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范文: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平片与CT片对比分析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CT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head, ANFH)又称无菌性坏死,是一种常见病,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有利于早期治疗,维持关节功能。笔者收集了2000年5月~2009年4月共32例确诊为ANFH患者的CT和X线平片,并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提高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32例中,男25例,女7例;年龄29~70岁,平均51.1岁;单侧发病23例,双侧发病9例,共41髋;病程3个月~5年。主要临床表现为髋关节疼痛,间歇性跛行并进行性加重,下肢酸痛不适;查体患侧腹股沟深压痛,4字实验阳性。其中有髋关节外伤史13例,长期大量服用激素10例,酗酒5年以上6例,无明显病因3例。
2.方法 本组32例患者均进行双髋关节X线平片和CT检查。采用MX8000螺旋CT机,患者取仰卧位,两前臂上举,扫描范围从两侧髋臼上缘至股骨颈连续扫描,层厚5 mm,间隔5 mm。
3.分期标准 目前国际上对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方法很多。本组病例参照Froberg等1996年提出的6期分期标准[1],将X线、CT各分 0~V期。X线分期:0期,正常;Ⅰ期,骨小梁模糊或轻度骨质疏松;Ⅱ期,斑片状骨硬化及不规则透亮区;Ⅲ期,骨硬化及透亮区附近出现新月征;Ⅳ期,大块骨碎裂、塌陷及股骨头不完整;Ⅴ期:合并退行性骨关节病及关节间隙狭窄。CT分期:0期,正常;Ⅰ期,骨小梁星芒结构增粗、扭曲变形及斑片状高密度硬化区和骨质疏松;Ⅱ期,斑片状骨硬化及囊状透亮区,骨小梁星芒结构消失;Ⅲ期,在Ⅱ期基础上出现新月征及轻度骨碎裂和关节面微陷;Ⅳ期,明显骨碎裂及关节面塌陷致股骨头失去完整性;Ⅴ期,合并股骨头肥大畸形,髋臼缘增生及关节间隙狭窄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
4.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结 果
1.32例患者64侧髋关节中,X线平片检查发现21例患者25侧髋关节有病变,其中双侧髋关节病变者4例,无阳性发现39侧髋关节,病变发现率为39%(25/64)。CT检查发现32例患者41侧髋关节有病变,其中双侧髋关节病变有5例,病变发现率为64%(41/64)。X线与CT分期结果见表1。表1 X线与CT分期情况
2.32例患者中CT发现早期ANFH(I~III)共34个股骨头,发现率约为53.1%,其中I期ANFH的发现率约为15.6%(10/64)。X线片中 I期ANFH的发现率为0,早期ANFH的总发现率约为28.1%(18/64)。经卡方检验,CT与X片对I期ANFH的发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7,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