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费论文: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15例患者的严密观察,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穿刺部位的护理。结果:15例患者全部治愈,仅1例出现穿刺部位皮下血肿。结论: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 介入栓塞;颅内动脉瘤;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局限性异常扩大,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变[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60岁多见,80 %在颈内系统,极易在偶发的紧张、疲劳致血压升高时发生破裂。由于颅内的容积受颅骨限制,尽管可能发生的出血量不多,也会造成脑神经组织受压、破坏等严重后果[2]。特别是在发病2周内,主要是严重的首次出血和早期的再出血可引起直接脑损害以及迟发性脑缺血。临床上常以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动脉瘤,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防止再出血。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5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1~69岁,平均46.4岁。按Hunt-Hess分级法分级:Ⅰ~Ⅱ级7例,Ⅲ级5例,Ⅳ级3例。所有病人在3 d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
1.2 影像学检查
15例患者均经CT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伴脑内血肿4例,其中破入脑室1例。脑血管造影示:基底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6例,海绵窦内动脉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动脉瘤大小:2~6 mm 4例,5~10 mm 8例,12~25 mm 3例。全组均为单发动脉瘤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
1.3 治疗方法
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成功后将5F导管置于颈内动脉、椎动脉行脑血管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对可疑部位调整角度使动脉瘤显示最佳及明确供血血管。15例均符合血管内栓塞术指征。换6F导引导管在超滑导丝导引下插入,将Prowler-10微导管在Enssence12-14微导丝导引下头端超选进入瘤体内。造影证实导管位置合适后,经微导管向动脉瘤内填入弹簧圈。其中1例大型前交通动脉瘤填入GDC-105X10、GDC-104X10、GDC-103X6及GDC-102X6等4个弹簧圈,填入第1个弹簧圈后全身肝素化,弹簧圈在动脉瘤内盘绕成形良好,复查造影动脉瘤基本不显影,双侧大脑动脉血流通畅,术毕。术后常规抗凝处理,病人基本情况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