓动至食指端,以针下沉紧有被肌肉缠着感为度(图4-3)。由食指末节横纹向食指端搓,为左,为内,为补;由食指端向食指末节横纹搓为右,为外,为泻。
|
图4-4搓法
2、临床应用
(1)守气行气:搓针可使气至针下而不离,缠绵于针下而不去,只有针下气至而不速去,方能使气至病所,有效施以补泻。搓法对激发经气、促使气至病所有显著作用,故临床颇为实用。
(2)诱导针下温凉:搓法与烧山火法与透天凉法有类似之处。用搓法配合左转插之,能使针下产生热感而治虚寒;配合右转提之,能使针下产生凉感而治实热。
3、注意事项
(1)需速刺进针,克服疼痛,方可作搓法。搓是将针向一个方向搓,用力要均匀,搓时毋太过、太紧,使肌肉缠针而经气滞涩,引起滞针疼痛或胀麻,反令邪气不能除。
(2)在实际操作中可实搓与空搓交替进行,能实搓则实搓,不能实搓则空搓。实搓是针转360°,空搓是指搓摩针柄而针体不转(又称摩法),此时仍有一种搓摩针柄所致之环形力量沿针体传到穴中。
(二)刮
指甲刮针古已有之。刮针有向上向下之分,可产生轻度震颤。向下用力刮是一种在酸的基础上取热的一个变法,向上轻刮是在麻的基础上取凉的一个变法。轻刮可以催眠,亦可产生水波样针感。
1、操作方法(图4-5)
(1)单手刮针法:拇指抵住针尾,以食指或中指的指甲轻刮针柄;食指抵住针尾,以拇指的指甲轻刮针柄(图4-4)。也可用食指、中指挟持针柄,以拇指指甲由下向上或由上向下轻刮针柄。
(2)双手刮针法:用左手拇指端压按针尾,略向下用力,左、右两手食指弯曲,指背相对,夹住针体,用右手拇指甲在针柄上下轻刮之。
|
图4-5刮法
2、临床应用
(1)催气、守气:气不至,刮针柄可催气速至;气已至,刮针柄可使气留而不去。刮针柄后常可使针感增强并向周围扩散。
(2)刮针补泻:可用单手刮针法,拇指按针尾、食指刮针柄,由上而下为补;食指按针尾、拇指刮针柄,由下而上为泻。
刮针法常能产生明显针感,其循经感传效应往往不亚于捻转手法,而无捻转时的不适和疼痛,故患者常有舒适感觉,因而易于接受。
3、注意事项
刮针时要求手指关节要灵活,用力均匀,因此需反复练习,方能熟练掌握。刮时指甲不宜过长或过短,要修剪平整、光滑。练到指力灵活纯熟后,可同时两手刮2支针柄施以补泻,为双手同刮法。
(三)弹
弹法源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弹而怒之”,是以手指弹叩欲剌之穴,使经络气血随弹叩而充实的方法。现代多以弹针柄为主,是临床常用的针法之一。
1、操作方法
(1)弹叩穴位法:食指与拇指相交,用食指指甲对准所要刺的穴位,轻轻弹叩数下。弹时要用力均匀。
(2)弹叩针柄法:拇指与食指相交,对准刺入穴内的针柄尾部轻轻弹叩,使针体发生微微振颤(图4-5)。也可用食指一指对准针柄弹震,使针体振动。
|
图4-5弹叩针柄法
2、临床应用
(1)催气:弹法可激发经气,增强得气感,是常用的催气手法。
(2)守气:得气后需守气时,亦常采用弹法,促进气留而不去。
3、注意事项
(1)弹不可过猛,以免引起弯针、滞针。
(2)弹不可过频,以免产生相反作用而使经气速去。
(3)弹法应在留针期轻轻弹叩,一般7~10次即可。
(四)飞
是用拇、食两指在针柄搓捻,一搓一放,一合一张,连续数次,如飞鸟展翅之状的辅助针刺手法。
1、操作方法
用右手拇、食两指持针,拇指与食指呈交互状,要拇指头向前,食指头向后,将两指弯曲。用拇指肚及食指第一节桡侧由针根部轻贴针柄,由下而上呈螺旋式搓摩。两指一搓一放,如飞鸟展翅之象故名曰飞,力度要均匀一致,使指感有如转针,但针体不能上提(图4-6)。
|
图4-6飞法
2、临床应用
飞法的作用是催气、行气,故临床主要用于疏导经气,加强针感,通过一搓一放,使针感断断续续而不离去。赤风迎源等手法常用飞法,以留气针下,促进气达患病之处。
3、注意事项
(1)飞法宜缓宜均,不宜过猛,过猛易引起滞针疼痛。
(2)飞法手技要熟练,基本功底要扎实。力呈螺旋式,向上,向外;指法是漏斗式下紧上松。此螺旋式的力含向上提的成分,但要提之不出;含针向右转的成分,但要转之不动。飞法成功关键在经气充盈于穴中,其表现为针体自摇。
(五)颤
颤又称震颤法。是进针后使针在穴内小幅度上下颤动的一种辅助手法。颤动的速度快,振幅小,力度均匀,是一种微弱温和的刺激。《神应经》:“用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即是此法。
1、操作方法
针刺后不得气,用拇、食两指持针柄,轻轻地上下提插并搓捻摇动针柄,要保持其小幅度、高频率的状态,如手颤般地震动针身(图4-7)。
|
图4-7颤法
2、临床应用
颤法主要用于催气,针刺后气不至,用手轻颤针身可催气速至。气至后颤之,还可加强针感,使针感时间延长。
3、注意事项
颤法贵在用力轻柔,故曰“细细动摇”。不宜大幅度地颤动和震摇,以免引起疼痛和滞针。
(六)摇
摇是摇动针柄以行气或出针泻实的方法。《针经指南》:“凡泻时欲出针,必须动摇而出也。”《金针赋》:“摇而退之,出针之法。”
1、操作方法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以行经气(图4-8)。或以指捻针柄,摇动针体,边摇动边出针,摇时要上下、左右摇摆,使针孔扩大,而后疾出针。
|
图4-8摇法
2、临床应用
(1)摇大针孔:是伴随出针的一种方法。亦即“开阖泻法”中的“开”,摇而退之,是一种出针的方法。
(2)浅而大摇:是青龙摆尾的基本手法。在关节阻涩、气不上行,而又在浅部行针时使用。
(3)深而小摇:是白虎摇头的基本手法。在关节阻涩、气不上行时,而又在深部行针时使用。
3、注意事项
摇法主要用于加强得气感应,促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摇大针孔可泻实清热,虚证、寒证忌用。
(七)盘
盘是将针刺入腹部腧穴后,按倒针柄,手持针尾,将针向一个方向盘转(每盘360°)的辅助手法。
1、操作方法
盘时用拇食中三指扣住针尾(金属丝绕成的针尾能轻松自由地旋转),或用拇食指掐住针尾进行盘转。向左或右盘,每盘3~5次,有时左右交替。明代汪机说:“左盘按针为补,右盘提针为泻。”可资参考。
2、临床应用
(1)盘法可使针下气至而调和,从而加强针感和提高疗效。
(2)主治腹中寒热邪气,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证。
3、注意事项
(1)一般只用于肚腹部肌肉松弛处,有时也可用于腰背部、四肢等肌肉肥厚部位。肌肉消瘦紧张的部位不宜应用盘法。
(2)盘时不宜用拙力,不能行之太快,过速过猛容易引起弯针、滞针,引起疼痛。
(3)盘时要在得气基础上进行,所以先将针进至穴位深部,等待气至后方可提针至皮下盘旋。
(4)专用于腹部,得气、卧倒针身,手扣针尾,向左向右盘旋是其技术关键。
(八)弩
弩又称努。是将右手食指或中指在针体上如扣弩机之状,使针身弯曲,从而使针尖向前或向后的手法。手向后弩,则针尖向前,气则向上行;反之,则气向下行。在特殊部位,如球后、天突进针时,需用弩法。
1、操作方法
本法要在针刺得气基础上施行,得气后将针稍提,用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侧压针身使针身弯曲成弩弓之状(图4-9)。想使针感向上扩散,可将针体向后按;想使针感向下扩散,可将针体向前按。
|
图4-9弩法
2、临床应用
弩法有行气作用,可促使经气沿经脉循行扩散,针感沿一定方向传导,直到病所。
3、注意事项
(1)弩法的关键在针尖的方向,将针尖朝向患处,才能促使气至病所。
(2)弩法必须在得气、守气基础上施术,才能使针下之气沿经脉传导,直达病所。为此,应手不离针或按压,或捻动,使针下之气不失,并沿术者期望的方向传导而直达于患病之所。
(九)搜
此法是用针尖搜寻针感。苍龟探穴手法“钻剔四方”即在穴之上下左右四方去搜寻,钻是向前,剔是向后,搜是用针尖慢慢搜寻针感,动作要慢。
1、操作方法
针已进到所定深度尚不得气,即将针退到皮下,改变针刺方向,再行进针。如仍不得气,再向前、后或左、右有目的地反复进退搜索,以催其气至。
2、临床应用
针刺入腧穴后,不得气需缓慢而仔细地将针退到皮下,再进到一定深度寻找针感。常和分层候气、催气中一起使用。
3、注意事项
此法不可过快,需认真体会耐心寻找针感。在此过程中,还需分层候气,若气仍不至,应催气后再行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