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问题
1.已经找对了题干与原文对应处,为何还做错?原因:
①精确定位:要看清真正的问题,即用信息词定位之后,要看清句子逻辑关系,弄清意思。如02年60题
②学会看选项的方法:
a 找最贴近原文意思的选项 b 去除选项间的相同信息,专门关注区别点 c 分清褒贬 d 分清程度大小,强烈关注选项中表内容的单词。如同为贬义,则一般挑那个程度小的选项 e 看清范围,分清是整体还是局部
特别关注:在动词意义相近的情况下,千万关注其涉及的名词!!因为选项中的名词一般都与原文中的名词一样,很难做替换
③如何判断选项:
a 在遇到两个意思很相近的选项时:特别是假设A选项正确,还能推出B选项也正确的时候,究竟选哪个?要选B选项!!因为通常B选项的范围包括了A,即B大于A,所以B正确。
原文、问题、选项三者相比较,重要性最高的是问题!!!其次是选项!!最后是原文!
b 只挑最好的:对应的好于不知道的,不知道的好于不对应的
所谓“不对应的”是指:能明确确定该选项与题目要求不符
所谓“不知道的”是指:在实战中以自身水平无法明确判断该选项的意思是否在原文出现过以及能否对应于题目
考场心态:必要性思维——正确选项未必能充分完整地表达原文意思,而只要沾边即可。反之,不沾边的必错!
c 根据内容沾边客观地决定最佳选项,因此最佳选项是通过在四个选项中比较得出的,而非直接凭自己对原文的推断得出,注意不要推!
2.根本没找到对应处,为什么?
①原文没明说 ②与原文表达并不完全一样
看问题时,抓什么?
① 如果是细节定位的题目,则强调局部性,“不是找不到,而是要找与问题沾边的”
② 如果所问的信息点在原文中布满全篇,则此点不关注,并且对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提问的问题部分,通通不关注,而且不必关注动词,只看题干中剩下的部分,一般会是个核心名词,这时用这个核心名词定位原文,再找与这个核心名词沾边的选项,通过意思上的一致性比较后得出答案。如01年61题 、00年64题
注意:
问题的作用仅仅在于提醒我们该用什么信息做题!
原文的作用仅在于客观地复制到脑中,以为选择选项的依据,不要有任何主观加工推理!据此可以先排除明显不对的选项,对于剩下的选项只挑最佳的,而不是挑最正确的!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原文看不懂,照样解对题目!!唯独对于词汇题,这种方法可能失灵,因为在一句话任何单词都不认识的情况下无从选择,这时一般来讲,选A的概率较大。
选项的作用在于要求我们对排除了明显不沾边的选项后,对剩下的选项要反复比较,不可轻易否定,在实战中,要求要快速分辨出选项的差异点。
3.对于根本没办法找对应信息点的题目,怎么办?
比如:题干是:原文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同意什么? 文章的主题? 作者的态度?
其实我们读文章时,最基本的要弄明白:①该文章在说谁?(围绕谁说)②是好是坏还是中立?
文章中最重要的部分有4个部分:段首句,段尾句,转折处,文章末尾!注意:这4个部分任一部分但凡伴随着具体事务、具体信息的,立刻成为非重点。比如02年54题55题 01年67题 00年58题
4.对于直接问下面哪项是正确的,怎么办?
这种题目无技巧可言,只好返回原文,重叠选项!
5.对于两个极其相似的选项,如何判断?
① 必须精确定位!对于两个选项犹疑不定,很可能是由于原文读的信息多了,因此实际上有一个根本不沾边
② 关键要先分清两个选项的区别到底在何处,然后再对比原文选择!
③ 对于考察整体性的题目,不是根据选项中个别单词与原文一致而选择,而是要注重选项的整体意义
如03年43题C和D 48题ABD
最后的话:
当被选项搞的犯晕时,千万别自乱阵脚,千万记住任何答案要从原文中找,不可主观臆断!!!
另外千万看清是到底是在问什么、要我们找什么,以利于精确定位,注意选项对比的“好坏”和“范围”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