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首页-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护士-卫生资格-高级职称-考试题库-网校-考研-图谱-下载-招聘  
分类
国家级省级浙江省各省杂志
科技核心北大核心CSCDCSCD扩展
工具
期刊知识写作指导 论文投稿推荐期刊
期刊验证论文检测 录用通知往期目录
SCI
SCI指导影响因子
期刊点评基金动态
其它
经济教育计算机
建筑体育农业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宁夏|内蒙古|河南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辽宁|吉林|广东|广西|海南|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卫生部直属|黑龙江|兵团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论文 > 期刊知识 > 正文:医学期刊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措施
    

医学期刊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措施

更新时间:2020/5/12 论文投稿平台 在线客服

医学期刊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措施

摘要:本文分析学术不端行为特征,借助稿件处理系统和中国知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从医学科技期刊编辑的日常工作出发,针对日益产业化和隐匿的学术不端行为,从稿件基本信息、数据、图片、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处理等方面着手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将防范学术不端行为贯穿于稿件收发表的各个环节。

临床医学研究与人们生活、健康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真实地报道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准绳和道德底线。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抄袭事件、学术造假事件屡见不鲜[1-2]。2015年6月,日本骨科学者YoshihiroSato被指涉嫌数据造假,截止2019年5月撤稿观察数据库显示他发表的33篇临床试验论文被撤稿30篇和被期刊关注声明1篇,其中6篇撤稿论文是先被期刊关注声明后再被撤稿;28篇的撤稿原因与数据相关,其中14篇被认定数据造假、数据编造。新西兰临床流行病学家MarkBol-land曾对YoshihiroSato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12篇临床试验论文进行过研究,12篇临床试验论文被23篇Meta分析或系统综述纳入,引用逾1000次;想要更正他的研究结论,弥补他的临床试验报告在发表期间对公众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并非易事[3]。为了科研诚信和出版秩序,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医学科技期刊编辑所肩负的职责越来越重。

1、学术不端行为特征

1.1代写、代投的产业化

在稿件的日常处理过程中,发现由第三方代写、代投的痕迹越来越多,科技期刊编辑面对的学术不端行为趋于职业化、专业化和产业化。①同一作者同一时间段投稿多篇:医学论文凝结了医疗工作者大量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科研心血;而且医生职业特殊,除了肩负繁重的临床医疗工作外还有临床教学任务,一篇论文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成文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一时间段成文多篇的可能性较小。例如:一位吴姓作者在3个月内每月投稿1次,每次投稿不少于2篇,共投稿8篇,怀疑由第三方操作代写、代投;查看作者详细信息,每次投稿使用的邮箱均不相同,分别为:ppj1z7@163.com,hkvj72@163.com,dqpl92@163.com;而预留的手机号是相同的,证明为同一人;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显示每个帐号均只登陆了1次,故推断100%由第三方代写、代投。②作者所在单位的科研能力与文章不相符:如一位来自厂矿企业附属职工医院的作者投稿了一篇实验研究论文,文中运用了大量实验数据和实验图片,明显与其工作单位的科研能力不相符,而且文章署名仅一位作者,没有其他医疗科研单位的合作者。编辑部对稿件的真实性提出置疑,希望作者给予答辩,稿件后期就一直处于“僵死”状态。这不排除委托代写的可能。③“电话失联”的作者:在日常稿件处理过程中存在需要和作者进行电话沟通、交流的事项。一般情况下,作者投稿后会特别关注稿件情况,虽然会有无法及时接听电话的情况,但一旦看到编辑部的未接电话均会及时给予回复。但是,有一部分作者电话长期处于全天候的关机或无人接听的状态,编辑部试着短信告知作者有关稿件相关的紧急事务需联系,但这些作者仍不回复任何电话或短信,只愿意通过电子邮箱或远程稿件处理系统进行交流。不排除委托代写、代投的可能。④有“沟通障碍”的作者:与第一作者进行电话沟通时,偶有发现第一作者无法独立回复编辑提出的与稿件相关的问题,隐约有人在一旁小声指导第一作者进行回复。不排除委托代写、代投的可能。

1.2隐匿性

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运用中国知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对稿件进行初筛工作,以提高科技期刊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排查率,节省科技期刊编辑在稿件初审上投入的时间。编辑将检测结果“文字重复率”过高的稿件退修给作者或直接退稿,“文字重复率”较低的稿件则直接进入了审稿流程。但AMLC并不仅仅服务于期刊编辑工作者,还面向所有有需求的作者,有需求的作者只需支付检测费用即可提前对论文进行AMLC检测,再根据检测报告对“文字重复率”较高的文字进行“改装”“变身”,改变抄袭、剽窃部分文字描述的句式和语序等,规避“连续13个字以上重复即定义为疑似剽窃部分”的AMLC计算规则,即可将较高的“文字重复率”隐匿于无形,躲过AMLC的检测。AMLC只是将上传的论文与已发表的论文进行文本复制检测,对已发表的重复文字的识别较高,如一稿多投、整体(大量)剽窃和自我剽窃是可以认定的。有的作者利用翻译工具将英文论文翻译成中文[4];或将他人论文中图表改成文字叙述,将文字叙述改为图表[5-6];或剽窃他人的观点,套用他人的设计思路[6]等。随着教育部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7],国家也将把学术不端行为纳入社会诚信建设系统,使得科研失信人员或将在工作、贷款和商业机会方面受到限制[8],加上期刊杂志社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严格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势必会越来越趋于隐匿,使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之路困难重重。

2、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

根据中国知网《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9],学术期刊论文作者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类型有:①论文本身存在的不端行为:剽窃、伪造、篡改;②作者署名中的不端行为:不当署名;③投稿和发表过程中的不端行为: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拆分发表;④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违反相关研究伦理问题。大多数科技期刊运用AMLC防范科技期刊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AMLC对一稿多投、整体(大量)剽窃和自我剽窃是可认定的;剽窃观点、剽窃文字表述、重复发表、拆分发表和过度引用是基本可认定,但对于剽窃研究(实验)方法、剽窃未发表成果、伪造、篡改和不当署名是无法认定的。结合编辑日常工作中累积的学术不端行为的特征,将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重心集中在排查论文本身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上,从稿件基本信息、数据、图片、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处理等方面入手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将防范学术不端行为贯穿于稿件收发表的各个编辑环节。

2.1AMLC和稿件处理系统

借助AMLC中的“稿件已经提前检测”的提示和勤云稿件处理系统的“未发表相似文献”的提示,发现稿件是否为“一稿多投”。在勤云稿件处理系统的“未发表相似文献”的列表中还可以进一步查看其他编辑部的处理状态、投稿时间以及与本文的相似度,辨别该文是否存在剽窃他人观点,套用他人设计思路等学术不端行为。

2.2稿件基本信息

借助稿件基本信息中的作者信息、论文文题和中文摘要,发现学术不端行为。①作者信息。通过查看投稿作者信息,发现是否有参与者的单位或科室与本文的研究范围不相符的情况,发现作者是否有“不当署名”行为。②“高产”作者。对于频繁投稿的作者要提高警惕,对稿件给予更多的关注,严格把控。检索稿件处理系统,查看该作者是否有相同研究方向的论文,并进行比对和数据核查,排查拆分发表行为和数据套用行为;同一作者投稿论文的研究方向专业跨度是否较大,排查代写、代投行为。③作者所在单位科研能力与论文是否匹配。对于超出作者或作者团队所属单位科研能力的论文提高警惕,请作者予以答辩,排查代写、代投行为。④研究课题相似的论文要警惕。对比相似研究的方法、时间、数据、结果和结论,警惕套用他人的设计思路、结果和结论的学术不端行为。

2.3数据

临床研究的数据是临床研究的核心,要着重防止数据的改写、编造和捏造,重点关注前后数据的一致,前后对照查看研究数据,对照复核与表格重复的文字数据,核算表格数据是否正确以及数据合理性的判断等;如发现前后分组数据不一致,或数据核查存在偏差,退修给作者自查,如果作者不能发现问题,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存疑。

2.4统计学方法

核查统计学检验方法和统计学结果,如果作者混用独立校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错误等错误[10],要求作者重新复核统计学方法和统计学结论,补充统计学软件输出的初始结果,鉴别是否统计学数据造假。

2.5图片

图片是临床医学论文的“灵魂窗口”,是实验结果的再现[10]。防范图片剽窃,可制定以下处理方法:①经过裁剪、PS拼版的图片:请作者提供原图;②缺少图注:请作者按本刊写作要求补充图注;③图文描述不相符:指出不相符,请作者核查、更正和答辩,并请相关亚专科的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审核;④图片序号标注不一致:如大小写混标,字体、字号不一致等,请作者提供原图;⑤图片为教科书或其他已发表论文的截图:请作者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标明图片出处;⑥数据图片:请作者提供图片数据;⑦严防影像学图片男女混用;⑧严防影像学图片左右侧混用。

3、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践

鉴于科技期刊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越来越隐匿,形式越来越多样,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进“陷井”,现将工作中发现的两例涉及数据的学术不端行为与大家分享。

3.1“克隆”的“双胞胎”

处理同一作者同时投稿的两篇论文,题目分别为《等速运动训练法配合手法按摩在复杂髋臼骨折术后早期康复应用》和《下肢关节康复器在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早期康复应用》。首先,在AMLC里对稿件进行了“文字重复率”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两篇稿件的“文字重复率”分别为11.8%和14.7%,符合本刊“文字重复率”不超过15%的要求。继而,对稿件进行编辑初审,查看两篇稿件的写作框架、格式、研究方法及数据;第1篇论文条理、层次清晰,第2篇论文的分组方法和病例数与第1篇近似,似乎有着说不清的关联性;借助办公软件视图功能对两篇论文文字进行并排对比发现:①两篇论文分别采用“等速运动训练法配合手法按摩”或“下肢关节康复器”对髋臼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研究。②病例选取的时间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③选取的病例数均为“62例”。④均“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分组方法一致。⑤干预措施:前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单纯等速运动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组基础上给予手法按摩”;后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术后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下肢关节康复器辅助髋关节功能锻炼”。⑥观察评价指标相同,均采用“采用Merled'AubigneandPostel评分法”等指标;⑦结果数据完全一致;⑧最后结论均为“有助于促进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髋关节的康复,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综上,这两篇论文是“同一研究者”在“同一时间段”对“同一组病人”采用互不相通的干预措施进行临床研究,继而根据不同的干预措施得到“完全一致的结果数据”。据此可推断,这两篇论文基于同一“临床研究数据”,套用论文写作思路,仅通过变换不同的干预措施,“克隆”出来的“双胞胎”文。作者行为涉及严重的学术伪造,故对两篇论文予以退稿处理。

3.2数据的“混用”

处理一篇题为《程序性护理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的作者修回稿。在查看作者修回答辩时,发现作者根据专家提出的审稿意见均作了积极回复及答辩,对论文内容作了相应修改,但对于作者把原分为两组的对照研究改为自身干预前后的对照研究,研究方法发生了改变,感觉有点匪夷所思、不太妥当,遂逐条查看专家审稿意见和作者的修改内容。专家审稿意见的第1条“题目缺乏创新性”和第5条“观察组没有体现出程序性护理的特点,跟常规护理没有区别,现在都在研究加速康复,建议应用加速康复的方法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审稿专家的指导思想为观察组的护理和常规护理没有区别,没有突出程序性护理特点,建议应用加速康复方法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作者将文题由“程序性护理”改为“快速康复理念”,并将文中出现的“程序性护理”均改为“快速康复理念”,并在术后康复训练部分加入快速康复内容。专家审稿意见的第2条“请在方法中具体描述如何随机分组及如何避免沾染、质量控制、盲法等。按照文中介绍建议研究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或效果评价,无法做到随机分组,有悖伦理”。即按照作者原稿介绍的研究方法无法做到随机分组,有悖伦理;建议采用前后对照研究和效果评价。作者将原文中“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的两组对照研究”改为“97例患者自身干预前后对照研究”;将原一般资料中48例对照组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数据作为97例患者的年龄、BMI数据,忽略掉了观察组49例患者的数据;结果部分更是把48例对照组干预后的数据作为97例患者干预前的数据,49例观察组干预后的数据作为97例患者干预后的数据。经审阅发现,虽然作者是依照专家审稿意见对稿件作出了认真修改,但是修改后全文的数据存在着混用。为什么结果部分仅用部分数据作为97例患者干预前后的数据?部分数据并不能代表研究对象的整体数据,基于错误的数据得出的结果也是100%错误的!为什么连97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也无法真实统计?可以推断本文的研究数据并非作者本人的,本文涉及数据造假,予以退稿处理。科技期刊编辑作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排雷兵”,一直致力于排查科技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对研究造假和伪造、数据编造“零容忍”,对学术不端行为坚决说“不”。从稿件基本信息、数据、图片、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处理等方面着手将防范学术不端行为贯穿于稿件收发表的各个环节。在此呼吁广大医学工作者,科学研究没有捷径,不要为了结论而结果,为了结论而杜撰,为了“虚假”的结论而丧失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

参考文献:[1]StigbrandT.RetractionNotetomultiplearticlesinTumorBiology[J].TumorBiol,2017:1-6.[2]FredBarbash.Majorpublisherretracts43scientificpapersamidwiderfakerpeer-reviewscandal[EB/OL].(2015-03-27)[2019-01-21].[3]KaiKupferschmidt.TIDEOFLIES.Theresearcheratthecenterofanepicscientificfraudremainsane-nigmatothescientistswhoexposedhim[J].Sci-ence,2018,361(6403):636-641.[4]赵秋民.正确处理文字复制比为0和>40%的论文[J].编辑学报,2014,26(2):159-161.[5]陆宜新.学术不端检测中的隐性重复现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6):552-555.[6]吴昔昔,贾建敏,吴健敏,等.低重复率稿件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与防范[J].编辑学报,2016,28(3):266-269.[7]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EB/OL].(2019-03-04)[2019-04-12].[8]DavidCyranoski.Chinaintroduces‘social’punish-mentsforscientificmisconduct[EB/OL].(2018-12-14)[2019-03-12].[9]中国知网.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稿)[EB/OL].(2012-12-28)[2019-03-12].[10]陈姗姗,孙琴.学术不端论文的几大隐性特征及其辅助鉴别方法———以医学科研论文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3):72-76.

作者:孙琴 吴菲 陈姗姗 龚哲妮;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杂志社

更多医学卫生职称职务资格评审条件和论文期刊要求相关信息推荐:

联系方式详见:医学全在线论文投稿联系方式

医学全在线-论文频道(www.lindalemus.com/lunwen/)第一时间整理发布全国各地医学职称评审公告、评审结果、论文评审条件、期刊目录等通知。

2020年SCI相关知识查询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下载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核心期刊下载

全国各省卫生高级职务资格评审论文期刊要求汇总查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实名网站 360认证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