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与C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2.3 3组子宫出血量及宫颈撕裂情况比较 C组子宫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子宫出血量也明显低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A组子宫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A组均无宫颈撕裂,B组有3例宫颈撕裂。见表2。表2 3组子宫出血及宫颈撕裂情况比较n=20 组别子宫出血量(ml,±s)宫颈撕裂[例(%)]A组126±26*0(0)B组210±34 3(15)C组120±30*0(0)
注:与B组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 A组不良反应3例(15%)主要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B组不良反应1例(5%),为过敏反应;C组不良反应2例(10%)主要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B组经抗过敏治疗后治愈。A组和C组不良反应较轻且短期消失,无需特殊治疗。3组复查肝功能均无损害。 3 讨论 中孕期,胎盘产生大量孕激素,子宫处于“抑制”状态,宫颈成熟度差,子宫充血,引产时诱发宫缩比较困难。除发动宫缩外,还需使宫颈达到一定程度的成熟、软化、扩张,才能使胎儿及附属物顺利排出。 3组1次性引流产成功率均较高,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组1次性引产成功率100%(20/20),利凡诺组1次性引产成功率95%(19/20),米非司酮和利凡诺联合组1次性引产成功率100%(20/20)。但是米非司酮和利凡诺联合组无论从注药至胎盘娩出时间还是总产程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利凡诺是一种强力杀菌剂,日本学者铃木武德等首先将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终止术,20世纪60年代后成为中孕引产最常用药物,利凡诺通过引起子宫收缩、杀死胎儿、胎盘组织变性和坏死等机制达到引产效果[1,2]。由于中期妊娠宫颈不成熟,致宫缩与宫颈扩张不同步,宫颈扩张的潜伏期延长[3]。
所以利凡诺引产常存在排胎时间长、诱发宫缩不协调等缺点。而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4]。它可竞争性的与体内的孕酮受体结合,使体内孕激素不能发挥作用,解除孕激素对子宫的抑制性,同时可增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加强节律性宫缩,故加快了引产时间。
从表2可以看出3组子宫出血及宫颈撕裂情况,C组和A组子宫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C组和A组宫颈撕裂低于B组,米非司酮可使宫颈组织胶原降解至宫颈成熟、扩张。口服48 h后在光镜下可见子宫颈组织胶原纤维降解发展为胶原溶解。此外在宫颈组织中还可见到明显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类似急性炎症现象。上述形态学的变化,说明米非司酮作用起到与足月妊娠分娩自然生理过程相似的宫颈成熟扩张变化,从而启动分娩[5]。米非司酮使宫颈胶原纤维降解的同时也增强了子宫肌层的活动性。而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加强宫缩,利于胎儿娩出,减少出血。米非司酮和利凡诺联合应用并没有增加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