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系统性健康教育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遵医行为 2005年3月至2007年2月对我科住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0例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并与同期住院的行常规健康宣教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比较,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经B型超声或静脉造影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我科住院治疗,出院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能自愿、自行填写量表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4±8)岁;试验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3±8)岁。2组年龄、性别比、职业、文化程度、用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住院期间不定时向患者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包括常见诱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巩固治疗及定期复查。试验组患者人院后,由专人负责,采用深入访谈法,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健康教育的标准计划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再按劳伦斯•格林提出的PRECEDEPROCEED模式,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订教育培训计划,在住院期间分4个阶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第一阶段:了解病史及其个性特征,采用良好的沟通方式,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第二阶段:在良好护患关系基础上,帮助患者建立健康信念模式,即对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的认知,对遵医行为益处和障碍的认知;第三阶段:提高患者对健康相关行为的益处和障碍的认知;第四阶段:患者出院前1 d详细讲解遵医用药与疾病的预后和巩固治疗的关系以及定期复查、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教育形式采取一对一方式,并配合阅读宣传册,集中观看录像,组织小讲座,与病友交谈以及浏览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形式,定期评估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不断修正教育计划医.学全.在.线网站www.lindalemus.com。
1.3 效果评价 1.3.1 住院期间评价:使用自行设计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调查表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患者出院前1~3 d,由专人进行调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调查表包括20个题目,答对16个以上为对疾病认知。 1.3.2 出院后评价: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遵医行为调查。遵医行为即患者在求医后其行为(检查、服药、饮食、治疗等)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2]。遵医行为测量内容包括按医嘱用药、不滥用药物、避免久站及卧床时间过长、定期复查、坚持穿循序减压袜等遵医行为的5个项目。试验组随访到46例,对照组随访到41例,比较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