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循循善诱,增加护理缺陷的教学力度 所谓的护理缺陷教学法,就是在进行护理操作的模拟操作过程中,设计一些有关的障碍,或者说给一些错误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已经熟悉了正规的护理技术操作的基础上来判断错误所在,实际上就是把这一项操作中由于未执行严格的操作规程所发生的后果进行全面地介绍,让护生潜意识里认识到护理技术正规操作的必要性。现以静脉输液法为例,将护理缺陷教学法介绍如下:
3.1 设置障碍 在静脉输液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如下障碍:用过期的溶液;用标签模糊的溶液;用瓶塞松动的溶液;用有沉淀、浑浊的溶液;用瓶口有破损的溶液;用输液卡和输液瓶内容不一致的溶液;用过期的输液器;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液面过高或过低;液体不滴。
3.2 找准原因 在识别出以上障碍的基础上,我们再将其发生的原因向护生进行全面的介绍:
3.2.1 无菌操作不严 操作前未洗手;抽吸药物方法不规范;配液室的环境不达标;注射部位未严格消毒。
3.2.2 执行医嘱错误 读错医嘱,包括药名、浓度、剂量、用法不准确。
3.2.3 执行错误医嘱 业务不熟悉,对错误的医嘱判断不力。
3.2.4 配液环节失误 不了解药物的配伍禁忌,导致药物浑浊或变质。
3.2.5 输液速度失控 未明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任意调节液体滴数,导致该快的不快、该慢的不慢。
3.2.6 未执行查对制度 未认真地检查所输液体及加入药物的质量,输入过期的、不纯的液体;操作前未查对床号、姓名,导致张冠李戴、东床西输。
3.2.7 沟通不到位 不事先向患者或家属讲解用药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如何寻求帮助的途径。
3.2.8 服务态度不佳 穿刺失败或液体外渗后,不向患者表示歉意,反而责怪患者的血管不好和抱怨患者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