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朝代】 清代
【出处】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六
【描述】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六
针解篇第五十四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九针之用。热在头身宜鑱针。取分肉间气宜圆针。取气出邪宜鍉针。刺
痈热出血宜锋针。刺大痈出脓热宜铍针。调阴阳去瘫痹宜圆利针。去寒热痛痹宜毫针。取深邪远痹宜长针。人气留于关节宜大针。为其各有所宜也。
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一至五针。刺形层浅深之次序。人之声音。由肾之所发。故五针骨也。阴阳二气。分而为三阴三阳。故六针调阴阳气。阴精七损。故当益之。八风为邪。故当除之。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故九窍节气。闭者通之。实者除而去之。此之谓九针之各有所主也。夫圣人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盖以针应数也。是九针之道;。一中有九。九九八十一以应律数。若谓一针在皮。六针调气。又不可与言针矣。)