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其它 > 执业卫生与医学 > 正文:执业卫生与执业医学电子教材:第十五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执业卫生与执业医学-电子教材:第十五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执业卫生与执业医学:电子教材 第十五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第十五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引发职业性损害的危险因素,但职业活动中各种有害因素是否会引起健康损害,除了因素本身具有的危害性和劳动者个体易感性外,还取决于劳动者的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水平等作用条件。实际职业活动过程中,生产工艺复杂、存在多种化学物及其相互反应、劳动过程形

第十五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引发职业性损害的危险因素,但职业活动中各种有害因素是否会引起健康损害,除了因素本身具有的危害性和劳动者个体易感性外,还取决于劳动者的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水平等作用条件。

实际职业活动过程中,生产工艺复杂、存在多种化学物及其相互反应、劳动过程形式多样、环境因素多变,如欲全面地识别、筛查职业性有害因素并确定预防的重点,则需要有一个科学、评估和判断过程。从了解、掌握职业活动全过程着手,查明各种因素存在的形式和强度,广泛查阅、检索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后方能做出判断。

判定某一因素是否为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方法原理来自于流行病学研究的因果关系判断法则,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因,健康损害是果。其主要依据有3个方面:①临床病例观察:对病例或一系列发病集丛(cluster)进行观察,是探索和判定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传统方法,也常常是起点和线索。②实验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是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潜在的健康损害及其损害性质的有效手段,对于阐明致病机制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动物实验模拟人接触有害因素,难免存在种属易感性差异、寿命长短不同、样本数量不足、小剂量推导差异以及接触方式、环境差别等局限性,在利用其结果外推及人时应持谨慎态度。③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以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关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影响在人群、时间及空间的分布,分析接触与职业性损害的因果关系,对于判定职业性有害因素可提供最有力的证据。

通过直观分析和/或过程危害分析、职业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可以定性、定量地判断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性质与强度,可以了解工作环境的质量以及职业人群的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水平。随着工业化进程,人类接触各种危害性因素的机会不可避免。因此,通过危险度评价,寻求安全、可接受的接触水平是我们的重要工作。通过科学合理地评价、预测其危害性质、程度及作用条件,进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不良作用。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的要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有害作业的分级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效果评价等工作,需要经国家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

为了有效地预防、控制或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改善不良劳动条件,应当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必须把消除和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措施纳入计划,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即“三同时”)。厂房建筑设计应从卫生和安全角度安排布局,并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根据职业活动类型和操作特点,可采取机械化、自动化操作等不同的控制措施,推行清洁生产以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有害物质。为控制有害物质逸出,应采取隔离、密闭或合理的通风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在劳动条件尚不能从工艺和设备上得到彻底改善时,可采取个人防护如穿戴、使用各种防护用具等措施,并制定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有些生产过程必须使用各种有毒物质作为原辅材料,则应严格执行有毒化学品登记管理制度。要逐步运用工效学理论和手段,为劳动者创造安全、舒适的作业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生理损害和心理紧张的发生。还应当广泛开展职业安全与卫生的咨询指导等职业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加强职业人群的营养卫生知识普及,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使用毒性大小不同的化学物,工人接触化学物的机会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工人清楚地知道,接触的是什么化学物,在何种条件或情况下可能产生怎样的危害。而要全面地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毒物,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有的企业用料单一、生产过程简单,通过简单调查就可以识别工人可能接触哪些化学物。有的企业用料繁多、生产工艺复杂,存在多种化学物的反应,则识别需要一定水平的科学判断和一定的过程。从对工人健康危害角度而言,关键是要了解化学物是否容易释放,是否对工人有多种接触机会。对化学反应过程中中间体的危害,容易被忽视。因此,最基本的识别内容是在熟悉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掌握化学物的品名、种类、数量、反应中间体、最终产物和残留物质,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毒性等一系列参数。只有了解、掌握工业毒物危害的性质和程度,才能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一、化学毒物危害识别的基本方式

对使用化学物品种不多、无复杂的化学反应的企业,一般可以通过查阅生产工艺过程、检查原料使用清单,了解从材料直到成品之间的所有工艺,核实每一处理或加工步骤,就可知道企业内可能存在哪些化学性危害因素。化学物料安全清单(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上的内容基本能提供上述信息。对某些毒性较大的有机溶剂要特别小心,不少厂家以技术保密为由,不把主要有毒成分告诉用户,只用代号或含糊其辞,往往掩盖一些毒性较大的化学物带来的隐患。

对购买进来的化学物品,要关心工艺上如何使用,有多少机会释放出来,并导致工人接触。对有化学反应的工艺,要关注生产过程中是否有中间体形成、并可能释放出来。要关心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在产品的包装、运输过程中是否造成过量接触。

在查清接触哪些化学物质、有多少量可以释放出来的基础上,可以估计工人可能接触的数量,结合化学物料安全清单(MSDS)提供的信息,就可大致判断化学物的可能危害程度。

此外,还应注意反应性化学危害(Reactive Chemical Hazards)。它是由化学物本身性质决定的www.lindalemus.com,当多个化学物共存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形成化学反应,可伴随有温度升高、压力增加、气体逸散或其他形式的能量释放,未达爆炸即可造成严重危害。化学反应中释放的气体可能是可燃的、有毒的、腐蚀性的、高温的,造成容器内容物压力增加而破裂。这种化学反应一部分是有目的性的、是既定的工艺过程,此过程中会存在化学反应发生,生成物与反应物结构不同,产热是目的性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指标。还有一部分化学反应是意外造成的,如不同化学物储存在一处,因意外情况造成碰在一起进而形成的一系列反应。需要强调的是,具潜在危害的化学反应既可源于一种或几种材料的本身化学性质,也可源于化学物所使用的条件。所有的化学物都可以活化的,甚至包括那些通常条件下不能称为反应性化学物的物质,在特定过程中也可导致能量或毒物释放。因此,要识别可能导致化学性危害发生的操作方式或化学物品种和数量是十分重要的。

二、过程危害分析(Process Hazard Analysis, PHA)

过程危害分析在职安全中已经开始应用,它是过程安全管理的核心。过程安全管理(PSM,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是由美国化工协会最早提出,印度博帕尔事件发生后得到了企业、政府的更加重视,1992年以后已经成为美国安全卫生管理署(OSHA)颁布的职业安全与卫生标准的内容。早期因为主要针对一些高毒性的化学物的管理被称之高毒性的化学物过程安全管理。过程安全管理要求化学品年用量达到吨级水平以上的企业必须执行这管理系统。实质上,过程安全管理就是一个前瞻性的和系统性的识别、评价、减缓或预防化学品释放以及由之引起的各种危害。强调通过融汇技术、程序和管理实践等内容的综合性项目实施危害管理,标准包含16个要素,其中14个要素属于强制性的。过程危害分析(PHA)是一个关键的要素——“识别和分析化学品加工、处理过程中潜在危害的有组织、系统性的方法”。过程安全管理通常包括过程安全信息、职工参与、过程危害分析、操作程序、培训、承包责任制、工作前的安全检查、机械设备完整、“热点”作业、变动的管理、事故调查、应急预案、达标检查和信守商业秘密。

通过过程危害分析,能够掌握化学物潜在危害的分布情况、确定正确无误的预防或减缓危害的措施、制定意外发生时的应急预案。过程危害分析要求企业应用一个或多个最适合本企业情况的成熟方法开展评价分析,并且这工作必须由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这些专家中至少有人懂得生产过程和掌握危害分析方法。通过过程危害分析,可清楚地知晓生产过程的危害、先前发生的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各种事故、适用于危害控制的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及两者之间联系、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失效的可能后果,特别是对工人健康的影响、设备布局以及人为的因素、解决过程危害分析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建议。

过程危害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假设模式、清单、假设模式/清单综合方式、危害和操作性能研究、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其他有效的类似方法。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Failure Modes, EffectsAnalysis)和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主要适合于安全分析。安全和卫生是互有联系,密不可分的。

假设模式方法。 通常由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集体讨论提出一系列的“如果……会……”问题。问题主要涵盖设备因素、人为因素和其他外部因素3方面,每一问题代表一种可能存在或发生的情况,由企业操作人员和/或技术人员来回答是否存在或可能是这样的问题。如果存在,就要对现有的安全卫生措施是否完善、适用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对系统进行修改。“如果”类方法通常分成以下几个步骤:将生产系统划分成较小的、合乎逻辑顺序的亚系统单元,对每一个亚系统单元提出问题清单,选择某一问题、识别其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再选择另一个问题,直至全部完成。

清单方法,又称检查表法。清单方法是最简单的识别危害的方式、易于使用、可以很快提供结果。但该方法不能识别新的危害,使用问题清单的人员应当懂得设备系统知识和标准操作程序。检查表由一系列针对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问题清单组成,通常只要回答有无即可。因此比较简单。通常清单法能识别常见的化学物危害,并了解其程度。

假设模式/清单方式方法。这是假设模式方法与清单方法的结合,将专业人员集体讨论的方式与已有的清单问题目录结合起来。通常从回答先期准备的“如果……会……”问题开始,再由专家讨论形成新的问题。这一结合的方式使得固定结构式的问题有了创造性思考的补充。

危害和操作性能研究(Hazard and OperabilityAnalysis, HAZOP),可用于识别安全、卫生和环境的危害因素,发现引起不能正常运转的各种问题。它是一种结构严谨的分析方法,能系统地调查系统内组成部分,以发现与预先设计相偏离的指标,进而阻止相应问题的发生。通常,专业人员会仔细研究工艺过程和厂房、设备布局(或工厂模型),并对各设备和各操作存在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最终发现危害、控制危害。

第二节  职业环境监测

职业环境监测(occupational environmentalmonitoring)是对作业者作业环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职业环境监测是职业卫生的重要常规工作,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企业应该根据职业卫生工作规范,定时地监测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通过职业环境监测,既可以评价作业环境的卫生质量,判断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也可以估计在此作业环境下劳动的作业者的接触水平,为研究接触-反应或效应关系提供基础数据。

一、职业环境监测的对象的确定

职业环境监测工作属职业卫生工作中的评价范畴,要做好这样工作,必须要有预测、识别的基础。可以通过查阅生产工艺过程、检查原料使用清单,参考其他企业类似经验,现场查看及倾听作业者反映,结合化学物的毒性资料,初步确定检测对象。不同的作业环境,有毒有害的因素是完全不同的。对一个企业而言,并不是他们所使用的全部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生产的产品或废弃物都要检测。一些化学品属实际无毒,就无需过多探究其在作业环境中的确切浓度。

在《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中,国家已经明确规定需要监测的各种因素。凡存在国家有关法规列出的必须监测项目的企业,应向卫生监督管理机构申报,并建立监测制度。对规章中未列出的项目,特别是一些化学物,如企业用量或产量较大,作业者接触人数又较多,且安全性资料并不完整的,企业应本着负责的态度,建立自检制度,以避免发生意外。

二、车间空气中有害物监测

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大多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逸出的废气和烟尘,一般以气体、蒸汽和雾、烟、尘等不同形态存在,有时则以多种形态同时存在于空气中。化学物质在空气中以不同形态存在,它们在空气中的飘浮、扩散的规律各不相同,需要选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合理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监测必须考虑采样策略(点的选择、时间选择、频度等)和采样技术(采样动力、样品收集),根据监测目的、车间空气中污染物分布特点及作业者实际接触情况,作相应调整。

(一)采样方式

目前,常用的采样方式有个体采样(personal sampling)和定点区域采样(area sampling)两种(图3-2-1)。个体采样是将样品采集头置于作业者呼吸带内,可以用采样动力或不用采样动力(被动扩散)。通常采样仪直接佩带在作业者身上。如采样仪器由检测人员携带,与作业者同行,又称呼吸带跟踪采样(breathing zone sampling)。定点区域采样是将采样仪固定在车间某一区域。

图-1 个体采样与区域采样示意图

1.个体采样:个体采样,采样系统与作业者一起移动,能较好地反应作业者实际接触水平,但对采样动力要求较高,需要能长时间工作、且流量要非常稳定的个体采样仪。因采样泵流量有限或被动扩散能力限制,个体采样不适合于采集空气中浓度非常低的化学物。

同一车间若有许多工种,每一工种的操作工都要监测。作业者即使在一个班组或工种作业,受作业者作业习惯、不同作业点停留时间等影响,不同个体间接触水平差异仍然较大。为了能代表一个班组的作业者的接触水平,同一工种若有许多作业者,应随机地选择部分作业者作为采样对象,最好是全部作业者。若班组人数少于8人,应每人都要采样。如班组人数多于8人,则根据下表确定应采样人数(表-1)。如遵照执行,从数理统计角度考虑可保证能检测出最高水平接触。表中要求较国家颁布的《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更加严格,依据简单、可行的原则规范中要求的采样人数没有如此多,在卫生监督执法中应遵照执行。

表-1  同一班组(工种)中不同作业者数应监测的作业者数

班组人数

8

9

10

11~12

13~14

15~17

18~20

应采样人数

7

8

9

10

11

12

13

班组人数

21~24

25~29

30~37

38~49

50

50~

应采样人数

14

15

16

17

18

22

2.定点区域采样:定点区域采样常用于评价作业环境质量。由于采样系统固定,未考虑作业者的流动性,定点区域采样难以反映作业者的真实接触水平。以往经验表明,定点区域采样结果与个体采样结果并不一致,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的联系。但可以应用工时法,记录作业者在每一采样区域的停留时间,可以根据定点区域采样结果,估算作业者接触水平。

要根据环境监测的不同目的,调整其采样策略。针对评价工人作业环境质量的环境评价,国家已经制定定点区域采样的规范,应遵照执行。

通常监测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作业者接触有害物地点,尽可能靠近作业者,又不影响作业者的正常操作,在监测点上设置的采集头应在作业者工作时的呼吸带,一般情况下距地面1.5m。

原则上,可根据产品的工艺过程、不同操作岗位和工序,凡有待测物质逸散的作业点,分别设点。一个车间内有l~3台同类生产设备,设一个监测点,4~10台设2个点,10台以上至少设3个点。仪表控制室和作业者休息室内一般设1个点。 

定点区域1次采样时间一般为15~60 min。最短采样时间不应小于5 min;1次采样时间不足5min时,可在15min内采样3次,每次采集所需空气样品体积的1/3。

在每个监测点上,每个工作班次(8h)内,可采样2次,每次同时采集2个样品。在整个工作班内浓度变化不大的监测点,可在工作开始1h后的任何时间采样2次,在浓度变化大的监测点,2次采样应在浓度较高时进行,其中1次在浓度最大时进行。

如要应用工时法,根据定点区域采样结果,估算作业者接触水平,除了要记录好作业者在每一作业点(应都为监测点)停留时间外,还要作好该监测点的浓度检测工作。此时上述的策略不再适用,最好能全班次监测,取得能代表该点有害物浓度的数值(见下,测定方式)。

(二)测定方式

目前常用的有4种测定方式(图-2)。

1.全天连续一个样品测量,即采样从工作开始至工作结束,采样管只有1个。最好的采样方式是个体采样。

2.全天连续多个样品测量,在1天内采集多个样品,每一样品的采样时间不一定相同,但采样时间总和应等于作业者1天工作时间。

3.部分时间连续多个样品测量,采样与全天连续多个样品测量相同,但采样总时间未达到整个工作日时数。

4.瞬(短)时多个样品测量,每一样品采样时间都在5min以内。此时,在决定采样次数后,应随机选择采样时间。测定方式的选择,应从实际工作条件、样品分析方法等来考虑。

A   全天一个样品

  A    B  

  A   B全天连续多个样品

  A    B    C

  A  B  

A   B部分时间连续多个样品

 A  B    C

 


A   B  C D  E   F   G   H

 瞬(短)时多个样品

 

A B  C   D   E F    G H   I 

 


0  1  2 3 4    5 6 7  8

  图-2 测定方式类型图

从理论上讲,样品数量多,对统计学分析有利。全天连续多个样品测量是最佳的测量策略,以此所得的接触水平或浓度变化的估计可信限范围窄。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目前最多采用的是全天2个样品。部分时间连续多个样品测量,主要问题是对未取样的时间怎样处理,严格讲测得的结果仅代表采样时间的接触水平。尽管可通过统计学方法推断非采样时间的接触水平,但要保证这一推断恰当合理,采样时间应超过工作时间的70%~80%,每天工作8h,采样至少需6h。瞬(短)时多个样品测量,在4种测量方式中最差,是测量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的最低要求。若作业者操作点基本固定,1天至少要采8~11个样品,若作业者有多个操作点,则每一操作点要采8~11个样品,并记录在此点工作时间;若作业者在某一操作点时间很短,未采到8~11个样品,那最长时间的操作点应多采。采样时间应随机地选择,不能带有主观性。

(三)样品的采集

依据车间空气中有害物存在形式,可以分为气体、蒸汽和颗粒物2类采集方式。如车间空气中2种形式的有害物同时存在时,可以用串联方式,或对采集颗粒物的滤膜进行特别处理,增加其吸附、吸收气体或蒸汽中有害物质的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所有采样设备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此外,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对车间中某一个区域表面的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进而评价污染源的污染性质和范围、采取干预措施的效果,估计作业者接触水平。在评价环境质量上,有时这方法非常实用。

1.采集气体和蒸汽:气体和蒸汽采集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主动采集:通过动力系统,主动收集一定量空气样,富集其中污染物;

(2)被动采集:利用被动式采集仪,通过扩散或渗透,吸附有害物;

(3)用可与待测物起化学反应的液体吸收,用颜色反映检测物的量;

(4)用真空袋或真空容器采集,如惰性塑料袋、玻璃瓶、不锈钢桶等。可以用于无需采集许多空气样品的无机气体、非活性气体等。需要注意内壁的吸附或吸收影响;

(5)用直读式检测仪,直接检测空气中特定的有害物。

应用动力系统的主动采集,可以从大量空气样品中,将有害物质吸收、吸附或阻留下来,使原来低浓度的物质得到浓缩,适合于检测空气中含量一般较低的有害物质。由于车间空气中有害物浓度通常都较低,其是一种主要采集方式。应用反应性液体或直读式检测仪,可以在工作现场迅速知晓污染程度,用不着将采集的样品送实验室分析。

可以用液体的吸收液或固体的吸附剂来吸收气体和蒸汽。最常用的固体吸附剂是活性炭(activated charcoal),可用于吸附低分子量的烃类化合物和一些无机气体和蒸汽。对一些氧化烃类化合物,可以用硅胶吸附。对于大分子量化合物或空气中浓度特别低、需要大量采样的化合物,可以用气相色谱柱填充料吸附。对一些与活性炭结合后无法再解离的化合物,还可以用被称为“分子筛”的吸附剂。这些吸附剂既可以用于个体采样,又适合于定点区域采样。液体吸收液可以是水或其他溶剂,因为有从吸收容器中溢出危险,不适用于需要移动的个体采样。

目前,直读式检测仪应用日益广泛。实时测量可以迅速知晓作业现场,如狭窄性空间,是否存在可疑的有害物,以便立即采取措施。 一些直读式检测仪比较小,携带非常方便,但往往只能检测一种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或硫化氢。一些直读式检测仪比较复杂,可以同时检测几种有害气体。通常,这些仪器的检测灵敏度低于实验室检测,但已经足够识别引起任何急性危害的水平,在预防急性中毒方面非常有效。

2.采集空气中颗粒性物质:通常用滤膜采集空气中颗粒性物质。在选择时,需要注意滤膜应该可以阻挡待测物质,但又不能影响其采样流量。可以选择不同孔径的滤膜,分别采集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国内常用的有纤维状滤纸(膜)和筛孔状滤膜,前者有定量滤纸、玻璃纤维滤纸、过氯乙烯滤膜等,后者有微孔滤膜和聚氨酯泡沫塑料。

三、车间物理性有害因素的测量

物理性有害因素的特征,不同于化学性有害因素。必须应用特别的仪器,根据其有害因素特点,对车间或工作环境中物理性有害因素进行测量。相关内容参阅实习部分。

除了监测工作环境中物理性有害因素的强度外,目前还可以检测作业者在特定环境中作业接受个别物理性因素的累计强度。如作业者佩戴噪声仪,可以监测全天的噪声接触情况,如最高分贝、平均分贝及接触时间等。类似的还有辐射计量仪等。为了客观评价作业者接触水平,应当发展、推广使用这类检测设备。

四、环境监测数据评价和长期监测计划

生产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随着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动,在不同时间环境监测的数据可以变化很大。因此,简单地用一个数据说明问题是不够的,应尽量符合统计学上的最低样本要求。

国家已经规定了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的频度。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最少每年监测l次。对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监测点,每3个月要复查1次,直至车间空气中浓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矿企业进行验收或对劳动卫生防护的效果进行卫生学评价时,要连续采样测定3次。

对于车间空气中有害物浓度数据,根据个体采样或定点区域采样的不同,可以分别个体计算、比较。个体采样结果可以与国家规定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限值比较,定点区域采样结果可以于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比较。总的说来,对于一组长期监测数据,可根据它们的分布特点,用适当的模型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经验表明,这些数据的分布肯定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简单地用算术均数和标准差表示不合适。数据不多,可以用中位数和百分位数表示。

对于区域采样数据,不主张不同监测点合并表示。因为监测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浓度低的点数据多,会掩盖问题严重性。如浓度高的监测数据多,往往会夸大问题严重性。对每一个监测点可以计算出平均水平,结合工时法进一步估计车间作业者的接触水平,利用相似接触组(similar exposure group)的概念,估算出整个班组每一位作业者接触水平。

最后,应该牢记环境监测的策略随目的不同而不同,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环境监测是接触评定的重要工作,但不是唯一内容,不能将接触评定等同于环境监测。

第三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及危险度评价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

(一)接触评估的概念

接触(exposure)是指职业人群接触某种或某几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过程。接触评估(exposure  assessment)与效应评估(effect assessment)相对应,是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定性或定量估算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一种或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强度。接触评估是研究职业人群健康效应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估测社会总体人群或不同亚群(如接触某化学物的职业人群)接触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可能程度,为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尤其是接触-反应(效应)关系评价和危险度评价提供可靠的接触数据和接触情况。接触评估的内容包括:①接触人群特征分析,包括接触人群的数量、性别、年龄分布等;②接触途径、方式等接触条件评估,如鉴定有害因素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及接触的时间分布等;③接触水平的估测,除了采用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的资料来估算接触水平外,还应注意职业人群通过皮肤污染、食物与饮水、生活环境等其他方式的接触而吸收的有害因素的剂量。

通常经过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定点区域采样和个体采样测定初步反映接触水平(外剂量),但这并未考虑皮肤污染及毒物吸收率等因素的影响。测定有害物质实际被机体组织吸收的量(内剂量)及测定进入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靶作用部位有害物质或(和)其代谢产物的浓度(生物效应剂量),能更准确地反映接触水平。所以,接触评估时除环境监测外还需进行生物监测。生物效应剂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机体出现早期生物学效应,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功能或结构改变,甚至引起职业性病损。有关接触评估内容概括于图-1。

   分布

生物效应剂量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接触

 
代谢

职业性病损

 

功能或结构改变

 

内剂量

 

早期生物学效应

 
吸收  转化

 

 


图-1  接触评估示意图

(二)接触评估的方法

1.询问调查 

询问调查不仅可为分析接触人群的特征提供依据,而且询问调查获得的有关健康效应的信息是接触评估的重要依据,有时甚至是惟一可行的方法。例如在进行某些刺激性气体急性中毒的接触评估时,询问调查对于做出定性评估是必不可少且简便易行的方法。询问调查的内容包括职业史、接触人群特征、接触方式、接触途径、接触时间等。

接触评估应以正确可靠的职业史为基础。职业史调查是接触评估工作的常规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作业者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工种、工作任务及其时间分配等。为了充分利用职业史,在20世纪80年代,职业流行病学领域建立了工种—接触矩阵 (job-exposure matrices,JEMs)评价方法。JEMs的一条轴是职业或(和)行业列表,另一条轴上是可能接触的物质的列表,矩阵的值是接触与否、接触的强度(intensity)、接触的频度(frequency)、接触的时限/年限(duration)。JEMs大多是通过利用测定资料数据库、参考公开发表的文章、走访有代表性的工作现场、模拟现场测试、根据专家的判断甚至主观估计系数等方式建立。有时,日期也可以作为这个矩阵的第3条轴,所以JEMs的数据量比较庞大。将接触者个体的职业史与JEMs链接起来,就能高效快速地计算出每个接触者的累积接触水平。但目前所用的JEMs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相对较低,一致性也不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环境监测

(l)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工作场所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种类繁多且在同一环境中可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同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随着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动。此外,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的形式,如轮班工作、工间休息等,导致职业人群实际上多呈断续性、多变性接触。可见,工作场所中有害因素具有多样性、变动性、接触的间断性等特点。因此,必须深入现场详细了解、实际调查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存在的形式、形态和浓度(或强度)等,跟班观察并记录作业者的操作过程、活动范围、接触途径及接触时间等,以便分清主次、确定评估对象。

(2)确定监测对象和拟订监测方案:应在初步了解工作场所中存在哪些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参照其他单位的经验确定监测的主要对象。重点参考以下4个方面的信息:①用人单位领导、生产工艺(工程)技术人员和接触者的反映;②医务人员通过临床观察所获资料:应特别注意出现临床表现与接触有害因素的时间顺序;③毒理学资料:了解毒性大小、毒作用特点等对于确定重点监测对象具有较大帮助,如危害性较大的农药和某些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应重点监测;④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以往调查表明存在接触水平-反应(或效应)关系的有害因素应特别重视。

确定监测对象后则应着手建立监测体系、拟订监测方案,包括确定监测地点、监测时间、监测周期及监测记录表。由于工作场所还存在大量影响接触的因素,如建筑布局、自动化程度、操作方式、操作条件、工作条件、原材料变化、周围环境条件、工作的天数和季节、通风和隔离情况、个体防护措施、接触者的数量和素质及训练等,所以应在详尽了解、观察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采样点、采样方式、采样时机和采样时间等监测策略。

(3)接触水平的估计:工作场所中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水平的估计,是接触评估的重要环节。有害因素的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随着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动较大。所以,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或少量测定数据说明接触水平,应达到统计学上的最低样本要求。

化学性有害因素接触水平的估计,目前多采用定点区域采样和个体采样所测得的工作场所中有害物质的测定平均值及其波动范围作为评价指标。应注意:从定点区域采样所获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可以与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比较。但不同监测点合并计算平均接触水平时,浓度低的点数多会掩盖问题严重性,浓度高的监测数据多往往会夸大问题严重性;个体采样测定结果为日平均接触水平,能较好地推测作业者的接触剂量,可以与国家规定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限值比较,但不能反映某一或某些特定工作点的有害物质对接触人群的危害强度或水平。较为理想的方法是将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结合,互为对照,以便消除各自的选择偏差和系统误差。

目前对于接触平均水平的计算,尚缺乏明确而统一的规定。对于一组监测数据,可根据其分布特点,用适当的模型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如以平均值辅以95% 可信限、超标率、超标概率等指标。有害物质浓度的测定值分布较集中、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时可用算术均数表示;测定值呈倍数关系或对数正态分布时则不宜用算术均数,应以几何均数表示;如大多数测定值较集中、只有少数分散于一侧,或单侧(双侧)测定值无确切数据,则宜用中位数表示。若生产操作过程不连续而是间断的,或作业者在一个工作班内要参加多种操作过程,估算接触水平时要采用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如采用定点区域采样测定可计算出每一个监测点平均水平,结合工时法则能进一步估计每一位作业者的接触水平。

另外,对于实际进入人体剂量的估计,不仅取决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还与吸入空气的量及有害物质的吸收系数有关。不同化学物质的理化特性不同,其吸收系数亦有差异,波动范围为0~1;吸入空气量则受劳动强度、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范围更大。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吸收系数假定为1,而一个工作班8小时中吸入的空气量则按10m3计。借此可做出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剂量的粗略估计,但不能反映其他接触途径接受有害物质的剂量。

接触评估工作中还应对可能影响接触的决定因素(determinants of exposure)加以调查和评估。一般认为,比较重要的决定因素可以分为4类,即物质的理化特性、工作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工艺流程(操作过程、工艺设备等)、个体因素(任务的频度与持续时间、个体防护设施等)。随着对接触决定因素的深入了解,已建立了多个预测模型。目前化学物接触评估的数学模型主要有盒式模型、充分混合盒式模型、双区域模型、涡流扩散模型、皮肤接触模型等。这些模型能相对精确地预测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但每个模型都有明显的局限性,只能适用于各自的理想情况。

(4)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资料的整理与保管:应根据卫生法规和标准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将环境监测所得资料及时整理分析,对所观察的有害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在不同车间、工种和不同时间的分布,作为采取控制措施的依据,并供动态观察和前后对比之用。

卫生部《生产环境有害物质浓度测定年报表》规定常用统计指标有:

 

 

 

有时监测资料分析表明有害因素并未超过卫生标准的规定,但通过健康监护或职业流行病学分析,发现作业者中已有健康损害迹象。这可能是由于监测或调查中发生误差所致,应再认真复查或选用其他方法验证;也可能是卫生标准不够合理,则应作进一步系统监测,为修订卫生标准积累资料。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应建立定期监测和登记制度,并根据监测结果提出改善措施。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和用人单位都要建立和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制度,对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人数、安全防护措施、历次监测及其评价结果等认真登记建档,并按有关规定定期上报。

3.生物监测:生物监测用于接触评估,可较好地反映内剂量或生物效应剂量,能弥补环境监测不足之处,而且兼具效应评估功能(详见本章第三节)。直接测定生物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相对简单有效的评估方法。如果接触效应的潜伏期很短,这可以合理代表其在潜伏期内的接触情况;如果外源物的生物半减期较长,且其生物负荷不受疾病或治疗的影响,那么测定靶组织中外源物的浓度,也能提供有关接触信息。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

危险度或危险性(risk)是指一定时期内从事某种活动引起有害作用(如造成机体损伤、产生疾病或死亡)的概率。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会伴随有一定的危险度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即有害因素在一定的接触条件下对人体造成损害的预期的或实际的发生概率(probability)。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是通过对毒理学研究、作业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地认定和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潜在不良作用,并对其进行管理的方法和过程。它是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危险度评价的作用有:①估测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引起健康损害的类型和特征;②估计健康损害发生的概率;③估算和推断职业性有害因素在多大剂量(浓度或强度)和何种条件下可能造成损害;④提出可接受浓度(强度)的建议;⑤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的重点。危险度评价的目的在于寻求社会可接受的危险度(socially acceptable risk)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不良作用,也为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远期效应、制订安全接触限值及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

危险度评价的要素包括所需研究资料、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3大部分。危险度评价与管理的基本过程见图-2。

图-2   危险度评价与管理的过程

(一)危险度评价

危险度评价的内容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其方法包括危害性鉴定、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估和危险度特征分析4个步骤。在危险度评价过程中,选择健康损害效应的观察或测量指标是及其重要的环节。近年来,生物标志物、尤其是众多分子生物标志物的发展和应用,为危险度评价提供了新的发展前景。应用灵敏、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能准确地表述从接触危险因素至发病的连续过程中的接触水平、生物学效应和遗传易感性。在危害性鉴定中有助于快速、客观地鉴别职业性有害因素,在剂量-反应关系评价中对于定量化地精确函数关系起重要作用,在接触评估中对于降低不确定因素和其他影响因素的影响具有独特的优势。将生物标志物应用于危险度评价,可使危险度评价的准确度和精确性显著增加。

1.危害性鉴定(hazard identification):是危险度评价的第一阶段,主要内容是危险度的定性评价(qualitative risk assessment),有时亦含有定量评价的成分。危害性鉴定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需要评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人群能否引起职业性损害及其发生的条件;接触与职业性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对职业性损害进行分类并估计其危害的程度。通过危害性鉴定可以确定对该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危险度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开展危害性鉴定,要掌握足够的科学研究资料作为鉴定依据。主要依据有:①职业流行病学资料:可直接反映出职业人群接触有害因素后所引起职业性损害的特征,是危害性鉴定中最有价值的依据;②动物实验:利用最敏感的实验动物进行试验可获得较理想的结果,实验条件明确则易得出剂量-反应(效应)关系。由于动物与人存在种属间差异,鉴定时要考虑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的不确定性;③体外试验:在危害性鉴定中所依据的体外试验一般为短期的过筛试验。特别是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癌、致突变性进行鉴定时,短期过筛试验为不可缺少的辅助资料;④有害因素的自身特性:如待鉴定的有害因素为化学物,应了解其化学结构、理化特性,用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等理论分析,帮助确定化学物的危害性。如为物理因素则要了解该物理因素各个参数及其卫生学意义。

在许多情况下,危害性鉴定不仅是作出有无危害及危害性质的判断,而且要对危害作用进行分级,如对于致癌物可按IARC的分级方案进行分级。

2.剂量-反应关系评价(dose-response assessment):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是危险度评价的药品数据核心,属于危险度的定量评价(quantitative riskassessment)。目的是通过对职业流行病学资料和动物定量研究资料进行分析,阐明不同接触水平所致效应的强度和频率,确定剂量-反应关系。所谓反应(response)是指接触某定量危害因素所致特定强度的效应(effect)在接触人群中所占的百分率。可用于危险度评价的人类资料往往很有限,常需用动物试验的资料。因为危险度评价最为关心的是处于低剂量接触的人群,这一接触水平往往要低于动物试验观察的范围,所以需要有从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及从动物毒性资料向人的危险性外推的方法,这也构成了剂量-反应关系评价的主要方面。根据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类型不同,剂量-反应关系评价可分为有阈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及无阈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1)有阈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方法

1)以往常用的有阈化学物剂量-反应关系评价的步骤为:①选择适宜的健康效应指标,即临界效应(critical effect)指标;②通过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或动物实验,获得观察到有害效应的最低剂量(lowest observed adverseeffect level, LOAEL)和未观察到有害效应的剂量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后者即为通过实验或观察得到的,在一定的接触条件下,对靶机体未引起任何可检查出的有害变化的最高剂量水平;③确定种属间该有害因素所致损害效应的不确定因素(uncertainties),即选择不确定系数(uncertainty factor,UF)的取值;④明确剂量-反应关系,可用如下公式计算参考剂量(reference dose,RfD):

RfD=NOAEL或LOAEL/UF

2)近年来,上述方法的不足之处日益显露,如NOAEL 只强调没有观察到有害作用的一个试验剂量而忽略了剂量-反应关系曲线的形状、高度依赖于样本量的大小、不能确定某些剂量尤其是高于RfD所产生的风险等。因此,越来越多的职业卫生机构在危险度评价中采用剂量-反应关系数学模拟的方法,来估计有效剂量以取代NOAEL作为参考剂量的起点值。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学模型模拟方法是基准剂量(benchmark dose, BMD)法。BMD为某种物质引起机体不良效应的反应率升高到某一特定水平(如1%、5%或10%的反应率)时相应的剂量,是通过对观察资料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后估算得到的。通常以BMD 的统计学可信区间(90% 或95%)下限(lower confidence limit onthe benchmark dose ,BMDL)代替NOAEL 或LOAEL作为计算参考剂量的起点。BMD是根据整个剂量-反应曲线,而不是仅仅根据单个剂量(如NOAEL 或LOAEL)推导所得的,可以反映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用于估计观测数据范围内的剂量-反应关系能避免低于实验剂量的数据外推;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对模型的依赖性,可在具体毒性作用机制不明的情况下,推导出有用的信息。基准剂量法常受所报道资料的限制,计算较为复杂,当剂量间隔设置不合理以致所有的资料无法提供任何剂量-反应关系的曲线形状信息时受到很大限制,只能在所得资料适用于数学模拟的情况下使用。因此,它不能完全替代NOAEL 法,而应被考虑作为又一种具有某些特殊优点的危险度评价的方法来使用。

此外,分类回归(categorical regression)的方法也可用于计算NOAEL 的相应替代值。分类回归是一种使用了Meta analysis 的特殊剂量-反应模拟方法,它不仅包含了反应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变化的信息,也包含了反应的严重程度随剂量或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变化的信息,还可以用于将不同研究资料或不同效应终点资料进行合并和分析。分类回归法的关键在于对反应的严重性进行分类,然后估计某一反应情况(如10%的严重反应率)下的浓度-时间联合作用。其缺点在于分类并进行模型拟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用于推断持续暴露时间的可信度随着原有暴露持续时间的观察资料的缺少而降低。此外,决定哪些研究可以被包括在模型中,尤其是存在相当数目的模棱两可的研究资料时,依赖于大量的科学判断。

(2)无阈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的评价方法:无阈化学物主要指具有遗传毒性的致癌物及致突变物。现在发展了多种有关致癌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的数学外推模型,主要有2类:一类是概率分布模型(probability distributionmodels)或称统计学模型(statistical models);另一类是机制模型(mechanistic  models)。用数学外推模型进行评价时,可分为2个步骤:第一,对在观察接触剂量范围内的资料选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剂量—反应关系的表达;第二,对观察范围之下的情况进行外推。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化学物危险度评价中,对于所有化学物(包括致癌物)都应使用NOAEL/安全系数或不确定性系数的方法,因为该方法简单、明了,而且用该方法提出的安全性或危险度的概念易于被大众所理解及接受。

3.接触评估(exposure assessment):接触评估要确定人体通过不同的途径接触外源化学物的量及接触条件,是危险度评价中很重要的部分。没有确切的接触资料,就无法对人群的可能危险性做出评价,所以接触评估也是危险度评价中最为不确定的部分。接触评估的资料最好是直接来自足够数量的测定,但常限于人力、物力而难以办到。一般多通过接触估测(exposure estimation)来实现,常常是从被评定的总体人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样本,作有限数量的分析,估算出总体人群或某些亚群的接触水平及有关的状况。

接触评估首先要确定化学物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及人群的可能接触途径,然后估算出每种途径的接触量,再得出总的接触量。对于接触量的估算既要有一般人群,也要有特殊人群(高危人群),对于不同接触情况的人群经常需要分别进行评估。在缺少足够的监测资料时,需要通过有效的数学模型进行估计。人体生物监测的资料(接触生物标志物),可用于人群过去及现在接触情况的评估。

4.危险度特征分析(risk characterization):是危险度评价的最后阶段,目的是通过对前3个阶段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获得接触人群的反应率,即该人群由于接触某种有害因素可能导致某种健康后果的危险度。主要内容是根据所提供资料与数据的性质、可靠程度、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在推导和估计中所作各种假设进行分析和权衡。分析时应注意各阶段结果是否一致,如实验动物资料与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是否有联系、各临界指标间是否有矛盾之处;指出并讨论各阶段的不确定因素,区分其主次,说明它们对最终评价结果的定量影响。资料的充足与否关系到危险度特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如只有实验动物的资料而没有人的资料,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在某些方面不充足,都会影响到危险度特征分析的可信度。一项完整的高质量的危险度特征分析,所要求的资料必须包括来自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两方面的结果。 

(二)危险度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

公共卫生决策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定量的危险度评价,而定量评价的基础是充分、可靠的实验数据、正确的假设(assumptions)、合理的推导模式和足够的人群流行病学资料。限于认识水平和技术手段,以及某些资料的不足,往往难以对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损害及其危险度给出确切的结论,这就成为危险度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如动物实验资料的外推就存在如下不确定因素:① 实验动物与人类的种属差异及其个体差异;② 从动物实验的大剂量作用外推到人的小剂量接触;③ 短期较小样本的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群的长期接触。

在危险度评定过程中,要尽量将不确定因素缩小到最低限度,对仍然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应明确提出,为制订安全接触限值及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一个最适当的取舍尺度。近年来,出现了侧重于使用“基于数据的不确定系数( data-derived uncertaintyfactor)”来进行不确定系数选择的方法。“基于数据的不确定系数”试图通过种系内和种系间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动力学的资料,来改善不确定系数的选择。此外,“概率参考剂量法”也被开发用于估计不确定系数的可信区间, 以及计算RfD 数值的可信区间。

(三)危险度管理

危险度管理(risk management)是根据危险度评价结果,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经济和技术水平,对危险度进行利弊权衡和决策分析,提出可接受水平和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制订和执行职业人群的“安全接触限值”,即卫生标准;制订和执行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危险度控制等技术措施;制订和执行限制或禁止接触的法规、条例和管理办法等。

从危险度评价到危险度管理,是把科学研究结果转化为科学对策的决策过程,既要坚持科学原则,又要考虑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及公共卫生的可行性。因此,决策过程要十分严谨、慎重。人类的活动无一不存在“风险”,绝对安全的“零危险度”境界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实现。因此,在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特别是对致癌物质进行危险度评定,并据此做出危险度管理的决策时,也应有“风险意识”。目前,国际上对有“三致”作用但仍需加以利用的化学物质,多采用“社会可接受危险度”或“一般认为安全水平”(generally regarded assafe, GRAS)。例如化学致癌物多采用“实际上安全剂量”(virtually safe dose, VSD)概念,它是指统计学把握度为99%的水平上,与接触某化学致癌物有关的癌症超罹率小于10-6。这一危险度水平实际上并未超过,甚至远低于某些日常生活中的不健康行为,如吸烟所致的危险度(据统计,吸烟者1年内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的概率约为4×10-2)。

(四)危险度评价示例—杀虫脒致癌作用的危险度评价(引自薛寿征等.环境化学,1991;10(3):54~58)

农药杀虫脒原拟用以取代滴滴涕,曾在我国大量生产、应用,对保护农作物起过积极的作用。自70年代初,开始怀疑杀虫脒有致癌作用,但有争议。经过大量的研究,现已证实其致癌性,许多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我国曾对杀虫脒致癌作用的危险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为安全使用农药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1.危险度评价

(1)危害性鉴定:杀虫脒具有中等毒性及多方面的毒理作用,易经哺乳类动物皮肤吸收。杀虫脒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为对氯邻甲苯胺(约占40%),经尿排出。实验证明,杀虫脒的致癌作用与对氯邻甲苯胺关系密切。

1)短期遗传毒理学测试:一般剂量的杀虫脒无明显的诱变作用,但对氯邻甲苯胺测试结果大多为阳性。这可能与所采用的测试系统缺乏将杀虫脒转化为对氯邻甲苯胺的酶系统有关。因此,短期遗传毒理学测试结果仅为判断杀虫脒的致癌性提供参考。

2)整体动物长期喂饲试验:小鼠经口饲以杀虫脒或其主要代谢产物对氯邻甲苯胺,血管肉瘤和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结果较一致。经皮试验,以巴豆油作促癌剂,结果引发鳞状细胞癌,且有内脏转移。两试验均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3)人的致癌资料:曾对使用杀虫脒时间和数量均不相同的3个县进行流行病学调研,发现使用量大、使用期长的县,女性膀胱癌(排除了吸烟因素)的标化死亡率为对照组地区的2.25倍。德国学者也观察到,在接触杀虫脒和对氯邻甲苯胺的60名工人中,有7人发生膀胱癌。

(2)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由于缺乏杀虫脒引发人类肿瘤的剂量-反应关系的资料,目前只能借用小鼠长期喂饲杀虫脒致癌性测试所得回归方程式推导:

Y=-2.354+2.199X (式-1)

式中,X:杀虫脒剂量的对数值(lg mg/kg 体重);

Y:肿瘤发病率的概率 (logit)[ln(P/(1-P))],P为肿瘤发病率减去本底。

(3)接触评估:根据作业带空气监测、施药员与包装工皮肤污染量和尿中杀虫脒排出量的监测数据,以及食用施药稻米中残留量,杀虫脒摄入量估算如表-1。

表-1  职业接触及从稻米残留中摄入量(mg/kg•BW/d)估测

表3-4-1  职业接触及从稻米残留中摄入量(mg/kg·BW/d)估测

农药厂包装工人

喷洒杀虫脒的农民

进食有杀虫脒残留稻米的居民

职业因素

1.851×10-3I)

4.751×10-4(Ⅱ)

------

饮食因素

7.143×10-5(Ⅲ)

7.143×10-5(Ⅲ)

7.143×10-5(Ⅲ)

合计 

1.922×10-3 

5.465×10-4  

7.143×10-5

 (Ⅰ)=0.662(mg/l)×1.5(l/d)/0.35/60(kg)×200(d)/365(d)×5(Yr)/70(Yr)

(Ⅱ)=1.214(mg/l)×1.5(l/d)/0.35/60(kg)×14(d)/365(d)×10(Yr)/70(Yr)

(Ⅲ)= 0.1(mg/kg稻米)×0.5(kg稻米/d)×(1-60%)/60(kg)×15(Yr)/70(Yr)

式中:0.662mg/l:尿液杀虫脒排出量;1.5l/d:平均每日尿总量;0.35:杀虫脒以35%原形从尿中排出;200:每年工作天数;5:每个工人从事该工作5年计;70:平均一生年龄70岁;(1-60%):残留在稻米中的杀虫脒在加工过程中的损失为60%。

(4)危险度特征分析:将估测的接触量带入上述动物实验所得剂量-反应回归方程,估算出相应的肿瘤发病率和杀虫脒引发肿瘤的危险度,并与德国学者Stasik及EPA(美国环境保护署)的资料比较,结果见表-2 。

表-2  杀虫脒引发膀胱癌危险度估测结果

接触量

(mg/kg.d)

估计接

触人数

动物致癌资料推算

Stasik

资料推算

EPA公告资料推算

预测膀胱癌死亡数

杀虫脒包装工人

1.922×10-3

3000

24.2×10-5

22.0×10-5

30.6×10-5

0.726

喷洒杀虫脒的农民

5.465×10-4

1.5×107

7.3×10-5

6.2×10-5

8.69×10-5

1095

吃带残留稻米的居民

7.143×10-5

1.34×108

1.04×10-5

0.82×10-5

1.14×10-5

1394

﹡动物资料预测膀胱癌死亡数

2.不确定性因素:由于危险度评价需要大量确定的有关资料,一时难以齐全,故此项评价尚存在某些不确定因素,例如:①整个评价基础是假设杀虫脒在人群中引起肿瘤的剂量-反应关系,与小鼠长期测试结果近似,而实际情况不一定如此;②从动物实验的大剂量作用推导到人的小剂量接触效应,无疑存在差异;③接触量估算需要准确而系统的环境和生物监测资料,由于条件限制,往往难以达到理论上的要求。

为弥补这些缺陷,在危险度估测中引用了若干国外资料加以推算、比较,结果颇接近(表-2)。

3.危险度管理:膀胱癌在我国不属于常见肿瘤,农村发病率更低。但据上述估算结果,因职业性(杀虫脒包装工人与喷药农民)接触和食用有杀虫脒残留的稻米,有可能导致2490人死于膀胱癌(危险度约为1×10-5~24×10-5)。为此,必须采取严格的危险度管理措施,包括:①逐步减少生产直至完全禁用。我国农业部已于1992年2月与有关部委会签了《在3年内停止生产杀虫脒的通知》,提出“杀虫脒的登记证,其有效期截至1993年2月24日止”。②对目前仍在接触杀虫脒的人群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护措施。③严密监护接触者,及时筛检出早期受罹人群。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