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疗效介入治疗病人共51例,无一例死亡和紧急外科手术。其中50例获得即刻封堵成功,成功率98%(50/51),1例VSD膜部缺损并膜部瘤即刻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示少量残余分流(2 mm),术后1周及半年复查仍为2~3 mm残余分流,即刻完全封堵率98%(49/50),1例巨大ASD患者反复封堵4次均无分流,但于轻轻推拉过程中脱落,放弃介入治疗,后转心胸外科手术证实,下腔静脉处为软缘。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
2.2不良反应及处理2例室缺病人操作中出现一过性Ⅱ°房室传导阻滞,静推地塞米松后恢复正常心律。3例房缺成年病人发生气体栓塞,突发剧烈胸痛、濒死感,心电图示下壁导联ST段弓背抬高,Q波形成,窦性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室颤1例,经除颤恢复窦律,3例病人都予以阿托品静推,强痛定肌注半小时内症状缓解,随访半年心电图均正常。
2.3并发症术后半年随访未见封堵器脱落、栓塞、溶血、心律失常、股动静脉瘘或瓣膜开放异常等并发症。
3讨论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ASD、PDA和VSD,具有创伤小,不用体外循环,并发症少,治疗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势,但进口Amplatzer封堵器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临床应用,我科应用国产先健TM封堵器介入治疗ASD、PDA和VSD疗效也很确切,都明显能降低病人的治疗费用。全部病例均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PDA和VSD病人另股动脉置管,均符合《先心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的适应证,无明显禁忌证[3]。封堵即刻行造影和/或超声心动图观察疗效。所有PDA病例均获满意疗效,术中及术后随访均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由于VSD局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和缺损变异的多样性,1例VSD伴膜部瘤形成病例术中即刻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有少量残余分流,随访中未见闭合,半年时仍有2~3 mm分流,正继续随访之中。3例成年ASD病人均于操作过程中发生气体栓塞,主要是未能排尽封堵器内的气泡,1例发生于送入输送长鞘尚未送入封堵器时,2例患者于封堵器送入后突发剧烈胸痛,有濒死感,血压心率下降,心电监护Ⅱ、Ⅲ、avF、ST段抬高,Q波出现;1例发生室颤,200 J电击成功,经过阿托品静推,强痛定肌注,多巴胺升压维持后多在半小时内症状逐渐缓解,半年随访均无异常。由于右冠状动脉开口在平卧时位置在上,气体多进入右冠状动脉[4]。超声心动图也可见左心房室内的气泡回声,因此严格操作规程,排尽输送系统内的气体,方能避免气体栓塞的发生[5]。2例发生一过性Ⅱ°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可能是手术操作刺激引起组织水肿影响传导束或是封堵器对传导组织的直接压迫,静推地塞米松后恢复正常,随访中未见心律失常发生[6]。
【参考文献】
[1]Thanopoulos BD, Laskari CV, Tsaousis GS, et al.Closure of atrial septal defects with the Amplatzer occlusion device:preliminary results[J]. J Am Coll Cardiol,1998,31:1110.
[2]秦永文,胡建强,赵仙先,等.应用国产双盘状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4例报告[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496.
[3]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委员会.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J].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3):234239.
[4]张玉顺,朱鲜阳,张军.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与超声诊断进展[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320.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
[5]蒋世良,徐仲英,黄连星,等.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2004,12:323.
[6]王一斌,华益民,刘瀚星,等.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术后传导阻滞的临床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6):548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