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题名 | |
个人著者 | 刘哲
|
团体著者 | |
第一著者单位 | |
第一著者地址 | 甘肃; 医药高校
|
出处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0,7(3) .-28,32
|
中文文摘 | 辨认针下“得气”与否,识别“得气”之正邪盛衰乃是运用针刺补泻的关键。对于实证,
则用泻法,虚证,即用补法,针刺补泻时必须把握气至的时机。如果在气来至之前进行“
补泻”,就难以得到预期的效果;同样,在气来至之后不适当地应用补泻,也会影响疗效
。针刺“得气”后通过“补泻”手法进行调气所达到“气至”,乃是针刺补泻的最终目的
。通过针下是否气至及脉证、主诉,可以测知补泻效果如何。
|
英文文摘 | |
文献类型 | 历史文献; 中文摘要
|
语种 | 中
|
主题词 | 针术/方法
|
特征词 | 人类
|
医学史 | 医学史,战国
|
资助类别 | |
主题姓名 | |
剂型 | 得气/; 针刺补泻/; 气至病所/; 刺法/; 《内经》/
|
关键词 | 天人相应
|
分类号 | R245.3
|
病例数 | |
实验动物品种 | |
中药药理作用 | |
西药药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