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MV超过48 h有完整资料者共13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MV持续时间48~333 h,其中胎龄<37周63例,≥37周71例;出生体质量<2 500 g 61例,≥2 500 g 73例;男105例,女29例;入院日龄~3天119例,4~28天15例。原发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33例,肺炎(包括羊水、胎粪吸入性肺炎)28例,窒息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窒息28例,肺炎合并窒息20例,肺出血12例,气胸4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3例。MV前测血浆蛋白水平,血气分析,计算PaO2/FiO2,氧合指数(OI=MAP×FiO2×100/PaO2);MV结束后统计MV持续时间。
1.2 诊断标准 采用Elward[1]2003年提出的诊断标准:MV治疗48 h后符合以下条件:(1)X线胸片显示新的或进行性肺浸润(如病灶扩大、新炎症浸润影、局限性肺炎、肺不张等);(2)发热;(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0.0×109/L或CRP>8 mg/L;(4)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其中X线胸片改变为诊断必要条件,加上其他3条中符合2条即可诊断新生儿VAP医.学全.在.线网站www.lindalemus.com。
1.3 MV方法 所有患儿均经口气管插管,使用Stephanie或Babylog 8000婴儿定压呼吸机,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高频振荡通气(HFOV)模式。40例患儿在MV 24 h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MV期间根据原发病和血气分析调节呼吸机参数,维持PaO2>8.0 kPa,PaCO2<6.67 kPa,SaO2>85%。采用SIMV过渡至鼻塞CPAP或直接撤机。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AS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对差异有显著性的变量做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VAP发生率 134例MV新生儿发生VAP 54例,发生率40.30%,其中男43例,女11例;未发生VAP 80例,其中男62例,女18例,性别在VAP的发生中差异无显著性(χ2=0.05,P>0.5)。超过2次以上气管插管10例,全部发生VAP。
2.2 VAP临床特点 54例VAP患儿胸部X线双肺均受累31例,占57.41%,右肺受累18例,占33.33%,左肺受累5例,占9.26%;发热34例,占62.96%;白细胞计数>20.0×109/L或CRP>8 mg/L 35例,占64.81%;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阳性48例,占88.89%。
2.3 VAP发生相关因素 单因素分析MV持续时间、血浆蛋白水平、PaO2/FiO2、OI、胎龄、出生体质量、pH值与VAP发生的相关性见表1;对差异有显著性因素做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2。
2.4 临床转归 经治疗原发病,呼吸道管理,对下表1 MV持续时间、血浆蛋白水平、PaO2/FiO2、OI、胎龄、出生体质量、pH值与VAP的关系表2 Logistic回归分析
呼吸道分泌物培养阳性按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54例VAP患儿治愈42例,死亡12例(放弃2例均在出院后死亡),病死率占22.22%;80例非VAP患儿治愈73例,死亡7例,病死率占8.75%。两者在病死率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81,P<0.05)。
3 讨论
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的患儿,MV治疗48 h后发生的肺部感染或新的肺部感染。国外文献[2,3]报道新生儿VAP发病率为28.3%~50.0%;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新生儿VAP诊断标准,故文章之间的可比性较差。本研究采用Elward提出的诊断标准,VAP发生率为40.30%,与国外报道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