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第一章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 ||||
教学重点 |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方剂学的起源与发展 | ||||
教学难点 | 有代表性方书的年代、作者、价值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回忆中药学讲述单味药过渡到方剂学研究内容(2分钟) 一、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10分钟) 二、方剂学的起源与发展 1. 方剂学的起源(10分钟) 2. 方剂学的理论基础(10分钟) 3. 方剂学数量的积累(30分钟) 4. 方剂治法理论的发展(10分钟) 5. 制方原理的阐释(10分钟) 6. 讨论及总结(8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方剂的现代研究 | ||||
课后总结 | 方剂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方剂与治法的关系,熟悉八法 | ||||
教学重点 | 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治法是组方的依据 | ||||
教学难点 |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5分钟) 二、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50分钟)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一、按病证分类(3分钟) 二、按脏腑分类(2分钟) 三、按病因分类(2分钟) 四、按组成分类(15分钟) 五、按治法分类(20分钟) 六、归纳总结(3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常用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 第五章 方剂的使用(剂型)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方剂的组成原则,方剂的组成变化 | ||||
教学重点 | 君臣佐使的含义及其运用特点 | ||||
教学难点 | 方剂的组成原则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 一、方剂组成的目的(15分钟) 二、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40分钟) 三、方剂的变化 1. 药味的增减(8分钟) 2. 药量的变化(5分钟) 3. 剂型的变化(5分钟) 第五章 方剂的使用(剂型) 1. 汤剂(制法、特点、适应证)(10分钟) 2. 散剂(制法、特点、适应证)(5分钟) 3. 丸剂(制法、特点、适应证)(10分钟) 归纳总结(2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方剂的组成原则及组成变化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
教学重点 | 麻黄汤“卫闭营郁”、桂枝汤“卫强营弱”的病机 | ||||
教学难点 | 麻黄汤“卫闭营郁”、桂枝汤“卫强营弱”的病机,桂枝汤为何用汗法治疗汗出。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六章 解表剂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3分钟) 三、适应证(7分钟) 四、分类(5分钟) 五、使用注意(5分钟) 麻黄汤 [组成](3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20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桂枝汤 [组成](3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5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麻黄汤、桂枝汤的临床运用 | ||||
课后总结 | 麻黄汤与桂枝汤的对比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重点 | |||||
教学难点 | 三方的病机、组方原理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复习上节内容(2分钟) 九味羌活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4分钟) 小青龙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1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桑菊饮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4分钟) [临床运用](2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九味羌活汤—外寒内热;小青龙汤—外寒内饮。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的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复习上节内容(1分钟) 银翘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麻杏甘石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败毒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总结归纳(1分)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败毒散中人参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二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二方的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大承气汤通因通用、寒因寒用、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七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3分钟) 三、适应证(5分钟) 四、分类(2分钟) 五、使用注意(8分钟) 大承气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2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6分钟) 温脾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二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二方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麻子仁丸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5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十枣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5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6分钟) 第八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3分钟) 三、适应证(5分钟) 四、分类(2分钟) 五、使用注意(8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十枣汤中十枚大枣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四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四方的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小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升散与降泄并用,合而和解少阳。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小柴胡汤 [组成](2分钟) [功效](1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2分钟) 四逆散 [组成](2分钟) [功效](1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2分钟) 逍遥散 [组成](2分钟) [功效](1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2分钟) [组成](2分钟) [功效](1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2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小柴胡汤及四逆散的配伍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二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二方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九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3分钟) 三、适应证(15分钟) 四、分类(2分钟) 五、使用注意(8分钟) 白虎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5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6分钟) 清营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白虎汤的现代临床运用 | ||||
课后总结 | 白虎汤之四大症;清营汤中银花、连翘的配伍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犀角地黄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5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黄连解毒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6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普济消毒饮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5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犀角地黄汤的现代临床运用 | ||||
课后总结 | 普济消毒饮中配伍升麻、柴胡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
教学难点 | 导赤散中心经火热的性质;龙胆泻肝汤中配伍生地、当归及柴胡的意义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导赤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龙胆泻肝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6分钟) [方解](20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泻白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关木通的药理研究 | ||||
课后总结 | 龙胆泻肝汤中配伍生地、当归及柴胡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
教学难点 | 芍药汤中体现通因通用的药物及方中肉桂的作用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芍药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6分钟) [方解](20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白头翁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芍药汤中配伍大黄及肉桂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二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二方组方原理、病机;青蒿鳖甲汤中青蒿与鳖甲的配伍意义 | ||||
教学难点 | 青蒿鳖甲汤中青蒿与鳖甲的配伍意义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青蒿鳖甲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1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第十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3分钟) 三、适应证(15分钟) 四、分类(2分钟) 五、使用注意(8分钟)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青蒿鳖甲汤中青蒿与鳖甲的配伍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四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
教学难点 | 吴茱萸汤重用生姜的意义、四逆汤病因病机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小建中汤 [组成](2分钟) [功效](1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2分钟) 吴茱萸汤 [组成](2分钟) [功效](1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2分钟) 四逆汤 [组成](2分钟) [功效](1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2分钟) 当归四逆汤 [组成](2分钟) [功效](1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2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吴茱萸汤重用生姜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二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二方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祛暑剂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2分钟) 三、适应证(13分钟) 四、分类(3分钟) 五、使用注意(5分钟) 清暑益气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表里双解剂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2分钟) 三、适应证(13分钟) 四、分类(3分钟) 五、使用注意(5分钟) 大柴胡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第十三章概述、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二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
教学难点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十三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3分钟) 三、适应证(15分钟) 四、分类(5分钟) 五、使用注意(25分钟) 四君子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参苓白术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参苓白术散中茯苓配薏苡仁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
教学难点 | 补中益气汤主治证中气虚发热的机理;玉屏风散中黄芪与防风的配伍。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补中益气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5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玉屏风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生脉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补中益气汤主治证中气虚发热的机理;玉屏风散中黄芪与防风的配伍。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组方原理、病机;炙甘草汤中君药的问题 | ||||
教学难点 | 炙甘草汤中君药的问题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复习上节内容(2分钟) 四物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4分钟) 归脾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炙甘草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20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炙甘草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 ||||
课后总结 | 炙甘草汤中君药的问题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组方原理、病机;六味地黄丸的配伍特点;一贯煎中川楝子的配伍意义 | ||||
教学难点 | 六味地黄丸的配伍特点;一贯煎中川楝子的配伍意义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六味地黄丸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20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大补阴丸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6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一贯煎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六味地黄丸的配伍特点;一贯煎中川楝子的配伍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组方原理、病机;肾气丸中配伍桂枝、附子的意义 | ||||
教学难点 | 肾气丸为补阳剂,为何重用补阴药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肾气丸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5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右归丸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6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地黄饮子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肾气丸中配伍桂枝、附子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组方原理、病机;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的区别 | ||||
教学难点 | 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的区别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十四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2分钟) 三、适应证(5分钟) 四、分类(3分钟) 五、使用注意(10分钟)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8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真人养脏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四神丸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的区别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组方原理、病机;固冲汤中配伍茜草的意义 | ||||
教学难点 | 固冲汤与完带汤的区别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固冲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完带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2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固冲汤中配伍茜草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
教学难点 | 酸枣仁汤中配伍川芎的意义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十五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2分钟) 三、适应证(5分钟) 四、分类(3分钟) 五、使用注意(10分钟)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8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天王补心丹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酸枣仁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酸枣仁汤中配伍川芎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第十六章开窍剂、凉开三宝鉴别、第十七章理气剂概述、越鞠丸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越鞠丸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凉开三宝鉴别;越鞠丸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凉开三宝鉴别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十六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2分钟) 三、适应证(10分钟) 四、分类(3分钟) 五、使用注意(10分钟) 凉开三宝鉴别(23分钟) 第十七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2分钟) 三、适应证(10分钟) 四、分类(2分钟) 五、使用注意(10分钟) 越鞠丸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8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凉开三宝鉴别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四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四方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柴胡疏肝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2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8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半夏厚朴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5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组方原理、病机;定喘汤主治证中有无风寒束表 | ||||
教学难点 | 苏子降气汤主治证病机;定喘汤主治证中有无风寒束表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苏子降气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定喘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6分钟) [方解](20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二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二方组方原理、病机;桃核承气汤中配伍桂枝的意义 | ||||
教学难点 | 桃核承气汤主治证下焦蓄血的病位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十八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2分钟) 三、适应证(15分钟) 四、分类(5分钟) 五、使用注意(10分钟) 桃核承气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6分钟) [方解](20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血府逐瘀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www.med126.com | ||||
课后总结 | 桃核承气汤中配伍桂枝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组方原理、病机;补阳还五汤中重用黄芪的意义 | ||||
教学难点 | 补阳还五汤中重用黄芪的意义;生化汤中用童便的意义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补阳还五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温经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生化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2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补阳还五汤中重用黄芪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组方原理、病机;十灰散中炒炭存性问题;黄土汤中地黄、阿胶、黄芩的作用 | ||||
教学难点 | 十灰散中炒炭存性问题;黄土汤中地黄、阿胶、黄芩的作用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十灰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6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黄土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十灰散中炒炭存性问题;黄土汤中地黄、阿胶、黄芩的作用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组方原理、病机;川芎茶调散中清茶、薄荷的意义 | ||||
教学难点 | 川芎茶调散中清茶、薄荷的意义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十九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2分钟) 三、适应证(5分钟) 四、分类(3分钟) 五、使用注意(10分钟) 川芎茶调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8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大秦艽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消风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川芎茶调散中清茶、薄荷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
教学难点 | 镇肝熄风汤中配伍茵陈、川楝子、生麦芽的意义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镇肝熄风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20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大定风珠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1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镇肝熄风汤中配伍茵陈、川楝子、生麦芽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第二十章治燥剂概述、杏苏散、清燥救肺汤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二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二方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二十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2分钟) 三、适应证(10分钟) 四、分类(5分钟) 五、使用注意(10分钟) 杏苏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1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清燥救肺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2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组方原理、病机;麦门冬汤中麦门冬与半夏的配伍 | ||||
教学难点 | 麦门冬汤中麦门冬与半夏的配伍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养阴清肺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麦门冬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6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2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麦门冬汤中麦门冬与半夏的配伍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二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二方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二十一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2分钟) 三、适应证(10分钟) 四、分类(5分钟) 五、使用注意(10分钟) 平胃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1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藿香正气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2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
教学难点 | 三仁汤主治证的三禁忌;茵陈蒿汤中大黄、栀子的作用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三仁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5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茵陈蒿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5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八正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三仁汤主治证的三禁忌;茵陈蒿汤中大黄、栀子的作用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组方原理、病机;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真武汤中白芍的意义 | ||||
教学难点 |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真武汤中白芍的意义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五苓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5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苓桂术甘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6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真武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真武汤中白芍的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实脾散、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实脾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羌活胜湿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6分钟) [方解](20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第二十二章概述、二陈汤、温胆汤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二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二方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温胆汤方名的分析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二十二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2分钟) 三、适应证(10分钟) 四、分类(5分钟) 五、使用注意(10分钟) 二陈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1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温胆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2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四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四方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清气化痰丸方名的理解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清气化痰丸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2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贝母瓜蒌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8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止嗽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5分钟) [方解](1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二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二方组方原理、病机;保和丸中连翘的意义 | ||||
教学难点 | 保和丸中连翘的意义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二十三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2分钟) 三、适应证(10分钟) 四、分类(5分钟) 五、使用注意(10分钟) 保和丸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1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枳实导滞丸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20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保和丸中连翘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组方原理、病机;健脾丸的配伍特点;桂枝茯苓丸中桂枝的作用 | ||||
教学难点 | 桂枝茯苓丸中桂枝的作用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健脾丸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6分钟) [方解](20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桂枝茯苓丸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桂枝茯苓丸中桂枝的作用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第二十四章概述、乌梅丸、第二十六章概述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乌梅丸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乌梅丸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乌梅丸的配伍特点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第二十四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2分钟) 三、适应证(10分钟) 四、分类(5分钟) 五、使用注意(10分钟) 乌梅丸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1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第二十六章概述 一、含义(2分钟) 二、立法依据(3分钟) 三、适应证(15分钟) 四、分类(5分钟) 五、使用注意(10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乌梅丸的配伍特点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三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三方组方原理、病机;阳和汤中配伍麻黄的意义 | ||||
教学难点 | 仙方活命饮与阳和汤区别;阳和汤中配伍麻黄的意义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仙方活命饮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阳和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1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苇茎汤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1分钟) 归纳总结(1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仙方活命饮与阳和汤区别;阳和汤中配伍麻黄的意义 | ||||
河 北医 科 大学 教 案首 页
教研室: 方剂学 教师姓名: 张尊如
课程名称 | 方剂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中西医2003级本(东区) | ||
授课内容 | 授课学时 | 2 | |||
教学目的 | 掌握二方的制方原理 | ||||
教学重点 | 二方组方原理、病机 | ||||
教学难点 | |||||
教具和媒体 使 用 | |||||
教学方法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教学 | ||||
教 学 过 程 |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0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透脓散 [组成](2分钟) [功效](2分钟) [主治](包括病机)(12分钟) [方解](15分钟) [临床运用](5分钟) 总结答疑(30分钟) | ||||
讲 授 新 进展内容 | |||||
课后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