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冠状动脉微循环在心肌整体血供体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引起冠脉微循环障碍的原因主要可分为原位血栓形成和微栓子栓塞[8]:斑块中的脂质碎片、 基质成分及内皮细胞、 炎症细胞脱落、 血小板及白细胞黏附聚集均可造成微小血管栓塞,冠脉血管介入(PCI)治疗均可能导致微血管栓塞 ,使心肌灌注发生障碍 ,引起心肌缺血,在即刻或远期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并非仅有自发性的斑块破裂才导致微血管栓塞, 临床观察发现, 在血管介入治疗中, 几乎所有的患者均有致血栓物质的释出[9 ,10 ], 并可能形成微血管原位血栓的形成, 同样会导致心肌灌注发生障碍。因此, 防止及减少微栓塞发生和微血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目前研究认为在血栓的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结构的完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11],在原位血栓的形成过程中可能也与内皮功能障碍有关。因而采用向冠脉注射月桂酸钠的方法来诱发微血栓的形成[12]。月桂酸钠以往常被用于制造外周动脉的血栓栓塞模型[13,14],来评价研究抗血小板及抗血栓类药物的疗效及机理。由于月桂酸钠有强烈的内皮损伤作用 ,可造成血管内皮的脱落,甚至穿孔;注射 1mL (1gP L)月桂酸钠可以造成下肢动脉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并进一步发生坏疽[15]。在试验中我们发现在桂酸钠的作用下,冠脉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聚集,细胞器减少,细胞间紧密连接断裂增宽,血管腔挛缩狭窄。病理染色则显示在微血管处存在大量由胶原和纤维素构成的血栓形成。以上结果表明,月桂酸钠损伤内皮细胞,致使血管的完整性受损,内皮下基质暴露,诱发凝血,最终导致原位微血栓的形成。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TM)是由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产生,是蛋白C 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与血酶结合形成T-TM 复合物而激活蛋白C 系统,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 受体能加强T-TM 活化蛋白C,从而提示 TM 参与激活蛋白C 系统的过程。而另一方面TM 通过与活化的蛋白C 的结合还可以抑制活化蛋白 C 的活性,因而TM 在凝血和抗凝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往对TM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凝血和纤溶作用中,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M 可作为某些疾病血管内皮损伤的分子标志以检测血管内皮的损伤情况[16,17] 。在本实验中可见在术后1 天时模型组TM 含量既有明显升高,7 天时最高,至28 天时下降至术后一天水平。这可能与血栓局部炎症反应有一定联系。
总之,通过向冠状动脉内注射月桂酸钠的方法,可以成功构建大鼠冠脉微血栓的动物模型,其机制与月桂酸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化学性损伤,致内皮受损,内皮下基质成分暴露,管腔狭窄,血流变缓等因素有关。此外,做为参与血栓形成过程的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可作为一个有效的预测指标以观察内皮细胞的受损情况。深入研究冠脉微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对预防心肌缺血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此动物模型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微血栓的发生机制提供良好的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