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其它 > 刺法灸法学 > 正文:刺法灸法学电子教材:第七章
    

刺法灸法学-电子教材:第七章

刺法灸法学:电子教材 第七章:第七章 耳针、头皮针、腕踝针通过现代针灸实践发现,在人体的某些特定部位(如耳郭、头皮、腕踝等)分布有与全身各部相对应的穴位系统,在临床上可选取相应的穴位或反应点,如耳穴、头皮针穴、腕踝针进针点等,进行针刺治疗,从而获取治疗效果。由于这些穴位系统分部浅表,因此其针法大多也应采用相应的浅刺或沿皮刺。第一节 耳针法耳针是指用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范围较广,操作方便,在临床上

第七章 耳针、头皮针、腕踝针

通过现代针灸实践发现,在人体的某些特定部位(如耳郭、头皮、腕踝等)分布有与全身各部相对应的穴位系统,在临床上可选取相应的穴位或反应点,如耳穴、头皮针穴、腕踝针进针点等,进行针刺治疗,从而获取治疗效果。由于这些穴位系统分部浅表,因此其针法大多也应采用相应的浅刺或沿皮刺。

 

第一节 耳针法

耳针是指用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范围较广,操作方便,在临床上根据耳穴形、色变化和病理反应,对疾病的诊断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耳针刺激部位

耳针以耳穴为刺激部位。耳穴是耳郭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部位。当人体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变形、变色等反应。这些反应点,可用以作为防治疾病的刺激部位。

(一)耳郭表面解剖

1、耳郭正面(图7~1)

 

 

 

 

 

 
 

 

 

 

 

 

 


图7-1 耳郭正面

 

耳垂  耳郭下部无软骨的部分。

耳垂前沟  耳垂与面部之间的浅沟。

耳轮  耳郭卷曲的游离部分。

耳轮脚  耳轮深入耳甲的部分。

耳轮脚棘  耳轮脚和耳轮之间的软骨隆起。

耳轮脚切迹  耳轮脚棘前方的凹陷处。

耳轮结节  耳轮后上部的膨大部分。

耳轮尾  耳轮前下移行于耳垂的部分。

轮垂切迹  耳轮和耳垂后缘之间的凹陷处。

耳轮前沟  耳轮与面部之间的浅沟。

对耳轮  与耳轮相对呈“丫”字型的隆起部,由对耳轮体、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下脚三部分组成。

对耳轮体  对耳轮下部呈上下走向的主体部分。

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向上分支的部分。

对耳轮下脚  对耳轮向前分支的部分。

轮屏切迹  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耳舟  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三角窝  对耳轮上、下脚与相应耳轮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甲  部分耳轮和对耳轮、对耳屏、耳屏及外耳门之间的凹窝。由耳甲艇、耳甲腔两部分组成。耳甲艇  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耳甲腔  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耳屏  耳郭前方呈瓣状的隆起。

屏上切迹  耳屏与耳轮之间的凹陷处。

上屏尖  耳屏游离缘上隆起部。

下屏尖  耳屏游离缘下隆起部。

耳屏前沟  耳屏与面部之间的浅沟。

对耳屏  耳垂上方,与耳屏相对的瓣状隆起。

屏间切迹  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外耳门  耳甲腔前方的孔窍。

2、耳郭背面(图7-2)

 

 

 

 

 

 
 

 

 

 

 

 

 


图7-2耳郭背面

 

 

耳轮背面  耳轮背部的平坦部分。

耳轮尾背面  耳轮尾背部的平坦部分。

耳垂背面  耳垂背部的平坦部分。

耳舟隆起  耳舟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三角窝隆起  三角窝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耳甲艇隆起  耳甲艇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耳甲腔隆起  耳甲腔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对耳轮上脚沟  对耳轮上脚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对耳轮下脚沟  对耳轮下脚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对耳轮沟  对耳轮体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耳轮脚沟  耳轮脚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对耳屏沟  对耳屏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3、耳根

上耳根  耳郭与头部相连的最上部。

下耳根  耳郭与头部相连的最下部。 

(二)、耳穴的分布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等。

(三)耳郭的分区(图7-3、4、5、6、7)

 

 

 

 

 

 

 

 

 

 

 

 

 

 

 
 

 

 

 

 

 

 


图7-3耳郭分区 图7-4耳郭分区

 

 

 

 

 

 

 

 

 

 

 

 
 

 

 

 

 

 

 


图7-5耳郭分区图7-6耳郭分区

 

 

 

 

 

 

 
 

 

 

 

 

 

 


图7-7耳郭分区

 

1、耳轮分区

为了便于取穴,将耳轮分为12区。耳轮脚为耳轮1区。耳轮脚切迹到对耳轮下脚上缘之间的耳轮分为3等分,自下而上依次为耳轮2区、3区、4区;对耳轮下脚上缘到对耳轮上脚前缘之间的耳轮为耳轮5区;对耳轮上脚前缘到耳尖之间的耳轮为耳轮6区;耳尖到耳轮结节上缘为耳轮7区;耳轮结节上缘到耳轮结节下缘为耳轮8区。耳轮结节下缘至轮垂切迹之间的耳轮分为4等分,自上而下依次为耳轮9区、10区、11区和12区。

2、耳舟分区

为了便于取穴,将耳舟分为6等分,自上而下依次为耳舟1区、2区、3区、4区、5区、6区。

3、对耳轮分区

为了便于取穴,将对耳轮分为13区。对耳轮上脚分为上、中、下3等分,下1/3为对耳轮5区,中1/3为对耳轮4区;再将上1/3分为上、下2等分,下1/2为对耳轮3区,再将上1/2分为前后2等分,后1/2为对耳轮2区,前1/2为对耳轮1区。对耳轮下脚分为前、中、后3等分,中、前2/3为对耳轮6区,后1/3为对耳轮7区。将对耳轮体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至轮屏切迹分为5等分,再沿对耳轮耳甲缘将对耳轮体分为前1/4和后3/4两部分,前上2/5为对耳轮8区,后上2/5为对耳轮9区,前中2/5为对耳轮10区,后中2/5为对耳轮11区,前下1/5为对耳轮12区,后下1/5为对耳轮13区。

4、三角窝分区

为了便于取穴,将三角窝由耳轮内缘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分为前、中、后3等分,中1/3为三角窝3区;再将前1/3分为上、中、下3等分,上1/3为三角窝1区,中、下2/3为三角窝2区;再将后1/3分为上、下2等分,上1/2为三角窝4区,下1/2为三角窝5区。

5、耳屏分区

为了便于取穴,将耳屏分成4区。耳屏外侧面分为上、下2等分,上部为耳屏1区,下部为耳屏2区。将耳屏内侧面分上、下2等分,上部为耳屏3区,下部为耳屏4区。

6、对耳屏分区

为了便于取穴,将对耳屏分为4区。由对屏尖及对屏尖至轮屏切迹连线之中点,分别向耳垂上线作两条垂线,将对耳屏外侧面及其后部分成前、中、后3区,前为对耳屏1区、中为对耳屏2区、后为对耳屏3区。对耳屏内侧面为对耳屏4区。

7、耳甲分区

为了便于取穴,将耳甲用标志点、线分为18个区。在耳轮的内缘上,设耳轮脚切迹至对耳轮下脚间中、上1/3交界处为A点;在耳甲内,由耳轮脚消失处向后作一水平线与对耳轮耳甲缘相交,设交点为D点;设耳轮脚消失处至D点连线中、后1/3交界处为B点;设外耳道口后缘上1/4与下3/4交界处为C点;从A点向B点作一条与对耳轮耳甲艇缘弧度大体相仿的曲线;从B点向C点作一条与耳轮脚下缘弧度大体相仿的曲线。将BC线前段与耳轮脚下缘间分成3等份,前1/3为耳甲1区,中1/3为耳甲2区,后1/3为耳甲3区。ABC线前方,耳轮脚消失处为耳甲4区。将AB线前段与耳轮脚上缘及部分耳轮内缘间分成3等分,后1/3为5区,中1/3为6区,前1/3为7区。将对耳轮下脚下缘前、中1/3交界处与A点连线,该线前方的耳甲艇部为耳甲8区。将AB线前段与对耳轮下脚下缘间耳甲8区以后的部分,分为前、后2等分,前1/2为耳甲9区,后1/2为耳甲10区。在AB线后段上方的耳甲艇部,将耳甲10区后缘与BD线之间分成上、下2等分,上1/2为耳甲11区,下1/2为耳甲12区。由轮屏切迹至B点作连线,该线后方、BD线下方的耳甲腔部为耳甲13区。以耳甲腔中央为圆心,圆心与BC线间距离的1/2为半径作圆,该圆形区域为耳甲15区。过15区最高点及最低点分别向外耳门后壁作两条切线,切线间为耳甲16区。15、16区周围为耳甲14区。将外耳门的最低点与对耳屏耳甲缘中点相连,再将该线下的耳甲腔部分为上、下2等分,上1/2为耳甲17区,下1/2为耳甲18区。

8、耳垂分区

为了便于取穴,将耳垂分为9区。在耳垂上线至耳垂下缘最低点之间划两条等距离平行线,于上平行线上引两条垂直等分线,将耳垂分为9个区,上部由前到后依次为耳垂1区、2区、3区;中部由前到后依次为耳垂4区、5区、6区;下部由前到后依次为耳垂7区、8区、9区。

9、耳背分区

为了便于取穴,将耳背分为5区。分别过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耳背对应点和轮屏切迹耳背对应点作两条水平线,将耳背分为上、中、下3部,上部为耳背1区,下部为耳背5区,再将中部分为内、中、外3等分,内1/3为耳背2区,中1/3为耳背3区、外1/3为耳背4区。

(四)耳穴的部位和主治(图7-8、9、10)

1、耳轮穴位

   (1)耳中: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咯血。

(2)直肠: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疮。

(3)尿道: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3区。主治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

(4)外生殖器:在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4区。主治睾丸炎,附睾炎阴道炎、外阴瘙痒。

(5)肛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主治痔疮,肛裂

(6)耳尖:在耳郭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痛症,风疹失眠

(7)结节:在耳轮结节处,即耳轮8区。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

(8)轮1:在耳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9区。主治扁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9)轮2:在轮1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0区。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10)轮3: 在轮2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1区。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11)轮4:  在轮3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2区。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2、耳舟穴位

   (1)指 :在耳舟上方处,即耳舟1区。主治甲沟炎,手指疼痛和麻木。

(2)腕 :在指区的下方处,即耳舟2区。主治腕部疼痛。

(3)风溪: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2区交界处。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过敏性鼻炎,哮喘。

(4)肘:在腕区的下方处,即耳舟3区。主治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

(5)肩:在肘区的下方处,即耳舟4、5区。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

(6)锁骨:在肩区的下方处,即耳舟6区。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3、对耳轮穴位

(1)跟:在对耳轮上脚前上部,即对耳轮1区。主治足跟痛。

(2)趾:在耳尖下方的对耳轮上脚后上部,即对耳轮2区。主治甲沟炎,足趾部疼痛麻木。

(3)踝:在趾、跟区下方处,即对耳轮3区。主治踝关节扭伤,踝关节炎。

(4)膝:在对耳轮上脚中1/3处,即对耳轮4区。主治膝关节肿痛。

(5)髋:在对耳轮上脚下1/3处,即对耳轮5区。主治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腰骶部疼痛。

(6)坐骨神经:在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即对耳轮6区。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

(7)交感: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肾绞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悸、多汗、失眠等。

(8)臀:在对耳轮下脚的后1/3处,即对耳轮7区。主治坐骨神经痛,臀部疼痛。

(9)腹:在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即对耳轮8区。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急性腰扭伤痛经,产后宫缩痛。

(10)腰骶椎:在腹区后方,即对耳轮9区。主治腰骶部疼痛。

(11)胸:在对耳轮体前部中2/5处,即对耳轮10区。主治胸胁疼痛,胸闷,乳,乳少。

(12)胸椎:在胸区后方,即对耳轮11区。主治胸胁疼痛,经前乳房胀痛,产后乳少,乳痈

(13)颈:在对耳轮体前部下1/5处,即对耳轮12区。主治落枕,颈项强痛。

(14)颈椎:在颈区后方,即对耳轮13区。主治落枕,颈椎病

4、三角窝穴位

(1)角窝上: 在三角窝前1/3的上部,即三角窝1区。主治高血压。

(2)内生殖器:在三角窝前1/3的下部,即三角窝2区。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阳痿早泄

(3)角窝中:在三角窝中1/3处,即三角窝3区。主治哮喘,咳嗽,肝炎。

(4)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主治失眠,多梦,各种痛症,咳嗽,哮喘,眩晕,高血压,过敏性疾病,戒断综合症。

(5)盆腔:在三角窝后1/3的下部,即三角窝5区。主治盆腔炎,附件炎。

5、耳屏穴位

   (1)上屏:在耳屏外侧面上1/2处,即耳屏1区。主治咽炎,单纯性肥胖症

(2)下屏:在耳屏外侧面下1/2处,即耳屏2区。主治鼻炎,单纯性肥胖症

(3)外耳:在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即耳屏1区上缘处。主治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

(4)屏尖:在耳屏游离缘上部尖端,即耳屏1区后缘处。主治发热,牙痛,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结膜炎。

(5)外鼻:在耳屏外侧面中部,即耳屏1、2区之间。主治鼻,鼻部痤疮,鼻炎。

(6)肾上腺: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主治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间日疟,链霉素中毒性眩晕,哮喘,休克,鼻炎,急性结膜炎,咽炎,过敏性皮肤病。

(7)咽喉:在耳屏内侧面上1/2处,即耳屏3区。主治声音嘶哑,咽喉炎,扁桃体炎。

(8)内鼻: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即耳屏4区。主治鼻炎,副鼻窦炎,鼻衄

(9)屏间前:在屏间切迹www.lindalemus.com/yaoshi/前方,耳屏最下部,即耳屏2区下缘处。主治眼病。

6、对耳屏穴位

   (1)额: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即对耳屏1区。主治额窦炎,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2)屏间后:在屏间切迹后方对耳屏前下部,即对耳屏1区下缘处。主治眼病。

(3)颞:在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即对耳屏2区。主治偏头痛

(4)枕: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区。主治头痛,眩晕,哮喘,癫痫,神经衰弱。

(5)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主治痛症,间日疟,神经衰弱,假性近视,胃溃疡,腹泻,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

(6)对屏尖: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即对耳屏1、2、4区交点处。主治哮喘,腮腺炎,皮肤瘙痒,睾丸炎,附睾炎。

(7)缘中: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即对耳屏2、3、4区交点处。主治遗尿,内耳眩晕症,功能性子宫出血。

(8)脑干:在轮屏切迹处,即对耳屏3、4区之间。主治头痛,眩晕,假性近视。

7、耳甲穴位

(1)口:在耳轮脚下方前1/3处,即耳甲1区。主治面瘫,口腔炎,胆囊炎,胆石症,戒断综合征,牙周炎,舌炎。

(2)食道: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即耳甲2区。主治食道炎,食道痉挛。

(3)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即耳甲3区。主治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

(4)胃: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主治胃炎,胃溃疡,失眠,牙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5)十二指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即耳甲5区。主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囊炎,胆石症,幽门痉挛,腹胀,腹泻,腹痛。

(6)小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即耳甲6区。主治消化不良,腹痛,心动过速,心律不齐。

(7)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即耳甲7区。主治腹泻,便秘,痢疾,咳嗽,痤疮。

(8)阑尾:在小肠区与大肠区之间,即耳甲6、7区交界处。主治单纯性阑尾炎,腹泻,腹痛。

(9)艇角: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前部,即耳甲8区。主治前列腺炎,尿道炎

(10)膀胱:在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即耳甲9区。主治膀胱炎,遗尿,尿潴留,腰痛,坐骨神经痛,后头痛。

(11)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主治腰痛,耳鸣,神经衰弱,水肿,哮喘,遗尿症,月经不调,遗精,阳痿,早泄,眼病,五更泻。

(12)输尿管:在肾区与膀胱区之间,即耳甲9、10区交界处。主治输尿管结石绞痛。

(13)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区。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偏头痛,带状疱疹,中耳炎,耳鸣,听力减退,胰腺炎,口苦,胁痛

(14)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主治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病,假性近视,单纯性青光眼,目赤肿痛。

(15)艇中:在小肠区与肾区之间,即耳甲6、10区交界处。主治腹痛,腹胀,腮腺炎。

(16)脾: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主治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内耳眩晕症,水肿,痿证,内脏下垂,失眠。

(17)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症,癔病,自汗盗汗,口舌生疮,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18)气管: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即耳甲16区。主治咳嗽,气喘,急慢性咽炎

(19)肺:在心、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主治咳喘,胸闷,声音嘶哑,痤疮,皮肤瘙痒,荨麻疹,扁平,便秘,戒断综合征,自汗,盗汗,鼻炎。

(20)三焦:在外耳门后下方,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主治便秘,腹胀,水肿,耳鸣,耳聋糖尿病

(21)内分泌:在耳屏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痤疮,间日疟,糖尿病。

8、耳垂穴位

(1)牙:在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1区。主治牙痛,牙周炎,低血压。

(2)舌:在耳垂正面中上部,即耳垂2区。主治舌炎,口腔炎。

(3)颌:在耳垂正面后上部,即耳垂3区。主治牙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4)垂前:在耳垂正面前中部,即耳垂4区。主治神经衰弱,牙痛。

(5)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主治假性近视,目赤肿痛,迎风流泪。

(6)内耳:在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区。主治内耳眩晕症,耳鸣,听力减退。

(7)面颊:在耳垂正面,眼区与内耳区之间,即耳垂5、6区交界处。主治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痤疮,扁平疣

(8)扁桃体:在耳垂正面下部,即耳垂7、8、9区。主治扁桃体炎,咽炎。

9、耳背穴位

   (1)耳背心:在耳背上部,即耳背1区。主治心悸,失眠,多梦。

(2)耳背肺:在耳背中内部,即耳背2区。主治咳喘,皮肤瘙痒。

(3)耳背脾:在耳背中央部,即耳背3区。主治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

(4)耳背肝:在耳背中外部,即耳背4区。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胁痛。

(5)耳背肾:在耳背下部,即耳背5区。主治头痛,眩晕,神经衰弱。

(6)耳背沟:在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主治高血压病,皮肤瘙痒。

10、耳根穴位

(1)上耳根:在耳根最上处。主治鼻衄,哮喘。

(2)耳迷根:在耳轮脚后沟的耳根处。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鼻炎,心动过速,腹痛,腹泻。

(3)下耳根:在耳根最下处。主治低血压,下肢瘫痪。

 

 

 

 

 

 

 

 

 

 

 

 
 

 

 

 

 

 

 


 

 

 

 

 

 
图7-8耳穴部位 图7-9耳穴部位

 

 

 

 

 

图7-10耳穴部位

图7-10耳穴部位  

二、耳针操作技术

(一)操作程序

1、选穴  诊断明确后,根据耳穴的选穴原则,或在耳郭上所获得阳性反应点,确立处方。

2、消毒  在针刺耳穴时,必须严格消毒,一是针具的消毒;二是医者手指消毒;三是耳穴皮肤的消毒。耳穴皮肤消毒先用2%碘酊消毒,再用75%乙醇消毒并脱碘,或用合碘消毒。

(二)刺激方法

1、毫针刺法  一般采用坐位,如年老体弱,病重或精神紧张者宜采用卧位。针具选用28~30号粗细的0.5~1寸长的毫针针刺耳穴。进针时,术者用左手拇食两指固定耳郭,中指托着针刺部的耳背,这样既可掌握针刺的深度,又可减轻针刺的疼痛。然后用右手拇食指持针,在所选耳穴或进针。进针方法可用速刺法。刺激的强度和手法应视病员的病情、体质和耐痛度等综合决定。针刺的深度也应根据患者耳郭局部的厚薄而灵活掌握,一般刺入皮肤2~3分即可。刺入耳穴后,如局部感应强烈,患者症状即刻有所减轻;若局部无针感,应调整毫针针尖方向。留针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慢性病、疼痛性疾病留针时间可适当延长,儿童、老年人不宜多留。出针时左手托住耳背,右手起针,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以免出血,再用碘酒涂擦一次。

2、电针法  电针法是将毫针法与脉冲电流刺激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利用不同波形的脉冲电刺激以强化针刺耳穴的调节功能,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凡适宜耳针治疗的疾病均可应用,临床上常适用于治疗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内脏痉挛、哮喘等。还应用于耳针麻醉。关于具体操作方法可参见电针一节。

3、埋针法  是将皮内针埋于耳穴内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一些疼痛性疾病和慢性病,可起到持续刺激,巩固疗效或防止复发的功用。

使用时,消毒局部皮肤,左手固定耳郭,绷紧埋针处皮肤,右手用镊子夹住消毒的皮内针柄,轻轻刺入所选穴位皮内,一般刺入针体2/3,再用胶布固定。一般仅埋患侧单耳,必要时可埋双耳。每日自行按压3次,留针3~5天。

如埋针处痛甚而影响睡眠时,应适当调整针尖方向或深浅度。埋针处不宜淋湿浸泡,夏季埋针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感染。局部有胀痛不适需及时检查,如针眼处皮肤红肿有炎症时应立即出针,并采取相应措施。耳郭有炎症、冻疮则不宜埋针。

4、压丸法  又称压籽法,是在耳穴表面贴敷小颗粒药物的一种简易刺激方法。本法可治疗常见病症,不仅能收到毫针、埋针法同样的疗效,而且安全无痛,副作用少、不易引起耳软骨膜炎,适用于老年、儿童及惧痛的患者。本法能起到持续刺激的作用,患者可以不定时地在贴敷处按压以加强刺激。对于一些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病、高血压、胆石症、小儿遗尿等慢性病更为适用。

压丸法所选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油菜籽、小米、莱菔子、王不留行籽等,以王不留行籽为常用。使用前用沸水烫洗后晒干,贮瓶中备用。应用时,将其贴于0.5×0.5cm小方块胶布中央,然后贴敷于耳穴上,并给予适当按压,使耳廓有发热、胀痛感。一般每天患者可自行按压数次,3~5天更换1次,复诊时可按病情酌情增减或更换穴位。

使用中应防止胶布潮湿或污染,以免引起皮肤炎症。个别病人可能对胶布过敏,局部出现红色粟粒样丘疹并伴有痒感,可加用肾上腺穴或改用毫针法治疗。一般孕妇用本法时按压宜轻,但习惯性流产者须慎用。耳郭皮肤有炎性病变、冻疮等不宜采用。

5、灸法  用温热作用刺激耳郭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的功效,多用于虚证、寒证、痹证等,灸的材料可用艾条、灯芯草、线香等。

艾条灸可灸整个耳郭或较集中的部分耳穴。灯芯草灸,即将灯芯草的一端浸蘸香油后,用火柴点燃,对准耳穴迅速点灸,每次1~2穴,两耳交替,适用于痄腮、目赤肿痛、缠腰火丹等。若需对单个耳穴施灸时,可将卫生线香点燃后,对准选好的耳穴施灸,香火距皮肤约1cm,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每穴灸3~5分钟,适用于腰腿痛、落枕、肩凝症等。

施灸时注意不可引起烫伤,以免继发感染而造成耳软骨膜炎;如呈现小水泡时,可任其自然吸收;复灸时,应更换耳穴;精神紧张、严重心脏病患者、孕妇等均应慎用。

6、刺血法  用三棱针在耳穴处刺血的一种治疗方法。凡属瘀血不散所致的疼痛,邪热炽盛所致的高热抽搐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目赤肿痛等症,均可采用刺血法。本法具有祛瘀生新、清热泻火的作用,临床应用较多。

刺血前必须按摩耳郭使其充血,施术时必须严密消毒。隔日1次,急性病可1日2次。

四肢或躯干急性扭伤、急性结膜炎可在耳尖和病变相应处刺出血;高血压病可在耳背沟、耳尖处刺出血;小儿湿疹神经性皮炎可在耳背寻找一充血最明显处刺出血。虚弱病人最好不用刺血法;孕妇、患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的病员忌用本法。

7、水针法  即药物穴位注射法,是用微量药物注入耳穴,通过注射针对耳穴的刺激及注入药物的药理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根据病情选用相应的注射药液,所用针具为1ml注射器和26号注射针头。将抽取的药液缓慢地注入耳穴的皮下,每次1~3穴,每穴注入0.1~0.3ml,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

8、磁疗法  是用磁场作用于耳穴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镇痛、消炎、止痒、催眠、止喘和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等作用,适用于各类痛证、哮喘、皮肤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病等。如用直接贴敷法即把磁珠放置在胶布中央直接贴于耳穴上(类似压丸法),或用磁珠或磁片异名极在耳郭前后相对贴,可使磁力线集中穿透穴位,更好地发挥作用。间接贴敷法则是用纱布或薄层脱脂棉把磁珠(片)包起来,再固定在耳穴上,这样可减少磁珠(片)直接接触皮肤而产生的某些副作用。

9、按摩法  是在耳郭不同部位用手进行按摩、提捏、点压、切掐以防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自身耳郭按摩法和耳郭穴位按摩法。前者包括全耳按摩、手摩耳轮和提捏耳垂。全耳按摩,是用两手掌心依次按摩耳郭前后两侧至耳廓郭充血发热为止;手摩耳轮,是两手握空拳,以拇食两指沿着外耳轮上下来回按摩至耳轮充血发热为止;提捏耳垂,是用两手由轻到重提捏耳垂3~5分钟。以上方法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和养生保健。耳郭穴位按摩,术者用压力棒点压、按揉耳穴,也可用拇食指同时在耳郭前后相对掐切耳穴,适用于临床治疗。

三、耳针临床应用

(一)在诊断方面的应用

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某些部位发生病变时,往往会在耳郭上相应区域出现各种反应,这种病理性反应可表现为变形、变色、脱屑、丘疹、压痛敏感、皮肤低电阻等。这些现象出现在耳穴,可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医生利用这些现象,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作出临床诊断。如头痛、头晕的患者常在耳郭的对耳屏2区、3区出现压痛敏感;胃痛在耳轮脚及耳轮脚消失处等都有可能出现明显的压痛敏感点。又如不少胃溃疡患者,在耳廓的耳甲4区出现白色或暗灰色点片状反应,并与周围皮肤有别。

1、望诊法  可用肉眼或放大镜在自然光线下,直接观察耳郭皮肤有无变色变形等征象。如脱屑、丘疹、硬结等。

2、压痛法  用弹簧探棒或毫针针柄等在与疾病相应的部位由周围向中心,以均匀的压力仔细探查,当患者表现皱眉、眨眼、呼痛或躲闪等反应,可作为辅助诊断参考。

3、皮肤电阻测定法  用耳穴探测仪测定皮肤电阻、电位、电容等变化。如电阻值降低,导电量增加,形成良导点者,可供参考。

4、注意事项  其一,各区反应与全身的联系。“心主神明”,神经和精神系统的病症在耳甲15区有反应;“肺主皮毛”,皮肤有病时可能在肺区出现糠皮样脱屑;脾胃为表里关系,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等病,在耳甲4、5、6区出现反应的同时,耳甲13区也可能有反应。其二,与正常反应点的区别。健康人的耳郭上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其鉴别方法是一看二压。即先观察有无反应点,再在反应点上压一压,如系假阳性则压之不痛。此外,如耳郭上的色素沉着、疣痣、白色结节、小脓疱、冻疮疤痕等均宜注意鉴别。

(二)在治疗方面的应用

1、选穴原则

(1)辨证取穴: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辨证选用相关耳穴。如皮肤病,按“肺主皮毛”的理论,选用肺穴;目赤肿痛患者,除选用相应的部位外,可按“肝开窍于目”的理论,选用肝穴。

(2)对症取穴:根据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知识,对症选用有关耳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神经衰弱者选皮质下等。也可椐中医理论对症取穴。如耳中穴与膈相应,用于治疗膈肌痉挛,又可凉血清热,用于血液病和皮肤病;胃穴用于消化系统病症,又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失眠。

(3)相应部位取穴:根据临床诊断属于某病,选用相应的耳穴。如眼病选眼穴及屏间前、屏间后穴;胃病取胃穴;妇女经带病取内生殖器穴。

(4)经验取穴:临床实践发现有些耳穴具有治疗本部位以外疾病的作用,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

2、适应范围

目前我国用耳穴治疗病症已达200多种,病种涉及内、外、妇、儿、神经、五官、皮肤各科。其中以痛症的治疗效果为佳。同时对于变态反应疾病、各种炎症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1)各种疼痛性病症:如对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五官、颅脑、胸腹、四肢各种外科手术后所产生的伤口痛;胆绞痛、肾绞痛、胃痛等内脏痛;麻醉后头痛、腰痛等手术后遗痛,均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2)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对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末梢神经炎等有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

(3)功能紊乱性病症:如对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癔病等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能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单纯性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绝经期综合证等,耳针有减肥、改善症状,减少常规服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

(6)传染病:如对菌痢、疟疾等,耳针能恢复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加速疾病的痊愈。

(7)用于手术麻醉:耳针麻醉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麻醉方法,于1965年运用于临床。在颅脑外科手术时,若全麻操作不当可致颅内压的增高,当气管内插管或搬动体位时,或麻醉浅发生呛咳时,病人常有颅内压急剧升高的现象。耳针麻醉对颅内压则无明显影响,术后脑水肿的反应亦有减轻,从而增加了病人手术的安全性,并使手术能顺利进行,同时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又如甲状腺手术时,在靠近喉返神经处为避免误伤神经而致声音嘶哑,用耳针麻醉,术者必要时可与患者对话以资鉴别其喉返神经是否受损,因为此时患者除痛觉变迟钝外,大脑仍保持着清醒状态。

除上述病症外,耳针还可以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治疗输液反应。还可用于戒烟、戒毒等。

3、处方示例

(1)胃痛:主穴:胃、脾、交感、神门。配穴:胰胆、肝。

(2)恶心呕吐:主穴:胃、神门、交感、皮质下、耳中。

(3)心律失常:主穴:心、交感、神门、枕。配穴:皮质下、内分泌。

(4)哮喘:主穴:肺、肾上腺、交感。配穴:神门、内分泌、气管、肾、大肠。

(5)失眠:主穴:神门、内分泌、心、皮质下。配穴:胃、脾、肝、肾、胰胆。

(6)头痛:主穴:神门、枕、颞、额、皮质下、颈椎。配穴:肝、肾、心、交感。

(7)坐骨神经痛:主穴:坐骨神经、神门。配穴:臀、膀胱。

(8)荨麻疹:主穴:肺、肾上腺、风溪、耳中。配穴:神门、脾、肝。

(9)痤疮:主穴:耳尖、内分泌、肺、脾、肾上腺、面颊。配穴:心、大肠、神门。

(10)痛经:主穴: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配穴:肝、肾、皮质下、交感。

(11)近视眼:主穴:眼、肝、脾、肾。配穴:屏间前、屏间后。

(12)内耳眩晕症:主穴:内耳、外耳、肾、肝、胰胆、脑干。配穴:枕、皮质下、神门、三焦。

(13)急性结膜炎:主穴:耳尖、眼、肝。配穴:屏间前、屏间后。

(14)晕车:主穴:胃、内耳、贲门、肾上腺。配穴:枕、脾、神门。

(15)戒烟:取穴:神门、胃、肺、口。

3、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因耳郭暴露在外,表面凹凸不平,结构特殊,针刺前必须严格消毒。湿疹、溃疡、冻伤和炎症部位禁针。针刺后如针孔发红、肿胀应及时涂2%碘酒,并服用消炎药,以防止耳化脓性软骨膜炎的发生。

(2)对扭伤和有运动障碍的患者,进针后宜适当活动患部,有助于提高疗效。

(3)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应禁针。

(4)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和伴有高度贫血者不宜针刺,对年老体弱的高血压病患者不宜行强刺激法。

(5)耳针治疗时亦可发生晕针,应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

四、耳针作用原理

(一)耳郭与经脉的关系

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耳与经脉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早在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提到了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到了《内经》时期,不仅将“耳脉”发展成了手少阳三焦经,而且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在十二经脉循行中,有的经脉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在耳郭周围。如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等经脉、经筋分别入耳中,或循耳之前、后;手阳明大肠经之别络入耳合于宗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则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入耳或分布于耳郭周围,但均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因此,十二经脉均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所以《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亦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共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临床实践中发现,接受耳针或耳穴贴压治疗的病人,有轻微的触电或气体流动或一股发热暖流感,由耳郭沿着一定路线向身体的某一部位放射,其经过路线大部分与经脉循行的路线相似。如对针刺经穴循经感传显著的受试者,刺激耳穴时出现循经感传进行了观察。在104次的测试中,90次所诱发的感传的循行路线与耳穴刺激互有特异的对应关系,约占86.5%,其余14例感传系沿着同名经、表里经或其他无关经脉的路线循行。由此可见,耳与十二经脉的关系十分密切。故而刺激耳郭上的耳穴,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耳郭与脏腑的联系

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机体体表与内脏联系的重要部位。在经典著作中,有关耳与脏腑的关系论述很多。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灵枢·脉度》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难经·四十难》也说:“肺主声,故令耳闻声”。后世医著在论述耳与脏腑的关系时更为详细,如《千金方》中说“……神者,心之脏,……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证治准绳》也说:“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厘正按摩要术》中进一步将耳背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其云:“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以上这些论述,体现了耳与脏腑在生理方面是息息相关的。临床用电针耳穴胃区, 观察对人体胃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针刺耳穴胃区对胃电的波幅和频率,其效应呈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即针前胃电波幅和频率偏低者,针后可提高;针前偏高的针后则能降低。提示针刺耳穴胃区对病理状态下的胃、十二指肠具有良好的改善功能,有恢复其机能正常的作用,说明针刺耳穴胃区对胃功能调整有相对的特异性,更加证实了耳穴和内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针刺或贴压耳穴可调节脏腑和器官功能活动,从而治疗疾病。

(三)耳郭与神经关系

耳郭的神经很丰富,有来自脊神经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有来自脑神经的耳颞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分枝以及随着颈外动脉而来的交感神经。

分布在耳郭上的四对脑神经及两对脊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均有联系,如分布在耳廓的耳颞神经属三叉神经下颌支的分枝,除司咀嚼运动和头面感觉外,还与脊髓发生联系;面神经除司面部表情肌运动外,还管理一部分腺体。延髓发出的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对呼吸中枢、心脏调节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唾液分泌中枢(呕吐、咳嗽中枢)等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来自脊神经的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除管理躯干、四肢、骨关节肌肉运动以外,还支配五脏六腑的运动。由脑、脊髓部发出的副交感神经和脊髓胸、腰部发出的交感神经(分布在耳郭上的迷走神经属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在耳郭上伴动脉分布)所组成的内脏神经,对全身的脏器几乎有双重支配作用,两者互相抵抗,而又互相协调,共同维持全身脏腑和躯干四肢的正常运动。

从耳郭神经分布看出,耳廓与全身有密切联系。从耳郭神经分布的显微观察,更可以看出耳廓和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神经进入耳郭后,从表皮至软骨膜中会有各种神经感受器:游离丛状感觉神经末梢、毛囊神经感觉末梢及环层小体;耳肌腱上和耳肌中存在有单纯型和复杂型丛状感觉神经末梢、高尔基型腱器官、露菲尼样末梢及肌梭。由于耳郭含有浅层和深层感受器,在耳穴治疗中如手法行针、耳穴按压、电脉冲、激光、磁力线等不同刺激方法出现的“得气”,可能是兴奋了多种感觉器尤其是痛觉感觉器,接受和传递各种感觉冲动汇集到三叉神经脊束核。然后,由该核传递冲动至脑干的网状结构,从而对各种内脏活动和各种感觉机能的调节起到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  头皮针刺法

头皮针又称头针,是针刺头部经络腧穴,以治疗全身病症的方法。因头部肌肉浅薄、血管丰富,在临床上常采用沿皮刺透穴的针法,并结合捻转、提插等手法施术。

一、头皮针刺激部位

头皮针常以国际统用的头皮针标准治疗线(图7-11)为刺激部位,沿皮透刺。

1、额中线  在额部正中发际内,自发际上5分处即神庭穴起,向下刺l寸。主治神志病,头、鼻、舌、眼、咽喉病等,如神昏、失眠、头痛、鼻塞、目赤、咽痛。属督脉。

2、额旁l线  在额部,位于额中线外侧,直对眼内角(目内眦),自发际上0.5寸处即眉冲穴起,向下刺1寸。主治肺、心等上焦病症,如咳嗽、胸痛、感冒、气喘、失眠、眩晕、心悸怔忡、胸痹心痛等。属足太阳膀胱经。

    3、额旁2线  在额部,位于额旁1线外侧,直对瞳孔,自发际上5分处即头临泣穴起,向下刺1寸。主治脾、胃、肝、胆等中焦病症,如胃痛、脘痞泄泻、腹胀、胁痛等。属足少阳胆经。

4、额旁3线  在额部,位于额旁2线外侧,直对眼外角,在头维穴内侧0.75寸处(即本神穴与头维穴之间)发际上5分处,向下刺l寸。主治肾、膀胱等下焦病症,如遗精、阳萎癃闭、尿频、遗尿等。属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

5、顶中线  在头顶部,位于前后正中线上,自百会穴至前顶穴。主治腰腿足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及脱肛、阴挺、小儿遗尿、尿频、眩晕、头痛等。属督脉。

6、顶颞前斜线  在头部侧面,头顶至头颞部,自前神聪穴起至悬厘穴的连线。主治运动功能障碍病症如瘫痪等,可将全线分为5等分,上1/5治下肢瘫痪,中2/5治上肢瘫痪,下2/5治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该治疗线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

7、顶颞后斜线  在头部侧面,头顶至头颞部,位于顶颞前斜线之后,与之相距1.5寸,即自百会穴起至曲鬓穴的连线。主治感觉功能障碍病症,如疼痛、麻木、瘙痒等,可将全线分为5等分,上l/5治下肢感觉异常,中2/5治上肢感觉异常,下2/5治头面部感觉异常。该线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

8、顶旁l线  在头顶部,位于顶中线外侧,与之相距1.5寸,即自通天穴起沿经向后刺1.5寸。主治腰腿足病症,如下肢瘫痪、麻木、疼痛等,临床常与顶中线、顶颞前斜线上l/5配合应用。属足太阳膀胱经。

9、顶旁2线  在头顶部,位于顶旁l线外侧,与之相距0.75寸,即自正营穴起沿经向后刺1.5寸。主治肩臂手病症,如上肢瘫痪、麻木、疼痛等,临床常与顶颞前斜线中l/3配合应用。属足少阳胆经。

10、颞前线  在头颞部鬓发内,自颔厌穴至悬厘穴的连线。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瘫及口腔病症等。属足少阳胆经。

11、颞后线  在头颞部,自率谷穴至曲鬓穴的连线。主治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属足少阳胆经。

12、枕上正中线  在头枕部,为枕外粗隆上方正中的垂直线,即自强间穴起至脑户穴的连线。主治眼病、腰脊痛等。属督脉。

13、枕上旁线  在头枕部,与枕上正中线平行,并与之相距0.5寸处的直线。主治同枕上正中线,临床常配合应用。属足太阳膀胱经。

14、枕下旁线  在头枕部,为枕外粗隆下方两侧2寸长的垂直线,即自玉枕穴至天柱穴。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症状,后头痛等。属足太阳膀胱经。

 

 

 

 

 

 
 


 

 

 

 

 

图7-11头皮针治疗线

 

 

 

 

 

 

 
 

 

 

 

 

 

 

 


图7-12头皮针进针法

 

 

二、头皮针操作技术

(一)进针法

一般选用28~30号毫针,根据治疗需要,常用l~1.5寸者,婴幼儿可用5分毫针点刺。在进针前,首先要暴露头皮,分开局部头发,以免刺入发囊而引起疼痛。在病人体位合适的前提下,取穴定位并进行局部消毒。

1、快速进针法  用一手拇、食指尖捏住针体下端(距针尖2厘米处),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约5~10厘米,手腕背屈后,再突然手腕掌屈,利用腕部的一屈一伸,使针尖快速冲进头皮下或肌层,如此可减少进针疼痛。临床亦可用指切进针,沿皮刺入,但必须快速透皮,进入皮下或帽状腱膜下层。(图7-12)

2、快速推针法  进针后,一手拇、食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末端,沿皮将针体快速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本法也可用双手配合操作,即一手拇、食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另一手拇、食指尖轻轻捏住针体近皮处,以免针体弯曲,然后将针体快速沿皮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

3、注意事项  进针时务必避开发囊、瘢痕及局部感染处,以免疼痛等。额、颞部头穴痛感较强,进针时可嘱病人憋气(屏息),深吸气一口,暂停呼吸,进针则无痛感。针体一般宜与头皮呈15°-30°角,亦即采用沿皮刺的方法,以免刺入头皮下的肌层或骨膜,引起疼痛和出血。对头皮坚韧者,推进针体时可  稍作捻转,以助推进针体;推针时如发生疼痛或针下有阻力感,应停止继续推进,可将针体退出少许,改变针刺角度和方向,再行推进。针刺的深浅和方向,应根据治疗要求,并结合患者年龄、体质及其对针刺的耐受程度而决定。

(二)针刺手法

   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之后,术者可采用捻转、提插等手法,激发经气,达到有效刺激量,并根据病症性质和部位,扶正祛邪。

1、快速捻转手法  要求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后,在一定深度时固定针体,不能上下移动,一般要求术者肩、肘、腕各关节和拇指固定不动。食指呈半屈曲状态,用食指第一节桡侧面和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捏住针柄,利用食指掌指关节的伸屈动作,使针体快速旋转。每分钟使毫针左右捻转达200次左右,持  续2~3分钟。其特点在于速度快、频率高,较易激发针感,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有效刺激量,从而使患部出现气至病所的感应,如温热、抽动感等。

2、抽添手法  根据汪机《针灸问对》抽添法演化而成,分为抽提法和进插法两种,以向外抽提、“一抽数抽”或向内进插、“一按数按”的手法动作为主要特点,实际上应属于小幅度提插手法的范畴。

(1)抽提法;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针体平卧,用右手拇、食指紧捏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以固定头皮,用暴发力将针迅速向外抽提3次,然后再缓慢地向内退回原处(插至1寸处),以紧提慢插为主,是为泻法。

(2)进插法: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针体平卧,右手拇、食指紧捏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以固定头皮,用暴发力将针迅速向内进插3次,然后再缓慢地向外退回原处(提至l寸处),以紧插慢提为主,是为补法。 

以上方法可反复施行,每次行针半至1分钟。其施术要领有二:一是要用全身力量带动肩、肘、腕,运气于指,行抽提或进插;二是每次抽提或进插都要迅速,要在1分范围的幅度内进行,针体毋左右转动。值得指出的是,用上法时并不要求频率,而着重于瞬间速度,因此术者手指并不疲劳,病人局部亦较少疼痛,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刺激量,从而迅速取得相应效果。

头针的留针和出针,基本上与毫针刺法相同。在留针期间,常采取长时间动留针法,并适当配合患部的按摩导引。出针时,要及时按压针孔,以免出血。

    三、头皮针临床应用

(一)头皮针适应范围

    据大量实践证明,头皮针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常见病症。

    1、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为头皮针主要适应症,包括有脑血管病引起的偏瘫、失语、假性球麻痹,小儿神经发育不全和脑性瘫痪,颅脑外伤后遗症,脑炎后遗症,对上述病症的疗效,主要表现在运动、智力和语言功能障碍的康复,能不同程度地缓解症状、改善体征、缩短病程,达到治疗目的。此外尚有癫痫、舞蹈病和震颤麻痹等。

    2、精神病症  头皮针有调节大脑皮层功能状态的作用,可用于精神分裂症、癔病、考场综合征、抑郁症,也有用于老年性痴呆和小儿先天愚型者,有提高智力、缓解症状、恢复大脑正常思维和兴奋抑制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

    3、疼痛和感觉异常  临床可用于头痛、三叉神经痛、颈项痛、肩痛、腰背痛、坐骨神经痛、胆绞痛、胃痛、痛经等各种急慢性疼痛病症,有显著止痛作用。此外还可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所致的肢体远端麻木,皮肤瘙痒症、荨麻疹、皮炎、湿疹等皮肤病引起的瘙痒症状,有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感觉功能的效果。

4、皮层内脏功能失调所致的疾患  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溃疡病、男子性功能障碍和妇女月经不调(功能性者),以及神经性呕吐、功能性腹泻等。

    (二)头皮针注意事项

   1、囟门和骨缝尚未骨化的婴儿和孕妇不宜用头皮针治疗。

    2、头颅手术部位,头皮严重感染、溃疡和创伤处不宜针刺,可在其对侧取相应头皮针治疗线进行针刺。

3、头皮针刺入时要迅速,注意避开发囊、疤痕。针具要注意检查,以免因针尖不锐等引起疼痛。行针要随时注意针下感觉,如有阻力感或局部疼痛时,要及时调整针刺方向与www.lindalemus.com/pharm/深度,要保证针体在帽状腱膜下层。

    4、留针时不要随意碰撞针柄,以免发生弯针和疼痛。如局部疼痛、瘙痒、沉重因而无法忍受时,可将针体稍向外提,如此则异常感觉可随即消失。

5、有脑出血病史者,用头皮针治疗必须谨慎从事。治疗前要认真进行各种检查,治疗时要避免过强的手法刺激,尽量少留针或不留针,加强严密监护。

    (三)头皮针处方示例

1.中风偏瘫  是目前临床报道最多的头皮针适应症,用头皮针治疗常可迅速提高瘫痪肢体肌力,改善肌张力,不同程度地恢复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可以用顶颞  前斜线(瘫肢对侧)为主,配顶中线、顶旁l线、顶旁2线等,用抽提法和进插法来进行治疗。先由前顶向百会穴透刺l寸(顶中线),再在顶颞前斜线上从上而下依次透刺3~4针(即接力刺法),每根针的进针点之间距离为l寸左右,深l寸左右。当上述各针沿皮下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术者刺手的指下感到不松不紧而有吸针感时,可行抽气法(实证)或进气法(虚证)。各针分别行针半至1分钟,直至患肢运动功能有所提高,是为得气。得气后,留针1~2小时,其间可行针2~4次(动留针)。行针与留针期间,可配合患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急性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每日或隔日1次,5~7次为1疗程。

或取用顶颞后斜线(百会与曲鬓之间的连线),用1.5~2寸毫针沿头皮从百会向曲鬓方向针刺(接力刺法)。即将该线分作三等分,第一针从百会刺入,沿该线透刺1.5寸;第二针从第1个等分点刺入,沿该线透刺1.5寸;第三针从第2个等分点刺入,沿该线透刺1.5寸,至曲鬓穴。然后行快速捻转手法,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左右,连续5分钟,休息5分钟,再捻针5分钟,共捻针3次,约30分钟后出针。每日治疗1次,15次为1疗程。顶颞后斜线,可取瘫肢对侧头穴,也可取同侧头穴,均有相同效果。此外,取用通天、正营、神庭等头穴透刺,用快速捻转手法施术,对本病亦能起到恢复肌力、提高运动功能的效果。

临床实践证明,在临床上用头皮针刺激,并给予足够的刺激量可提高本病疗效。其方法途径有二:其一是加强刺激强度,如以快速的捻转手法施术;其二是增加刺激累积时期,如长时间留针,并在留针时间配合必要的肢体运动。还可以采取头皮针和体针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者对针刺的耐受性,达到有效的针刺感应。值得注意的是,在头皮针治疗的同时,配合患肢按摩和运动,可激发大脑皮质受损区的生理功能,促进脑局灶血流和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瘫肢运动和感觉功能。

    应该指出的是,头皮针疗效与病变性质、部位、病程有关。一般来说,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所致的偏瘫,其头皮针疗效较脑栓塞和脑出血所致者要好。病程短在3个月以内者(特别是1个月内之急性期)患者,用头皮针治疗常有显著疗效;如病程超过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者,很难取得临床治愈的效果。如病灶范围大,或位于两侧,或位于深部(如基底核、内囊),或呈多灶性,或再次发作者,一般用头皮针效果较差。

    2、癫痫  根据患者脑电图异常表现,确定其病变部位(如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取相应头皮针治疗线。如额叶癫痫取额中线和额旁1线、2线,顶叶癫痫取顶中线和顶旁1、2线,枕叶癫痫取枕上正中线和枕上旁线等。沿头皮透刺至帽状腱膜下层,行大幅度快速捻转,频率200次/分;各针持续行针1~2分钟,留针1小时,其间行针2次。亦可在第1次快速捻转后,通以脉冲电刺激,用疏密波或连续波通电20分钟,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者为度。

头皮针治疗可以缓解癫痫发作症状,缩短发作时间,减轻发作程度,延长发作间歇期,同时有改善患者异常脑电图变化的作用。

     3、高血压病  头皮针对I期高血压病以及肝阳上亢、阴阳两虚型的降压效果较好。一般以顶中线、额中线、额旁1线等顶区和额区的治疗线为主,沿皮进针后,用缓慢平和的手法,取得局部针感后,留针1~2小时,并配合意守丹田、形体放松等,即可获效。

  四、头皮针作用原理

(一)头皮针的经络理论基础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六阴经中手少阴心经与足厥阴肝经直接行于头面部,所有阴经的经别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相合后上达于头面。督脉上至风府,入脑上巅。阳维脉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阳跷脉至项后会合于足少阳胆经。因此,人体的经气通过经脉、经别、皮部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在气街学说中“头之气街”列为首位,其原因也在于此,可见头部在经络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头皮针的14条治疗线也隶属于上述经络之中。由于经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能运行气血,濡养周身,同时又能反应病候,传注病邪。而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所以针刺头皮针治疗线,不仅可疏通气血,调理阴阳,治疗经脉病症,同时也可以治疗脏腑病症。从而说明了头与人体内经络脏腑器官在生理病理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顶中线能治疗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是从足厥阴肝经及督脉经来解释的,说明了头皮针是以经络、腧穴为理论基础的。

(二)头皮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机理

(1)能使脑电波指数和电压上升,并改善其不对称性,从而提示头皮针治疗有调节大脑皮层功能的作用和改善病理状态的作用。

(2)脑缺血性中风所引起的脑血流图异常变化,经头皮针治疗后,可在肢体恢复的同时,脑血流图也得以改善,如主峰角变锐,重搏波加深,波峰增高,上下枝曲折消失等。可见头皮针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的作用。

(3)采用头皮针治疗,可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指标,其中包括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还原粘度、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等;并能改善甲皱微循环,如其血流速度、颜色和形态变化。从而提示头皮针治疗能改善患者血循环状态,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

(4)应用头皮针刺激相应穴位,能使中风偏瘫病人的四肢肌力幅度升高。有人发现头皮针还可迅速改变瘫肢肌电和皮温,且有皮肤电位改变的现象。头皮针对正常人肌电有影响,使正常人肌电幅度明显升高等等。

此外,针刺百会穴能加强对血浆中环核苷酸的调节,有益于记忆力的提高,增强短时记忆。

总之,头皮针治疗疾病的机理,自70年代开始至今,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归纳为两种学说:一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部的投影区,可直接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二是机体功能综合调节作用,即刺激头穴,通过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第三节   腕踝针法

 

腕踝针法是在手腕或足踝部的相应进针点,用毫针进行皮下针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基本内容有体表分区、进针点、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等。

一、人体体表分区(图7-13、14、15)

 

 

 

 

 

 

 

 

 

 

 

 
 

 

 

 

 

 

 


图7-13腕踝针分区 图7-14腕踝针分区

 

 

 

 

 

 

 
 

 

 

 

 

 

 

 


图7-15腕踝针分区

 

将人体体表划分为六个纵行区和上下两段。

(一)  纵行六区 

纵行六区包括头、颈和躯干六区和四肢六区两部分。

1、头、颈和躯干六区  以前后正中线为标线,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划分为6个纵行区。

1区:从前正中线开始,向左、向右各旁开1.5同身寸所形成的体表区域,分别称之为左1区、右1区。临床常把左1区与右1区合称为1区,以下各区亦同。

2区:从1区边线到腋前线之间所形成的体表区域,左右对称。

3区:从腋前线至腋中线之间所形成的体表区域,左右对称。

4区:腋中线至腋后线之间所形成的体表区域,左右对称。

5区:腋后线至6区边线之间所形成的体表区域,左右对称。

6区:后正中线向左、向右各旁开1.5同身寸所形成的体表区域,分别称之为左6区、右6区。

2、四肢的分区  以臂干线和股干线为四肢和躯干的分界。臂干线(环绕肩部三角肌附着缘至腋窝)作为上肢与躯干的分界,股干线(腹股沟至骼嵴)为下肢与躯干的分界。当两侧的上下肢处于内侧面向前的外旋位置,也就是使四肢的阴阳面和躯干的阴阳面处在同一方向并互相靠拢时,以靠拢处出现的缘为分界,在前面的相当于前中线,在后面的相当于后中线,这样四肢的分区就可按躯干的分区类推。

(1)上肢六区:上肢六区,将上肢的体表区域纵向六等分,从上肢内侧尺骨缘开始,右侧顺时针、左侧逆时针依次为1区、2区、3区、4区、5区、6区,左右对称。

(2)下肢六区:下肢六区,将下肢的体表区域纵向六等分,从下肢内侧跟腱缘开始,右侧顺时针、左侧逆时针依次为1区、2区、3区、4区、5区、6区,左右对称。

(二)上下两段 

以胸骨末端和两侧肋弓的交接处为中心,划一条环绕身体的水平线称横膈线。横膈线将身体两侧的六个区分成上下两段。横膈线以上各区分别叫做上1区、上2区、上3区、上4区、上5区、上6区;横膈线以下的各区叫下1区、下2区、下3区、下4区、下5区、下6区。如需标明症状在左侧还是右侧,在上还是在下,又可记作右上2区或左下2区等。

二、腕踝针进针点

进针点就是针尖刺入皮肤的位置。腕与踝部各有6对进针点,分别代表身体上下6个区,并且也用数字标明,以和四肢各区的编号相一致。

 

 

 

 

 

 

 

 

 

 

 

 
 

 

 

 

 

 

 


图7-16腕踝针进针点     图7-17腕踝针进针点

 

(一)腕部进针点(图7-16)

左右两侧共6对,约在腕横纹上2寸(相当于内关穴与外关穴)位置上,环前臂做一水平线,从前臂内侧尺骨缘开始,沿前臂内侧中央,前臂内侧桡骨缘,前臂外侧桡骨缘,前臂外侧中央,前臂外侧尺骨缘顺序六等分,每一等分的中点为进针点,并分别称之为上1、上2、上3、上4、上5、上6

1、上1  位置在小指侧的尺骨缘与尺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前额、眼、鼻、口、门齿、舌、咽喉、胸骨、气管、食管及左、右上肢1区内的病症。如前额痛、目赤肿痛、近视、鼻炎、牙痛、口疮、咽喉肿痛、失音、胸痛、呃逆、咳嗽,腕关节痛、小指疼痛麻木,荨麻疹、高血压病、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等。

2、上2  位置在腕掌侧面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相当于内关穴处。主治额角、眼、后齿、肺、乳房、心(左上2区)及左、右上肢2区内的病症。如眼睑下垂、目赤肿痛、近视、眶下疼痛、副鼻窦炎、牙痛,颈痛、胸痛、胁痛,乳腺增生、乳房胀痛、缺乳、回乳,心悸、心律不齐、冠心病、心绞痛,腕关节屈伸不利,腕关节扭挫伤、中指和无名指扭挫伤等。

3、上3  位置在桡动脉与桡骨缘之间。主治面颊、侧胸及左、右上肢3区内的病症。如偏头痛、急性腮腺炎、牙痛、耳鸣、中耳炎、侧胸痛、腋臭、腋窝多汗症、肩关节疼痛,桡骨茎突炎、拇指和食指扭挫伤等。

4、上 位置在拇指侧的桡骨内外缘之间。主治颞、耳、侧胸及左、右上肢4区内的病症。如耳后痛、胸锁乳头肌炎、耳鸣、中耳炎、侧胸痛、腋臭、腋窝多汗症、肩关节疼痛,腕关节疼痛、桡骨茎突炎、拇指和食指扭挫伤等。

5、上5  位置在腕背中央,即外关穴处。主治后头部、后背部、心脏、肺及左、右上肢5区内的病症。如后头痛、颈椎病、落枕、眩晕、肩背痛、冠心病,腕关节屈伸不利、腕关节肿痛、手背疼痛、中指和无名指疼痛等。

6、上6  位置在距小指侧尺骨缘1公分处。主治后头部、脊柱颈胸段及左、右上肢6区内的病症。如后头痛、颈项强痛、落枕、胸背痛,腕关节肿痛、小指麻木不仁等。

(二)踝部进针点(图7-17)

左右两侧共6对,约在内踝高点与外踝高点上三寸(相当于悬钟穴与三阴交穴)位置上,环小腿做一水平线,并从小腿内侧跟腱缘开始,沿小腿内侧中央,小腿内侧胫骨缘,小腿外侧腓骨缘,小腿外侧中央,小腿外侧跟腱缘的顺序六等分,每一等分之中点为进针点,并分别称之为下1、下2、下3、下4、下5、下6

1、下1  位置靠跟腱内缘。主治胃、膀胱、子宫、前阴及左、右下肢1区内的病症。如胃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脐周痛、淋证、泌尿系感染、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阴道炎、阳痿、遗尿、遗精、早泄、睾丸肿胀、外阴胀痛瘙痒、腹股沟疼痛,膝关节肿痛、跟腱疼痛、足跟疼痛。

2、下2  位置在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主治胃、脾、肝、大小肠及左、右下肢2区内的病症。如胸胁胀满、腹痛、腹泻、便秘、腹股沟疼痛,膝关节炎、内踝扭挫伤。

3、下3  位置在胫骨前嵴向内1公分处。主治肝、胆、脾、胁部及左、右下肢3区内的病症。主治胁痛、髋关节屈伸不利、膝关节炎、踝关节扭挫伤。

4、下4  位置在胫骨前嵴与腓骨前缘的中点。主治胁部、肝、脾及左、右下肢4区内的病症。如侧腰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膝关节炎、踝关节扭挫伤、坐骨神经痛。

5、下5  位置在外侧面中央,靠腓骨后缘。。主治腰部、肾、输尿管、臀及左、右下肢5区内病症。如肾绞痛、腰痛、臀上皮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屈伸不利或疼痛、外踝扭挫伤。

6、下 位置靠跟腱外缘。主治脊柱腰骶部、肛门及左、右下肢6区内的病症。如腰痛、急性腰扭伤、痔疮、肛门周围湿疹、尾骨疼痛、坐骨神经痛。

三、腕踝针操作方法

(一)   进针

通常选已消毒的28~30号1.5寸不锈钢毫针。选定进针点后,皮肤常规消毒,医者以押手固定在进针点的下部,并且拉紧皮肤,刺手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呈15~30º角,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平放,使针身呈水平位沿真皮下进入约1.4寸,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不捻针。患者针下无任何不适感觉,但患者的主要症状会可得到改善或消失。

(二)  调针

如患者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时,说明针刺入到筋膜下层,进针过深,须将针退至皮下,重新沿真皮下刺入。

(三)  留针

一般情况下留针20~30分钟。若病情较重或病期程长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1至数小时,但最长不超过24小时。留针期间不行针。

(四)  疗程

一般情况下隔日1次,急性病症可每日针1-2次,10次为一疗程。

四、腕踝针临床应用

(一)适应范围

在腕踝针疗法中,每个区所治疗的病症大致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同名区域内所属脏腑、组织、器官等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其二,主要症状能反应在同名区域内的各种病症。总的来说,适应范围广、见效快。

(二)选点原则

1、上病取上、下病取下  是针对上、下两段而言的。如前额部疼痛,因前额的体表区域属上段,所以选区以上1为主。再如急性腰扭伤,其主要症状表现在腰部,而腰部的体表区域属下段,所以选区以下5和下6为主。

2、左病取左、右病取右  是针对左、右对称的6个体表区域而言的。如左侧乳痈,其主要症状表现在左侧乳房,而左乳房的体表区域为左上2区,所以选取左上2为进针点,反之,右侧乳痈选取右上2为进针点。

3、区域不明、选双上1  临床上有些疾病是无法确定其体表区域的,如失眠、高血压病、全身瘙痒症、多汗或无汗、寒颤、高热、癫痫、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综合征、小儿舞蹈症、小儿多动症、乏力等。对于这些疾病,以及那些病因复杂难以明确判断其体表区域的疾病,均可取双上1进行治疗。

4、上下同取  是针对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位置靠近在横膈线上下时,不仅要取上部的进针点,还要取与之相对应的下部进针点。如胃脘痛,按体表区域的划分,胃脘部大致属于下1区和右下2区,在临床治疗时不仅要取双下1、右下2,而且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表现情靠近横膈线而加取双上1和右上2。

5、左右共针  是针对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躯干部的1区,临床治疗时应取双上1或双下2。同样,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躯干部的6区,临床治疗时应取双上6或双下6。如:脐周痛,其主要症状表现在肚脐周围,属下1区,所以临床治疗取左下1与右下1。在临床治疗中,还常会遇到右上腹疼痛,针右下2效果不好的现象,此时须针左下2以加强疗效。

(三)处方示例

1、感冒  上1, 配上2、上5、上4

2、胁痛  下2,配下1、下3或上2。

3、眩晕  上1,配上3。

4、腹痛  下1、双下2,配双下3。

5、呃逆  下1,配双上1。

6:痛经  下1,配双下2。

7、带下  下1,配双下2。

8、肩周炎  上4、上5,配上6。

9、荨麻疹 上1。

10、肾绞痛  下5、下2,配下6。

(四)注意事项

1、腕踝针法进针一般不痛不胀不麻等,如出现上述症状,说明进针过深,须调至不痛不胀等为宜。

2、把握准确的针刺方向。即病症表现在进针点上部者,针尖须向心而刺;反之,病症表现在进针点下部者,针尖须离心而刺。

3、有几种症状同时存在时,要分析症状的主次,如症状中有痛的感觉,首先按痛所在区选点。

4、如出现晕针、滞针、血肿等现象者,按毫针刺法中的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