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早产
一、概念
1.定义: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即196~258日)间分娩者。
2.临床特点:子宫收缩,或可伴有少量阴道流血或流液。
3.中医病名:小产,胎动不安。
二、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
⑴病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感染,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子宫过度膨胀及胎盘因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生殖器官异常,直接外伤,其他。
⑵病理:母、婴血中皮质醇↑→滋养细胞激活17α羟化酶→黄体酮水平↓→黄体酮代谢产物及雌激素水平↑→蜕膜产生前列腺素,子宫对内源性缩宫素敏感性↑→早产发生。
2.中医病因病机
虚——肾气虚弱,气血不足→胎失所系及或胎失载养。
实——血热、外伤→损伤胎元、伤及胎气。
相关脏腑——脾、肾、肝、子宫
三、诊断要点
1.症状:孕龄28~37周,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
2.体征:有宫缩,胎膜破裂或完整,但具有明显的子宫颈变化。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B超检查、阴道液胎儿纤维连结蛋白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
四、鉴别诊断
注意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宫颈局部病变出血、假临产及妊娠晚期子宫生理性收缩相鉴别。
五、治疗
治疗原则——根据胎膜是否破裂等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妊娠,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1.西医治疗
⑴一般治疗:卧床、吸氧、避免刺激及干扰。
⑵抑制宫缩药物: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利托君、沙丁胺醇)、硫酸镁、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吲哚美辛)。
⑶控制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
⑷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⑸分娩时处理。
2.中医治疗
证型 | 证候 | 治法 | 方药 |
肾虚证 | 孕晚期,腰酸腹坠,小腹阵痛,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或淡暗,质清稀;伴头晕耳鸣,小便频数,或曾有屡次堕胎、小产史;舌淡,苔薄白,脉沉滑或沉细。 | 固肾安胎 | 住院医师补肾安胎饮加味 |
气血虚弱证 | 益气养血,安胎 | 胎元饮 | |
血热证 | 孕晚期小腹阵痛下坠,阴道少量流血,色鲜红或深红;口苦咽干,心烦少寐,渴喜冷饮,便秘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 清热凉血,补肾安胎 | 保阴煎 |
跌仆损伤证 | 孕晚期,因跌仆闪挫,登高、持重或腹部撞击后,出现小腹阵痛,下坠;阴道有血性黏液或少量出血;舌质稍黯,脉滑无力 | 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 加味圣愈汤 |
难点提示:
1.与前置胎盘鉴别 表现为妊娠28周后反复发生无痛性出血,量可多可少;子宫软、无压痛、胎位清楚、颈管未消失等。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
2.与胎盘早剥鉴别 多有高血压及外伤史。表现为阴道出血常伴腹痛及压痛,宫缩间歇时亦存在,严重者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胎位、胎心不清,子宫硬如板状。一旦确诊应立即终止妊娠医学全.在线。
3.与宫颈局部病变出血鉴别 可通过窥器检查或指检发现。
4.与假临产及妊娠晚期子宫生理性收缩鉴别 一般子宫收缩不规则,无痛感,且不伴以宫颈管消失,卧床休息,适当的镇静剂治疗后可消除子宫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