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医药文化的现实体现
自古至今,中医药文化反映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早在上古时代,就有黄帝与岐伯、雷公医学问答的传说,故后人成《内经》一书,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由于中国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本原的一致性,因此,中国文人具有“儒医合一”的特点,“不为良相救国,便作良医救民”成为古代文人一个共同的人生坐标,既反映了中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政治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一致与互通。汉时张仲景为长沙太守,同时治病救人,作《伤寒论》而成为千古医圣;汉代华佗,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征召到部队为官,但他拒绝就职,而是潜心医学,终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成为中医史一代大家;唐代孙思邈,数次拒绝了隋唐两代朝廷授官,将百年人生献给中医药事业而成药王;晋代皇甫谧,曾受到晋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上疏辞请不就;元代朱丹溪,青年时代毅然放弃科举,专心致力医学,得金元三大家之精旨;明代李时珍,少年时代弃科举而从医,著成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
另一方面,古代文人的文学创作中都包含着丰富的中医药内容。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有扁鹊指导弟子子阳、子豹施行针灸、药熨等术治疗虢太子厥的记载,借此可略见自古以来医学教育就十分注重实践。《红楼梦》可谓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有大量篇幅描述中医药文化的内容,从这些内容来看,作者曹雪芹对中医理论有很深的造诣,对疾病的描述,堪称专业。古典诗歌创作亦是如此,从《诗经》《楚辞》始,历代诗歌创作中都有中医药内容,单就唐宋两代,单纯吟咏医药的诗歌就不下百首,内容广泛,无所不包,形象生动,独具情趣。《诗经》记录药物二十余种,这些药一直到今天还是常用的中药。宋人刘敞的《采紫苏》,用艺术的形式向人们介绍采食紫苏的方法与功效,真实反映了民间端午前后采食紫苏之民俗。而孔平仲《常父寄半夏》一诗,形象地描写了诸子年幼无知,见有人寄来半夏,争而食之,引起轻度中毒,诗人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告诉人们,半夏有毒,非制而不可食的医药常识。南宋伟大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有二首《定风波》词,共嵌入十四位中药名,写得颇有情趣,如“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之句,嵌入“木香,禹余粮”二味中药名,写景抒情,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生活中,古人常用芳香的芍药来象征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