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题名 | Discussion on principle of five Shu points from characteristics of Shu point indications
|
个人著者 | 赵百孝
|
团体著者 | |
第一著者单位 |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100029
|
第一著者地址 | 北京
|
出处 | 中国针灸.-2004,24(6) 417-419
|
中文文摘 | 目的:通过分析输穴的分布及其主治特点,探讨五输穴理论的原理。方法: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以《内经》《难经》等经典关于五输穴尤其是输穴的主治规律的论述为基础,结合现代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了阴经、阳经输穴、三阴经的荥穴、奇穴等的分布部位和临床主治特点。结论:输穴主治"体重节痛"作用在阳经和阴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该经的输穴是否位于掌指关节或足跖趾关节后密切相关。在此发现的基础上,《内经》《难经》所描述的不同经脉的五输穴具有相似主治特点的原理之一在于它们在四肢末端分布部位的相似性,所激发经气层次的相似性,以及针灸刺激所形成的针感的相似性。
|
英文文摘 | To study principle of five Shu point theory via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ind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u points. Methods 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s, based on discussion of indication laws about five Shu points, particularly Shu points in The Yellow Emperor
|
文献类型 | 历史文献(PT);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
语种 | |
主题词 | 针灸原理;穴,五输;腧穴学;《内经》;《甲乙经》;《难经》
|
特征词 | |
医学史 | 医学史,战国 (475-221 B.C.);医学史,秦朝(221-207 B.C);医学史,汉朝(206 B.C -220 A.D);医学史,晋朝(265-420 A.D);医学史,古代 (公元500年以前)
|
资助类别 | |
主题姓名 | |
剂型 | |
关键词 | |
分类号 | R2-09; R224; R2; R242; R224.2
|
病例数 | |
实验动物品种 | |
中药药理作用 | |
西药药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