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其它 > 执业卫生与医学 > 正文:执业卫生与执业医学电子教材:第十二章 噪声
    

执业卫生与执业医学-电子教材:第十二章 噪声

执业卫生与执业医学:电子教材 第十二章 噪声:第十二章 噪声噪声是影响范围很广的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在许多生产劳动过程中都有可能接触噪声。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以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一、基本概念1.声音:物体振动后,振动能在弹性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传到人耳引起的音响感觉称为声音。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frequency),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20~20000赫兹之间能引起听觉的称为可闻声波,简称声波。频率低于20

第十二章  噪声

噪声是影响范围很广的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在许多生产劳动过程中都有可能接触噪声。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以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一、基本概念

1.声音:物体振动后,振动能在弹性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传到人耳引起的音响感觉称为声音。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frequency),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20~20000赫兹之间能引起听觉的称为可闻声波,简称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叫做次声波(infrasonic wave);大于20000 Hz的叫做超声波(ultrasonic wave)。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两种声波在工业生产、医疗、航海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对从业人员的危害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2.噪声:凡是使人感到厌烦、不需要的或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噪声具有声音的一切特性,是声音的一种。

3.生产性噪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

除此以外,还有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等,这些噪声除了对一般人群产生影响外,还对从业人员(如司售人员和娱乐场所的工作人员)以及噪声能够影响到的其他作业人员,如办公楼、写字楼等地点的职员等,也可产生影响,造成职业危害。

生产性噪声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来源,生产性噪声可以分为:

(1)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噪声,如冲压、打磨过程发出的声音。

(2)流体动力性噪声: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如空气压缩或施放(气笛)发出的声音。

(3)电磁性噪声:如变压器所发出的嗡翁声。

根据噪声随时间分布情况,生产性噪声可分为连续噪声和间断噪声。连续噪声按照随时间的变化程度,又可分为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随着时间的变化,声压波动小于3dB的称为稳态噪声,否则即为非稳态噪声。还有一类噪声称为脉冲噪声(impulsive noise),指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40dB的噪声。

对于稳态噪声,根据频率特性,可分为低频噪声(主频率在300Hz以下)中国卫生人才网、中频噪声(主频率在300~800Hz)和高频噪声(主频率在800Hz以上)。此外,还可以根据频率范围大小分为窄频带噪声和宽频带噪声。

二、声音的物理特性及评价

1.声强与声强级:声波具有一定的能量,用能量大小表示声音的强弱称为声强(sound intensity)。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单位时间内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声波能量,通常用“I”表示,单位为瓦/米2(W/m2)。

人耳所能感受的声音强度范围很大,以1000Hz声音为例,正常青年人刚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最低可听到的声音强度(听阈,threshold of hearing)为10-12 W/m2。将声音强度逐渐加大,至耳朵产生痛感时的声音强度(痛阈,threshold of pain)为1 W/m2  。听阈和痛阈相差1012倍,在如此宽的范围内,若用声强绝对值描述声音,不仅太繁琐,而且也无必要。因此,在技术上和实践中引用了“级”的概念,即用对数来表示声强的等级,称为声强级。通常规定以听阈的声强I0 = 10-12W/m2作为基准值来度量任一声音的强度I ,取常用对数,则任一声音的声强级计算公式:

  LI =㏒I/ I0 (公式-1)

单位为贝尔(bell)。在实际应用中这一单位显得太大,采用贝尔的十分之一作为声强级的单位,称分贝(decibel, dB)。以分贝为单位时,上面的公式则变为:

LI = 10㏒I/ I0(dB)   (公式-2)

式中:

LI:声强级(dB) 

I:被测声强(W/m2 )

I0:基准声强(1000 Hz纯音的听阈声强,定为0 dB)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从听阈到痛阈的声强范围是120dB。此外,如果一个声音的强度I增加一倍,比如同样的机器由一台增加为两台,则声强级LI增加约3dB。根据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通过治理减少了3dB,则表明治理措施使噪声能量减少了一半。在进行卫生标准的制订、噪声控制效果评价等工作时,常常以声音能量的变化为依据。

实际工作中,测量声强技术难度较大,常采用测量声压的方法。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声级计测量的即是声压级。

2.声压与声压级

(1)声压: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引起介质质点振动,使空气产生疏密变化,这种由于声波振动而对介质(空气)产生的压力称声压(sound pressure),声压是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以P表示,单位为帕(Pa)。

(2)声压级:声压大音响感强,声压小音响感弱。对于正常人耳,刚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声压称为听阈声压,也称听阈,为20μPa。声压增大至人耳产生不快感觉或疼痛时称痛阈声压或痛阈,为20Pa。从听阈声压到痛阈声压的绝对值相差106倍,为了计算方便,也用对数量(级)来表示其大小,即声压级 (sound pressure level, SPL),单位也用分贝(dB),并以1000Hz纯音的听阈声压为基准声压,定为0 dB,被测声压与听阈声压的比值,取对数即为被测声音的声压级。

当声波在自由声场传播时,声强与声压的平方成正比关系:

I=P2/ρC(公式-3)

式中P:有效声压(Pa),I:声强(W/m2),ρC:声特异性阻抗(Pa•秒/m)。

由(公式-2及公式-3)可以得出声压级的计算公式:

LI= 10㏒I/ I0 = 10㏒P2/ P02 = 10㏒(P / P0 )2 = 20㏒P / P0 =Lp

即:声压级Lp = 20㏒P/P0 (dB) (公式- 4)

式中:Lp:声压级(dB),P:被测声压,P0:基准声压。

从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听阈声压和痛阈声压之间也是相差120dB。

普通谈话声压级为60~70dB,载重汽车的声压级为80~90dB,球磨机的声压级为120dB左右,喷气式飞机附近可达140~150dB甚至更高。

(3)压级的合成:在生产或工作场所,经常有一个以上的声源存在,这些声源可以是相同的,如车间内同一种型号的机器;也可以是不同的,即每个声源发出的声音强度大小不等。因为声源的声压级是按照对数计算的,在多个声源存在的情况下,作业场所的声压级并非是各个声源声压级的总和,而是按照对数值相互叠加。如果在一个作业场所各声源的声压级是相同的,合成后的声压级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L=L+10㏒n

式中:L为单个声源的声压级(dB);n为声源的数目。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声压级合成情况与声强级相同,两个相同的声源同时存在,则n为2,总声压级比单个声源的声压级增加3dB;如果有10台同样的机器,n为10,则总声压级增加10dB。

在同一作业场所的各种声源其声音强度经常是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合成后的声压级时,需将声源的声压级从大到小按顺序排列,按照两两合成的方法逐一计算出合成后的声压级。对于两个不同声压级的声源,先要计算出声压级的差值,即L1–L2,根据差值从增值表(表-1)中查出增值ΔL,较高的声压级与增值ΔL之和即为合成后的声压级,用等式可以表示为,L=L1+ΔL。例如,某作业场所有三个声源,声压级分别是90dB、88dB、85dB,L1-L2=90dB-88dB=2dB,查表ΔL=2.1dB,则L1与L2的合成声压级L=90dB+2.1dB=92.1dB,第一次合成后的声压级与L3差值为L–L3=92.1dB–85dB=7.1dB,查表可知ΔL=0.8dB,L=L+ΔL=92.1dB+0.8dB=92.9dB。

表-1 声级(dB)相加时的增值ΔL表

两声级差

(L1-L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增加值

ΔL(dB)

3.0

2.5

2.1

1.8

1.5

1.2

1.0

0.8

0.6

0.5

0.4

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计算时,当合成的声压级比其他待计算的声压级高10dB以上时,因为ΔL≤0.3dB,对总声压级影响不大,因此其他声源的声压级可以忽略不计。

3.频谱:单一频率的声音称纯音(pure tone),如音叉振动发出的声音即属于纯音。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接触的声音绝大部分是由各种频率组成的声音,称作复合音(complex tone)。把复合音的频率由低到高进行排列而形成的频率连续谱称为频谱(frequency spectrum )。用频谱表示可以使声音的频率组成变得更加直观。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构成某一复合音的频谱,一般不需要也不可能对其中每一频率成分进行具体测量和分析,通常人为地把声频范围(20~20000 Hz)划分成若干小的频段,称为频带或频程(octave band)。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是倍频程。

倍频程按照频率成倍比关系将声频划分为若干频段, 一个频段的上限频率(f)和下限频率(f)之比为2:1,即f=2f。根据声学特点,每一个频段用一个几何中心频率代表,中心频率用公式计算:

 f (公式-5)

噪声测量时,测量的是倍频程的中心频率,这种情况也称1/1倍频程。有时,为了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采用1/2倍频程或1/3倍频程进行频谱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要了解某一声源所发出声音(复合音)的性质,除了分析它的频率组成以外,还要分析各频率相应的强度。通常以频率为横坐标,声压级为纵坐标,把它们的关系用图来表示,称频谱曲线或频谱图(图-1)。根据频谱曲线中主频率的分布特点,可判断该噪声属于低频或高频噪声,也可以看出是窄频或宽频噪声。

图-1 电动机噪声频谱曲线

4.人对声音的主观感觉

(1)等响曲线:在实践中人们注意到声强或声压等物理参量,与人耳对声音的生理感觉(响的程度)并非完全一致,对于相同强度的声音,频率高则感觉音调高,听起来比较响;频率低感觉音调低,声音低沉,响的程度低。声音或噪声对人体的影响与人的主观感觉有关。为了更好地评价人体对噪声的反应,根据人耳对声音的感觉特性,使用声压级和频率,采用实验方法测出人耳对声音音响的主观感觉量,称为响度级(loudness level),单位为方(phone)。

响度级是通过大量正常人群的测试得出来的。具体方法是以1000 Hz的纯音作为基准音,其他不同频率的纯音通过实验听起来与某一声压级的基准音响度相同时,即为等响,则该条件下的被测纯音响度级(方值)就等于基准音的声压级(dB值)。如100Hz的纯音当声压级为52 dB时,听起来与1000 Hz纯音40 dB一样响,则该100Hz纯音的响度级即为40方。

利用与基准音比较的方法,得出听阈范围各种声频的响度级,将各个频率相同响度的数值用曲线连接,即绘出各种响度的等响曲线图,称为等响曲线(equal loudness curves,图-2)

图-2 等响曲线

从等响曲线可以看出,人耳对高频敏感,特别是2000~5000Hz的声音,对低频不够敏感。例如,同样是60方的响度级,对于1000 Hz声音,声压级是60dB,对3000~4000 Hz 声音,声压级是52dB;而相对于100 Hz的声音,其声压级是67dB,对30 Hz 的声音,声压级要提高到90dB才能达到60方的响度。

(2)声级:为了准确地评价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在进行噪声测量时,所使用的声级计是根据人耳对声音的感觉特性设计的,主要参考等响曲线,使用“A”、“B”、“C”几种计权网络,有时还使用“D”网络,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滤波器。使用这些频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称为声级,根据滤波器的特点分别称为A声级、B声级、C声级或D声级,在表示的时候分别用dB(A)、dB(B)等表示。

C计权网络模拟人耳对100方纯音的响应特点,所有频率的声音几乎同等程度地通过,故C声级可视作总声级;B计权网络模拟人耳对70方纯音的响应曲线,对低频音有一定程度的衰减;A计权网络则模拟人耳对40方纯音的响应特点,对低频段(小于50Hz )有较大幅度的衰减,对高频不衰减,这与人耳对高频敏感,对低频不敏感的感音特性相似(图-3)。D网络是为测量飞机噪声而设计的,它模拟噪度40呐(NOR)的曲线倒数设计而成,可以用它直接测量飞机噪声的感觉噪声级。

声级不同于声压级,声级是通过滤波器经频率计权后的声压级。声级单位也是分贝(dB)。A声级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推荐,用作噪声卫生评价的指标。

图-3 几种计权网络的频率响应曲线

三、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接触噪声可以对人体产生影响。早期人们只注意到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以引起听力下降和噪声性耳聋。经过多年研究,证明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除了听觉系统以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噪声对人体影响的早期主要引起生理改变,在此之后才出现病理性变化。

1.听觉系统: 听觉系统是感受声音的系统,噪声危害的评价以及噪声标准的制订主要以听觉系统的损害为依据。

外界声波传入听觉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空气传导,声波经外耳道进入,使鼓膜振动,然后通过中耳的听骨链(锤骨、砧骨、蹬骨)传至内耳卵圆窗的前庭膜,引起耳蜗管中的外淋巴振荡,内淋巴受影响而振荡,从而使基底膜听毛细胞感受振动,将声波所引起的振动转变成神经纤维的兴奋,这种兴奋性冲动经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传达到中枢,产生音响感觉。另外一条途径是骨传导,即声波由颅骨直接传入耳蜗,通过耳蜗骨壁的振动传入内耳。

噪声引起听觉器官的损伤变化一般由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

(1)暂时性听阈位移:暂时性听阈位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TTS)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

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觉声音刺耳、不适,停止接触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脱离噪声接触后对外界的声音有“小”或“远”的感觉,听力检查听阈可提高10~15dB,离开噪声环境1分钟之内可以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auditory adaptation)。听觉适应是一种生理保护现象。

较长时间停留在强烈噪声环境中,引起听力明显下降,离开噪声环境后,听阈提高超过15~30dB,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称为听觉疲劳 (auditory fatigue)。一般在十几小时内可以完全恢复的属于生理性听觉疲劳。在实际工作中常以16小时为限,即在脱离接触后到第二天上班前的时间间隔。随着接触噪声的时间继续延长,如果前一次接触引起的听力变化未能完全恢复又需要再次接触,可使听觉疲劳逐渐加重,听力不能恢复,变为永久性听阈位移(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PTS)。永久性听阈位移具有病理变化的基础,属于不可复的改变。

(2)永久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是指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听阈升高。出现这种情况时听觉器官具有器质性的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听毛倒伏、稀疏、脱落,听毛细胞出现肿胀、变性或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听力损失不能完全恢复,听阈位移是永久性的。

根据损伤的程度,永久性听阈位移又分为听力损失(hearing loss)或听力损伤(hearing impairment)以及噪声性耳聋(noise-induced deafness)。

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阈位移早期常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多在4000Hz)出现“V”型下陷(图-4),又称听谷(tip)。此时患者主观无耳聋感觉,交谈和社交活动能够正常进行。随着病损程度加重,除了高频听力继续下降以外,语言频段(500~2000Hz)的听力也受到影响,出现语言听力障碍。

图-4 噪声性听力损伤(高频段凹陷)

(3)噪声性耳聋:职业性噪声聋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害。

噪声性耳聋是噪声对听觉器官的长期影响的结果,是法定职业病。

噪声性耳聋的诊断需要根据确切的职业噪声接触史,有自觉的听力损失或耳鸣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性聋,结合历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即可做出可诊断。

明确的噪声接触史,有自觉听力损失或其他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性聋,结合动态观察资料和现场卫生学调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力损失,即可做出诊断。

噪声性耳聋的诊断:连续噪声作业工龄3年以上者,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失呈高频下降型,根据较好耳语频(500Hz、1000Hz、2000Hz)平均听阈做出诊断分级。

①轻度聋:26dB~40dB(HL)

②中度聋:41dB~55dB(HL)

③重度聋:≥56dB(HL)

平均听阈的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修约至整数):

   左耳HL3000Hz+HL4000Hz+HL6000Hz+左耳HL3000Hz+HL4000Hz+HL6000Hz

双耳高频平均听阈(dB)=     6

   HL500Hz+HL1000Hz+HL2000Hz

单耳平均听阈(dB)=

    3

(4)爆震性耳聋: 在某些生产条件下,如进行爆破,由于防护不当或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可因强烈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造成急性听觉系统的外伤,引起听力丧失,称为爆震性耳聋(explosive deafness)。这种情况根据损伤程度不同可出现鼓膜破裂,听骨破坏,内耳组织出血等,可同时伴有脑震荡。患者主诉耳鸣、耳痛、恶心、呕吐眩晕,听力检查严重障碍或完全丧失。轻者听力可以部分或大部分恢复,严重的患者可致永久性耳聋。

2.神经系统:听觉器官感受噪声后高级职称考试网,经听神经传入大脑,在传入过程中经脑干网状结构时发生泛化,投射到大脑皮质的有关部位,并作用于丘脑下部自主神经中枢,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反应。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睡眠障碍和全身乏力等神经衰弱综合征,有的表现记忆力减退和情绪不稳定(如易激怒等)。

3.心血管系统:在噪声作用下,心率可表现为加快或减慢。早期可表现为血压不稳定,长期接触较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血压持续性升高。脑血流图呈现波幅降低、流入时间延长等,提示血管紧张度增加,弹性降低。

4.内分泌及免疫系统:有人观察到,在中等强度噪声(70~80dB)作用下,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而大强度(100dB)噪声作用下,功能减弱。接触较强噪声的工人或动物可出现免疫功能降低,接触噪声时间愈长,变化愈显著。

5.消化系统及代谢功能:在噪声影响下,可以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胃液分泌减少、胃紧张度降低、胃蠕动减慢等变化。

6.生殖机能及胚胎发育: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接触噪声的女工有月经不调现象,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经期延长、血量增多及痛经等。月经异常以年龄20~25岁,工龄1~5年的年轻女工多见。接触高强度噪声,特别是100dB(A)以上强噪声的女工中,妊娠恶阻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增高明显。

7.噪声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噪声对日常谈话、听广播、打电话、阅读、上课等都会带来影响。当噪声达到65dB以上,即可干扰普通谈话;如果噪声达90dB,大声叫喊也不易听清。打电话在55dB以下不受干扰,65dB时对话有困难,80dB时就难以听清。

在噪声干扰下,人们会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工作质量。在车间或矿井等作业场所,由于噪声的影响,掩盖了异常信号或声音,容易发生各种工伤事故。

四、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1.噪声的强度和频谱特性: 一般来说,噪声强度大、频率高则危害大。现场调查表明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中耳鸣、耳聋、神经衰弱综合征的检出率随噪声强度增加而增加(表-2)。

表-2 接触不同噪声级主诉症状检出率(%)

组别(A)dB

检查人数

耳鸣

耳聋

神衰综合征

80

526

28.3

14.8

16.2

85

575

35.7

12.5

20.8

90

689

27.6

16.0

20.8

95

465

42.2

28.8

20.8

100

416

51.2

31.7

28.3

105

241

77.6

25.5

28.3

对照组

362

13.0

7.4

11.0

2.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同样的噪声,接触时间越长对人体影响越大,噪声性耳聋的发生率与工龄有密切关系(表-3),缩短接触时间可以减轻噪声的危害。

表-3 不同工龄不同声级噪声性耳聋检出率(%)

声级dB(A)

~10年

~20年

~30年

80

0~1.37

0~2.61

0.18~5.34

85

0~1.39

0.14~3.84

0.14~5.35

90

0~1.20

0.23~3.01

0.55~6.39

95

0.25~3.95

0.95~5.11

3.81~18.93

100

1.08~5.62

5.36~16.18

12.83~30.43

3.噪声的性质:脉冲噪声比稳态噪声危害大,如果噪声声级相同,接触脉冲噪声的工人耳聋、高血压及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等异常改变的检出率均较接触稳态噪声的人高。

4.其他有害因素共同存在:振动、高温、寒冷或有毒物质共同存在时,加大噪声的不良作用,对听觉器官和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

另外,机体健康状况及个人敏感性也有影响。在同样条件下,对噪声敏感的个体或有病的人,特别是患有耳病者会加重噪声的危害程度。有无防护设备和是否正确使用也与噪声危害有直接关系。

五、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1.控制噪声源: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技术措施,控制或消除噪声源,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方法。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的设备,如用无声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锻压,以焊接代替铆接等,均可收到较好效果。对于噪声源,如电机或空气压缩机,如果工艺过程允许远置,则应移至车间外或更远的地方,否则需采取隔声措施。此外,设法提高机器制造的精度,尽量减少机器部件的撞击和摩擦,减少机器的振动,也可以明显降低噪声强度。在进行工作场所设计时,合理配置声源,将噪声强度不同的机器分开放置,有利于减少噪声危害。

2.控制噪声的传播: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应用吸声和消声技术,可以获得较好效果。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墙壁或屋顶,或在工作场所内悬挂吸声体,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使噪声强度减低。具有较好吸声效果的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棉絮或其他纤维材料。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获得较好的吸声效果,需要使用吸声尖劈。消声是降低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用于风道和排气管,常用的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消声效果较好。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利用一定的材料和装置,将声源或需要安静的场所封闭在一个较小的空间中,使其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即隔声,如隔声室、隔声罩等。

3.制订工业企业卫生标准:尽管噪声可以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但在生产中要想完全消除噪声,既不经济,也不可能。因此,制订合理的卫生标准,将噪声强度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是防止噪声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最新制订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对于噪声的职业接触限值规定,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不等于8小时,需计算等效声级,噪声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不是5天,需计算49小时等效声级,限值为85dB(A)。

4.个体防护:如果因为各种原因,生产场所的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需要在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一项有效措施。最常用的是耳塞,一般由橡胶或软塑料等材料制成,根据外耳道形状设计大小不等的各种型号,隔声效果可达20~35dB。此外还有耳罩、帽盔等,其隔声效果优于耳塞,可达30~40dB,但佩戴时不够方便,成本也较高,普遍采用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某些特殊环境,需要将耳塞和耳罩合用,以保护劳动者的听力。

5.健康监护: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参加噪声作业的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取得听力的基础材料,凡有听觉器官疾患、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患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者,不宜参加强噪声作业。

噪声作业工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发现观察对象不需要调离噪声工作场所,但同时患有耳鸣者例外。轻度、中度及重度聋患者均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者,按GB/T16180处理。语频平均听力损失≥56dB(HL)者应佩戴助听器。对噪声敏感者(即上岗前体检听力正常,在噪声环境下作业1年,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任一频率、任一耳听阈达到65dB(HL))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

6.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噪声作业工人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应离开噪声环境,使听觉疲劳得以恢复。并应经常检测车间噪声情况,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