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费论文:例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的分离培养及药敏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对4例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患者的分离培养、分群及药敏分析,提高我们对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的检测水平,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先后分离出的4株脑膜炎奈瑟氏菌的鉴定、分群及药敏分析。结果:青霉素S2/4;头孢曲松S4/4;环丙沙星S2/4;复方新诺明S0/4。结论: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者首先头孢曲松预防流脑。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氏菌C群;分离鉴定;药敏分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脑膜炎奈瑟氏菌有13种血清群,我国致病的血清群一直以A群为主,B、C、Y、W135群仅有散在发病,但近年来我国检出的B、C群所致病例有增多迹象[1]。
1 标本来源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先后对疑为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的患者进行了血液、脑脊液等标本的涂片染色、培养加药敏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
1.2 方法
1.2.2 仪器试剂 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NHI奈瑟菌嗜血杆菌鉴定卡,血液、脑脊液的双相增菌液均为法国梅里埃公司产品; A、B、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分群试剂(单克隆抗体)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1.2.3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肺炎链球菌ATCC49619;评定判断参照2007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1.2.4 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临床疑为流脑的发热患者抽取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培养阳性进行NHI奈瑟菌嗜血杆菌鉴定卡上机鉴定,并用A、B、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分群试剂(单克隆抗体) 进行凝集分群;药敏试验KB法:5%绵羊血的MH琼脂(5%二氧化碳环境)。
2 结果
4例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的分离培养均来源于血培养,脑脊液培养7 d均为阴性;药敏结果:青霉素S2/4;头孢曲松S4/4;环丙沙星S2/4;复方新诺明S0/4。
3 讨论
脑膜炎是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发病潜伏期为2 d~10 d,平均4 d左右。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本病病死率较高,过去在50%以上,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病死率已大幅度下降,但仍维持在8%~15%的较高水平[2]。
脑膜炎奈瑟氏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冬春季节是流脑高发季节气温较低,并可产生自溶酶,在体外易自溶而死亡,给分离培养脑膜炎奈瑟氏菌带来困难。故脑脊液培养4例均为阴性主要是因季节气温较低,脑脊液采集量少,脑膜炎奈瑟氏菌很快自溶死亡。
从4例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的药敏分析,头孢曲松敏感;复方新诺明(SMZ)的耐药明显;环丙沙星、青霉素均也有2株耐药。所以在冬春流脑高发季节预防流脑药物SMZ不能起预防作用。
13种血清群脑膜炎奈瑟氏菌中致病力:C>B>Y>A,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致病力最强,发病后病死率高,易产生脑膜炎后遗症。我院4例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的患者年龄在15岁~17岁之间,检测培养在脑膜炎发病败血症期和及时的治疗,所以无一人死亡,无留有后遗症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
【参考文献】
[1] 胡绪敬.中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3):136139.
[2] 李德好.膜炎奈瑟氏菌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性监测[J].疾病监测,1996,11(1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