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分析方法 由于不同的作者在发表数据时多采用原始均分和T值均分两种不同的形式。我们为了统一数据格式,根据T分转换原理(T=50+10(X-M)/SD)采用公式MT=50+10(M原始-M常模)/SD及ST=S原始√10/SD把原始均分其标准差根据不同性别的常模各自转化为T值均分及其标准差。
根据效应量计算方法:实验组与控制组均值之差除以两组的联合标准差,求出各项研究在13个因子上的效应值。本研究将33项研究成果作为实验组,将全国常模作为控制组(根据心理测验原理,常模T分均值应为50,标准差为10)。在求出效应值的基础上,对上述六种神经症进行方差分析,并通过组间均值的多重比较,检验不同神经症间MMPI各因子的显著性差异和序列关系。
用欧氏平方距离对13个变量进行R聚类,定量确定变量的亲疏关系。以聚类分析后新组合的因子作为变量,对六种神经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均值比较,检验六种神经症在新变量间的显著差异和序列关系。
2 结果
21 效应量值 在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中,一般规定效应量值在020左右为低水平,050左右为中等水平,080以上为高水平。从表1可以看出,六种神经症的13个因子的平均效应值都处于中高水平。从各个因子分析,13个因子中除L、K、Mf及Ma外,其它各因子都处于中高水平,尤其是Hs、D、Hy、Pd、Pa、Pt等因子。表1 六种神经症的加权d均值及方差分析结果疾病 表中的抑郁指抑郁性神经症,以下相同。
22 六种神经症MMPI各因子的比较 对六种神经症进行方差分析,各种神经症在Hy、Hs、Si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又以Si差异最为显著(P<0001)。对各种神经症的d值进行多重均值比较,疑病症、焦虑症及抑郁性神经症的Hs因子都显著高于恐怖症和强迫症(疑病症P<001;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P<005);疑病症在疑病因子上得分最高,但与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及癔症的差异不显著;抑郁性神经症在D因子上显著高于强迫症和癔症(P<005);在Si因子上,恐怖症在0001水平上显著高于强迫症和癔症,在001水平上显著高于焦虑症和疑病症,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抑郁性神经症。六种神经症13个因子的平均效应值排序情况(见表2)。疑病症除D、Pt、Si三个因子外,其它八个临床量表都排在首位;焦虑症的Pt因子、恐怖症的Si因子排在首位,而癔症的两个效度量表L、K排在首位。表2 六种神经症各因子的排序疾病
23 对MMPI 13个因子聚类分析结果 用六种神经症的13个因子的平均d值作为分析数据,进行变量聚类。13项因子的聚类分析结果谱系图见图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Pa、Sc、Pd、F之间;Hs、Hy、D、Pt之间;L、K之间以及Mf、Ma、Si之间关系密切,因此可以将13个因子重新组合为4类:①Pa、Sc、Pd、F;②Hs、Hy、D、Pt;③L、K;④Mf、Ma、Si。从各个量表所表示的意义来看,第一类因子表示的是精神病性,第二类表示的是神经质。图1 MMPI因子聚类分析结果谱系图24 变量重新组合手的方差分析和均值多重比较 经过变量重新组合,进一步提高了因子的敏感性,六种神经症在四类因子上的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其中疑病症在①类、②类因子上分最高,它在两类因子中都显著高于其它各种神经症(P<0001);癔症在③类因子上显著高于其它各类疾病(P<0001);恐怖症在④类因子上显著高于其它各类疾病(P<0001)。六种神经症的在重组后的四类因子上的排序(见表3)。 表3 六种神经症的在重组后MMPI因子上的排序疾病医.学全.在.线网站www.lindalemus.com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