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及影像学证实的局部晚期NSCLC初治患者(UICC1997分期标准,除外N3及恶性胸水),医学原因不能手术,或在技术上手术不能切除; (2)年龄18~70岁; (3)卡氏评分(KPS)≥70; (4)确诊前半年体质量减轻小于原体质量的5%; (5)无严重的可能影响治疗计划按期完成的内科疾病; (6)治疗过程中出现远地转移和其他内科疾病导致治疗计划不能按期完成者剔除。
1.2 一般资料 63例局部晚期NSCLC初治患者随机分成单放组(三维适形单纯放射治疗组)和同期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多西他赛同期化疗组)。单放组30例(男19例,女11例),中位年龄47岁;临床分期: IIIA期12例,IIIB期18例;病理类型:鳞癌14例,腺癌16例。同期组33例(男21例,女12例),中位年龄49岁;临床分期: IIIA期14例, IIIB期19例;病理类型:鳞癌11例,腺癌22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疾病及放化疗禁忌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其一般情况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3 治疗方法 单放组: 所有病人均给予三维适形放疗(3DCRT),采用拓能公司的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系统(3DTPS)和电动多叶光栅,西门子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照射, 2.0 Gy/次,30~35min/次,6~7周完成。照射36~40 Gy时复查CT,根据肿瘤缩小程度改野,再次制定治疗计划,总剂量60~70 Gy。两组患者出现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加照锁骨上野,DT 60~70 Gy/30~35次。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机,扫描层厚5 mm。将CT扫描的资料传输到TOPSLANE公司WIMRT适形放疗计划系统,进行图像三维重建, 再由两名以上医师(必要时请CT医师共同参与)和物理师共同确认并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区(CTV),确定计划靶区(PTV),并逐层勾画邻近敏感器官如正常肺、脊髓、食管等。根据临床靶区三维图像,通过射野方向观(BEV)及医师方向观(DEV)设4~6个共面、非共面射野,设置每个野剂量权重,同时满足临床治疗的可操作性,全部计划经组织非均匀性校正。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等剂量曲线和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等综合评价确定治疗计划,计算其剂量分布,给出PTV、肺和脊髓的DVH,再从肺、肝和脊髓的DVH,计算出它们的NTCP,通过调整各个照射野的入射角度、权重等,在保证关键器官的NTCP分别<5%和2%、PTV均匀性为处方剂量的±5%、双肺超过20 Gy的体积(V20)<25%、脊髓的剂量<45Gy的同时,使90%的等剂量面包含全部PTV,且PTV内的最大剂量不超过110%。
同期组:采用与单放组同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于放疗开始的第1天行同期化疗,采用TP方案:国产多西他赛(多帕菲,山东齐鲁制药厂产品)75 mg/m2静脉滴注dl;顺铂75 mg/m2静脉滴注d1;每28天重复,共2周期。每例至少化疗2个周期以上。
两组放疗结束后加2~ 4周期巩固化疗,方案同前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
1.4 疗效评价 放射治疗结束后2个月复查胸部CT进行近期疗效评价。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客观疗效的判定[2]:完全缓解(CR)为肿瘤完全消退;部分缓解(PR)为肿瘤消退>50%;无变化(NR)为肿瘤消退<50%或增大<25%;病变进展(PD)为肿瘤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观察1、2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
1.5 毒副作用评定 放射治疗反应按放射治疗开始之日算起90 d内出现的放射反应为早期放射反应, 90 d后出现的放射反应为后期放射反应。早期和后期放射反应观察器官包括肺、食管、骨髓、脊髓、心脏和皮肤。评价标准参照RTOG早期放射反应评价标准和RTOG/EORTC后期放射反应评价标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