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动态光散射(DLS)对聚集现象的鉴定
X 轴显示散射颗粒的粒径分布情况,Y 轴显示各粒径颗粒的散射光强度百分比(以最强的散射光强度作100%),溶液中同时存在粒径约为4.8 nm 和11.2 nm 的两种不同大小的颗粒,分别占约92.5%和7.5%。据文献报道天然IgG 的粒径大小约10 nm 左右,因hA21 的分子量仅为天然抗体的2/3,所以推测4.8 nm 应该代表hA21 抗体的单体形式,11.2 nm 应该是代表抗体的二聚或更高形式的聚集体。
3.3 SDS-PAGE 和间接ELISA 对聚集性质的鉴定
SDS-PAGE 结果显示,经HPSE 分离的三个峰和分离前的hA21 具有相同的电泳迁移率,表观分子量都约为150 kD,为抗体的单体形式,说明聚集体是通过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而形成。间接ELISA 结果显示收集的三个峰都具有抗原结合活性(图4b)。综合两者,表明hA21 具有可逆的聚集性质。
3.4 HPSE 检测温度和添加剂对聚集程度的影响
与4 溶液组中单体比例(63.9%)相比,4 加甘露醇组(64.1%)、37 溶液组(65.5%)单体比例均略有增加,提示加入甘露醇、升高温度可促使抗体解聚;而37 加甘露醇组单体比例增加较多(79.1%),提示温度升高同时含甘露醇的条件下抗体解聚更明显。
3.5 间接ELISA 比较温度和添加剂对抗体结合活性的影响
比较上述保存条件下相同浓度抗体活性变化,在4 时不同的溶液环境对抗体活性无明显影响,但在37 时结合活性增强,且此温度下含甘露醇组活性增加较明显,提示温度升高、含甘露醇时可增加抗体结合活性。
3.6 圆二色谱(D)分析抗体构象变化
蛋白聚集有可能引起构象的改变甚至导致变性,通过圆二色谱可对抗体的二级和三级结构进行检测。结合图5 结果选取聚集程度变化较大的两种情况作为代表,即保存在4加有甘露醇和保存在37加有甘露醇的两组样品。远紫外光谱可提示抗体二级结构有关信息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217 nm 处的负峰代表着大量的β-折叠结构的存在, 两组样品的光谱几乎一致,符合抗体结构含有大量β-折叠特点;近紫外光谱可提示抗体三级结构有关信息,具有292 nm 处的正值峰(和色氨酸有关)以及260 nm-290 nm 处的几处负值峰(和酪氨酸、苯丙氨酸有关),并且二硫键的变化信息反映在整个近紫外D 谱上,显示和远紫外光谱相比,两组样品的近紫外光谱差异略大,提示不同聚集情况下抗体可能主要涉及三级结构的变化。但总的来说,不同保存条件下抗体的二级构象和三级构象基本保持稳定。
3.7 分析抗体的聚集部位
将抗体酶解片段单链抗体(sFv)用HPSE S300 进行分析,三个峰的出峰时间分别为18.3 min,19.1 min 和20.0 min,对应的分子量约75 kD 、50 kD 和25 kD,分别代表sFv 的三聚、二聚和单体形式,即在相同的溶液环境中sFv 存在着与完整抗体相似的聚集趋势,说明聚集部位可能主要位于抗体的可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