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某二本高校为激励老师们的科研热情,对科研论文实行了奖励政策。依惯例,论文要分出个三六九等,依级别奖励。因为该校的论文从未走出过国门,所以这些个三六九等完全按国内刊物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校级等。近几年有新毕业的博士入该校工作,造出了国外SCI论文,把“SCI”这一新鲜名词带进了校园,如何奖励成为学校一道难题。领导指示,要求作者确认国外SCI刊物在主办国属什么级别并提供证明,然后对照国内期刊相应级别发奖金,这反过来给作者也出了道难题,到哪儿搞证明?某作者恃才傲物,给领导打比喻,说SCI论文相当于体育界的奥运金牌,属世界级,高于国家级,但科技处上网调查后发现该作者论文发表的刊物是私有出版公司主办,认为没有级别,不能奖励。科技处为把证据做实又征询该校一些论文发得多的科研“权威”,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权威”掷地有声:“国外SCI算什么?国内期刊更难发!”
“权威”摆事实讲道理:“国外刊物公平且好发,英语好就行。国内期刊决定一篇论文的死活,首先看作者,其次看单位,最后再看内容。作者有来头,狗屎一堆都是香馍馍;单位很强势,文章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免检;既没来头又不强势的文章,如果不是被编辑狗眼看人低直接枪毙,就是叫审者以审小偷的方式用高倍显微镜审查。因此像我们这样的小单位,能够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要么全凭文章过硬,要么本身就显示了作者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据说这位在学校说一算一的科研“权威”每年都靠论文高产收获大把银子,那些靠上课挣超课时费的老师就是讲趴下、累死在讲台上,也挣不到该“权威”论文奖励的两成。该高校最后决定,除非作者能证明刊物级别,否则,国外SCI论文以象征性鼓励为主,一律按地厅级奖励医.学全.在.线网站www.lindalemus.com。
据说,中国高校发展在经历一场爆炸式数量扩张之后,开始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了(向GDP学的),985高校振臂高呼世界一流,二本高校大张旗鼓国内领先。“国外SCI算什么?国内期刊更难发!”体现了目前相当一部分国内各级别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质量观。提高质量和水平的前提是“识货”,也就是分得清质量好坏和水平高低。正如国内期刊不识别稿件的质量和水平,不知有什么法子打造世界一流杂志,国内高校在夜郎自大式质量观指导和引导下,不知走什么样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去奔向世界公认而不是自封的“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