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论文:吡格列酮对家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4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5组:①假手术组(S组,n = 8);②模型组(M组,n = 8);③吡格列酮组(P组,n = 8);④GW9662+吡格列酮组(GP组,n = 8);⑤DMSO组(D组,n = 8)。除S组外,其余各组均通过线栓法建立家兔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于术前30 min分别给予相应处理。缺血120 min再灌注24 h后,对家兔进行神经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 结果 ①与S组比较,M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P < 0.05);与M组比较,P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 < 0.05)。②与S组比较,M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 < 0.05);与M组比较,P组凋亡细胞明显降低(P < 0.05)。 结论 吡格列酮可通过减轻形态学改变、抗神经细胞凋亡,对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关键词] 吡格列酮;GW9662;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4-0001-03
近年研究表明,PPARγ表达的升高对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1],已成为脑血管病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课题。作为PPARγ的激活配体——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GZ)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但有研究表明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2],而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实验采用家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PGZ进行预处理,观察其对家兔术后神经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
清洁级雄性家兔40只,重量750~1 000 g。术前12 h禁食不禁水,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①假手术组(S组);②模型组(M组);③吡格列酮组(P组);④GW9662+吡格列酮组(GP组);⑤DMSO组(D组)医.学全.在.线网站www.lindalemus.com。
1.2 试剂
吡格列酮、GW9662和10%二甲基亚砜(DMSO)(Sigma公司,美国);原位末端标记(TUNEL)试剂盒(Promega公司);电子显微镜(Olympus,日本)等。
1.3 动物模型制备及处置
M组:术前20 min经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kg,采用改良的Zea-longa[3]法制备家兔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缺血120 min后抽出线栓即可造成再灌注模型。模型成功标志:苏醒后出现左侧Horner综合征;爬行时向右侧转圈或跌倒。P组:术前20 min经耳缘静脉注射吡格列酮10 mg/kg。GP组:术前20 min先经耳缘静脉注射GW9662,剂量是0.3 mg/kg[4],5 min后再经耳缘静脉注射吡格列酮10 mg/kg。D组:术前20 min经耳缘静脉注射10% DMSO 2 mL/kg。S组:术中分离左侧CCA、ICA及ECA,但不做任何缺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