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药
【目的要求】
1.通过本章节概述部分的学习,应当了解活血化瘀药的分类,活血化瘀药及各类活血化瘀药的含义,以及活血化瘀有关功效术语的含义。掌握活血化瘀药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和使用注意。
2.通过本章具体药物的学习:掌握川芎、延胡索、郁金、丹参、益母草、红花、牛膝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
熟悉姜黄、乳香、鸡血藤、桃仁、骨碎补、莪术的功效、主治病证、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
了解没药、土鳖虫、三棱、穿山甲、水蛭的功效、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
【概述】
1.含义
凡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作用较峻烈者又称破血药。
2.功效与主治
活血化瘀药均能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主治各种瘀血证。对活血祛瘀药,按其作用强度的不同常有不同的称谓。如“和血”、“和营”多指活血作用较弱,药力平和;“活血”、“化瘀”、“祛瘀”、“消瘀”较“和血”、“和营”作用强,然力量强度又不及“破血”、“破瘀”、“逐瘀”等功效。后者活血化瘀作用强,药力峻猛。当然,药物活血作用的强度是相对的,如剂量多少可改变其强度。由于本章药物数量较多,为了便于学习掌握,今按其作用特点和主治的不同,相对地将其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及破血消癥药4类。
瘀血证可按瘀滞程度的不同,有血郁、血滞、血瘀、血结之分。由于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所以活血化瘀药主治范围很广。如多种妇科瘀滞证(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瘀血疼痛、癥瘕痞块、跌打损伤以及风湿痹证,痈肿疮疡等。活血化瘀药对上述病证通过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作用而获得调经、通经、止痛、消癥、消肿、通痹等间接功效。活血化瘀药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性脉管炎等疾病的治疗。
3.性能特点
血遇寒则凝,寒凝是引起瘀血最常见的原因;热邪煎熬,血液亦可浓稠而成瘀。本类药多偏温性,能温通气血,令其调达;部分药物偏于寒凉,对瘀滞而兼血热者较为适宜。根据辛能行的五味理论,活血化瘀药皆可标以辛味;本类药的滋味多有苦味或咸味,前人因此将五味理论加以拓展,提出“苦味泄滞”和“咸入血”等多种有关说法。故各药除辛味之外,又常有苦味或咸味。至于归经,与止血药、凉血药等入血分的药物同理,本章药主要归心、肝二经,又因为素有“恶血必归于肝“的说法,所以尤以归肝经为主。破血消癥药不但药性较为峻猛,而且有的还为小毒之品,应加以注意。
4.配伍应用
活血祛瘀药的使用,应针对病情,并根据药物寒温、猛缓之性或止痛、通经、疗伤、消癥等专长,加以选择,并作适当的配伍。
由于人体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气滞,故本类药物常需与行气药同用,以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
寒凝血瘀者,当配伍温里药以温通血脉,助活血化瘀药以消散瘀滞;
若热灼营血而致血瘀者,当配伍清热凉血药;
痹证、疮痈,则应与祛风湿药或清热解毒药同用;
癥瘕痞块,应同软坚散结之品配伍;
瘀血而兼正虚,又当配伍相应的补虚药,以通补兼施。
5.使用注意
(1)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不宜用于月经过多,血虚经闭者。
(2)有催产下胎作用和活血作用强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烈的药物,孕妇禁用。古代有将催产下胎的活血药用于难产及胞衣不下者,由于现代产科处理更安全有效,故在有条件地区对难产、胞衣不下者亦不宜使用。
(3)对破血逐瘀之品,由于更易伤人正气,对体虚而兼瘀者更应慎用。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以活血止痛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多种瘀滞疼痛证的药物,称活血止痛药。本类药既能活血化瘀,又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可以主治多种瘀血证,尤其适宜于瘀血疼痛的病证,如瘀血所致的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痹痛及跌打损伤等。
活血止痛药各有其特点,有的辛温,有的辛寒,并多兼有行气作用。在应用时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药物,并作适当配伍。如血瘀而兼肝郁者,宜配疏肝理气之品;若伤科损伤瘀肿,应配入活血疗伤之品;若为妇科经产诸痛,宜配活血调经之品;若癥积瘀痛,还宜与活血消癥之药及软坚散结之品合用;若外科疮疡痈肿,则还应与解毒消痈之品配用。
川 芎《神农本草经》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主产四川,系人工栽培。生用或酒炒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肝经。
【功效应用】
1.活血行气
用于瘀血证。
本品辛温香窜,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止痛,故常用于多种瘀血疼痛,如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跌打损伤等。其性虽温燥,如与清热解毒药或托毒透脓之品配伍,亦可用于疮疡。又因本品以活血为主而兼行气开郁,为“血中气药”,故对血瘀兼气滞的疼痛颇为多用,临床多将川芎与行气药配伍使用。对肝郁气滞,胁肋疼痛者,亦可使用。川芎活血还善“下行血海”,可“调经水”,故又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对多种妇科瘀血证均为常用之品,可与桃仁、红花、当归、白芍等配伍,如《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近年以川芎及川芎为主的复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
2. 祛风止痛
用于头痛。
本品秉性升散,可“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尤长于治头痛,为止头痛之要药。对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川芎可发挥祛风、止痛或散寒、燥湿等多种作用,对瘀血头痛则既活血,又止痛。对其他类型头痛,如寒郁头痛、痰湿头痛、火郁头痛、血虚头痛、鼻渊头痛等,均可使用,以发挥擅长止头痛的特点。但须与针对病因的药物配伍,以标本兼治。
此外,川芎尚有燥湿作用,对风湿痹痛者,本品祛风、燥湿、止痛、活血,能与风湿寒痹的病因病理相应,故临床亦常应用。对湿阻中焦、寒湿泄泻,均有较好疗效。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温燥,阴虚火旺者慎用。孕妇忌用。
延胡索《雷公炮炙论》
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延胡索的块茎。主产于浙江及江苏、湖北等地。生用或醋炙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应用】
活血,行气,止痛
主要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多种疼痛证。
本品辛散温通,作用温和,尤长于止痛,“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止痛良药,无论何种痛证,均可配伍应用。单用即可止痛,如《本草纲目》以本品为末,温酒调服,治胃脘痛不可忍者。若证属热者,可与丹参、郁金、川楝子等泄热行气、活血止痛药配用。证属寒者,可与木香、砂仁、干姜、高良姜等温里止痛药配伍。若为胸痹心痛,属心脉瘀阻者,可与活血通脉之品同用。属痰浊闭阻,胸阳不通者,又可与化痰通阳宽胸之品合用。若为妇女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宜配入活血养血、调经止痛之品。现代临床用治多种内脏痉挛性或非痉挛性疼痛,均有较好疗效。
【用量用法】煎服,3~12g;研末服,1.5~3g。醋炙延胡索可增强止痛作用。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郁 金《药性论》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块根。商品药材分别称为白丝郁金、黄丝郁金、桂郁金和绿丝郁金。温郁金主产于浙江、四川;姜黄主产于四川、福建;广西莪术主产于广西;蓬莪术主产于四川、广东、福建等地。生用或醋制用。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效应用】
1.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腹、胁肋疼痛及月经失调、经闭等。
本品辛能行散,既能活血止痛,又能行气解郁,故亦称其为“血分之气药“;因其性偏寒凉,尤宜于血瘀气滞而有郁热之证。偏血瘀者,常与丹参、延胡索等活血药同用;偏气滞者,常与柴胡、香附、木香等行气药同用,如《傅青主女科》宣郁通经汤;治胁下癥块,亦常与莪术、鳖甲等消癥软坚药同用。
2. 清心凉血
用于湿浊、痰热蒙闭心窍所致神志不清及癫痫、癫狂之证。
本品辛散苦泄,能凉血清心、清降痰火以开窍;其芳香解郁,宣化痰浊以醒神,临床常以之与石菖蒲、竹沥、栀子等清心、除湿、化痰开窍之品配伍,主治湿温病湿浊蒙闭清窍而致神志不清者。对痰阻心窍而致癫痫者,可配白矾、牛黄、胆南星等药以加强化痰开窍之力。
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及妇女倒经等病证。
本品入肝经血分而能凉血,味苦辛能降泄顺气,可因其凉血降气而达止血之效,因其并非止血之品,宜与凉血止血之品配伍使用。
3. 利胆退黄
用于湿热黄疸。
本品性寒入肝胆经,既能清肝利胆退黄,又疏肝行气、活血止痛,可与茵陈蒿、金钱草、栀子等清热利湿退黄药同用。若湿热煎熬成石之胆石症,亦可与前述金钱草等利胆排石之品合用。
【用法用量】煎服,5~12g;研末服,2~5g。排结石剂量可稍大。临床生用居多,经醋制后,疏肝止痛作用增强。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姜 黄《新修本草》
为姜科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主产于四川等地。生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应用】
1. 活血行气
用于血瘀气滞的心、腹、胸、胁痛,经闭,产后腹痛及跌打损伤等。
本品辛散温通,入血又入气,亦为血中气药,能活血行气止痛。临床可随证配伍其他活血行气止痛或祛瘀疗伤之品。如配当归、木香、乌药等药,可治气滞血瘀之心腹痛;配当归、川芎、红花等药,可治经闭或产后瘀阻腹痛;配苏木、乳香等药,可治跌打损伤。本品与郁金皆用于血瘀气滞之证,其主治证与郁金相似,然药性有寒温之异,且姜黄活血行气之力烈于郁金,宜各用其所长。
2. 通络止痛
用于风湿肩臂疼痛。
本品辛温而兼苦,能通经活络止痛,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临床多与祛风湿止痛药配伍应用,如《赤水玄珠》之姜黄散,其与羌活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2~3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新修本草》谓其“功力烈于郁金”,孕妇忌用。
乳 香《名医别录》
为橄榄科小乔木卡氏乳香树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树脂。主产于非洲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地。生用或制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应用】
l. 活血止痛
用于瘀血阻滞诸痛证,如跌打损伤、痈疽疼痛、风湿痹痛及心腹瘀痛、痛经等。
本品辛散温通,能活血止痛,常与没药相须为用。亦可与其他活血止痛药配伍。因其长于消肿止痛,临床尤多用于外伤、痈肿及痹证疼痛。治跌打损伤,常与红花、血竭等药同用;治痈肿,常与清热解毒药同用;治痹痛,常与祛风湿药同用。内服与外用均宜。
2. 消肿生肌
用于疮疡溃后久不收口。
临床亦常与没药共研末外用,以生肌敛疮。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入丸、散剂。内服宜制用,外用可生用。
【使用注意】本品气味臭浊,胃弱者易致恶心、呕吐,内服多制后入丸散剂用。孕妇忌用。
没 药《药性论》
为橄榄科灌木或乔木没药树或其他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主产于非洲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印度等地。生用或制用。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心、肝、脾经。
【功效应用】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本品功效、主治病证、用法及配伍原则等,均与乳香相似;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外科痈疽肿痛,风湿痹证疼痛,瘀滞心腹诸痛,以及疮疡溃后久不收口,均常与乳香相须为用。
【用法用量】同乳香。
【使用注意】同乳香。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以活血调经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妇科经产瘀滞证的药物,称为活血调经药。
本类药具有活血祛瘀之功,又善调妇女经血,以影响月经的周期、经量及色质等,并具有行血而不峻猛,通月经而不伤正的特点。适宜于妇人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产后瘀阻腹痛等经产疾患。亦可用于血瘀所致胸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痈疮肿痛等。
活血调经药各有特点,如有的兼能凉血,有的兼能养血,有的兼能补肝肾,有的兼能止痛等,各有所宜。在应用时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药物,并作适当配伍。若血瘀而兼肝郁者,当配疏肝理气之品;女子多瘀复多虚,若兼气虚血亏者,当选用能和血养血之品,并配伍补气养血之品;若瘀热互结者,应选用寒性活血调经药,并与清热凉血之品配用;寒凝血滞者,应以辛散温通之活血调经药配以温经散寒药。
丹 参《神农本草经》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主产于江苏、安徽、四川等地。生用或酒炙用。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效应用】
1. 活血祛瘀
用于瘀血所致的多种病证。
本品功擅活血祛瘀,作用平和,可祛瘀生新,活血而不伤正,前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其性偏微寒,故较宜于瘀热互结之证;又因其寒性不甚,无热邪者亦无凝滞之虑,故临床应用广泛。对妇人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可单味为末酒调服,亦常配同类活血调经之品。若为癥瘕痞块,可与活血消癥,疏肝行气之品同用。若心腹瘀阻气滞疼痛,可与檀香、砂仁等疏肝行气止痛之品配用,如《医宗金鉴》丹参饮。现代临床将本品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性脉管炎等,疗效可靠。
2. 凉血消痈
用于疮疡痈肿。
本品性寒凉血,又兼活血消肿之力,与清热解毒药同用,可增强消散痈肿之效。
3. 除烦安神
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心烦不寐,烦躁,神昏及杂病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
对温热病,本品凉血清心除烦,又宁心安神而兼活血之力,可与清热凉血清心之品配用,如《温病条辨》之清营汤。对杂病血不养心之心神不安,本品安心神而略兼养心血之效,可与养心安神之品配用。心脉瘀阻而心悸不眠者,本品活血而安神,亦颇适宜,如《摄生秘剖》天王补心丹。
【用法用量】煎服,5~15g,或入丸散剂。生品清心除烦之力强,酒炙后寒凉之性有缓和,能增强活血祛瘀调经之力。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不宜与黎芦配伍(十八反)。
红 花《新修本草》
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花。主产于河南、浙江、四川等地。生用。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心、肝经。
【功效应用】
1. 活血祛瘀
用于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证。
本品性味辛温,活血化瘀作用较强,为治瘀证的常用之品,尤长于通经、止痛。因此常用于因血瘀所致的经闭、痛经等症。单用即可奏效;亦可配入理气活血、调经止痛之品。
用于热郁血瘀斑疹色暗者。
本品治疗此证,主要取活血祛瘀而化斑之功,常配入紫草、大青叶、牛蒡子等凉血解毒、化斑透疹之品,共收解毒、活血、透疹、消斑之效。
2. 通经止痛
用于癥瘕积聚,心腹瘀痛,跌打损伤及痈肿疮疡等证。
本品亦能活血化瘀而达消癥、通脉、消肿之效。治癥瘕积聚,多与活血消癥之品配用;治心腹瘀痛可配入活血止痛之品,近年有单用本品治冠心病心绞痛者,对缓解心绞痛及改善心电图有一定疗效;若为跌打损伤,可与活血疗伤之品配用;痈肿疮疡则当与清热解毒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有出血倾向者不宜多用。
附药
藏红花 为鸢尾科草本植物番红花的花柱头。因以前由西藏进口运销国内各地,故又名藏红花、西红花。主产于南欧各国及伊朗等地,现我国北京、浙江等地有引种栽培。性味甘,微寒。归心、肝经。有与红花相似的活血化瘀通经作用,且力量较强,又兼凉血解毒之功。尤宜于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热郁血瘀,斑色不红活者。用法用量:煎服,1~3g。孕妇忌用。
桃 仁《神农本草经》
为蔷薇科小乔木桃或山桃的成熟种子。前者全国各地均产,多为栽培;后者主产于辽宁、河北等地,野生。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心、肝、肺、大肠经。
【功效应用】
1. 活血化瘀
用于瘀血所致的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跌打损伤及肺痈、肠痈等证。
本品味辛苦性平,入心肝血分,善散血滞,具有良好的活血通滞作用,治瘀滞诸证,无论寒、热、虚、实均可应用,在活血化瘀方中应用范围甚广,为临床十分常用的活血之品。治血滞经闭、痛经等,常与活血调经之品合用,如桃红四物汤;治癥积痞块,可与活血消癥药同用;对跌打损伤,可配入活血止痛疗伤之品;对热壅血瘀之肺痈、肠痈,本品常与清热解毒、排脓消痈之品同用,如《千金要方》苇茎汤,《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汤。
2. 润肠通便
用于肠燥便秘。
本品为种仁,富含油脂,与杏仁相似,能润燥滑肠,常与当归、火麻仁等养血润肠之品配用。
【用法用量】煎服,5~15g,宜捣碎入煎。生品活血祛瘀力较强,惮后易去皮,除去非药用部分,有效物质易于煎出。炒桃仁偏于润燥和血,活血力缓和,多用于肠燥便秘。
【使用注意】本品有小毒,所含苦杏仁苷在体内分解生成的氢氰酸可麻痹延髓呼吸中枢,大量服用易引起中毒,故临床应用不可过量。孕妇忌用。
益母草《神农本草经》
为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益母草的地上部分。全国各地均产。生用、酒拌蒸(或酒炙)后用或熬膏用。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功效应用】
1. 活血祛瘀
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等。
本品辛散苦泄,制后其性温通,主入血分,最善活血祛瘀而调经,为妇科经产要药,故有益母之名。可单用熬膏服,亦可与当归、川芎等活血止痛、养血调经之品配伍,如《集验良方》益母丸。跌打损伤伤、胸痹疼痛等瘀血证,亦可选用本品。
2. 利尿消肿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有利尿消肿之功。临床既可单用,又可与利水渗湿药同用。近代用治急性肾炎有效。
【用法用量】煎服,10~30g;或熬膏,人丸散剂。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牛 膝《神农本草经》
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和川牛膝的根。前者主产于河南及河北、山西等地;后者主产于四川及云南、贵州等地。生用、酒炙用或盐炙用。
【性味归经】辛、苦、甘,平。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
1.活血祛瘀
用于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及跌打损伤等。
本品性味辛平,活血祛瘀而性善下行,长于通调月经,常用于妇科经产诸疾,其活血化瘀之力较强,可与其他活血调经之品配伍;治跌打损伤,瘀滞疼痛者,亦可活血疗伤止痛,宜与活血疗伤止痛药同用。
2. 补肝肾、强筋骨
用于肾虚腰痛及久痹腰膝酸痛乏力等。
本品制用能补肝肾,强筋骨。治肝肾虚弱,腰膝酸痛者,可与补肝肾、强筋骨之品同用。若为痹证日久肝肾亏虚,牛膝既活血止痛,又能补益肝肾,强健筋骨,兼可祛风湿,故尤为适宜。应与桑寄生、独活、杜仲等祛风湿、强筋骨之品同用,如《千金要方》独活寄生汤;若虚损较甚,痿软无力者,又当与补肾强筋骨之品同用。若湿热成痿者,可与黄柏、薏苡仁等清热燥湿、利湿之品同用,如《医学正传》:三妙丸。
3.引血下行
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胃火上炎,齿龈肿痛、口舌生疮及气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血热上溢之症。
本品性平不寒,但味苦善泄降,能导热下泄,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上逆之血。临床可随证相应配入平肝潜阳、清热泻火或凉血止血之品以协同增效。
4.利尿通淋
用于淋证、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具有利尿通淋之功,对淋证,可与利尿通淋之品配用。若劳淋或气淋(气虚型),牛膝既可利尿通淋,又可补肝肾,可与补肾补气及利水通淋之品同用。对肾阳虚而水肿小便不利者,牛膝补肝肾而又利尿,宜与附子、肉桂、茯苓等温阳、利水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15g。引血下行、利尿通淋多生用。酒炙后,增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作用;盐炙后,增强补肝肾,强筋骨之效。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鸡血藤《本草纲目拾遗》
为豆科攀援灌木密花豆的藤茎。主产于广西、云南等地。生用或制成膏、胶用。
【性味归经】辛、苦、甘,温。归肝经。
【功效应用】
1. 活血补血
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或产后瘀阻腹痛。
本品辛、苦而不燥,性温而不烈,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补血,尤多用于血虚而兼瘀滞的上述妇科病证。若偏于瘀滞者,可配入活血调经之品;若偏于血亏者,则配人养血调经之药。
2. 舒筋活络
用于肢体麻木瘫痪及风湿痹痛。
本品能养血活血而兼舒筋活络,故对上述病证,无论血瘀、血虚或血虚兼瘀者,均可使用。对气血不足,肌肤失养或瘀血阻滞、脉络不通之肢体麻木瘫痪,可分别与益气养血、活血通络药同用;对风湿痹痛,宜与祛风湿止痛药配伍。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贫血,心悸、失眠,或放射线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单用或配伍用。
【用法用量】煎服,10~30g。
泽 兰《神农本草经》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瓜儿苗的茎叶。主产于黑龙江、辽宁等地。生用。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肝、脾经。
【功效应用】
1. 活血祛瘀
用于妇女血瘀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及跌打损伤、痈肿等证。
本品辛散温通,善活血而调经,且作用温和,行血而不峻烈,故为妇科活血调经常用之品。治疗妇科瘀血证,常配活血养血调经、疏肝理气止痛之品;若治跌打损伤,可单用捣敷,亦可配伍活血疗伤止痛之品;治痈肿,则可配入清热解毒消痈之品。
2. 利水消肿
用于产后水肿,浮肿及腹水。
本品利水作用缓和,单用力薄,常配入其他能利水消肿、健脾渗湿之品。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王不留行《神农本草经》
为石竹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麦蓝菜的种子。主产河北等地。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肝、胃、膀胱经。
【功效应用】
1. 活血通经
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等证。
本品活血化瘀,其性“走而不守”,有活血通经之效。可与当归、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品配用。
2. 下乳
本品归胃、肝二经,秉宣通之性,善通乳脉,为治产后因乳脉不通而致乳汁不行或乳汁少者,临床常与穿山甲为伍,效果更好;若兼有气血虚者,又可配黄芪、党参、当归等补益气血之品;若乳脉不通而成乳痈者,本品活血消痈,可与蒲公英、漏芦等清热解毒消痈药同用。
3. 利尿通淋
用于淋证本品有利尿通淋之功,可与其他利尿通淋之品合用。
【用法用量】煎服,4~10g。本品治乳痈或其他疮痛肿痛多生用,应打碎人煎;炒后爆裂,易于煎出有效成分,且性偏温,长于活血通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晚期妊娠引产时,应慎用,注意观察,切不可过度收缩子宫而引起不良后果。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凡能活血化瘀,并以治疗伤科瘀滞疾患为主的药物,称活血疗伤药。
本类药多能活血化瘀而消肿止痛,又多兼续筋接骨或止血生肌等功效。主要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骨折筋损,金疮出血等伤科疾患,其中多数药物也可用于其他瘀血病证。
应用本类药物时,对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活血止痛药;若骨折筋损,除选用功兼续筋接骨之品外,亦常配用强筋骨之品;若金疮出血,则还宜配伍化瘀止血生肌之品。
土鳖虫《神农本草经》
为鳖蠊科昆虫地鳖、冀地鳖雌虫的全体。全国均产,主产于湖南等地。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应用】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1.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及血瘀经闭、癥积等。
本品长于活血疗伤,续筋接骨,为伤科常用之药,可以外敷,又可内服。内服既可单用(研末黄酒冲服),亦可配伍。如骨折伤痛,可与其他活血止痛、续筋接骨、强筋骨之品配用。
2.用于血瘀经闭、癥积等。
本品入肝经血分,又能活血逐瘀以通经或消癥。治妇女瘀血经闭,与活血调经药用同;治癥积痞块,可配入活血消癥之品。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1~1.5g,以黄酒送服为佳。生品多外用,内服因其有腥臭味,不便于服用,故多炒制后用。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自然铜《雷公炮炙论》
为天然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主产于四川、湖南等地。以火煅透,醋淬,研末水飞用。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断、瘀血肿痛。
本品味辛而散,走肝经血分,能活血散瘀止痛,尤长于促进骨折愈合,为专于伤科接骨疗伤之药。内服外敷均可,常与骨碎补、土鳖虫、当归、乳香等活血止痛疗伤之品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多入丸散;醋淬研末服每次0.3g。本品含砷等有害物质,火煅可使其含量降低。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苏 木 《新修本草》
为为豆科灌木或小乔木苏木的心材。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用时刨成薄片或碾成粗粉用。
【性味归经】辛,平。归心、肝经。
【功效应用】
1. 活血疗伤
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血肿痛。
本品活血散瘀,较长于消肿止痛而疗伤,既可外用,又可内服,常与活血止痛疗伤之品合用,如《医宗金鉴》八厘散,以之与红花、血竭等同用。
2. 祛瘀通经
用于妇科多种瘀血病证。
本品活血祛瘀止痛,又能入肝经而通经络、调血脉,凡妇女肝血瘀阻而致的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症,均可使用,并宜与当归、香附等活血疏肝、调经止痛药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骨碎补《药性论》
为水龙骨科多年生附生蕨类植物槲蕨或中华槲蕨的根茎。主产于浙江、陕西等地。生用或砂炒用。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
1. 活血续伤
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断、瘀肿疼痛。
本品虽有活血之功,但专于疗伤,其他瘀血证十分少用。因其能行血脉,续筋骨,疗伤而止其痛,其又能健筋骨,可利于骨折愈合生长,故为伤科常用之品,尤宜骨折筋损之证。可单用内服外敷。或配入复方应用,临床多与活血止痛、疗伤接骨之品同用。
2. 补肾强骨
本品甘温入肾,以强筋骨,益虚损,用于上述肾虚诸证,可单用,或配伍熟地黄、牛膝、杜仲等补肝肾、益精血药,疗效更佳。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适量。骨碎补生品密被鳞片,不易除净,且质地坚硬而韧,不利于粉碎和煎煮出有效成分,故临床多用其炮制品(砂烫)。
【使用注意】本品性温助阳,阴虚内热者宜慎用。
马钱子《本草纲目》
为马钱科木质大藤本植物云南马钱或马钱的成熟种子。前者主产于云南等地,后者主产于印度等地。生用(多外用)或制用。
【性味归经】辛、苦,寒。有大毒。归肝经。
【功效应用】
1. 活血通络止痛
用于风湿痹痛或跌打损伤诸证。
本品为苦寒有毒之品,功能活血通络止痛,尤善搜筋骨之风湿,开通经络,透达关节,止痛力强,为治风湿顽痹、拘挛疼痛麻木之佳品。单用即效,更宜配入祛风散寒胜湿及活血止痛之药物。治跌打损伤,由于本品具良好的活血止痛之效,亦成为伤科疗伤止痛之佳品,于跌打损伤,失闪岔气,伤筋骨折,瘀肿疼痛,不论单用还是入复方,外敷或内服,均有良效。
2. 攻毒散结消肿
用于痈疽疮毒。
本品苦寒清泄血热,又能散结消肿,攻毒止痛,可用治痈疽、疥癣诸证。常作外用,单用或与清热解毒之品配伍。
【用法用量】内服宜制用,多入丸散剂,日服0.3~0.6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亦可浸软后切片外贴。
【使用注意】本品有大毒,内服宜制用,且不可过量,亦不宜久服。过量中毒可引起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甚至昏迷或死亡。成人一次服士的宁5~10mg可致中毒,服30mg可致死。死亡原因为脊髓反射兴奋显著亢进,反复强直性惊厥造成衰竭及窒息。
第四节 活血消癥药
以破血逐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消癥化积的药物称破血消癥药。
本类药物药性峻烈,活血作用最强,活血药中的虫类药多有破血消癥功效。适用于瘀血时间较长,程度较重的瘀血证,尤多用于癥瘕积聚。对于妇科瘀血证,亦多用于血滞经闭,其他妇科瘀血证如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等较少使用本类药物。因其易动血耗气,必要时可与益气养血药同用。
应用本类药物治癥积时,因其多兼气结痰凝,故常配行气破气药或化痰软坚药以加强其消癥效果。此外,使用本类药物还常与补益之品配伍,一方面可防破血消癥药性燥劲猛,耗伤正气;另一方面则因癥积之人病程大多较长,每兼体虚,与补药同用,可奏攻补兼施之效。
本类药物药性峻猛,最易耗血动血,凡出血证或虚证及孕妇,当忌用。
莪 术《雷公炮炙论》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根茎。蓬莪术主产于四川、福建、广东等地;广西莪术主产于广西等地;温郁金主产于浙江、四川等地。生用或醋炙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胃经。
【功效应用】
1. 破血祛瘀
用于血瘀或血瘀气滞所致的癥瘕积聚、经闭以及心腹瘀痛等。
本品辛散温通,既能破血祛瘀,又能行气止痛,尤长于消癥瘕积聚。治疗以上诸证,均常与三棱相须为用。治癥瘕积聚,前人称其“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现代常用本品治肝脾肿大、肝硬化,并根据病程的新久,瘀血轻重及体质强弱配以活血疏肝、软坚散结或补气益血之药。其注射液对宫颈癌等多种癌肿亦有一定疗效。
2. 行气止痛
用于食积气滞较重者。
本品入于脾胃,有较强的行气止痛消胀作用。治食积证脘腹胀痛甚者,常配木香、槟榔等行气止痛、消食导滞之品,如木香槟榔丸。
【用法用量】煎服,3~10g。生莪术行气消积力强,醋莪术重在入肝经血分,瘀血证多用。
【使用注意】本品药性峻猛,有耗气伤血之弊,中病即止,不宜过量、久服。月经过多者或孕妇忌用。
三 棱《本草拾遗》
为黑三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黑三棱的块茎。主产于江苏等地。生用或醋炙后用。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肝、脾经。
【功效应用】
破血祛瘀,行气止痛
本品功效与主治病证与莪术基本相同,且常相须为用。虽两者均有较强的破血祛瘀作用,然两者比较,相对而言,三棱破血之力胜于莪术,莪术破气作用强于三棱。
【用法用量】煎服,3~10g。三棱醋炙后主入血分,增强破血止痛之力。
【使用注意】同莪术。
水 蛭《神农本草经》
为环节动物水蛭科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全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用或用滑石粉烫后用。
【性味归经】辛、咸,平。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应用】
破血逐瘀
用于癥瘕积聚、血瘀经闭及跌打损伤等。
本品破血逐瘀力强,善能消散癥结,通畅血脉;亦可通月经,疗伤痛。治以上瘀血证,可分别与消癥化瘀、活血调经或疗伤止痛药配伍,如《伤寒论》抵当汤,以本品与桃仁、大黄、虻虫同用,治闭经、癥瘕。若兼体虚时, 则配伍补益药以防伤正。
临床治血小板增多症,以本品煎服,有一定疗效;治脑出血颅内血肿亦有效。
【用法用量】入煎剂3~6g;研末服,0.5~1.0g。以人丸散或研末服为宜。生品多入煎剂,滑石粉炒后能降低毒性,质地酥脆,利于粉碎,多人丸散剂。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虻 虫《神农本草经》
为虻科昆虫复带虻的雌性全虫。各地均有,以畜牧区最多。生用或炒用,以炒用为多。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应用】
破血逐瘀
用于癥瘕积聚、血滞经闭及跌打损伤。
本品破血逐瘀而消癥,通经之力较峻猛。治癥瘕,可与水蛭、土鳖虫等活血消癥之品及行气消积之品同用;治血滞经闭,又宜配活血养血调经类药物;治跌打损伤,则当配乳香、没药等活血疗伤止痛之品。
【用法用量】煎服,2~6g;研末服,0.3~0.6g。虻虫生品腥臭味较强,并有致泻的副作用,故临床多米炒或焙后使用,可降低其毒性和腥臭气味。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腹泻者慎用。
穿山甲《名医别录》
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甲。主产于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与砂同炒至松泡而呈黄色,或妙后再加入醋略浸,晒干备用。
【性味归经】辛、咸,微寒。归肝、胃经。
【功效应用】
1. 活血祛瘀
用于癥瘕积聚、血滞经闭及风湿痹痛等。
本品善于走窜行散,活血通络、祛瘀散结之力较强,能内达脏腑经络,通过其活血而收软坚散结、通经活络之效。治癥瘕积聚,常配伍活血消癥之品;血滞经闭则多配伍活血调经之品;于风湿痹痛,关节拘挛、肢体麻木,又多与祛风湿止痛药合用。
2. 通经下乳
用于产后因乳脉不通所致乳汁不下或乳汁少者。
本品能通乳脉以下乳汁。治此证常与通脉下乳的王不留行同用,前人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说。若兼气血虚弱者,又当配入大补气血的当归、黄芪等品。
3. 消肿排脓
用于痈肿疮毒、瘰疬等。
本品既能活血祛瘀,又善消肿排脓,可使疮痈未成脓者消肿,已成脓者速溃,为临床治疮疡之常用药物。又因兼通乳脉,对于因乳脉不通、乳汁不下而成乳痈者,最为适宜。痛肿初起者多与清热解毒消痈之品配伍,久而脓成不溃者,可与益气养血药合用;若为瘰疬痰核,又常与化痰软坚散结之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15g;研末服,每次1~1.5g,每日2~3次,生穿山甲质硬不易粉碎及煎煮,并有腥臭气,多不直接入药。多以砂炒为炮山甲入药。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小 结
【重点难点】
1.在性能方面 活血化瘀药多为辛温,少数药性偏寒。其中川芎温燥性较强,性秉升散;延胡索药性温和;红花药性微温;郁金则性寒味苦,兼能清热;丹参药性微寒(能凉血),味辛、苦(表示其清泄的作用特点);益母草药性微寒(略能清热解毒),味辛、苦;牛膝性平,味辛、苦(具有清降的偏性)、甘(能补肝肾)。至于归经,以归心、肝二经为主,郁金利胆退黄而兼入胆经;延胡索可治脘腹气滞疼痛而兼入脾(胃)经;益母草利湿热而兼入膀胱经;牛膝补肝肾而兼人肝、肾经。此外,应注意桃仁有小毒,土鳖虫、水蛭、则为性猛有毒之品,马钱子具有较强的毒性。
2.在功效方面 活血止痛药,既可活血化瘀以缓解瘀滞之疼痛,又具有直接的止痛功效。其中川芎、郁金、姜黄、延胡索为“血中气药“,即这些药物以入血分化瘀为主,同时又有行气(解郁)的功效。活血调经药,根据其功效特点亦可统称为活血化(祛)瘀,前者能突出其作用的重点,后者则反映其应用广泛,均有其利弊;其中红花还兼能止痛,又可融为活血止痛,或谓其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活血疗伤药,活血化瘀而消肿止痛,又多兼续筋接骨或止血生肌等功效,如土鳖虫、自然铜、骨碎补。活血泊癫药,可以统一为活血化瘀,因其作用较为峻烈,故多称破血祛瘀,或破血逐瘀:又因其多用于癥积,亦常称为破血消费。其中莪术与三棱亦为血中气药,除长于破血外,还有较强的行气功效;二药相比较,莪术气之力过于三棱,而三棱破血之力过于莪术,故常相须为用。穿山甲还兼通经下乳,消肿排脓之功。此外,川芎能祛风(散寒、燥湿),郁金能凉血清心、利胆退黄,姜黄能通络,乳香与没药能消肿、生肌,丹参兼能凉血(清心)除烦、宁心安神,桃仁兼能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益母草兼能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牛膝兼能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利尿通淋,鸡血藤兼能补血、舒筋活络,骨碎补活血而兼能补肾,均有比较特殊的功效。
3.在应用(或主治)方面 活血止痛药,均可主治多种瘀血证,并以瘀血疼痛者为主。其中川芎可用于妇女月经失调、痛经、产后腹痛,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跌打损伤,风湿痹证等各部位的瘀血证,尤宜于肝郁血瘀而偏寒者;延胡索活血化瘀作用缓和,长于止痛,凡血瘀、气滞所致的各种疼痛,均可选用;郁金性寒,又善行气解郁,多用于胸腹胁肋疼痛及妇女痛经、经闭等气滞而血瘀者,尤宜于偏热之证;姜黄活血、行气、止痛之功与郁金相似,只是药性偏温,故不善主治有热之证;又因其能通络,故除主治胸腹胁胁血瘀气滞疼痛证外,还可主治跌打损伤及痹证等肢体疼痛而有瘀滞者;乳香与没药相似,均长于止痛,可主治多种瘀血疼痛证药品数据。活血通经药,虽然主要用以治疗妇女瘀血内阻所致的月经失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等症,但还可主治其他多种瘀血证。其中丹参可祛瘀生新、活血而不伤正,除颇宜于上述妇科瘀血证外,亦常用于腹内癫积、跌打损伤;现代还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栓性脉管炎等;其性偏寒,瘀而有热者亦宜,治痛肿疼痛及温热病热人营血选用本品,也与其活血之功相关。红花又长于止痛,癥瘕积聚、心腹瘀痛、跌打损伤及疮痈肿痛等瘀滞证,亦常使用;热郁血滞而斑疹紫暗者,是其较为特殊的主治证。桃仁性平,应用尤为广泛,亦常用于癥瘕积聚、心腹瘀痛、跌打损伤,还多用以治疗肠痈及肺痈。益母草虽为妇科经产要药,外伤瘀痛和胸痹亦可选用。牛膝亦长于治疗跌打损伤。鸡血藤治疗妇女月经失调诸证,不论血瘀或血虚者皆宜,尤多用于血虚而兼瘀滞者;并宜于痹证及肢体偏瘫麻木而有血瘀或血虚之证。活血疗伤药中,骨碎补虽有活血功效,但主治的瘀血证不多,仅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或瘀血肿痛;又因其可补肾,故可主治肾虚所致的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及久泻等症。破血消癥药,除主治癥瘕积聚外,还可用以治疗血滞经闭等证。莪术与三棱对气滞而血瘀之心腹瘀痛,食积气滞、脘腹胀痛,亦较常用。水蛭还可主治血小板增多症、脑出血、颅内血肿等病。穿山甲还常用于风湿痹证,关节拘挛疼痛,产后乳脉不通、乳汁不下及痈肿、痰核等。
此外,还应注意各药兼有功效相应的主治病证,如川芎与郁金还善行气解郁,又可主治阳气滞诸证。川芎为止头痛之要药,且能祛风止痛,故风寒表证、风湿痹痛等亦常用川芎。郁金又能凉血清心、利胆退黄,故湿温病清窍闭阻(或温邪内陷心包),神志不清,痰阻心窍之癫痫,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及妇女倒经(即经期衄血,多因肝郁化火犯肺所致),温热黄疸等证,均常使用。并应理解本品主治以上病证的不同意义:如主治热病神昏,其主要用以凉血清心;主治血热妄行,其既可凉血,又可降气解郁。乳香与没药,常用于疮疡,疮痈初起,红肿疼痛,其可活血止痛,并促进痛肿消退,宜与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皆可;其主治疮疡溃后不敛,宜局部外用,有生肌之效。丹参配伍相应的对证药,又常用疮痈肿痛,热入心营,心烦不眠及失眠、心悸等。桃仁又可用于肠燥便秘(及咳喘)。益母草尚能主治水肿(及湿热疮疹、皮肤瘙痒)。牛膝除用于肝肾不足筋骨痿软、疼痛及淋证、水肿之外,尤应理解和掌握其主治肝阳上亢、火热上炎、血热上溢诸证的意义及配伍原则。
4.在配伍方面 应着重理解川芎(或郁金)配伍柴胡的主要意义,以及川芎主治多种头痛的配伍原则。川芎(或郁金)配伍柴胡,可增强疏肝解郁、活血止痛之效,宜用于肝郁不舒或肝郁血瘀之证。川芎主治风寒头痛(或风湿头痛),常与(羌活、独活、防风等)发散风寒(或祛风湿药)同用;主治风热头痛,常与(菊花、蔓荆子、薄荷等)发散风热药同用;主治瘀血头痛,常与(当归、赤芍、牛膝等)活血化瘀药同用。
5.在药物比较方面 注意川芎与郁金在性能、功效与应用方面的异同,郁金与姜黄在药性、功效与主治方面的异同,以及二者在药材来源方面的联系。
6.在用法用量方面 川芎酒炙用,可增强温通升散之性,更宜于寒凝血瘀者。延胡索醋炙用,可增强止痛作用(可使其止痛的有效成分生物碱更易溶于煎液中)。郁金醋炙用,可增强疏肝止痛作用。乳香与没药炒用,可降低不良反应,宜供内服。本节药物的特殊用法还有:丹参生用长于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安神,经炙后寒凉之性缓和,活血化瘀之力增强。桃仁洋制后去皮,既可除去非药用部分,又有利于有效物质溶出;其生用长于活血化瘀,炒后活血之力较为缓和,多用于肠燥便秘者。牛膝生用长于引血下行、利尿通淋;酒制用长于活血祛瘀,盐水炙偏于强健筋骨;且怀牛膝偏于强健筋骨,川牛膝偏于活血化瘀。骨碎补宜以砂烫去其密被的鳞片,以利于有效成分溶出。应虫生品多作外用,内服宜炒用以矫其腥臭气味。莪术与三棱生用长于行气,宜于气滞胀痛较甚者;醋炙用长于活血,宜于瘀血证。生穿山甲质硬不易粉碎,亦不利于煎煮,其腥臭气还不便服用,故宜沙炒并以醋淬后入药,不仅可使质地酥脆,容易粉碎,矫其臭气,还可增强作用。
7.在使用注意方面 川芎温燥性较强,阴虚火旺者更应慎用;乳香与没药气味臭浊,对胃有刺激性,易引起恶心呕吐,内服多制后入丸散用,且用量不宜过大。丹参不宜与藜芦配伍(十八反)。桃仁有小毒,因其所含苦杏仁苷可分解产生氢氰酸,过量可麻痹呼吸中枢,故用量不可过大。骨碎补性温助阳,故阴虚内热者慎用。土鳖虫有小毒,活血作用较强,故孕妇忌用。马钱子有特殊毒性,须注意。破血消癥药的作用峻烈,较前述三类活血化瘀药更易耗伤气血和动血,故孕妇及出血证、体质虚弱者均应忌用;当用之证亦应消而不伤,不可过用。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活血化瘀药的配伍应用。
2.简述活血化瘀药的性能特点。
3.简述丹参的功效和主治病证。
4.简述红花的临床应用。
5.郁金与姜黄相同的功效是什么?二药在该功效的应用方面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6.试述川芎的性能特点、功效及应用。
7.试述牛膝的功效与应用。
8.川芎为何被誉为治疗头痛之要药?
9.延胡索治疼痛证有哪些主要配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