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2疗程治疗的效果比较见表。痊愈者HANS组和针刺组分别为21例和11例,两组痊愈率经统计学处理X2=5.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用韩氏穴位电刺激疗法,治愈率显著高于针刺组。典型病例:女,41岁,初诊日期2003年11月18日。主诉:左侧面瘫1周,在神经内科常规输液,每日1次,耳后疼痛症状消失。查:右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闭眼时眼裂 2mm,鼻唇沟变浅,右口角下垂并歪向左侧,不能皱眉,耸鼻,鼓颊,露齿,饮食有食物滞留,心肺(-), 血压120/83mmHg千帕,脉弦,舌苔薄白,诊断为右侧周围性面瘫,评分为9分。
选4对穴位:地仓、颊车、下关、翳风、阳白、四白、合谷、劳宫,穴位皮肤用酒精棉球擦 净,贴上自黏电极片,连接LH402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选调幅2/100 Hz疏密(Am)波,电流强度在8~20mA范围内,每次30分钟,每日1次,治疗7次痊愈。
讨论
韩氏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疗法,是在电针、经皮神经电刺激和针刺止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采用恒流刺激通过皮肤电极刺激穴位,以代替手法捻针,产生与针刺相似或更好的疗效。本病多由风寒之邪乘虚侵袭,以致经气阻滞,筋脉纵缓不收而发病[5]。现代医学认为可能是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所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面神经麻痹。通过低频电脉冲刺激,通经活络之功效。疏密波可刺激眼轮匝肌并带动额肌的收缩,使额部早日恢复。刺激上唇肌、口轮匝肌、提口角肌的收缩,纠正角歪斜[6]。针刺有抗炎和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故本疗法也可减轻面神经水肿,针刺患部产生弱刺激,可使面神经产生兴奋,增加肌纤维收缩,从而达到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症状[7],经皮电刺激可增强此疗效。
【参考文献】
1 郭踽.针灸治疗面瘫48例.辽宁中医杂忐,2005(1):66
2 李黄彤,朱秋霞.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近况.中医文献杂志,2005(1):54~56
3 郑方,邓迥封,主编.疼痛治疗学.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64
4 吴鎏桢,崔彩莲,韩济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对75例海洛因戒断者心率的影响.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6,2(2):98~102
5 张友堂.针药并用治疗面神经42例.中医药学报,2000,28(130):50~51
6 扬丽霞,周贤刚.电针在周围性面瘫中的灵活应用.中国针灸,2004,24(11):803~804
7 曹海.针药并举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176例.中医函授通讯,199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