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教研室: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教师姓名: 丁春华
课程名称 | 病理生理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临床医本 | ||
授课内容 |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1、掌握DIC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 2、掌握DIC常见的临床表现及其产生的机制; | ||||
教学重点 | 重点:组织损伤 - 启动外源性系统;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 同时启动内外源性系统;血细胞损伤;促凝物质入血在 DIC 发生中的作用,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溶血性贫血的发生机制。 | ||||
教学难点 | 难点: DIC 的发生机制和机体变化及机制 | ||||
教具和媒 体使用 | 1、多媒体课件、 2、扩音器材、 3、常用教具 | ||||
教学方法 | 1、重点、难点讲清楚 ; 2、启发式、提问式; 3、适当举例 | ||||
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的设计): 第一节 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10分钟 重点讲述体内凝血与抗凝过程保持相对平衡主要与血管内皮完整、光滑;血液内凝血因子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血液内的抗凝物质(体液抗凝系统、细胞抗凝);同时存在有清除异物的功能有关。一旦以上条件发生变化会出现病理改变,从而引出DIC的概念。在讲述过程中一定要强调DIC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90分钟 一、DIC的病因和诱发因素 (一)病因(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不;妇产科疾病等) 10分钟 (二)诱因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肝功能严重障碍;血液高凝状态;酸中毒;微循环障碍) 15分钟 二、DIC的发病机制 (一)DIC的起始环节: 组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细胞损伤;其他因素 30分钟 (二)DIC的发展:典型DIC可分为高凝血期;消耗性低凝血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5分钟 三、DIC的分型:根据DIC发生的快慢和代偿情况分型 2分钟 四、DIC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出血、器官功能障碍、休克、贫血28分钟 | ||||
讲授新 近展内容 | 内毒素对内皮细胞促凝及抗凝功能的影响 | ||||
课后总结 | DIC 的发生机制和机体变化及机制是难点。结合课后临床病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难点内容。 | ||||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
第一节 概述:正常人体凝血与抗凝血过程保持相对平衡 主要原因: ① 血管内皮完整、光滑 ② 血液内凝血因子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 ③ 血液内存在着抗凝物质(肝素等) ④ 机体内存在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⑤ 机体具有清除异物的功能 概念:指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血中促凝物质增多,凝血酶增加,在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由此引起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同时或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加强,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 DIC的原因和机制 causes and mechanisms of DIC (一)常见病因 ①产科意外(宫内死胎、羊水栓塞等)②感染(细菌 、病毒)③大手术 ④创伤 ⑤烧伤 ⑥白血病 (二)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本系统功能严重障碍或吞噬了大量其他物质时,如坏死组织、细菌等,其功能受到“封闭”(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促进DIC的发生。 二、肝功能受损 三、血液高凝状态 1.妊娠 2.酸中毒 四、微循环障碍 1.休克导致微循环障碍时血液淤滞,血小板粘附聚集等均有利于DIC的发生。 2.大血管瘤时微血管中血流缓慢,出现涡流等均有利于DIC的发生。 3.低血容量时肝、肾灌流减少,使其清除凝血及纤溶产物功能降低。 五、临床上不适当使用纤溶抑制剂,抑制纤溶系统,可导致DIC发生。 二、DIC的发病机制 1.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外伤, 感染,产科意外或实质脏器损害。 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⑴ VEC抗凝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 生理情况下 抗血栓为主(病理情况,VEC促进血栓形成) 细菌、内毒素、缺血缺氧、 酸中毒使VEC受损功能降低 结果:凝血系统过度激活; VEC产生PGI2 、 NO减少使血管舒张反应减弱;VEC产生ET-1增多使血管收缩反应增强。 3.血细胞大量破坏 血小板、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 4.促凝物质入血 大分子颗粒、胰蛋白酶、外源性毒素入血 小 结 1. 外伤引起血管损伤 (1)胶原暴露激活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2)内皮细胞损伤,表达组织因子,可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2. 凝血酶的作用: (1)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2)与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等表面的凝血酶受体结合→ 血小板进一步聚集、释放。 (3)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表达TF等。 (二)DIC的发展 分期 Stages of DIC 1.高凝血期 Hypercoagulable stage 各种病因激活凝血系统→血液中凝血酶含量↑→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血液高凝状态。 2.消耗性低凝血期 Hypocoagulable stage (1)www.lindalemus.com 凝血酶及微血栓大量形成→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减少。 (2) 继发性纤溶系统被激活→血液处于低凝状态→出血。 3.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Secondary fibrinolytic stage (1) 凝血酶及XIIa等激活纤溶系统→产生大量纤溶酶。 (2) FDP的形成→纤溶及抗凝作用增强→明显出血。 三、分型 Types of DIC (一)按DIC的发生快慢分型 1.急性型 Acute DIC 2.亚急性型 Subacute DIC 3.慢性型 Chronic DIC 二)按DIC使凝血物质的消耗与代偿情况分型 1.失代偿型 2.代偿型 3.过度代偿型 。 四、 DIC时的功能代谢变化 Consequences of DIC (一) 出血 bleeding 出血常为DIC最初的表现,可有多部位出血倾向,原因如下: (1)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减少 DIC时,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机体常代偿不足,导致出血。 (2)纤溶系统活性增强 纤溶酶的作用:降解纤维蛋白(原),其产物可对抗凝血酶降低血小板的黏附、聚集作用;水解凝血因子( Ⅴ、Ⅷ 、凝血酶等)。 (3)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生成 各片段的功能 1. X、Y、D片段可妨碍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 2. Y、E片段有抗凝血酶的作用。 3. 其余片段可与血小板膜结合,降低血小板的黏附、 聚集、 释放等功能。 FDP片段的检查及在DIC诊断中的意义 1.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plamsa protamin paracoagulation test,3P试验 DIC患者呈阳性。 意义:检查X片段 2. D-二聚体检查 是纤维蛋白的分解产物,是诊断DIC的重要指标 意义: D-二聚体是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 (二) 休克 shock DIC和体克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1) 微血管内大量微血栓形成→回心血量明显减少。 (2) 广泛出血→血容量减少。 (3) 心肌损伤→心输出量减少。 (4) 凝血因子XII激活 (5) FDP可增强组胺,激肽的作用, (三)器官功能障碍 dysfunction of multiple organs DIC时凝血系统激活→微血栓,在不同的器官中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肾: ,出现少尿、蛋白尿、血尿等。 (2)肺:呼吸困难、肺出血、呼吸衰竭等。 (3)肝:黄疸、肝功能衰竭等。 (5)肾上腺:华-fo综合征 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 (6)垂体:席汉综合症 Sheehan syndrome。 (四)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MHA) |
教案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