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医院副院长夏术阶曾长期分管科研、教学,他强调说,医生在充分掌握“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还应有基本的临床思维和科研思维。这些科研思维能力就是不断总结和感悟,从临床工作实践中凝练出问题,再做研究,最终再回到临床应用中去。
发表论文理应是水到渠成
这样出来的医学论文,应当是水到渠成的。但是,眼下为了晋升职称,有的人完全脱离科学价值和临床实践,追求发表SCI论文演变成了终极目标。于是,这些发表的论文与临床无关,不仅占用了年轻医生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对提升临床业务能力几乎毫无贡献力,这也为滋生不良的学术氛围提供了“土壤”。
在许多老专家的眼里,医生科研应源于临床、源于千万次的实践,是探知和人类为战胜疾病的驱动。而作为科研成果载体之一的论文,更多的应是总结交流各自研究的结果和临床经验等,提高临床的诊治水平和对疾病的认识。年轻医生做个有心人,把接诊的每个疑难病人,都当做一个研究样本,仔细问诊,便会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耐得住寂寞,一路“追”下去,总结临床经验,发表论文就水到渠成了。
呼吁建立一个考核新机制
“要不是申报职称需要,我们不会花去大量的时间,写那些自己都认为对临床无太大意义的论文。”在采访中,许多年轻医生坦言,埋头论文写作是被逼无奈。
在上海,各三级大医院几乎均为大学附属医院,长期以来,医生的职称评定也归口管理,与相对应的大学教师、科研人员共用一个评价体系。而在这样的“普适”考评体系中,对申报者的科研论文、科研项目都有硬性量化要求。例如有的大学附属三级医院中的主治医师要晋升副主任医师(副高),在核心期刊发3篇论文是必备条件之一;副主任医师升主任医师,不仅论文的数量增加,而且在评审中SCI论文格外被看重,甚至成为比拼的主战场。而对医生临床技能的考核中,却因缺乏量化指标而被“弱化”医.学全.在.线网站www.lindalemus.com。
同样,让大医院的当家人备感纠结的是,无论是医院排行榜,各类科研课题的结题要求,还是评奖的标准,SCI论文都是必需的条件,可关乎医疗服务水平的指标,晋升标准里却鲜有提及。
呼唤建立一个更全面的对年轻医生的考核机制,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扎实临床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研究型医生,现在已成为医生群体里最大的呼声。
所幸的是,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开始积极探索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考核体系,对申报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职称的医生评审中,强化了临床技能的指标考核体系。在最近的评审现场,首次出现了让申报者当场读片、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等。尽管相关细则还待进一步完善,但是这一改变让年轻医生充满期待。与此同时,沪上一些大医院也开始借鉴国外经验,将临床、科研人员分门别类,改变以往医、教、研“一人挑”的模式,让年轻医生有时间做有兴趣且擅长的工作,以期实现“术业有专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