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其它 > 中医基础理论 > 正文:中医基础理论作业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作业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作业习题:◎<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基础>◎<第三章藏象>◎<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神>◎<第五章经络>◎<第六章体质>◎<第七章病因>◎<第八章发病>◎<第九章病机>◎<第十章防治原则>※<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中医学是一门以为主体,医学科学。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与。3、金元四大医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4、张从正擅长用、、、三法治疗疾病,故后世称其为。二、单项选择题(在题干下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基础>

<第三章藏象> 
<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神>

<第五章经络>

<第六章体质>
<第七章病因><第八章发病><第九章病机>
<第十章防治原则>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中医学是一门以  为主体,医学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与  。

3、金元四大医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

4、张从正擅长用 、 、  、三法治疗疾病,故后世称其为 。

二、单项选择题(在题干下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中。)

1、被称为“医家之宗”的医学典籍是()。

A、难经  B、内经  C、中藏经  D、甲乙经

2、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是()。

A、明清时期  B、战国秦汉  C、两晋隋唐  D、宋金元时期

3、“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是下列哪位医家提出(  )。

A、张从正  B、李东垣  C、刘完素  D、朱丹

三、多项选择题(在题干下面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中。)

1、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包括()。

A、唯物观 B、恒动观  C、形神观  D、整体观念 E、辨证论治

2、下列属于金元时期的医家有(  )。

A、张仲景  B、刘完素  C、李杲  D、张从正  E、朱丹溪

3、下列属于证的有()。

A、血虚  B、发热  C、气喘  D、脾气虚  E、尿频

四、是非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

1、“邪去则正安”的论点是金元医家刘完素提出的。( )

2、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是《诸病源候论》。( )

3、中医治病的着眼点在于病的异同。(  )

五、问答题

1、中医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2、何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3、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自然科学;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

2、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恒动观念

3、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

4、汗;吐;下;攻邪派

二、单选题

1、B  2、B  3、B

三、多选题

1、BDE2、BCDE  3、AD

四、是非判断题

1、×  2、×  3、×

五、问答题(答题要点)

1、答: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又带有鲜明的社会科学属性特点,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还是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产物。

2、答:病同证不同,故治法不同,不同的病证相同,故治法相同。

3、答: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5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填空题

1、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  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的物质。

2、阴阳是对自然界  的事物和现象  的概括。

3、《尚书》将五行的特性概括为“水曰  、火曰 、木曰  、金曰  、土爰  。

4、阴阳的最初涵义是  。

5、相克关系中,克我者为;我克者为  。

6、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动静B.水火C.明暗D.寒热 

2、可用阴阳相互转化来解释的是 ()

A.阳胜则阴病B.阳病治阴C.重阳必阴D.阳损及阴 

3、“阴胜则阳病”是指  ()

A.阴邪有余损伤阳气B.阴气不足则阳相对偏亢 

C.阴不足损伤阳气  D.阳不足则阴偏胜 

4、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心属 ()

A.阴中之阳B.阳中之阳 C.阳中之阴D.阴中之阴

5、“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适用于() 

A.阴虚证 B.阳虚证 C.阴偏胜D.阳偏胜 

6、肝病传脾属于() 

A.母病及子 B.子盗母气 C.传其所胜 D.传其所不胜 

7、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下列正确的是() 

A.秋,燥,苦,鼻,大肠;B.冬,寒,辛,肾,耳; 

C.春,东,青,肝,筋;  D.夏,暑,咸,心,脉 

8、木气有余而致金气虚弱是( ) 

A.制己所胜B.侮所不胜 

C.己所胜侮而乘之D.己所不胜轻而侮之 

三、多项选择题 

1、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 

A.说明生理病理现象 B.精气是自然界感应现象的中介 

C.精气是运动与变化着的 D.精气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 

E.气与形之间和形与形之间的转化 

2、五行中“土”的特性具有( )  

A.生化 B.生长C.受纳 D.承载  E.闭藏 

3、阴阳消长是(  ) 

A.在一定限度内  B.相对的  C.绝对的 

D.在一定条件下  E.是量变过程 

4、在中医学领域中,属阳的物质或功能是( ) 

A.推动B.抑制C.兴奋D.温煦E.滋润 

5、下列可以用阴阳互根理论解释的有( ) 

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阴损及阳D.阴中求阳E.阳中求阴 

6、根据补母泻子原则制定的治法有( ) 

A.培土制水B.疏肝健脾C.滋水涵木D.培土生金E.益火补土 

7、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是( ) 

A.气有余则侮其所胜  B.气有余则侮其所不胜 

C.气不及则己所不胜侮之 D.气不及则己所胜侮之  

E.气不及子侮其母

8、心与自然界的联系是( ) 

A.五方之南 B.五气之暑 C.五化之长 

D.五味之苦 E.五色之黄 

四、是非判断题 

1、脾病传及心病属相乘传( ) 

2、阴虚则热是指阴液不足而致的热证( )  

3、五行制化是相生与相克关系的异常( ) 

4、阴阳的消长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 ) 

5、精气学说认为世界万物皆由精气构成,包括人在内() 

6、阴阳属性归类的依据是寒与热( ) 

7、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绝对的( ) 

8、五脏疾病传变的轻重,一般而言,子病及母,病情较轻( ) 

五、名词术语解释 

1、相生,相克,相乘,相侮 

2、母病及子,子盗母气 

3、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六、问答题

1、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如何? 

2、何谓阴阳?五行? 

3、根据五行相生与相克原则制定的治则是什么?各有哪些常见的治法? 

4、何谓五行的制化关系? 

5、简述阴阳双方的关系。 

6、相乘与相侮有何区别与联系? 

7、阴阳学说概括人体病理变化的总纲是什么? 

8、阳胜则热与阴虚则热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精气 

2 、相互关联;对立双方 

3 、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 

4 、日光的向背 

5 、所不胜;所胜 

6 、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7 、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交感互藏;阴阳相互转化 

二 单项选择题

1 B2 C3 A4 B5 A6 C7 C8 B

三 多项选择题

1 BCD  2 ACD  3 ACE  4 ACD  5 CDE  6 CDE  7 BD  8 ABCD

四 判断题

1 ×  2 ×  3 ×  4√  5 √  6 ×  7 ×  8 √

五 名词解释

1 、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作用。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和制约的作用。 相乘,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所胜一行的克制太过,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异常相克反应。 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的反克,又称“反侮”。 

2 、母病及子,是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子脏。子盗母气,疾病的传变由子脏传及母脏。

3 、阳损及阴,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气的不足导致阴液的化生不足,出现以阳虚为主

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阴损及阳,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累及到阳气化生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出现了以阴虚为主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六 问答题(答题要点)

1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 (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1)古代哲学以精气学说为核心的整体观念(2)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对中医思维方式影响。 

2 、阴阳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3、(1)根据相生关系确定的治则是补母泻子,治法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法。 

(2)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是抑强扶弱,治法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法。 

4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相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与成长,没有相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只有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生化,

相互制约,才能推动事物正常的变化与发展。

5 、 阴阳双方存在着(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二)阴阳互根互用。 (三)阴阳消长平衡。(四)交感互藏(五)阴阳转化。

6 、相乘,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所胜一行的克制太过,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异常相克反应。其次序与相克一致。 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的反克,又称“反侮”。其次序与相克相反。相乘与相侮的区别:相乘是顺五行递相克制的次序发生的克制太过,相侮是逆五行相克次序而出现的反克。相乘与相侮的联系: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出现相侮现象。同样,在产生相侮的同时也可出现相乘的现象。 

7 、中医学把“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称为病理总纲。

8、 阳胜则热,“胜”指邪气盛,表现为实热证,阴虚则热,“虚”指正气虚,表现为虚热证;二者临床表现也不同。

5

※<第三章 藏象>

第一节  五脏

【习题训练】

一、填空题

1、根据形态和功能特点的不同,藏象学说将脏腑分为、、 。

2、五脏总的生理功能特性是、。

3、心包络又称,具有,的功能。

4、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的作用。

5、肺主气的生理作用表现为  和。

6、肺主一身之气体现为  和  作用。

7、肺气的运动特点是 与 。

8、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指通过  对体内水液的输布、排泄起着 和  。

9、五脏与形体官窍的联系分别为心在体合 ,开窍于 ;肺在体合 ,开窍于 ;脾在体合 、开窍于  ;肝在体合 、开窍于 ;肾在体合  、开窍于 和。

10、脾统血的主要机理是作用。

11、脾主运化,主要表现在 和 两方面。

12、肝又称为脏。具有  的生理特性。

13、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方面。

14、肝主藏血,主要包括  和两方面。

15、肾藏精是指肾有  的作用。

16、髓由  所化生,又有 、、  之分,具有、  、的功能。

17、“三余”是指、 、。

18、心主血脉包括 和 两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

1、五脏化液,心在液为( )。

A.泪 B.汗 C.涕 D.涎

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心者生之本  B.脾者,气血之本  C.肝者罢极之本 D.肾者封藏之本

3、“娇脏”是指()。

A.肾B.心 C.肝  D.肺

4、脉又称(  )。

A.血海B.血府C.孤府 D.中精之府

5、下列哪项是指肺的生理功能( )。

A.生气  B.纳气C.主气  D.调气

6、人卧时,血主要归藏于()。

A.肝  B.脾 C.心 D.肾

7、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温煦推动作用的是( )。

A.心阳  B.肝阳  C.脾阳 D.肾阳

8、肾主骨,其华在( )。

A.齿  B.爪  C.发 D.皮

9、具有“喜燥恶湿”特性的脏是( )。

A.肺 B.肾  C.肝 D.脾

10、脾为后天之本的生理学基础是()。

A.脾主运化 B.脾主升清 C.脾主统血D.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11、情志抑郁主要与下列哪脏生理功能失调有关( )。

A.肾精不足  B.心神不足 C.脾失健运D.肝失疏泄

12、“先天之本”是指()。

A.脾B.肾 C.肺 D.心

13、五脏主五志,心主( )。

A.思  B.悲C.喜D.怒

14、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  )。

A.肺气宣发B.肺气肃降C.肺朝百脉  D.肺司呼吸

15、“气门”是指(  )。

A.会厌B.汗孔 C.腠理D.鼻

16、下列不属于五液的是()。

A.汗 B.涕C.唾 D.尿

17、内脏下垂主要与哪个脏的功能失常有关( )。

A.心 B.脾C.肺 D.肾

18、与脾胃气机升降密切相关的脏器是()

A.心B.肝C.肺D.肾

19、五脏六腑之大主是()

A心 B肝 C脾D肾

20、维持呼吸深度需要哪脏的功能() 

A肝 B肺C心 D肾

三、多项选择题

1、历代医家认为“命门”是()

A.两肾 B.右肾 C.肾间动气  D.目也 E.两肾之间

2、“膻中”是指()

A.气海 B.心包C.两乳之间穴位D.血海E.奇恒之府

3、既属于形体组织又属于奇恒之府的有(  )

A.骨  B.髓  C.脑 D.脉 E.筋

4、脾的运化功能主要是指脾对饮食物具有(  )

A.消化 B.吸收  C.转输  D.排泄E.受纳

5、肾中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是()

A.面色B.牙齿 C.精神D.骨骼  E.头发

6、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可观察下列哪几方面()

A.精神 B.脉搏 C.舌色 D.面色E.心胸部感觉

7、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关的脏是()。

A.心  B.肺C.脾D.肝 E.肾

8、肾精亏虚常可引起()。

A.小儿五迟  B.遗尿  C.智力减退D.水肿  

E.牙齿松动早脱

9、脾失健运常可出现()。

A.眩晕  B.腹胀  C.纳少D.便溏 E.水肿

10、奇恒之府的共同特点是()。

A.都不与水谷直接接触 B.藏精气而不泻 C.多为空腔性器官

D.各为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 E.都不参与饮食物的消化

11、肺失宣发常可见( )。

A.咳喘 B.无汗  C.鼻塞D.汗出  E.胸闷

12、肾主水的功能失常可见()。

A.小便不利B.遗尿 C.尿失禁 D.尿血E.水肿

13、肝失疏泄,导致情志异常,主要表现(  )。

A.易惊B  .易悲  C.易怒D.易喜  E.易郁闷不乐

14、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

A.调畅情志 B.协助脾胃之气升降C.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D.促进血液的运行  E.促进津液的输布

15、肾又称()。

A.封藏之本 B.水火之宅 C.藏精之所  D.先天之本

E.作强之官

16、有防止出血作用的脏是(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7、参与呼吸运动的脏是( )。

A.心 B.肺C.脾 D.肝 E.肾

18、与女子胞功能关系密切的内脏有(  )。

A心B肺C脾 D肝  E肾

四、是非判断题

1、“命门”一词,最早见于《难经》。(  )

2、中医认为肺为生痰之源,脾为贮痰之器。(  )

3、脾主升清实际上是脾主运化功能的具体表现形式。(  )

4、中医理论认为天癸即是肾精 (  )。

5、头为元神之府。(  )

6、因肾有纳气的功能,故又称肾为气之根。(  )

7、脾运化食物,故又称其为“水谷之海”。(  )

8、唾液之清稀者为唾,稠厚者为涎。()

9、脉搏的跳动实际上是心气能量的转换。()

10、肝调节血量的作用是以肝贮藏血液为前提的。()

11、因心主神志,故又称其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12、五志所伤是:悲伤心、恐伤肺、思伤肝、惊伤脾。()

13、因肝有藏血的功能,故又称其为血海。()

14、“五神脏”是指心主喜、肺主悲、脾主思、肝主怒、肾主恐。()

15、肾藏精,生髓、主骨,其华在齿。()

16、脾开窍于口,是指口唇的色泽变化可反映脾的气血盛衰()

17、肺在五脏中的位置最高,故又称其为“华盖”。()

五、问答题

1、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

3、何谓藏象? 藏象学说如何形成?

4、何谓先天之精,后天之精?二者关系如何?

5、如何理解肝体阴而用阳?

6、为什么说心在液为汗?

7、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

8、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9、何谓肾阴、肾阳?它们与肾中精气关系如何?

10、何谓肺主宣发、肃降?各有哪些作用表现?

11、肺合皮毛的生理表现有哪些?

12、简述肾与骨、髓、脑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2、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3、膻中;保护心脏;代心行令

4、心气

5、主一身之气;主呼吸之气

6、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

7、宣发;肃降

8、肺气;疏通;调节

9、脉;舌;皮毛;鼻;肌肉;口;筋;目;骨;耳;二阴

10、脾气的固摄作用

11、运化食物;运化水液

12、刚;升发条达

13、畅达全身的气机

14、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15、封藏先后天精气

16、肾精;脊髓;骨髓;脑髓;滋养骨骼;充养脑髓;化生血液

17、爪为筋之余;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

18、心主血;心主脉

二、单项选择题

1、B  2 、B  3、D  4、B  5、C  6、A  7、D  8、C  9、D  10、A  11、D  12、B  13、C  14、D  15、B  16、D  17、B  18、B  19、A 20、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  3、AD  4、ABC  5、BDE  6、BCDE  7、ABCDE  8、ACE  9、BCDE  10、ABCD  11、ABCDE  12、ABCE  13、CE  14、ABCDE  15、ABCDE  16、CD  17、BE  18、ACDE  

四、是非判断题

1、错  2、错  3、对  4、错  5、错  6、对  7、错  8、错  9、对  10、对  11、对  12、错  13、对  14、错  15、错  16、错  17、对

五、问答题(答题要点)

1、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包含①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体、窍、志、液等自身为一个整体。②五脏与自然环境间平衡协调,具有统一性。

2、肺通调水道,通过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代谢起着疏通、调节的作用。肺在五脏中位置最高,其将代谢后的水液不断下输,经过肾与膀胱气化,生成尿液排出。故称肺为水之上源。

3、藏象,指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古代的解剖知识。②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③实践及治疗效应的验证。

4、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藏于肾中,是生命构成的本原。后天之精,是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气。“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不断化生,输布并营养全身;“先天之精”也须靠“后天之精”不断培育、充养方日渐充盛,具有生理效应。

5、肝“体阴而用阳”是对肝生理功能和病理特性的概括。“体”即实体或实质,肝之实体贮藏血液,属阴,是为“体阴”;肝五行属木,升发主动,其病易升动化风、肝火上炎,属阳,是为“用阳”。

6、汗为津液所化,津液与血液同出一源且津液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血为心所主;心主神志,精神情志引起出汗直接与心相关。

7、脾主运化,人出生后,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气、血、津液、精等基本物质,均赖脾胃运化并输布全身的水谷精微以化生,水谷之精并能充养先天之精。故称“后天之本”。

8、肾藏精,肾中精气以先天之精为主,其为构成生命的本原,也是人出生后生长、发育活力的根本。

9、肾阴肾阳是肾中精气两类不同属性的成分。对机体脏腑组织起滋润、濡养作用的称肾阴;对机体脏腑组织起推动、温煦作用的称肾阳。肾中精气是肾阴、肾阳的物质基础。

10、宣发,肺气的向上、向外升宣、布散的作用:①呼出体内浊气。②宣发卫气以调节腠理开合排泄汗液。③将脾上输的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肃降,肺气的向下、向内输布的作用:①吸入自然界清气向下布散。②向下、向内输布上输于肺之津液、精微。③肃清肺及呼吸道之异物。

11、肺输精于皮毛;皮毛助肺呼吸;肺与皮毛相合调节水液代谢。

12、骨的生长赖于髓的充养,髓的化生有赖肾中精气,精充髓盛,骨得其养,则坚劲有力。肾精所化之髓,上聚于脑则为脑髓,脑得髓养,髓海充盈,脑的功能才能发挥。

第二节  六  腑

第三节  奇恒之府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习题训练】

一、A型题:选择1个最佳答案,将英文字母代码填入(  )内。

1、《难经》称为“飞门”的是()

A.口 B.唇 C.齿 D.舌 E.咽

2、“血府”是指()

A.骨B.脉C.冲脉D.任脉E.女子胞

3、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功能的是( )

A.肺B.肾C.三焦  D.肝 E.命门

4、具有“受盛化物”功能的脏腑是( )

A.胃 B.小肠C.脾 D.大肠 E.膀胱

5、与脑髓的充盈与否密切相关的是哪脏()

A.心B.肝 C.脾 D.肾

6、以下不属于“七冲门”的是()

A.气门 B.吸门  C.户门 D.魄门

7、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的是()

A脉B胆  C三焦D女子胞 

8、气机升降之“枢”是指哪一组升降关系()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B肝主升肺主降

C脾主升胃主降 D心火下降肾水上承 

9、连结心主血肺主气功能的中心环节是()

A元气B心气  C宗气 D肝气 

10、“利小便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A脾的运化功能  B肺的通调水道功能

C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  D大肠的传导糟粕功能 

二、B型题:选出与题目相关的答案,将其英文字母代码填入()内。

A.元神之府B.玄府C.孤府D.血府  E.中精之腑

1、胆是 (  )  2、三焦是()3、脑是 (  )

A心与肾  B肝与脾C肺与脾 D肺与肾 E肾与肝

4、为“水火相济”的是(  )

5、为“乙癸同源”的是(  )

6、为“金水相生”的是(  )

A胃B小肠 C大肠 D三焦 E胆

7、喜润恶燥的是(  )

8、通行元气与水液是(  )

9、泌清别浊的是(  )

三、D型题:选择2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案,将其英文字母代码填入( )内。

1、六腑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

A.泻而不藏  B.满而不实C.藏而不泻D.实而不满 E.受盛化物

2、下列哪两个名称与胆有关()()

A.州都之官 B.中精之府  C.孤府 D.受盛之官  E.中正之官

3、“精神互用”体现哪两脏的关系()()

A.肺 B.心 C.肝 D.脾E.肾

4、“纳运协调”的脏腑是(  )(  )

A肝B脾 C胃  D小肠E大肠

5、互为表里的脏腑是(  )(  )

A肺  B脾 C小肠 D大肠  E三焦

6、汗孔还可称为(  )(  )

A魄门  B气门 C玄府  D净府  E腠理

7、须得到髓充养的是(  )(  )

A脑  B骨  C脉D胆 E女子胞 

8、与胆汁的排泄相关的脏腑是()()

A脾  B肝 C小肠D胆  E胃

四、X型题: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答案,将其英文字母代码填入()内。

1、下列哪几个器官有接受容纳饮食水谷的功能()

A.胃  B.大肠C.小肠D.三焦 E.脾

2、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A.阴液互资B.先天促后天  C.升降相宜D.后天充先天  

E.藏泄互用

3、胃又可称为( )

A胃脘B中精之府  C水谷之海D太仓E受盛之官

4、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A通调水道  B受盛  C化物 D传化糟粕 E泌别清浊

5、具有影响大肠传导作用的有( )

A肺的肃降 B胃的降浊 C肾的气化  D肝的疏泄  E小肠的分别清浊

6、髓海充盈不足,可导致( )

A轻劲多力  B脑转耳鸣 C胫酸眩冒  D目无所见E懈怠安卧 

7、与血液的运行密切相关的脏器有( )

A脾 B胃  C心 D肝E肾

8、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A血的生成 B血的运行 C气的生成 D气机升降  E津液的输布代谢

五、填空题

1、部位三焦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可概括为 、  、。  

2、“七冲门”中的太仓下口为 ,大肠小肠会为  。

3、脑为  海、胃为 之海、膻中为  海、 和为血海。爪为 之余、齿为 为余、发为  之余。

4、脾与胃的生理关系主要体现在  、  、三方面。

5、六腑,即  、、  、 、、的总称。

6、《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之官,  藏焉,则能出矣”。

7、六腑传化物为主,故以为顺,以为用。

8、www.lindalemus.com/kuaiji/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有  和 。

六、是非题:判断是与非并在括号中填入Y或N。

1、精汁即指肾精。(  ) 

2、小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 

3、女子胞是女子发生月经孕育胎儿的器官。(  ) 

4、肺与脾的生理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升降方面。(  ) 

5、老年人常见多尿、小便失禁等症,是肺气肃降太过,膀胱失约所致。( )

6、所谓“中焦如沤”,主要是指脾肺输布气血的作用。( )

7、胃的通降,是继续受纳的前提条件。( )

8、膀胱的排尿,依赖于膀胱本腑的气化作用。( )

9、肝脾不调与肝胃不和,在五行关系中统称为“木克土”。( )

10、脑的功能与人的感觉和运动有关。( )

七、问答题

1、为什么说胆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府?

2、何谓“膀胱气化”?

3、什么是脏腑相合?

4、何谓精血同源?

5、何谓“水火既济”?

6、为什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7、肾与肺的生理关系如何?

8、肝与脾的生理关系如何?

9、为什么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10、试述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

11、奇恒之府与五脏的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

一、A型题

1、B  2、B  3、C  4、B  5、D  6、A  7、B  8、C  9、C  10、C

二、B型题:

1、E  2、C  3、A  4、A  5、E  6、D  7、A  8、D  9、B

三、D型题:

1、AD  2、BE  3、BE  4、BC  5、AD  6、BC  7、AB  8、BD

四、X型题:

1、AC  2、BD  3、ACD  4、BCE  5、ABC  6、BCDE  7、ACD  8、CE

五、填空题

1、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2、 幽门;阑门。

3、 髓;水谷;气;冲脉、肝;筋;骨;血。

4、 纳运相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5、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6、 州都;津液;气化。

7、 降;通。

8、 发生月经;孕育胎儿。

六、是非题

1、错  2、错  3、对4、错  5、错  6、错  7、对8、错  9、错 10、对

七、问答题(答题要点)

1、胆在解剖形态上属空腔器官,生理功能上助水谷传化,且与肝构成表里关系,为六腑之一;胆所藏胆汁为清净的精汁,胆本身不直接传化水谷,与一般六腑不同,故又为奇恒之腑。

2、膀胱气化,指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即尿液生成、贮存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全赖肾的气化。“膀胱气化”实际隶属于肾的气化功能。

3、指脏与腑间阴阳、表里相配属,一脏与一腑具有特定的对应配合关系。

4、肝血、肾精同源于水谷精微,肝血的化生赖肾中精气的气化,肾精的充盛亦赖血液的滋养,同盛同衰。

5、即心与肾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生理关系。心属火居上为阳,心火须下降以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肾属水居下为阴,肾水须上济以滋心阴,使心阳不亢。这种心肾协调关系称“水火既济”,又称“心肾相交”。

6、脾主升清,将水谷化成精微上输于心肺,才能保证胃的通降正常;胃主降浊,将消化后的饮食物向下传导,才能促进脾的清气上升。脾于胃,一升一降相得益彰,成为中焦气机升降枢纽,故言。

7、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肾主水,其气化及升降水液,赖肺气宣降及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其通调水道,赖肾阳推动、温煦。肺主气为气之主,肾纳气为气之根,肺之呼吸肃降,利于肾的纳气;肾的摄纳封藏,亦利肺气下行,呼吸有深度。

8、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藏血与统血方面。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协调脾胃气机;肝气冲和疏泄正常,也赖脾生化气血充足。脾气健旺,生血旺盛,统血也有权,则肝有所藏;肝藏泄有度,调节血量正常,则血运无阻。

9、脾主运化,其功能失常,失于运化水液,则津液不能及时输布全身,易聚而成痰;肺主通调水道,其气失于宣降,则水液不布痰液易停滞于肺。此语强调了肺、脾在水液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10、饮食入胃,经胃腐熟并初步消化成食糜,下降小肠,由小肠泌别清浊进一步消化,清者由脾吸收而布散,在大量吸收水液后,浊者下降大肠,经大肠燥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间有赖胆汁的促进和三焦的气化作用。

11、二者功能相似,即“藏精气而不泻”,奇恒之腑功能多隶属于五脏,与其同盛同衰。肾主骨、生髓,髓充于脑,肾气充天癸至,女子胞功能正常;脾生血统血充脉,助于女子胞;胆汁分泌、排泄赖于肝;心主血主脉,亦利女子胞功能。

5

※<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神>

一、选择题 

(-)A型题 从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填入本题题干后的(  )内;

1、抵御外邪侵袭有赖于气的哪一功能()

A、 推动 B、温煦 C、防御  D、固摄  E、气化

2、“肝肾同源”的理论依据为(  )

A、同居下焦 B、精血互化 C、同寄相火D、水能生木E、同源与水谷

3、 理气活血以治血瘀的理论依据是( )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可化气

4、 具有司呼吸、行血气功能的气为()

A、卫气B、元气C、宗气D、营气E、心气

5、下列哪一个脏腑与津液的输布无直接关系( )

A、 脾 B、肺 C、肝 D、肾E、心

(二)X型题(从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入本题题干后的(  )内

1 气的生成由多个脏腑组成,而尤其重要的是(  )

A、 脾 B、肺  C、肝D、肾  E、心

2 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为( )

A、心气的推动作用  B、肺朝百脉C、肾的气化D、肝的疏泄E、脾的统血

3 气与津液的关系包括( )

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生气 E、津能载气

4 调节腠理开合的是()

A、肺的宣发功能  B、宗气的功能  C、肺的肃降功能  D、卫气的功能  E、营气的功能

5 气机升降失常引起的病理变化有( )

A、气虚B、气闭 C、气陷D、气脱  E、气逆

三、填空题

1.卫气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 。

2.气的运动,称为,气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四种

3.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 ,又称为  。

4.气机升降失调中,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与内时称为。

四、简答题

1. 简述元气的含义与生理作用。

2.简述气的生理功能。

五、论述题

1.试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含义。

2.试论“津血同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1.C 2.B 3.B 4.C 5.E

(二)1.ABD 2.ABD 3.ABCDE 4.AD 5.BCDE

二、填空题

1.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

2.气机;升降出入

3.营气;元气;原气;真气

4.气逆;气闭

三、简答题(答题要点)

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主要由肾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通与全身。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有两个: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气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气化作用、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 

四、论述题(答题要点)

1.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包括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2. 血和津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的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津液是血液化生的组成部分,中焦水谷化生的津液,在心肺作用下进入脉中,与营气相合,变化为血。血液运行于脉中,脉中津液可以渗出脉外而化为津液,以濡养脏腑组织和官窍,也可以弥补脉外津液的不足,有利于津液的输布代谢,其中,津液可以转化为汗液排泄于外,故有血汗同源之说。病理上耗血可以伤津,津枯则血燥。

5

※<第五章 经络>

一、填空题

1、经络是————和————的总称。

2、络脉是————的分支,有——-、——和————之分。

3、十二经脉的走向,如《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手之三阳,————;足之三阳,————;足之三阴,————。

4、十五别络除十二正经之别络外,还有———、————之别络,以及————。

5、十二正经中,上肢内侧经脉分布:————在前,——- 居中,——-在后;下肢外侧经脉分布:————在前,————居中,——-在后。

6、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交接;同名的手足阳经在————交接;手足阴经在————交接。

7、十二经脉行于腹部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为——-、——-、————、———。

8、根据经脉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规律,两胁疼痛多是————疾病;缺盆中疼痛常是———脏的病变。

9、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的,循行于——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其循行特点可用——来概括。

10、奇经八脉中,同起于胞中的经脉有——、——、——、称为——。

11、奇经八脉的走行,除——脉和——脉的一分支下行外,其余均从少腹部或下肢上行。

12、头痛之症,痛在前额者,多与——经有关;痛在两侧,多与——经有关;痛在后头连及项部,多与——经有关;痛在巅顶,多与——经有关。

13、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和——。

14、经络学说主要可应用于——和——。

二、单项题

1、下列哪一项经脉的名称是错误的?( )

A、手太阳小肠经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D、足少阴脾经

2、手少阴经所络的脏腑是:(  )

A、肺B、心  C、小肠D、膀胱

3、具有连缀四肢百骸、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  )

A、十二经脉B、十二经别  C、十二经筋  D、十二皮部

4、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为(  )

A、经别B、经筋  C、正经D、经脉

5、主要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作用的是(  )

A、经别  B、络脉C、奇经  D、正经

6、上行到头部巅顶的经脉是(  )

A、手少阳三焦经B、足少阳胆经  C、手阳明大肠经D、足厥阴肝经

7、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  )

A、浮络 B、孙络 C、别络D、经筋

8、以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之间在体内的联系为主要功能的是(  )

A、经脉  B、络脉C、经别D、别络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肝经循行的部位(  )

A、少腹  B、阴囊  C、胁肋  D、外踝

10、根据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脾经后接(  )

A、胃经B、心经  C、心包经D、肺经

11、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

A、手太阳小肠经B、手太阴肺经C、手阳明大肠经D、手厥阴心包经

12、循行于下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  )

A、足太阴脾经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阳明胃经

13、内踝上八寸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

A、足太阴脾经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阳明胃经

14、既称“血海”又称“十二经脉之海”的是(  )

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

15、“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  )

A、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

B、同名的手足之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

C、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头

D、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

16、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  )

A、直线贯注B、手足贯注 C、上下贯注D、循环贯注

17、手足阳明经交接的部位是 (  )

A、目内眦  B、目外眦C、鼻翼旁  D、小指端

18、当十二经脉气血旺盛有余时,则流注于(  )

A、冲脉 B、任脉  C、别络  D、奇经八脉

19、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的经脉是(  )

A、任脉B、冲脉  C、督脉  D、阴维脉

20、与月经关系最密切的奇经是()

A、冲脉、督脉 B、任脉、带脉  C、阴跷、阳跷  D、冲脉、任脉

三、多选题

1、经络学说的产生与哪些医疗实践关系最为密切(  )

A、砭剌 B、导引C、推拿  D、外敷 E、气功

2、在目外眦交接的经脉是( )

A、胃经 B、大肠经  C、胆经 D、三焦经  E、小肠经

3、循行于腹面的经脉有()

A、脾经B、肝经 C、肾经  D、胃经 E、任脉

4、循行于背部体表的经脉有()

A、督脉 B、冲脉 C、膀胱经  D、肾经E、肝经

5、属膀胱经循行的部位是()

A、头顶  B、额部  C、项部 D、面颊E、腰部

6、有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联系作用的是()

A、奇经八脉B、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D、十二经筋  E、十二皮部

7、称为“一源而三岐”的经脉是(  )

A、冲脉B、任脉C、督脉  D、带脉 E、阴维脉

8、经别的生理功能有()

A、加强表里经在体内的联系。

B、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

C、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

D、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E、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与心脏的联系。

9、足阳明经所络属的脏腑为()

A、膀胱B、三焦  C、脾D、肾 E、胃

10、互为表里的两经有如下特点:( )

A、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B、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

C、分别络属于互为表里的脏腑。

D、互为表里的脏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

E、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俞穴可交叉使用。

11、十二经脉中,到耳中的经脉有()

A、手少阳经B、手太阳经 C、足少阳经D、足少阴经E、足太阳经

12、经络学说指导疾病的诊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B、缺盆中痛,多是肺的病变

C、前额疼痛,多与阳明经有关  D、头两侧疼痛,多与少阳经有关

E、巅顶疼痛,多与太阴经有关

四、是非判断题

1、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经路。()

2、“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所以手足阴经在腹部交接。(  )

3、“背为阳,腹为阴”,所以腹面无阳经的分布。(  )

4、十二经脉各与其相为表里的脏腑相联系,称之为“属”。(  )

5、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 ()

6、阴维脉与阳维脉,阴跷脉与阳跷脉可构成表里关系。(  )

7、十二经别加强了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而十五别络加强了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

8、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9、手三阴经在上肢外侧的分布是:太阴经在前,厥阴经在中,少阴经在后。(  )

10、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为“经气”。(  )

11、针剌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感应传导作用的表现。(  )

12、任脉起于胞中,与妇女妊娠有关,为生养之本,故“任主胞胎”。(  )

13、奇经八脉都不与脏腑直接属络,无表里相配关系。()

14、十二经脉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

15、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五、名词解释

1、经络学说  2、经络  3、奇经八脉  4、经筋  5、皮部  6、别络

7、感应传导  8、血海  9、六合  10、属 11、络  12、归经

六、简答题

1、经与络有何区别?

2、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有何规律?

3、奇经八脉为何称奇经?其总的功能是什么?

4、试述督任冲脉的循行特点。

5、为什么说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经脉;络脉

2、经脉;别络;浮络;孙络

3、从胸走手;从手走头;从头走足;从足走胸(腹)

4、任脉;督脉;脾之大络

5、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6、四肢末端;头面部;胸腹部

7、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8、肝、胆经;肺经

9、别出;体腔内部;离、入、出、合

10、督脉;任脉;冲脉;一源三歧

11、带脉;冲脉

12、阳明;少阳;太阳;厥阴

13、沟通上下内外,联络脏腑组织;运输、渗灌气血,营养全身;感应传导;调节机能平衡

14、阐释病理变化;指导疾病诊断与治疗

二、单项选择题:

1、D;2、C;3、C;4、C;5、C;6、D;7、B;8、C;9、D;10、B;11、B;12、C;13、B;14、A;15、B;16、D;17、C;18、D;19、B;20、D

三、多选题:

1、ABCE;2、CD;3、ABCDE;4、AC  5、ABCE;6、BC;7、ABC;8、ABCDE;9、CE;10、ABCDE;11、ABC;12、ABCD

四、是非判断题:

1、 对;2、错;3、错;4、错;5、对;6、错;7、对;8、对;9、错;10、对;11、对;12、对;13、对;14、错;15、对

五、名词解释(答题要点):

1、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概念、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精气血神之间相互联系的学说。

2、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3、 奇经八脉,不同于十二正经督、任、冲、带、阴阳跷脉、阴阳维脉八脉的总称。

4、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5、 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皮肤一定部位的反映区。

6、 别络,从经脉分出的最大支脉。别络有十五条。

7、 感应传导,是对“得气”和“行气”的经络现象的概括。 

8、 血海,指冲脉(肝)。

9、 六合,即经别按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分成的六对组合。

10、属,即十二经络与本经脏腑直接联系为属。

11、络,即十二经脉与相互表里经的脏腑的联系为络。

12、归经,指药物对某经某脏的选择性作用。

六、简答题(答题要点)

1、经脉和络脉的区别:经脉多深而不见,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多浮而常见,行于体表较浅部位;经脉较粗大,络脉较细小;经脉以纵行为主,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经脉数量较多,络脉数量较少。

2、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手三阴:从胸走手,交于手三阳;

手三阳:从手走头,交于足三阳;

足三阳:从头走足,交于足三阴;

足三阴:从足走腹(胸),交于手三阴。

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3、分布循行没有规律,相互间没有表里关系,与脏腑没有直接属络关系,除故督、任二脉外其余六条经脉都无本经腧穴。其总的功能是: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密切经脉与肝肾等脏及奇恒之府的联系。

4、督、任、冲脉的循行特点:一源三岐。

5、督脉上行于头部,总督一身阳经气血,故称其为“阳脉之海”;任脉循行于胸腹总任一身阴经气血,故称其为“阴脉之海”。

5

※<第六章 体质>

一、单选题

1、个体在生理上的身心特性称之为(  )。

A、体质B、气质C、形质 D、个性

2、下列哪项不是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A、物质 B、气血  C、经络  D、脏腑

3、体型中最有代表性的差异是()

A、皮肤之厚薄 B、肤色C、腠理之坚松D、形体之肥瘦

4、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是()

A、体型 B、体重 C、体姿 D、身高

5、体质是指人体的()

A、身体素质 B、心理素质 C、身心特性 D、遗传特质

6、奠定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的古代医籍为()

A、《伤寒杂病论》B、《妇人良方》  C、景岳全书》D、《黄帝内经

7、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

A、可变性B、稳定性 C、全面性D、普遍性

8、健康之人应为()

A、偏阳质B、偏阴质C、阴阳平和质 D、肥胖质

9、嗜食肥甘厚味,易形成( )

A、火旺体质 B、痰湿体质C、心气虚体质D、脾气虚体质

10、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征的体质为()

A、阴阳平和质B、偏阴质 C、偏阳质D、阳虚质

11、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征的体质为()

A、阴阳平和质 B、偏阴质C、偏阳质D、阴虚质

12、以下除哪项外,都是老人的体质特点(  )

A、精气神渐衰B、脏腑功能减退C、代谢旺盛 D、气血郁滞

二、多选题

1、影响体质的因素有()。

A、禀赋 B、年龄  C、性 别D、饮食 E、疾病

2、下列哪些方面与体质的构成有关()。

A、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B、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C、父母的血缘远近

D、生理功能的差异性E、父母的体型

3、体质的构成包括(  )

A、形体结构的差异性B、生理功能的差异性C、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D、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E、发病的倾向性

4、体格反映了人体的(  )

A、生长发育水平B、营养状况  C、锻炼程度 D、体姿E、性征

5、偏阳质者(  )

A、易感风、暑、热邪B、易感寒湿之邪C、耐寒D、耐热E、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

6、偏阴质者()

A、易感风、暑、热邪B、易感寒湿之邪C、耐寒D、耐热E、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

7、偏阳质的人易发展演化成的病理体质是(  )

A、阳亢B、阴虚C、痰湿D、痰火E、阳虚

8、偏阴质的人易发展演化成的病理体质是(  )

A、阳虚B、阴虚  C、 阳亢D、痰湿E、水饮

三、填空

1、体质的特点有————、————、————、————。

2、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是————、————、————、————。

3、体质学说的应用主要有————、————、————、————、————、————共六个方面。

4、体质是通过人体——差异性表现出来的。

5、体质是人群在生理共性的基础上,不同个体所具有的————。

6、体型是指身体各部位————的形态特征。

7、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等的差异。

8、理想体质的标志也反映了————的标志。

9、中医体质理论渊源于————。

10、————是形成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11、研究体质,实质上就是从差异性方面研究————。

12、理想的体质应是————之质。

四、词解

1、 体质 2、质 势 3、从化4、体格5、体型6、偏阳质  

7、偏阴质  8、体质学说

五、是非题

1、某人形体偏瘦,面色红润,食欲旺盛,喜饮冷水,易出汗,性格外向,喜动好强,自制力差,该体质属于偏阳质(  )

2、小儿的体质特点是代谢缓慢(  )

3、素体津亏血燥者,易致邪从寒化(  )

4、反映体质的体表形态标志是体格(  )

5、衡量体格的重要标志为体重(  )

6、体质偏阴者治宜补气培元(  )

7、体质偏阳者治宜清热利湿(  )

8、素体阴虚阳亢者,受邪后多从热化(  )

9、素体阳虚阴盛者,受邪后多从寒化(  )

六、简答题

1、 体质由哪几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2、 体质具有哪些特点?

3、 父母素质强壮,其子女体质也一定强壮吗?为什么?

4、 饮食因素对体质的形成有何影响?

七、论述题

1、 试述体质学说在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2、 试述人体心理特征差异性的形成。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2、A;3、D;4、A;5、C;6、D;7、A;8、C;9、B;10、C;11、B;12、C

二、多选题:

1、ABCDE;2、ABD;3、ABC;4、ABC;5、ACE;6、BDE;7、ABD;8、ADE

三、填空:

1、 体质是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体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和复杂性;体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2、 精;气;血;津液

3、 说明个体地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阐释发病原理;解释病理变化;指导辨证;指导治疗;指导养生

4、 形态;机能和心理活动

5、 生理特殊性

6、 大小比例

7、 人格;气质;性格

8、 健康

9、 黄帝内经

10、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

11、藏象

12、阴阳平和

四、名词解释:

1、 体质,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2、 质势,指由于体质的特殊性,不同的体质类型有其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

3、 从化,是指病情随体质而变化。

4、 体格,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

5、 体型,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又称身体类型。

6、 偏阳质,是指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点的体质。

7、 偏阴质,是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质。

8、 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学说。

五、是非题:

1、 对;2、错;3错;4、对;5、错;6、错;7、错;8、对;9、对

六、简答题(答题要点)

1、 答: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2、 答:体质的特点有四:①体质是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②体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和复杂性;③体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④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3、 答:不一定。因为人体体质的形成,不仅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还受后天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4、 答:饮食物各有不同的成分和性味特点,长期的饮食习惯和固定的膳食品种质量,日久可因体内某些成分的增减等变化而影响体质。如果饮食品种多样,搭配合理,定时定量,五味调和,脾胃健运,则水谷精气充足,脏腑组织得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质。如果长期饮食不节,则必然给体质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形成病理性体质。

七、论述题(答题要点)

1、 答: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影响着疾病的类型:首先,感受相同的致病因素或患同一种疾病,因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类型,即同病异证,因而治疗中就有同病异治;另一方面,异病同证的产生也与体质密切相关,即感受不同的病因或患不同的疾病,而体质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点时,常常表现出相同或类似的证候类型,故治疗中就有异病同治。由于体质的特殊性影响发病后临床证候类型的倾向性,证候的特征中包含着体质的特征,故临床特别重视体质因素,并将判别体质状况视为辨证的前提和重要依据。

答:心理活动的产生是以人体的形态结构、脏腑机能活动为基础产生的,某种特定的形态结构,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心理倾向,不同脏腑的机能活动,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同时,个体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对心理活动产生明显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个体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5

※<第七章 病因>

一、单选题

1、中医学探求病因的方法是( )

A.辨证求因  B.辨证论治C.审察内外D.四诊合参

2、下列除哪项外,均属邪气的范畴( )

A.六yinB.疠气 C.虫兽 D.体虚

3、湿邪的特性是( )

A.凝滞  B.粘滞 C.收引D.数变

4、七情致病易导致气缓的是()

A.怒 B.悲C.思D.喜

5、“风为百病之长”的是因为()

A.风性主动  B.风善行  C.风性开泄 D.风易并挟其它外邪

6、湿邪最易伤及哪一脏()

A.心  B.肾C.肺D.脾

7、六yin中具有升散上冲特性的是(  )

A. 风暑火B.风寒燥 C.风燥暑D.暑燥热

8、下列除哪项外,都可能是由痰引起()

A.恶心呕吐B.神昏癫狂  C.肢体麻木  D.恶寒发热

9、发病的内在根据是()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犯C.阴阳失调 D.寒热偏胜

10、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邪的共同致病的特点?()

A.上炎 B.耗气  C.伤津 D.动血

11、下列症状属于湿性下趋的是()

A. 妇女带下  B.小便清长  C.汗出恶风 D.大便秘

12、下列不属于水湿痰饮致病特点的是()

A. 致病广泛  变化多端 B.病势缠绵  病程较长 C. 伤津耗气  D. 舌苔滑腻

13、思虑过度所致的气机失调是(  )

A. 气上B.气结 C.气乱D.气消

14、六yin致病后易扰乱神明的是(  )

A. 风邪 B.寒邪 C.火热之邪D.湿邪

15、致病后最易引起疼痛的外邪是()

A.燥邪 B.暑邪C.风邪 D.寒邪

16、易导致心气紊乱、心无所依的情志是()

A. 过恐 B.悲哀C. 受惊D.过喜

二、多项选择题

1、与痰饮形成有关的脏腑是()

A.肝 B.脾C.肺 D.肾  E.三焦

2、劳神过度,可耗伤机体的(  )

A.心血B.心神 C.肾精  D.脾气  E.肺气

3、暑邪致病的特点有(  )

A.易使腠理开泄 B.气随津泄 C.易于扰乱心神  D.易于阻遏气机  E.易挟湿邪

4、与情志内伤关系较密切的脏有(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5、引起痹证的主要病邪有(  )

A.风邪 B.寒邪 C.湿邪D.热邪 E.燥邪

6、火(热)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升散 B.炎上C.生风D.动血  E.耗气

7、瘀血致病特点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

A.疼痛B.出血  C.肿块  D.头重  E.舌黯

8、下列哪些症状与湿邪有关( ) 

  A. 大便排泄不爽 B. 分泌物秽浊  C. 苔腻 D. 水肿E. 疼痛

9、六yin中易导致伤津耗气的邪气为(  )。

A.风邪 B.燥邪C.暑邪  D.火热之邪  E.瘀血

10、形成瘀血的常见原因有( )

A. 气虚 B.血寒C.气滞  D. 血热 E.痰浊

三、填空题

1、燥邪的致病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邪气多挟湿,__________________  邪气易生风动血。

3、疠气的致病特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其中悲则 _______________,惊则_______________,恐则_______________。

5、饮食失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

6、痰饮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类。

7、湿邪性质中“粘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

8、六yin共同的致病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临床上见到瞤 动、抽搐等症,应归属于风性 ___________的特性中。

10、过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

11、水湿痰饮,就其形质而言, ____________为痰,______________ 为饮。

12、瘀血病证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药邪的形成多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造成。

14、中医学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生理之火亦称________,指谧藏于________之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阳气。

四、是非判断题

1、因湿邪重浊,故其致病易袭人体阴位( )。

2、六yin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发生太过与不及( )

3、痰饮和瘀血只是致病因素之一。( )

4、疠气就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 )。

5、气不摄血,血热妄行皆可导致瘀血( )。

6、若外来精神刺激突然强烈,则必然导致人体发生疾病( )。

7、血瘀可以导致瘀血( )。

8、因风性主动,故其致病病位游走无定位(  )。

9、痰饮是指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的合称(  )。

10、寒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损伤脾阳()。 

五、词解

1、 六yin 

2、 疠气

3、 瘀血 

4、 壮火 

5、 痰饮

6、 辨证求因

六、问答题

1、试述六yin致病的一般特点。

2、试比较暑、温、火、热邪气的异同点。

3、试述中医学认识病因的方法。

4、试述七情内伤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A、  D、 B、 D、 D、 D、 A、 D、 A 、 C、 A、 C、 B、 C、 D、 C

二、多选题

1、A B C D E 2、A D3、A B C E4、A C D5、A B C 6、A B C D E7、A B C E  8、A B C D9、C D 10、A B C D

三、填空题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2、暑;火热

3、发病急骤,病情较重;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传染有特异性,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4、气消;气乱;气下

5、饥饱无度;饮食不洁;饮食偏嗜

6、有形之痰饮;无形之痰饮

7、症状粘腻不爽;病程缠绵难愈

8、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单一性和相兼性;转化性

9、主动

10、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11、质地稠浊,流动性大;质地清稀,流动性小

12、疼痛;肿块;出血;面、唇、甲青紫,舌有瘀斑点;脉结代  

13、炮制不当;用药过量;配伍不当;用法不当;滥用补药

14、比类取象;辨证求因

15、少火;谧藏于脏腑;温煦;推动;生化

四、是非判断题

1、错  2、错  3、错4、错5、对  6、  错 7、  对  8、错9、错

10、错

五、词解

1、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使人致病的外感病邪的统称。

2、指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致病邪气。

3、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4、指阳盛太过,耗伤人体正气的亢奋之火。

5、指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6、根据疾病所反映的临床表现,通过综合分析其症状、体征,推求病因的方法,称为辨证求因。

六、问答题(答题要点)

1、六yin致病一般有以下共同特点:

(1)外感性。(2)季节性。(3)地域性。(4)单一性与相兼性。(5)转化性。 

2、暑、温、热、火的相同点:均为阳热之性

不同点:暑、温、热、火均属邪气,而火又属正气之一;暑、温、热、属外感,火热常由内生;温、热、火四季皆有,暑邪独见于夏季。

3、中医学认识病因的方法:一是问症求因;二是辨证求因。

4、七情内伤是指可以引发内脏疾病或加重病情的异常精神情绪因素。因其直接影响有关内脏,使病从内生,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又“内伤七情”。

致病特点有:与精神刺激有关、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情志波动,可影响病情变化及预后

5

※<第八章 发病>

一、填空题

1、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和 。

2、正邪相搏, 则不发病, 则发病。

3、中医学认识发病既强调 ,又重视 在发病中的作用。

4、疾病复发的最基本条件是 、 等。

5、伏而后发,是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 于体内,其后 过时而发病。

二、单项选择题

1、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

 A气候因素  B地域因素

C饮食习惯  D生活与工作环境  E体质与精神状态

2、中医认识发病原理,主要从以下哪个角度来认识:()

 A正邪相搏B阴阳失调

C饮食失调 D气血失常 E脏腑功能失调

3、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

A邪气强盛B正气不足

C邪盛正负 D正虚邪不胜  E正胜邪衰

4、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

A邪气 B正气

C地域因素 D饮食习惯  E生活与工作环境

5、疾病复发的首要条件是;( )

A新感病邪B过于劳累

C正虚未复 D邪未尽除 E饮食不慎

6、邪气侵犯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 )

A正气的盛衰B邪气的性质

C感邪的轻重D禀赋的强弱E邪正斗争的胜负

7、下利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 )

A劳复  B正气

C食复 D药复 E复感新邪

8、病情的轻重主要与什么有关( )

A感受阳邪B正气的强弱

C体质的强弱D感受阴邪E邪气的种类与性质

9、疾病的病位主要与什么有关( )

A感受阳邪B正气的强弱

C体质的强弱D感受阴邪E邪气的种类与性质

10、最容易引起气机失调而发病的是( )

A饮食不慎B情志失调

C劳逸失度 D邪未尽除 E新感病邪

三、双项选择题

1、 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

A正气  B邪气  C体质  D精神状态  E饮食习惯

2、 决定体质强弱的主要因素:

A 精神状态B先天禀赋 C生活习惯 D饮食营养 E 劳逸适度

3、 疾病的轻重,除机体的正气状态外,常与什么有关:

A邪气的种类  B邪气的性质  C感受阴邪  D感受阳邪  E治疗不当 

四、多项选择题

1、 疾病复发的诱因是:( )

A复感新邪 B食复 C劳复 D药复  E伏邪

2、 邪对疾病的影响:( )

A发病的性质      B证候类型      C发病特点   D病情轻重     E疾病的病位

3、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

A外界环境 B体质因素 C情志因素 D阴阳失调 E气血失常

4、 发病类型包括:( )

A感邪即发  B伏而后发  C徐发  D继发  E合病与并病

5、 发病学的内容包括:( )

A发病的基本原理 B发病途径 C影响发病的因素 D发病类型 E疾病表现

6、 邪气对正气的损害,主要表现在:( )

A导致机能失常 B性格改变 C改变体质特征 D情志过极  E造成性质损伤

7、 正气抗邪主要表现于:( )

A抵御外邪的入侵   B病位的浅深   C疾病的不药而愈   D病情的轻重   E影响发病的证候类型

五、是非判断题

1、 邪气是泛指一切致病因素。( )

2、 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

3、 食复是指因饮食因素而复发病者。( )

4、 合病是指感受两种以上的邪气而发病。( )

六、简答题(或名词解释)

1、体质因素与发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七、论述题

1、试述发病的基本原理。

2、试述发病的类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正气;邪气。

2、正胜邪负;邪胜正负。

3、正气;邪气。

4、 邪未尽除;正虚未复。

5、 病邪潜伏;经过一定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

二、单项选择题

1、E2、A  3、B 4、A5、D6、E7、B  8、E

9、E10、B

三、双项选择题

1、AB2、AB  3、AB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E    3、ABC      4、ABCDE       5、 ABCD6、ACE      7、ACE

五、是非判断题

1、√ 2、√  3、√  4、×

六、简答题(或名词解释)(答题要点)

9、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体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对于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受性,影响对某些疾病的易发生性。②体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甚或决定某些疾患的证候类型。

10、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是:①余邪未尽;②正虚未复;③有损正助邪诱发因素。

七、论述题(答题要点)

1、(1)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2)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 正邪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2、常见的发病类型有:(A)感邪即发(B)徐发(C)伏而后发(D)继发(E)合病与并病(F)复发

5

※<第九章 病机>

一、单项选择题

1、病机理论源于( )。

A.《难经》B.《内经》  C.《诸病源候论》  D.《脉经》

2、邪正盛衰决定着()。

A.病证的寒热  B.脏腑的盛衰C.病证的虚实D.气血的盛衰

3、实证病机最根本的是( )

A.气血瘀滞B.脏腑功能亢进C.水液贮留D.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

4、“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的最确切病机是( )。

A.气机逆乱B.肝气上逆C.血随气升D.血随气结

5、阴阳互损多发生在何脏()。

A.心 B.脾 C.肾 D.肝

6、“湿浊内生”的病机特点为 ()。

A.脾运失常,水湿停聚B.外感湿邪,传入中焦

C.肺失宣降,水道不调D.气机郁滞,水湿内停

7、真热假寒证的病机是()。

A.阴盛格阳 B.阳盛格阴 C.阴损及阳 D.阳损及阴

8、吐下之余,定无完气,主要说明( )。

A.气随液脱 B.阴液干涸 C.气不生津 D.气不摄津

9、病人先有阴虚内热病症,以后又出现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其病机应是( )。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阳亡失 D.阳盛格阴

10、气陷的病理表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内脏下坠 B.腰腹胀满重坠 C.里急后重 D.久痢脱肛

二、双项选择题

1、关于津和液的区别,下列哪两种说法是错的()

A.津稀而液稠  B.液多分布于孔窍肌肉中  C.伤津未必脱液  D.津可充盈于血脉中  E.脱液主要是丢失水分

2、血虚常发生在哪些脏腑 ()

A.心B.肺C.女子胞D.脾胃E.肝

3、阳盛阴虚体质之人,病性易于发生何种转化(  )

A.热化B.燥化C.寒化D.湿化E.风化 

4、阴液亏损会累及阳气的哪些变化()

A.阳气被格拒在外B.阳气郁滞不畅C.阳气亢奋化火D.阳气生化不足E.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基本病机的是()

A.阴阳失调  B.精气血失常  C.津液代谢失常  D.脏腑功能失调  E.邪正盛衰

2、属于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有()。

A.气滞血瘀  B.气血两虚  C.气随血脱  D.气不摄血  E.气虚血瘀

3、风气内动的临床表现可见()。

A.震颤  B.眩晕  C.抽搐  D.肢体麻木  E.筋惕肉润

4、虚,指正气不足,主要表现有()

A.精气虚损功能减退  B.津血亏少功能衰弱  C.脏腑功能减退

D.经络功能减退 E.抗病能力低下

5、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有()。

A.体质强弱  B.病邪的性质  C.精神状态  D.生活、环境因素  E.治疗与护理方法

6、气机失调会引起哪些病理变化()。

A.水液停滞B.血行不畅C.血液亏虚D. 气滞精瘀E.虚火内生

7、导致出血的常见病机有()。

A.血脉受寒  B.气机郁滞  C.热入血脉  D.气虚不摄  E.痰湿阻滞

四、填空题

1、基本病机的主要包括哪些 、  、、 。

2、气滞可发生在多个脏腑,其中主要以、  和  多见。

3、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主要有、  、、  、  五种。

4、血虚是指 , ,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

5、外感病的传变形式主要有  、、  。

6、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 ,邪气侵袭是疾病发生的  。

五、是非判断题

1、“精气夺则虚”是指以正气虚损为主要表现的反映( )。

2、疾病的传变与转归取决于邪气的盛衰( )。

3、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中特殊的一类病机( )。

4、气逆证多见于肺、肝、胃( )。

5、风气内动就是由于邪热炽盛所致( )。

6、“火热内生”是由于阴虚,阴不制阳所致( )。

六、名词解释

1、邪正盛衰 2、风气内动 3、阴阳失调 4、气滞血瘀

七、问答题

1、如何理解“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2、试述阴阳失调的各种病机特点。

3、如何理解血瘀和瘀血的概念及关系。

4、试述风气内动的概念机理及证型分类。

5、试述气血关系失调的常见病机类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C 5、C 6、A 7、B 8、A9、A 10、C

二、双项选择题

1、BE 2、AE 3、AB 4、DE

三、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CDE 3、ABCDE 4、ABCDE 5、ABCDE 6、ABD 7、CD

四、填空题

1、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

2、肝;肺;脾胃

3、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

4、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

5、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

6、内在依据;重要条件

五、是非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6、错

六、名词解释

1、邪正盛衰: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2、风气内动: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即“内风”。

3、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1、 气滞血瘀: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七、问答题(答题要点)

1、“邪气盛则实”是指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因邪正相搏剧烈、反应明显,故临床出现一系列病理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证候;“精气夺则虚”是指以正气亏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因邪正斗争不剧烈、反应低 下,故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不足、衰退、虚弱的证候。

2、(1)阴阳偏盛:阳偏胜——阳盛而阴未虚;阴偏胜——阴盛而阳未虚。

(2)阴阳偏衰:阳偏衰——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阴偏衰——阴液不足,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

(3)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阳气虚损,累及阴液生化不足;阴损及阳——阴液不足,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

(4)阴阳格拒:阳盛格阴——阳气内郁,格阴于外;阴盛格阳——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5)阴阳亡失:亡阳——阳气暴脱;亡阴——阴液突然大量耗竭。

3、(1)概念:血瘀指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停滞的病理状态;瘀血指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病理产物。

(2)关系:血瘀是血行不畅所致,为病机概念,血瘀日久,易形成瘀血内生;瘀血是血瘀所致的病理产物,形成后又成为血瘀的原因,并加重血瘀的状态,为病因概念。

4、(1)概念: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以动摇不定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理状态。又可称“肝风内动”。

(2)机理:阳气亢逆变动,升动无制。

(3)证型分类: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

5、气滞血瘀——气的运行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气虚血瘀——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则瘀阻不行;气不摄血——因气虚,统摄血液的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致出血;气随血脱——在大出血的同时,气无所附而随之急剧散脱,形成气血并脱;气血两虚——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

5

※<第十章 防治原则>

一、填空题

1、治则在临床上的运用,体现了高度的 性和性。

2、正治与反治都是针对疾病的 而治的,同属于  的范畴。

3、《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逆者  ,从者 ”两种方法。 

4、反治法有  、 、  、 。

5、扶正适用于 或  的病症。

6、扶正祛邪治则在运用时应注意扶正 ,祛邪 。

7、三因制宜包括 、 和  。

8、根据因时制宜原则,春夏不宜过用 药 ,秋冬当慎用 药。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医养生学认为探索衰老机制的中心环节是()

 A肾中精气盛衰  B心肺功能状态

C肝肾功能状态  D肾中精气盛衰和脾的功能状态

2、下列哪项不属于顺时养生的是()

 A用寒远寒B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C春日饮食宜用辛甘微温之品  D秋日宜保持安宁心境,是神气收敛

3、下列哪项不是中医饮食养生所倡导的()

A药膳保健B注意饮食卫生

C提倡饮食有节  D强调高营养饮食

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原则属于( )

A标本同治B扶正祛邪  

C既病防变D调整阴阳

5、中医治病的主导思想是( )

A扶正祛邪B调理气血关系

C治病求本D三因制宜

6、“用热远热,用寒远寒”属于( )

A因时制宜B因人制宜

C因病制宜D因地制宜

7、疾病的标本,反映了疾病的( )

A虚与实  B重与轻

C本质与现象 D表与里

8、通因通用适用于下列哪种病症( )

A脾虚泄泻B肾虚泄泻

C食积泄泻D气虚泄泻

9、“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属于( )

A反治  B逆治

C从治 D以上都不是

10、属于从治法的是( )

A通因通用B热者寒之

C用寒远寒D攻补兼施

11、下述标本概念哪项说法不确切( )

A病因为本,症状为标  B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C外感病为本,内伤病为标 D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

12、符合“用热远热”观点的是(  ) 

A阳盛慎用热药  B虚热慎用热药

C春夏慎用热药  D假热慎用热药

13、下列哪个病证宜采用治其标的方法()

A脾虚泄泻B大吐血

C阴虚内热D食积泄泻、

14、素体阳虚感受寒邪用助阳解表法属( )

A治标 B治本

C三因制宜D标本兼治

15、“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

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

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

三、多项选择题

1、动形养生可达到:

A促进血液流畅 B舒筋活络 C调节情志变化 D怡神、静神  E协调脏腑功能活动

2、克服饮食偏嗜包括:

A防止饮食不洁 B食能以时 C克服饮食偏热偏寒 D药食结合 E避免五味偏嗜

1、 补何脏是药物养生的中心环节:

A肝  B脾  C心  D肺  E肾

2、 养静藏神制剂只与下列何项有关:

A心的生理特性 B真气状态 C肝的生理特性 D中气的状态 E肾的生理特性

3、 药膳的主要特点及运用要求是:

A以药为主 B以食为主 C药食结合 D因时制宜  E辨证施膳

4、 下列宜先治其标的病症是:

A抽搐 B大出血不止者 C慢性病又伴有外感者 D食积所致泄泻者 E尿闭

5、 “寒因寒用”适用于:

A寒热错杂证 B真热假寒证 C阳偏盛的实热证 D真寒假热证 E热厥

6、 “热因热用”适用于;

A真寒假热证 B寒热错杂证 C真热假寒证 D格阳证 E阴偏胜之实寒证

7、 “塞因塞用”适用于:

A阳明腑实证 B气郁腹胀 C阴虚便秘 D血枯经闭 E食滞腹胀

四、是非判断

1、补气时,以调补心肝为重点。( )

2、补血时,以调补心肝为重点。( )

3、气虚致血虚者,应以补气为主,辅以补血。(  )

4、血病在先,应以理血为主,所以气随血脱者,应先补血,病势缓后再进补气之剂。()

5、气闭者宜行气,气脱者宜升提固脱。( )

6、骨与髓之病,多从肾论治。(  )

7、脑之病常从肝、脾和心论治。(  )

8、脾之阴阳气血失调主要侧重于脾阳与脾气虚衰。(  )

9、脏病不可以治腑,当腑病可以治脏,例如膀胱虚寒证,温补肾阳则虚寒自除。( )

10、三因制宜是针对不同病因而治疗的法则。()

五、简答题(或名词解释)

1、治病求本2、因时制宜 3、治则与治法有何区别?

六、论述题

1、试述正治与反治的含义、适用范围、临床运用?两者有何异同?

2、标与本的含义?治标与治本的临床应用

3、试述扶正祛邪含义与临床应用。

4、何谓“三因制宜”?有何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原则性;普遍性

2、本质;治病求本

3、正治;反治

4、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5、虚证;真虚假实

6、不留邪;不伤正

7、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8、辛温发散;寒凉

二、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4、C  5、C6、A7、C  8、C

9、B10、A 11、C 12、C 13、B  14、D  15、B

三、多项选择题

1、ABDE     2、CE     3、BE     4、AB 5、CDE  6、ABCE    7、BE      8、AD      9、CD

四、是非判断题

1、√ 2、×  3、√  4、×  5、×6、  √7、×  8、  √  9、  ×  10、 ×

五、简答题(或名词解释)(答题要点)

1、治病求本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

2、因时制宜指根据不同季节的天时气候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和方药等的治疗原则  

3、治则与治法的区别:治则是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总的法则。治法是在一定治则指导下,针对具体证候所制定的具体治疗方法。治法较具体,灵活多样。但治法总是从属于一定的治疗原则,治则与治法同样体现了根据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

七、论述题(答题要点)

1、正治,是指采用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反治,是指顺从病症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正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反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吻合的病证,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正治与反治的异同点:⑴相同点:都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同属于治病求本的范畴;⑵不同点:正治适用于病变本质与其外在表现相一致的病证,而反治则适用于病变本质与临床征象不完全一致的病证。

2、标和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中医学中用来概括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治标与治本的临床应用有: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3、扶正,既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祛邪,既是去除病邪,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

扶祛邪的运用:(1)单独运用(2)同时运用(3)分先后运用

4、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在临床运用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5


附:

模拟试卷一

一、A型题:(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填入本题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行的基本概念,下列哪一项最确切?(  )

A.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B. 木、火、土、金、水五种材料

C.东、西、南、北、中五种方位  D. 木、火、土、金、水五种特性

E.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下列哪一项对人体的滋润作用较为明显()

A.精 B.津  C.液  D.阴液 E.血 

3、肝所藏的是( )

A.气 B.精  C.血D.津液E.神 

4、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五液”(  )

A.尿  B.涎 C.涕  D.唾  E.泪 

5、胃的经脉名称是下列中哪一项(  )

A.足太阳 B.手太阳  C.足阳明  D.手阳明  E.足少阳  

6、下列哪一项是心经在四肢的循行部位()

A.上肢内侧前缘B.下肢内侧前缘C.上肢内侧中线

D.下肢内侧中线E.上肢内侧后缘 

7、下列哪一项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

A.气B.血C.津 D.精  E.液 

8、下列哪一项既属于致病因素,又属于病理产物?(  )

A.七情  B.六yin C.瘀血 D.气郁 E.外伤 

9、下列哪一项是痰饮中的形质清稀者?( )

A.水B.湿  C.痰 D.饮 E.液  

10、下列哪一项属于“五行相乘”的理论()

A.母病其气有余,乘其子  B.子病其气有余,乘其母

C.其气有余而乘已所不胜  D.其气有余而乘已所胜

E.其气不及,则已所不胜,轻而侮之。 

11、下列可用来解释从冬至夏气候变化的是()

A.阴消阳长 B.阳消阴长C.阴阳交感 D.阴阳转化 E.阴阳消长 

12、下列哪一项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

A.先天精气 B.后天精气C.水谷精气D.自然清气 E.先天和后天精气 

13、下列哪一项是血在气的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

A.提供水谷精微 B.营养脏腑,促进气的生成

C.提供水谷精微和营养脏腑组织 D.化生精气E.化生津液 

14、下列哪一项是血虚补肾的理论依据(  )

A.肾阴为五脏阴液之本  B.肾精可化而为血  C.先天生后天

D.脾阳根于肾阳 E.肾阳为五脏阳气之本 

15、下列哪一项是直接推动血液循行的气( )

A.卫气 B.肺气C.宗气 D.元气E.心气 

16、下列哪一项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特征()

A.气化运动 B.气机升降C.气血充盈D.脏腑功能正常  E.经络功能正常 

17、参与津液生成的主要脏腑是下列哪一组(  )

A.脾胃、大小肠B.脾胃、小肠、三焦C.脾胃、肝、肾

D.肺、脾胃、肾 E.脾胃、肺、三焦 

18、痰的生成与贮存与哪两脏有关( )

A.肺与肝B.心包与三焦  C.脾与胃  D.脾与肾  E.肺与脾 

19、促进肺的滋润、宁静与内守作用的称( )

A.肺气 B.肺血  C.肺阳D.肺阴  E.脾阴 

20、人体情志发生之处和主宰者是(  )

A.心 B.肝C.肾  D.脑 E.胆 

21、下列关于血的论述中哪一项欠妥()

A.脾能裹血B.肺能生血C.心能行血  D.精能化血E.肝能藏血 

22、十二经脉中,同名的手、足阳经交接于下列中哪一项()

A.手指端B.足趾C.头面部  D.胸中E.腹部 

23、下列不属于督脉循行部位的是哪一项(  )

A.胞中B.脊柱C.季肋 D.脑E.肾 

24、将病因按其传变概括为三个途径的医家是谁?()

A.张景岳  B.张仲景 C.陈无择D.张从正E.巢元方 

25、根据《灵枢·本神》,心气虚可出现哪一种情志变化?( )

A.喜 B.怒C.思 D.悲 E.恐 

26、下列除何项外,均属于正气抗邪作用的体现?()

A.抵御外邪入侵  B.影响发病的证候类型C.促进病体的康复

D.疾病不药而自愈 E.导致体用失谐 

27、“至虚有盛候”,其疾病的本质属()

A.实证B.虚证C.虚转为实D.实转为虚  E.真虚假实 

28、通因通用,系指采用具有通利泻下作用的药物来治疗下列哪一病证?(  )

A.实证  B.虚证  C.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

D.具有通泻症状的虚证  E.虚实夹杂证 

29、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从而发挥了阴虚相火病机的医著是()

A.《景岳全书》B.《格致余论》C.《医贯》  D.《脾胃论》 E.《诸病源候论》 

30、下列中的认识何项为错?( )

A.一种病的病理过程中可反映出若干个证 B.治则的确立以辨证为前提

C.治法从属于一定的治则  D.一种病只能有一种治疗方法

E.复杂的病证,可以多种治法联合应用 

二、D型题:(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案,并将其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两项是引起肝乘脾的主要原因?( )()

A.肝的太过 B.脾的太过 C.脾的不及 D.肝的不及E.肝脾不和 

2、下列哪两脏具有固摄血液,贮藏血量而维持血行正常的作用()( )

A.脾  B.心 C.肝 D.肺 E.肾 

3、合称“气血生化之源”的是哪两个脏腑(  )(  )

A.心 B.肝  C.脾 D.胃  E.肺 

4、 以下脏腑与生理功能中,哪两项有关()(  )

A.三焦  B.小肠C.大肠D.主液E.主水 

5、下列哪几项属于阴阳跷脉的基本功能(  )( )

A.调节阳经气血  B.调节阴经气血C.主司眼睑开合

D.维系诸阴诸阳  E.主司肢节运动  

6、过逸是指( )(  )

A.长时期不参加劳动B.长时期不进行体育锻炼  C.患病适当休息

D.长时期脑力劳动  E.长时期足不出户 

7、根据阴阳的基本概念。下列哪两项可组成阴阳( )()

A.疏通发泄B.宣布升散  C.转运输送D.清肃下降  

E.凝聚成形 

8、下列哪两项治法可用于治疗阴阳偏盛(  )( )

A.寒者热之B.阳中求阴 C.阴中求阳D.热者寒之  

E.阳病治阴 

9、气不摄血病证,主要由何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 )

A.心B.肺  C.脾  D.肝E.肾 

10、下列中哪两种为顺应肺的生理特性的治法?(  )(  )

A.补气升提B.宣肺散邪C.苦温燥湿 D.降气宽胸E.甘寒生津 

三、X型题:(从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9分)

1、以下哪些是胃的生理功能( )

A.主受纳  B.主通降  C.主运化  D.主腐熟 E.主化物 

2、中医学中,把脾胃合称为(  )

A.水谷之海  B.太仓  C.后天之本  D.受盛之官  

E.气血生化之源 

3、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失常,可见哪些病理表现(  )

A.尿频  B.尿余沥  C.尿不畅  D.遗尿 E.尿失禁 

4、下列哪几项是经脉的连属部分(  )

A.经别 B.别络C.经筋  D.皮部  E.脏腑 

5、下列哪几项是任脉的循行部位()

A.胞中  B.会阴  C.胸腹正中线  D.咽候E.目眶下 

6、人体津液代谢的调节过程中,下列哪几个脏腑起着重要作用?()

A.心B.肺C.脾 D.肝 E.三焦 

7、影响大肠传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

A.肺气的下降 B.胃的降浊 C.肾的气化D.小肠的泌别清浊 E.三焦的气化 

8、以下关于“六腑”的说法,哪些欠妥?(  )

A.六腑都直接与水谷接触B.六腑为“泻而不藏”之腑  C.大多为中空之脏器D.参与水谷的消化或传导  E.“满而不实”为六腑生理特点 

9、要想做到早治防变,常与下列中的哪些因素有关?( )

A.医者能掌握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B.能早期发现病变苗头,做出正确诊断  C.患者能及早就医,不讳疾忌医D.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彻底的治疗 E.医学的发展水平在该病的治疗上有较好的方法 

四、填空题: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并使试题所叙述的内容正确无误。(本大题分8小题,共13分)

1、(本小题1分)

阴、阳维脉具有维系、联络全身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的作用。

2、(本小题1分)

六yin中,__________ 每多挟湿,____________ 易生风动血。

3、(本小题1分)

基本病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4、(本小题1分)

扶正与祛邪的合并使用,体现为_______________,适用于_______________的病证。

5、(本小题2分)

疠气形成和流行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本小题2分)

血和津液均属液态物质,其性质均属于_________,同为___________所化生,皆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作用。

7、(本小题2分)

亡阴病人_______________的功能衰竭,故汗出不止:亡阳的病人________________功能衰竭,故大汗淋漓。

继而气随津脱,病情会迅速恶化,所以治疗亡阴、亡阳时,必须重用___________药,以杜绝气与津的继续丢失。

8、(本小题3分)

奇恒之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脏器。

五、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各题。 (共15分)

1、(本小题2分)

何谓元气?

2、(本小题2分)

简述“脾主运化水谷”的含义。

3、(本小题2分)

何谓病因、病机?

4、(本小题3分)

何谓“天癸”?

5、(本小题3分)

何谓六yin的相兼性?

6、(本小题3分)

何谓肝风内动?

六、论述题:论述下列各题。要求要点明确、论述合理。 ( 共23分)

1、(本小题5分)

试述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含义。

2、(本小题7分)

七情致病,为何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

3、(本小题11分)

怎样理解在人体这个整体中,心的主宰地位与五脏作为中心的地位? 

模拟试卷二

一、A型题:(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后的()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 .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阴阳转化的范畴(  )

A.阴转化为阳  B.阳转化为阴C.寒极生热  D.热极生寒 E.阳胜则阴病 

2、下列哪一项属于按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

A.疏肝健脾法  B.健脾利水法C.补脾益肺法  D.清肝泻肺法E.泻火补水法  

3、抵御外邪侵袭有赖于气的哪一功能(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

4、下列哪一项是血液运行的动力( )

A.元气B.气化 C.脾胃之气 D.心气 E.肺气 

5、下列哪一脏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  )

A.心 B.肺 C.脾 D.肝E.肾 

6、气机的含义为( )

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

7、下列哪一项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

A.气B.血C.津D.精  E.液 

8、下列哪一项是治疗水肿常伍以行气药的理论依据( )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E.津能化气 

9、称为“后天之本”的脏是()

A.心 B.肝  C.脾D.肺  E.肾 

10、下列哪一项属于肾的生理功能( )

A.运化水液 B.通调水道C.主宰全身水液代谢D.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E.贮尿,排尿 

11、肺在液为(  )

A.唾B.涎 C.泪D.涕E.汗 

12、称为“华盖” 的脏是(  )

A.心B.肺C.脾  D.肝 E.肾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

A.十五别络B.胃之大络  C.浮络D.皮部 E.孙络

14、下列哪一项是督脉的基本功能( )

A.调节阳经气血B.调节阴经气血  C.交通一身阴阳  D.维系诸阴诸阳 E.主司眼睑开合

15、《难经》称为“飞门”的是( )

A.口 B.唇 C.齿 D.舌E.咽 

16、五脏与“五体”有着对应联系,肝在体合( )

A.皮B.肉  C.筋  D.骨 E.脉 

17、下列哪一项是痰饮中的形质清稀者?( )

A.水  B.湿  C.痰 D.饮 E.液 

18、易生风、动血的邪气是?(  )

A.风邪B.暑邪C.寒邪 D.燥邪 E.热邪 

19、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疠气形成的社会因素( )

A.战乱不停 B.气候反常 C.社会动荡不安D.生活极度贫困 E.工作环境恶劣 

20、下列哪一项称为续发性病因?(  )

A.过劳过逸  B.饮食失宜  C.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D.七情内伤E.跌打损伤 

21、下列除何项外,均属于邪气的范畴?(  )

A.六yin  B.疠气C.虫兽所伤D.体质虚弱  E.痰饮瘀血 

22、下列除何项外,均属于影响机体发病的外界环境因素?()

A.时令气候  B.地理环境C.生活居处D.工作环境 E.体质因素 

23、“大实有赢状”,其疾病本质属( )

A.实中夹虚B.虚中夹实C.实转为虚D.因虚致实 E.真实假虚 

24、何脏阴虚,则全身各种阴的功能都会减退?( )

A.心阴虚B.肺阴虚  C.脾阴虚 D.肝阴虚  E.肾阴虚

25、下列哪一项属气随血脱的临床表现?( )

A.身微热B.烦燥C.面色红  D.汗微出E.四肢厥冷 

26、就病变过程中矛盾主次关系而言,其标本之划分,下列何项为错?(  )

A.正气为本,邪气为标B.病因为标,症状为本  C.先病为本,后病为标

D.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  E.脏腑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 

27、自然界四季变化,人亦应之,故人冬季之脉多(  )

A.浮 B.沉C.大 D.滑E.弦 

28、参与津液生成的主要脏腑是下列哪一组( )

A.脾胃、大小肠B.脾胃、小肠、三焦  C.脾胃、肝、肾  D.肺、脾胃、肾E.脾胃、肺、三焦 

29、大便秘结,兼见胸满,喘咳是哪一对脏腑功能失调(  )

A.心与小肠B.肺与大肠  C.肾与膀胱D.肝与胆 E.脾与胃 

30、最易引起脱液的原因是( )

A.吐泻 B.大汗  C.气候干燥D.严重热病后期  E.长期不能进食 

二、D型题:(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案,并将其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9分)

1、血由哪两种成分组成(  )( )

A.清气 B.营气  C.肾精 D.元气E.津液 

2、下列哪两脏具有固摄血液,贮藏血量而维持血行正常的作用()()

A.脾  B.心 C.肝 D.肺  E.肾 

3、五脏中,哪两脏阴阳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 )( )

A.心B.肺  C.肝 D.脾E.肾 

4、以下脏腑与生理功能中,哪两项有关(  )(  )

A.三焦B.小肠C.大肠 D.主液E.主水 

5、耳的“开窍”与“寄窍”哪两个脏?( )( )

A.心  B.肺  C.脾  D.肝E.肾 

6、偏嗜饮酒是指( )( )

A.长期饮酒 B.饭后饮酒 C.过量饮酒  D.嗜饮白酒 E.嗜饮热酒 

7、六腑的生理特点可概括为( )(  )

A.泻而不藏B.满而不能实 C.藏而不泻D.实而不能满  E.实而能满 

8、以下哪两个名称与胆有关( )()

A.州都之官  B.中精之腑  C.孤府 D.中正之官E.受盛之官  

9、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也就是下列哪两方面矛盾斗争变化的过程?()()

A.情志因素  B.自然环境  C.邪气损正  D.社会环境 E.正气抗邪 

三、X型题:(从每道试题的备案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9分)

1、下列药性属阴者有(  )

A.发散  B.泻下  C.升提  D.收敛  E.渗利 

2、下列哪几个器官有接受容纳饮食水谷的功能(  )

A.胃B.大肠C.小肠D.三焦  E.脾 

3、下列哪几项是冲脉的基本功能( )

A.调节阳经气血B.维系诸阴诸阳  C.约束纵行诸脉  D.调节十二经气血  E.促进生殖 

4、属于基本病机的是(  )

A.气血失常病机 B.脏腑病机 C.三焦病机D.卫气营血病机  E.阴阳失调病机 

5、下列哪几项与推动血行有关(  )

A.心主血脉  B.肝主疏泄C.肾主气化  D.肺朝百脉 E.脾主统血 

6、房劳过度损伤肾精多见下列中哪几项?()

A.眩晕耳鸣 B.不孕不育C.精神萎靡 D.纳呆食少E.恶寒身痛 

7、以下属于证的有( )

A.脘痛  B.胃寒C.胃热D.胃脘喜按 E.纳少 

8、慎用温热药的体质有()

 A、阳虚之体B、阴虚之体  C、阳胜之体  D、阴胜之体  E、 痰湿之体

9、 下列属于阴阳互根关系的是( )

 A、孤阴不生,独阳不长B、阳为阴使,阴为阳守C、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D、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E、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四、填空题: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并使试题所叙述的内容正确无误。(本大题分10小题,共13分)

1、(本小题1分)

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2、(本小题1分)

津液虽同属水液,但在_____________ 、功能及其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又有一定的区别。

3、(本小题1分)

内伤病因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劳逸等。

4、(本小题4分)

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本小题1分)

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_______________、行于下肢外侧后缘的经脉是_____________。

6、(本小题 1分)

对各脏腑组织起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称为肾阳;对各脏腑组织起______________作用的称为肾阴。

7、(本小题1分)

中医眼科“五轮学说”中,上下眼睑属_____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___ 轮。

8、(本小题 1分)

痰饮的形质,有的直接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可以咳出,常称之为_______________:有

的视之不见,触之难及,闻之无声,仅凭症状来推求,称为________________ 。

9、(本小题2分)

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分7小题,共16分)

1、(本小题 2分)

何谓五行相生?其规律如何?

2、(本小题 2分)

简述“心藏神”的含义。

3、(本小题 2分)

何谓寒从中生

4、(本小题 2分)

简述“五行”的基本概念。

5、(本小题 2分)

何谓治则、治法?

6、(本小题 3分)

简述喉与肺的生理病理联系。

7、(本小题 3分)

学习中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治疾病,为什么要学习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六、论述题:论述下列各题。要求要点明确、论述合理。 (本大题分4小题,共23分)

1、(本小题5分)

为什么临床上强调三因制宜?

2、(本小题 5分)

试述气的生理功能。 

3、(本小题6分)

试述脾与胃的生理关系。

4、(本小题 7分)

七情致病特点有哪些? 

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将序号填入相应括号

内,每题1分。共20分)

1、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 )

A、《证类本草》  B、《神农本草》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2、金元时期,张从正被称为( )

A、寒凉派B、攻下派C、养阴派D、补土派

3、若以昼夜分阴阳,上午则为( )

A、阴中之阴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阳

4、下列哪项属于五行之中的“土行”( )

A、长B、收C、生D、化

5、〖ZK()根据五行生克规律,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土为水之所胜B、火为金之所胜C、水为火之所不胜D、木为水之所不胜

6、〖ZK()被称为“罢极之本”的是指哪一脏( )

A、心 B、肾 C、脾 D、肝

7、下列哪个器官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 )

A、髓 B、胆 C、脑 D、脉

8、五脏各有外候,其中肺之华在( )

A、面 B、皮毛C、唇 D、发

9、具有“泌别清浊”功能的脏腑是( )

A、胃B、小肠C、膀胱D、脾

10、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是( )

A、心阳 B、脾阳 C、肝阳 D、肾阳

11、“精血同源”指哪两脏的关系( )

A、肝与肾B、心与肾C、脾与肾D、心与肝

12、具有调节全身脏腑气机作用的是( )

A、脾与胃B、肝与肺C、肝与脾D、脾与肺

13、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为( )

A、宗气 B、营气C、元气D、卫气

14、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主要脏器是( )

A、脾、肝、肺B、肝、脾、肾C、肾、肺、肝D、脾、肺、肾

15、被称为“阴脉之海”是指( )

A、带脉B、督脉C、冲脉D、任脉

16、循行于下肢外侧后缘的是( )

A、足太阳经B、足阳明经C、足少阳经D、足厥阴经

17、外邪致病的先导指( )

A、寒邪B、暑邪C、风邪D、火邪

18、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邪的共同致病特点( )

A、上炎B、耗气C、动血D、伤津

19、在补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之品,属于( )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20、下列哪项既属病理产物,又属致病因素( )

A、疠气 B、七情内伤C、饮食劳逸D、瘀血

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并将序号填入相

应的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些属于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A、格拒、互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2、能防止体内出血的最主要脏器有( )

A、肺B、心C、肝D、肾E、脾

3、根据阴阳的基本特征、下列属于阳的有( )

A、温热的B、收敛的C、向上的  D、明亮的E、亢奋的

4、下列哪些属于金行()

A、悲 B、鼻 C、耳 D、秋 E、黑

5、情志致病、最易伤及的内脏有()

A、肾B、脾C、心D、肺E、肝

6、寒邪致病,可见哪些表现()

A、肢体疼痛  B、关节屈伸不利  C、病程缠绵  D、分泌物清冷  E、腠理闭塞

7、卫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推动功能活动 B、护卫肌表 C、调节腠理开合

D、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E、控制汗液的排泄

8、经络的生理功能有( )

A、沟通表里上下 B、联络脏腑组织 C、感应传导

D、运行气血  E、调节机能平衡

9、能促进大肠传导作用的有()

A、肺的肃降作用B、胆汁的排泄C、胃的降浊功能

D、肾的气化功能E、小肠的受盛化物

10、“塞因塞用”适应于( )

A、脾虚胀满  B、肝郁气胀  C、痰阻肺气不宣  D、血虚经闭 E、气虚便秘

三、名词术语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五行

2、心主神志

3、痰饮

4、肾主纳气

5、异病同治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中医学的主要特点是 和。

2、五行相生的次序为 ,相克的次序为。

3、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  、  、 、 方面。

4、脾和胃的关系可概括为  、、  。

5、肾所藏之精气分为  和,肾中精气盛衰的外在标志是  。

6、气为血之帅体现在 、 、。

7、六腑总的生理功能是  ,其生理特性为  。

8、与气生成相关的脏腑是  、、  。

9、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  、  。

10、中医学的预防思想体现在和。

11、六yin致病的共同特点有  、、季节性、地域性。

五、是非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每题1分,共10分)

1、第一部临床医学典籍是《诸病源候论》。( )

2、阴阳转化的条件在于“重”和“极”。( )

3、天癸是指有生殖作用的一种物质。( )

4、因三焦是人体中的一个腑,故称“孤府”。( )

5、膀胱的气化是隶属于肾的气化。( )

6、中医学中的“神”是指精神意识活动。( )

7、六yin致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 )

8、十二经脉流注次序中,足少阴肾经下传手少阳三焦经。( )

9、“水不涵木”属于母病及子的范围。( )

10、因汗孔具有调节呼吸作用,故又称“吸门”。( )

六、问答题(共15分)

1、试述心主血脉的含义及机理。(4分)

2、简述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6分)

3、何谓治则?中医学的基本治则主要有哪些?(5分)

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道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序

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25分)

1、中医学认为生命的本源物质是( )

A、精气B、血C、津D、液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行( )

A、甘 B、黄 C、长 D、中

3、寒饮中阻患者,因寒饮停滞而化热,属于( )。

A、阴阳消长 B、阴胜则阳病 C、阴阳格柜 D、阴阳转化

4、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病情加重多发生在(  )

A、中午 B、早晨 C、黄昏 D、夜半

5、中医治病,主要着眼于( )的异同。

A、病名 B、病症 C、病机 D、病位

6、“至虚有盛候”是指( )。

A、虚中挟实 B、实中挟虚 C、真实假虚 D、真虚假实

7、《尚书.洪范》将“金”的特性概括为(  )。

A、清肃 B、从革 C、收敛 D、洁净

8、“五志过极皆能生火”是金元时期的(  )提出来的。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东垣 D、朱丹溪

9、“气海”是指( )

A、肺 B、肾 C、膻中 D、命门

10、《素问.举痛论》说:“惊则( )”。

A、气逆 B、气下C、气乱D、气陷

11、最易导致肢体关节疼痛的病邪是(  )。

A、湿 B、寒 C、火 D、燥

12、“气血生化之源”是指(  )。

A、脾 B、肺 C、肾 D、肝

13、下列何症属于湿性趋下的表现(  )。

A、内脏下垂 B、下肢关节红肿 C、妇女带下D、小便短赤

14、在气机升降失常的病变中,尤以哪一对脏腑气机失常最为重要。( )

A、肝肺 B、脾胃 C、心肾 D、肺肾

15、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的是(  )

A、卫阳 B、心阳 C、脾阳 D、肾阳

16、具有受盛化物作用的脏腑是()

A、胃 B、小肠 C、大肠 D、脾

17、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是 (  )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交感与互藏 D、阴阳消长

18、下列哪项既属于五体之一又属于奇恒之府()。

A、脑 B、胆 C、筋 D、骨

19、易袭阳位的病邪是()

A、湿 B、风 C、燥 D、寒

20、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是()。

A、泻其有余 B、补其不足 C、补母泻子 D、抑强扶弱

21、冲脉又称()。

A、十二经脉之海 B、阳脉之海 C、阴脉之海 D、气海

2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三阳经()。

A、从脏走手 B、从手走头 C、从足走腹 D、从头走足

23、血的生成主要离不开气的()。

A、温煦作用 B、推动作用 C、气化作用 D、固摄作用

www.lindalemus.com/Article/

2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心为血海 B、脑为髓海  C、膻中为气海 D、胃为水谷之海

25、下列既属于病理产物又属于致病因素的是()。

A、血瘀  B、气滞  C、瘀血 D、虫积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道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最佳答案,并把它

们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导致五行相侮的主要原因是()。

A、气有余则制已所胜B、气有余则侮已所胜

C、其不及,则已所胜轻而侮之D、其不及已所不胜侮之

E、其不及母来侮之

2、下列作用属阳的有(  )。

A、上升的 B、活动的 C、化气的 D、成形的 E、兴奋的

3、易导致气逆的脏腑有(  )。

A、肺 B、肾 C、脾 D、胃 E、肝

4、易伤津耗气的病邪是(  )。

A、风B、暑C、湿  D、燥E、火热

5、临床治疗阴虚证常用的方法有(  )。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

6、情志致病最易伤及的内脏有(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7、大肠的传导作用主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胃的降浊B、小肠泌别清浊 C、肺气肃降D、肾的气化 E、脾的运化

8、生成“神”的物质基础是(  )。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9、决定正气强弱的因素是(  )。

A、体质 B、劳逸适当 C、精神状态 D、自然环境 E、人工免疫

10、邪正盛衰与下列哪些有关(  )。

A、疾病的发生B、疾病的发展变化  C、疾病的寒热  D、疾病的虚实 E、疾病的转归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六腑三焦的生理功能为  , 。

2、元气的组成,主要依赖  所化生,又赖  培育充养。

3、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与病理归于  ,分属于 ,其中特别与 关系密切。

4、“七冲门”中,太仓下口为  ,大肠与小肠会为  。

5、肝风内动主要是指 的病理状态。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 ,  , 。

6、肝与肾的关系表现为 、 和 。

7、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

8、精、气、神之间的关系表现在, , 和神驭精气四个方面。 

9、五脏总的生理特性是。

10、神的作用,主要有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和 。

11、经络系统是由  ,  ,  ,  组成。

12、根据相生规律确立的“益火补土”法,“益火”指  ,“补土”指  。

四、是非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皮肤有散气助呼吸的功能,故又称为气门。( )

2、因肺主呼吸之气,故临床上咳喘病证都从肺论治。( )

3、胆具有分泌和排泄胆汁的功能,故称其为中精之府。( )

4、阴维脉与阳维脉是相表里的两条经脉。( )

5、亢盛的阳气又称为“少火”。( )

6、体质偏阴者若调养不当,易发展为阳虚内寒的病理性体质。 ( )

7、因肾有主纳气的功能,故又称肾为气之根。( )

8、十二经脉中阴经皆不上行头面。( )

9、因为宗气可以贯心脉行气血,所以宗气又称为“血中之气”。 ( )

10、四季气候的变化体现了阴阳的消长转化。()

五、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孤府

2、湿浊内生

3、天癸

4、六yin

5、藏象

六、问答题(共15分)

1、试述反治法的含义,适应证及临床应用(7分)

2、何谓津液,津液代谢主要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试分析之。(8分)

【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一

一、A型题

1、E2、C3、C4、A 5、C 6、E 7、B 8、C9、D 10、D 11、A12、A13、D 14、B  15、E 16、A 17、A 18、E19、D20、A21、B 22、C 23、C  24、B 25、D 26、E 27、E28、C29、B 30、D

二、D型题

1、A C  2、AC  3、CD4、CD5、CE 6、AB7、BE 8、AD9、CD10、BD

三、X型题

1、ABD2、ACE3、ABCDE4、ACD5、ABCDE6、BCE 

7、AB8、ABE9、ABCD

四、填空题

1、阴经;阳经 

2、暑;火热 

3、邪正盛衰;阴阳失调

4、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正虚邪实  

5、自然气候反常;环境污染;饮食不洁;未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社会因素 

6、阴;水谷精微;滋润;濡养 

7、内守;卫外;益气固摄

8、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简答题(答题要点) 

1、 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 指脾对水谷消化及对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作用。

3、 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

4、 指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一种促进性机能发育成熟,并维持人体具有生殖功能的物质。

5、 指六yin邪气既可单独侵犯人体,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湿痹等。

6、 指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变化。又称“内风”。

六、论述题(答题要点)

1、 肝的主要生理有主疏泄,主藏血两方面。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具体表现在调畅气机,调畅情志,促进脾胃的运化,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等;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存血液和调节周身血量的作用。

2、 七情活动是以内脏精气为物质基础而分属于五脏。七情过激伤人,可损伤一个或多个脏

腑,然而最易损伤心、肝、脾三脏。因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三脏在人体生理活动和精神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学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五脏代表着人体的五大系统,人体所有组织器官都包括在五个系统之中。五大系统的整体作用只有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生机不息。因心藏神,主宰和协调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亦主宰人体的心理活动,故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之功能正常,既可表现为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正常,又可协调、整合各脏腑的功能活动,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模拟试卷二

一、A型题

1、E 2、C3、C4、D5、C 6、A 7、B 8、B9、C

10、C

11、D12、B13、D14、A15、B16、C17、D18、E19、E20、C21、D22、C23、E24、E 25、E26、B27、B28、A 29、B30、A

二、D型题

1、BE2、AC3、BE4、BD5、AE6、AC7、AD8、BD

9、CE

三、X型题

1、BDE  2、AC3、DE4、AE5、ABD6、AB7、BC9、BC

10、ABC

四、填空题

1、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2、性质性状;分布

3、七情内伤;饮食失宜

4、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组织器官;通行气血;营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机能平衡 

5、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

6、温煦、推动和制约阴寒作用; 滋润、濡养和制约阳热作用  

7、脾;肉轮;

8、有形之痰饮;无形之痰饮  

9、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

五、简答题(答题要点)

1、 指五行之间存在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作用。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 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指人体整个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藏神是指心有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3、 指体内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性病理产物积聚弥漫的病理变化。

4、 指构成客观世界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5、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治法是在一定治则指导下,针对疾病与证候制定的具体治疗方法。

6、 侯为肺之门户,其行呼吸,发声音正常取决于肺气和利,一旦肺气不足、肺阴亏损或外邪侵袭,均可影响侯的功能,导致呼吸、发声的异常。

7、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邪气作用人体,正气与之相争的结果。邪气侵入人体会沿着一定的途经传变,只有学习和掌握了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掌握传变规律,才能进一步做好对疾病的防治工作。

六、论述题(答题要点)

1、 因为三因制宜是根据不同的季节、地区和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制定出的治疗法则,既体现了中医治病的原则性,又不失其灵活性。临床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根据具体因素考虑 分析,区别对待,从而制定出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2、 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营养作用,气化作用。

3、 胃受纳水谷,脾运化水谷,纳运结合,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胃主降浊,脾主升清,升降相宜,水谷精微得以输布,糟粕得以下行,脏腑气机协调平衡;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

4、 (1)直接伤及内脏,不同的情志对各脏有不同影响,然而以心为主,所见病证以心、肝、脾和气血失调为多;(2)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3)七情异常波动可影响病情及预后。

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C  4、D  5、C  6、D7、B  8、B9、B10、D 

11、A  12、B  13、C  14、D  15、D  16、A  17、C 18、D 19、B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BCDE 2、CE 3、ACDE 4、ABD 5、BCE 6、ABDE 

7、BCDE 8、ABCDE9、ACD 10、ADE

三、名词解释

1、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 心主神志: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3、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较稠浊的为痰,较清稀的为饮,合称“痰饮”。

4、 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5、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证候,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四、填空题

1、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木、火、土、金、水、木;木、土、水、火、金、木

3、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和女子排卵行经

4、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

5、先天之精;后天之精;齿骨发

6、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7、传化物;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8、肾;脾胃;肺

9、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10、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11、外感性;相兼性

五、是非判断题

1、错2、对3、对4、错5、对6、错7、错8、错9、对10、错

六、问答题(答题要点)

1、(1)含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方面。(2)机理:心气的推动和心阳的温煦;心血的充盈;脉道的通利。

2、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治则有: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调整阴阳,调理脏腑功能,调理精气血津液,三因制宜。

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C 5、C 6、D 7、B  8、A 

9、C 10、C 11、B 12、A 13、C 14、A 15、D 16、B 17、C 18、D 19、B 20、D 21、A 22、B 23、C24、A 25、C

二、多项选择题

1、C 2、ABCE 3、ADE 4、BE 5、BD 6、ACD 7、ABCDE 8、ABCDE 9、AC 10、ABDE

三、填空题

1、通行诸气;运行水液

2、先天之精;后天之精

3、心;五脏;肾

4、幽门;阑门

5、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

6、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滋互制

7、四肢末端

8、气能生精摄精;精能化气;精气化神

9、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10、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11、经脉;络脉;经筋;皮部

12、温肾阳;补脾阳

四、是非判断题

1、错2、错3、错4、错  5、错6、对7、对8、错9、错10 、对

五、名词解释

1、孤府:指三焦,分布于胸腹腔中的一个“大府,”且和五脏无相表里络属关系,故称。

2、湿浊内生:“内生五邪”之一,又称“内湿”,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3、天癸: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作用。

4、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使人致病的外感病邪的总称。

5、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以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六、问答题(答题要点)

1、(1)含义: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又称“从治”。

(2)适应证: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完全吻合的病证。

(3)临床应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2、(1)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津液的生成与脾胃的运化、小肠主液、大肠主津的功能密切相关;津液的输布与排泄与肾的蒸腾气化、脾气的散精、肺的通调水道、三焦的决渎、肝的疏泄气机、大肠的传导功能密切相关。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