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受精、原核形态学及原核构型的评估
取卵4~6h后对成熟卵子进行受精,16~18h后对卵母细胞的受精情况进行检查。在本研究中,当有两个清晰的原核出现时,确认为卵母细胞已受精。并对合子原核进行评分[6],同时评估原核与极体的构型关系。
对原核构型的评估采用如下方法:将合子置于覆盖石蜡油的MHTF微滴中,用一根细玻璃管轻轻拨动使其旋转,以便使极体位于6点钟的位置且原核清晰可见,不重叠。这项操作总共不超过15s,且对胚胎不会造成损伤。对原核的构型及形态学进行分析并记录,在原核构型的基础上分为以下四种类型:PN1、PN2、PN3和PN4。PN1型合子其构型为两原核位于10:20或03:50的位置,PN2型合子其构型为两原核位于01:40或08:10的位置,PN3型合子其构型为两原核位于06:00或12:30的位置,PN4型合子其构型为两原核位于02:45或09:15的位置。
在移植入子宫之前,我们对以上种类合子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分别对受精后24~26、48、72及120h后的胚胎发育进行评估。根据第3天胚胎的形态学特征进行移植胚胎的选择,在有多余可供选择胚胎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某一种原核构型和早期卵裂的胚胎,后移入子宫,同时进行黄体支持。
在移植后14d,对血hCG水平进行测定,阳性者定为生化妊娠;移植后25~30d,在B超下鉴定是否有孕囊及胎心出现,均有则视为临床妊娠。
1.3 数据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四种不同构型来源的胚胎早期卵裂、优质胚胎、囊胚率的比较
1 375个卵母细胞中,正常受精的有1 032个(除去未成熟、未受精及异常受精的卵子)纳入本研究。在IVF和ICSI病人之间,不同原核构型的比例、受精、卵裂、优胚率及种植怀孕率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中可以看出:合子原核构型主要有四种,依次为PN1(29.58%),PN2(27.67%),PN3(22.38%)及PN4(20.37%)。与PN2,PN3相比,PN1,PN4来源的胚胎其早期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率均显著增加(P<0.05),PN2和PN3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2.2 原核构型、早期卵裂与种植率和怀孕率之间的关系
不同原核构型的合子,其早期卵裂率与种植率和怀孕率之间的关系如表2所示,由表中可以看出,与PN2、PN3构型的合子相比,PN1和PN4构型的合子其早期卵裂率显著增高(P<0.05),移植PN1、PN4构型和早期卵裂的胚胎其种植率和怀孕率均显著升高(P<0.05)。PN2和PN3之间各项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1 四种不同构型来源的胚胎早期卵裂、优质胚胎、囊胚率的比较注:与PN2相比^P<0.05,与PN3相比△P<0.05表2 原核构型、早期卵裂与种植率和怀孕率之间的关系注:与PN2相比^P<0.05,与PN3相比△P<0.05
3 讨论
胚胎在子宫中能否进行着床并发育,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胚胎质量的好坏,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及胚胎的染色体倍性等遗传学因素是否正常等[7],选择什么样的胚胎进行移植是关系到IVF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能够预示胚胎发育潜力的一些标准变的越来越重要。因而有很多学者从多方面探索一些与胚胎发育和妊娠有关的因素,如受精卵原核的形态及核仁分布及多少,胚胎卵裂的时间,原核与极体的构型关系及是否出现胞浆晕,第3天8细胞胚胎的数量及胚胎的碎片程度等[8]。其中方丛(2006)研究表明移植早期卵裂胚胎可以提高IVFET的成功率,并提高妊娠率[9]。由于原核对胚胎的进一步发育及种植和怀孕有一定的预示作用,所以在近来的一些研究中,原核的形态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卵裂之前,原核必须平行于极体[10],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原核的构型对卵裂的发生一定存在某种作用,已报道在合子卵裂前,原核将向第二极体方向旋转为合子卵裂做好准备[11]。因此,本实验通过原核构型与早期卵裂来评估胚胎的质量,以期提高试管婴儿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