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范文:针灸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75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针灸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一种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根炎,因其典型症状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肌肉瘫痪,所以又称为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周围性面瘫发病突然,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不能做皱额、闭目、耸鼻、鼓颊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少数患者于病前几日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病前常有受惊、受潮、吹风史。常见体征为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状。近20年来,笔者采用针灸加电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0例患者均发病一周内来就诊,其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18~75岁,其中18~25岁20例,26~45岁72例,46~65岁60例;风寒袭络型110例,风热袭络型40例。接诊时病程最短1天,最长5天,平均2.5天。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起病突然,春秋两季多发,常有感冒病史,一侧面颊、耳后完骨处疼痛;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一侧眼睛流泪,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不能鼓腮、露齿等;CT检查显示颅脑正常。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如脑干病变、手术损伤、腮腺病变、中耳炎、听神经瘤)。
1.3 临床症状及体征 患侧乳突区有疼痛50例,面部麻木感144例,一侧眼睛闭合困难144例,口角歪斜150例,不能皱眉144例,体检:一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一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时漏气。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灸加电针结合疗法:(1)取穴:患侧:阳白透鱼腰,瞳子髎,四白,地仓透颊车,牵正,合谷。耳后疼痛加翳风。(2)手法:采用针刺手法仪A平补平泻法,轻浅刺激,以患者能承受为宜。留针30 min。隔日一次,5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不用手法仪,其取穴,疗程,观察均同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服用地巴唑片10 mg,一日3次医.学全.在.线网站www.lindalemus.com。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周围性面瘫疗效标准。治愈:闭眼好,额纹及两侧鼻唇沟对称,鼓腮、露齿无障碍;有效:额纹及鼻唇沟基本纠正,闭眼及露齿轻度障碍;未愈:额纹及两侧鼻唇沟明显不对称鼓腮、露齿严重障碍。
2.2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中,治疗组治愈70例,治愈率92.1%对照组治愈54例,治愈率73%,经χ2检验,χ2=4.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97.4%,对照组总有效率94.6%,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针灸加电针可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